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穿梭千年,郡主该回家了陆景桓推荐完本_已完结意外穿梭千年,郡主该回家了(陆景桓)
陆景桓凑近苏婉棠,不少人目光皆落在他身上。 锦悦亦露出几分惊诧。 苏婉棠往旁挪了挪,皱眉道。 “萧子墨,你怎来了?” 陆景桓不愿听她唤自己萧子墨,却不敢明言,直觉告诫他不可泄露。 锦悦回神,朝镇远将军颔首,道。 “将军,将军夫人,下官奉皇后娘娘之命而来。” “娘娘心系失散多年的静安郡主,特遣下官接郡主入宫一叙。” 将军与夫人对视一眼,苏婉棠却从容上前。 她朝锦悦微微一礼,温顺乖巧。 “我随锦悦姑姑入宫,正好许久未见皇后娘娘,爹爹娘亲勿忧。” 见苏婉棠如此说,二人未再多言。 锦悦甚是满意,虽离别四年,苏婉棠礼仪仍无可挑剔。 苏婉棠心中明白,召她之人非皇后,而是大燕皇帝。 她身为一国郡主,失踪四年,自是掀起波澜。 陆景桓握住她手,郑重道。 “莫怕,有我在。” 苏婉棠心头一紧,猛地抽出手,何时“萧子墨”会对她如此? 她觉眼前之人与昨夜的萧子墨判若两人。 她未与他同车,至宫门后便乘轿辇入内。 未见“萧子墨”,锦悦解释道。 “陛下召见萧大人,他已先行一步。” 苏婉棠莫名松气,望着眼前巍峨宫殿,只觉压抑之气弥漫。 锦悦在前引路,二人很快抵达皇后寝宫。 殿内香烟袅袅,清香沁脾。 皇后身着盛装,端庄华贵地居于高位。 苏婉棠垂眸,上前行礼: “臣女参见皇后娘娘。” 皇后瞧见苏婉棠,眼底微动: “静安,过来,让本宫瞧瞧。” 苏婉棠顺从上前,坐于皇后身侧。 皇后握住她手腕,状似亲厚地与她说贴心话,手却掀开她袖口。 见到那抹鲜红朱砂痣,皇后露出几分真笑。 “好孩子,这些年,你去哪儿了?” 苏婉棠自察觉皇后用意,见她对朱砂痣无异,便拣选答道。 “回娘娘,臣女不知身在何处,只知那地远胜此处繁盛,无战乱纷扰,国泰民安,盛世太平。” 这八字如重锤,震得皇后久不能语。 此时,太监尖声响起。 “陛下驾到!” 随之一身威仪的大燕皇帝步入,身侧是白衣胜雪、气质清逸的左相。 此刻却是陆景桓。 苏婉棠对上“萧子墨”目光,不由皱眉,总觉他又有些异样。 未及细想,皇后携她同向陛下行礼。 皇后朝皇帝微不可察点头,皇帝收回目光,审视苏婉棠片刻。 “静安失踪这些年,朕甚忧你安危,可否告知朕,你去了何处?” 一旁的陆景桓欲言又止,察觉场合不对,遂沉默。 苏婉棠拣选回答,言辞滴水不漏。 她临危不乱、条理分明的模样,让陆景桓一时看痴。 他方知,苏婉棠竟如此光芒四射,令人无法忽视,心生倾慕。 “萧爱卿,你意如何?” 突被大燕皇帝点名的陆景桓猛地回神,他方才根本未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正欲斟酌回答,苏婉棠已替他解围。 “陛下,他素来听臣女的,我欲做之事,他必鼎力相助。” 陆景桓心绪微妙,却仍顺势点头,纵容道。 “全凭郡主之意。” 见二人情谊如故,皇帝心情颇佳,赐苏婉棠行事之权。 他听苏婉棠所述,一觉新奇,二盼见识她失踪四年所学,能否实现国泰民安。 苏婉棠又与皇帝畅谈己见后,方意犹未尽地离去。 全程旁观的陆景桓,此刻才明了,苏婉棠为何研习算术、农学、药理等学问。 “婉棠,原来你已学得如此之多。” 苏婉棠此刻斗志昂扬,迫不及待拉他去传授所学。 听他此言,亦未起疑。 “萧子墨,你怎时而唤我名,时而称郡主,你若想唤我名字,日后便直呼便是。” “况且,我所学不过那世界皮毛罢了。” 陆景桓险些脱口而出,他亦知晓。 可他紧握拳头,终未吐露,只因他还想伴苏婉棠身侧,带她回去。 苏婉棠见他不答,以为他在思索,便未多言。 二人来到尚书省,内中忙碌的官员微怔,纷纷放下手中之事,向陆景桓一拜。 “萧大人。” 为首的工部尚书走近,有些不解地看向陆景桓。 “不知萧大人今日至尚书省,有何要务?” 陆景桓不喜苏婉棠来这满是男子的地方,语气微冷。 “静安郡主在此,你们未见?” “静安郡主?” 众人惊讶望向苏婉棠,神色疑惑不定。 毕竟那些传言,他们或多或少有所耳闻。 苏婉棠对四周异样目光无甚反应,从容迈向工部尚书。 “尚书大人,我奉陛下之命,嘱托诸位一些事务。” “烦请召集其余大人。” 不知何事需郡主亲至,工部尚书不敢怠慢,速召众人。 宽敞屋内,灯火明亮,苏婉棠将预备的图纸置于众人面前。 诸尚书面面相觑,满脸疑惑,却还是拿起图纸。 下一刻,皆愣住,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