我街溜子,漂亮老婆不肯离婚!奶爸觉醒(李夏)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_李夏最新小说(李夏)
县城,永顺纺织厂。 闺蜜杨桂茹到厂子里找楚梦汐,杨桂茹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身上有着文雅的气质。 楚梦汐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急急忙忙的小跑了出来。 虽然穿着工作服,却也难掩她出尘脱俗的气质,精致俏丽的脸上有些憔悴。 无论是颜值和身材,楚梦汐是当之无愧的厂花。 即便是结了婚,厂里依旧有不少年轻小伙子对楚梦汐献殷勤。 他们都听说了,楚梦汐的老公是个二混子,当初看走了眼,他们离婚是迟早的事情。 因为楚梦汐太过优秀,哪怕是有了孩子,厂里不少男的还惦记着呢! “小茹,什么事,这个时间来找我,忙着呢。” 纺织工人一人看几台纺织机,不停的走在车档之间查看机器的运转,很是辛苦。 要不是有两个女儿要独自抚养,原本家庭条件不错的楚梦汐,也不会去做这份苦工作。 杨桂茹看着楚梦汐憔悴的俏脸,十分心疼。 “那件事情考虑得怎么样?考虑好了趁早办,早离婚早解脱,我这边正好有一个同事,人老实又体贴,关键是,他一点也不介意你有俩孩子……” “嗯……我回去再想想。” 楚梦汐点了点头,她是保守的女人,既然跟李夏有了肌肤之亲,原本是想着从一而终的。 哪曾想,李夏越来越不靠谱了。 更何况,楚梦汐还要考虑家里的两个奶团子,她们还那么小,就要经历父母分离,楚梦汐真的不忍心。 杨桂茹气不打一处来,道:“你还要想什么?李夏都混蛋成那样了,你难道还要跟他过下去?” 杨桂茹也结婚了,嫁了一个农机厂的机修科副主任,幸福生活美满。 这一点,杨桂茹也一直引以为傲。 拿自己老公和楚梦汐的李夏一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夏那种街溜子,要是换成杨桂茹,她早就离婚了。 楚梦汐摇了摇头,道:“对他,我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是家里两个奶团子还小……” 楚梦汐心情有些复杂,内心也有些纠结。 也许离婚,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件事,楚梦汐的父母也劝过她好几次。 “我的梦汐呀,我难道还会害你啊,听我的,赶紧和那街溜子离婚,脱离苦海!” 杨桂茹时刻都替楚梦汐心急。 “好吧……今晚我就回去和他说清楚。” …… 这个年代,物资匮乏。 想吃饱容易,玉米糊糊、地瓜面、高粱米……都能填饱肚子。 可想要吃好,那就难了。 精细粮白面这种,可不是经常吃的,一般家庭逢年过节才 鸡鸭鱼肉就更别想了。 鱼倒是可以去河里捉,但难度系数很高。 上榕村三面环山,沿村有一条河流通过,水很深,河面宽十余米,河里的鱼十分难钓,仿佛都成了精似的。 李夏这种经常上树掏鸟蛋、下溪捉鱼虾的混子,也是偶尔运气好,能钓到一条巴掌大的鲫鱼或白条,往往是在野外架火就打了牙祭。 他自己逍遥,压根不会想着带点好东西回家,给自己的妻子孩子尝尝。 李夏握着钓鱼竿,快步走出了门外。 一路都是泥巴地,再过去,就是一片稻田。 现在这个时节,各家各户都在准备水稻育苗。 八二年才落实分田到户的政策,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农田,意味着能够自己种粮食了。 大家伙儿积极性都很高,只要是家里能够听的懂话的都被拎到了农田里干活。 李夏穿过田埂,干农活的村民看见了他,就当做没看见,不理他。 这个全村出了名的二混子,一天到晚不干正事,整天瞎混,游手好闲,还让老婆挣钱养家,到哪儿都说不过去,很过分。 家里两个小奶娃都饿成啥样了,看他,拿着鱼竿又去野了。 遭受着村民的白眼,李夏只能默默承受。 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现在,他想尽力弥补。 …… 十分钟,李夏来到了河边。 前世的他培养了钓鱼的爱好,不仅如此,他还参加过比赛,拿过省钓鱼运动协会锦标赛冠军,圈内出了名的钓鱼达人。 野钓,他照样拿手。 他看了看手中的竹竿,选料和做工都差强人意,拿起来甩了甩,韧性还行。 就这么钓吧,只有这一根鱼竿子,没办法。 工具不行,只能用技术来凑。 李夏四处观察,在芦苇荡里找了个不错的钓点。 同时,他的运气也很好,在芦苇丛里还找到了一窝野鸭蛋。 足足有五个! “真是瞌睡来枕头,鸭蛋正好给两个小家伙补身子。” 李夏把野鸭蛋小心收起来。 钓前,先拌饵料。 目前家中只有玉米,所以只能制作玉米饵。 玉米在钓鱼界一直有着“素饵之王”的称号,并且在实际的垂钓过程中,既能作为窝料使用又可以作为钓饵使用,再者,玉米饵可以用来垂钓的鱼种很多。 现在刚过了春分,温度适宜,正是钓鱼的好时机,什么鱼都已经开口了。 鱼虽然好钓,但是饵料的适口性还是非常重要的,自然水域无人喂养的鱼进食都比较谨慎,所以自制饵料在野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钓点和饵料的选择,还有垂钓深度、打窝的时机等等,要把鱼顺利钓上来,是需要很多技巧和经验的。 这也是为什么,村里这么多人都想过钓鱼来改善伙食,却总不能实现。 李夏从裤袋里掏出一小袋玉米粉,这袋玉米粉是家里唯一的粮食,晚上楚梦汐要蒸窝头当晚饭。 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李夏在河边找了一个破碗,加水和玉米面,还打了一个野鸭蛋下去,增加一点腥味。 一边加水,一边快速搅拌,面成絮状就停止加水,再揉成面团。 从面团上揪下一个个小团,风干一会,用来打窝。 玉米饵料用来钓鲫草鲤鳊都是非常合适的。 李夏先丢了几竿,调好鹅毛浮漂,然后挂上饵料,抛了下去。 现在的这个天气,选择一次性打窝,然后等待。 手不离竿,眼不离漂,这是钓鱼的基本素质。 李夏的钓点选得很好,二十分钟后,鱼漂就有了动静。 先是顿口、然后顶漂,一看吃口漂像,就是鲫鱼。 李夏看准时机,立即起竿刺鱼。 竹竿瞬间拉弯儿,鱼儿开始野了几下,然后乖乖就擒了。 摘下第一条鱼,李夏掂了掂,六两重,还行。 他露出一个微笑,把鱼丢进一个竹篓中,竹篓是河边捡来的,没人要,有点破旧。 继续钓鱼…… 半个小时后,鱼不断进窝,而且都开了口,李夏很快又钓起来几条。 之后,就开始连竿了…… 连竿,是指钓鱼时能够连续中鱼并入护十尾以上的鱼,中间没有间断或空竿。 能这么轻松就连竿,足以说明,李夏的钓技一流。 当然,也说明这片水域鱼资源丰厚。 一个上午,竹篓已经装得满满当当,约莫有五十多斤重。 李夏把沉在水里的竹篓拎了出来,里面的鱼脱离了水,不断摆尾,发出“啪嗒”之声。 抬头看了看天,头顶的太阳越来越烈了。 干农活的村民都得回家垫巴一口饭,田野上已没有了人。 李夏回到家中,把竹篓往地上放了放,长长松了口气。 他从早上到现在都没吃饭,钓鱼也耗精力,此时,他已经满头大汗、饥肠辘辘。 两个奶娃子在地上玩沙包,听见动静,连忙跑到了门口。 当她们看见竹篓里满满登登的鱼儿时,两只小嘴顿时张得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