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教朱棣屠龙,老朱人麻了(余闲朱棣)已完结,大明:我教朱棣屠龙,老朱人麻了已完结
“父皇恕罪,儿臣刚在回忆史***载,不慎走神了!” 朱标有些愕然,这些记载于史书的边角料,竟被余闲如数家珍,还能以点带面的总结出“天气误国”的论断。 连日日泡在书房中的老学究,也不敢随便定义! “对,你最爱念书,得出什么了?” “可是真让咸鱼说中,历朝历代亡前,皆有大灾之相!” 朱元璋心有余悸的一问,听得朱标不敢随便糊弄。 “儿臣记忆力不如余闲,实在难说......” 史书中所记天气,时常一笔带过,突然总结起来难度可不小。 他擦了擦汗,郑重其事道:“可是,唐朝兴盛时期,多气候暖和,且各地丰收,鲜少记录天灾。” 安史之乱前,北方地区爆发大旱,水草难生,可能引发摩擦。” “儿臣还记得宋朝后期,天骤寒,杭州西湖结冰,温暖富庶之地惨遭大寒,外族草原更是寸草不生......” 话音未落,朱元璋扬手打断。 无须翻阅典籍,他也知道这些天灾意味着什么。 “不必说了!” 唐、宋两朝国祚绵长,得国运庇护,姑且熬不过天。 他辛苦创立大明不足十年,天气已经出现异象苗头,这叫他如何能安心? 朱元璋寻思着,要不要找些能人异士坐镇。 第一个浮现脑海的人,当属刘伯温! 刘伯温不仅知根知底,且擅长推背。 就算这个咸鱼...余先生眼光独到,但论破局之法、增强国运之道,他只敢交给信得过的人。 “刘伯温人呢?” “回禀父皇,诚意伯告老还乡,此时应该在浙***田,儿臣要不去请他?” “算了,山高路远,你一来一回也耽误功夫。” 朱元璋昂首,眉间蹙着散不开的愁。 “待探查清楚此子虚实根基,再让刘伯温处置吧。” ... 正在这时。 朱棣掰动手指,开始低声细数。 “唐、宋后期都出了事,元末也曾天降大雪,致得田地颗粒无收,各地民不聊生。” “这天降大寒,不会周而复始吧?” 朱棣读书虽少,但脑瓜子很活络,赶紧追问起来。 “余先生!这天灾会不会去而复返? 会不会按照固定的年份出现呢?” 余闲眼中闪过光芒,对隔壁牢友的印象好了点。 “行啊你,都学会总结规律了。 大寒天灾是有一套时间运行法则,至今一共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西周末年,第二次是两汉交替,第三次是两宋之交。 每逢巨型大雪纷飞,百姓生活困苦,自然就催生社会动荡,王朝政权崩溃。 每逢风调雨顺之际,天气温暖湿润,只要天下万民正常生产,王朝肯定蒸蒸日上。 可是不赶巧,这第四次,很快就要来了......” 很快,似乎有多快?! 听到这些,朱棣脸色白了下来。 换做旁人,听了这么多“威吓”,多数会虱子多了不怕痒的心态。 可朱棣铁血般的少年汉子,可能会置身事外? “余先生您说笑吧,开坛布道都不管用,该用什么法子阻挡严寒?”朱棣急声追问。 然而,余闲表情淡然:“黄土埋到脖子根的人,何必开这种玩笑。 天不遂人愿,不因人做任何事,就改变既定方向。 躲不了一时,更躲不了一世。” 闻言,朱棣握紧拳头急冲冲道:“那还等什么,您不妨写下天灾爆发的具体时间,官府好做应对啊!” “没用的。”余闲知道对方不死心,又补充了一句。 “能让大明灭国的,乃百年之后的事。 就算是你的孙子,也活不到那时候。” 生前哪管身后事,即便有法子,也难制约后人。 朱棣不接话了,只是沉默半晌。 他猛地呵道:“吾辈不管成功与否,就问能不能做,不能做也要硬做!” “在下”朱棣正了正色,深深鞠了一躬。 “但求先生指条明路!” ... 听老四执着的语气,隔壁朱元璋脸色稍稍缓和了几分。 感觉老四的言行其实乖张,但遇上原则问题,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就出来了。 要不是亲眼见证,他绝不相信老四会轻易弯腰。 “一个皇子,给将死之人鞠躬,他也不嫌掉价。” “这些为国为民的话,咱天天念叨,这臭小子可曾听进去一句?现在想起建功立业了?” “该!” 听朱元璋骂得越多,就知道老父亲恨铁不成钢之心越重。 朱标笑了笑,父皇还是这么嘴硬。 有余闲教导,想必四弟迟早回归正途。 这边,朱家父子态度刚有所缓和。 一旁,余闲根据朱棣强硬的语气,很明显对这个年轻人有所改观。 面对豪言壮语,沧桑过的中年人会感到无语继而抨击。 而同为青年人面对时,往往会心一笑。 “其实你也不必这样,办法总比困难多。” “只是,即便以你家的权势,或许碰就是一个死。” “算了算了......” 余闲话音刚落,朱棣便迫不及待抢话。 他可是当朝四皇子啊! 他爹又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人。 他家的权势若是不算什么,恐怕当今世界也没有更拿得出手的家族了。 “哎——先生多虑了。” 朱棣再次振奋心神:“若能让我父亲上御前觐见,今日我们所谈之事,皆能破局的!” “再说了,以当今陛下广开言路、开设大诰的开明个性,定能听得进去。” 哈哈! 余闲耐着性子听完,终于难忍笑意。 “你在刑部大牢舒服躺着,放在朝廷重,也应该是能上桌的,只可惜......” 余闲顿了顿,颇为无奈的叹气。 “可惜什么???” 朱棣又距离墙壁贴近一些,不想错过任何细节。 “家底再厚,也耐不住子孙自己作死。” 言尽于此。 余闲散漫的捋了捋几根秀发,略带敷衍的站起来。 “今日就到这儿吧,你若还想学,就把此问当作课题,咱们明日继续。” “我累了,补个觉先~” “行......” 朱棣意兴阑珊地起身,朝着余闲休息的方向躬身行礼,眼中略带不解。 难道化解大雪天灾的法子,会让他失去恩宠? 怕不是余先生担心此法难办,容易殃及池鱼,才不愿倾囊相授? “先生心思深似海,别说一晚上,十天也想不出来啊!” 朱棣挠了挠头皮,自从被关进大牢后,脑子是越来越痒! |
精选图文
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全文阅读免费 谢玉渊李锦夜小说推荐
苏晚枝傅司寒(苏晚枝傅司寒)小说全文免费读无弹窗大结局_苏晚枝傅司寒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
苏晚枝傅司寒小说热门全集在线观看 苏晚枝傅司寒免费章节试读
沈笙笙江北(不脱,就再杀一个)全文免费阅读-(不脱,就再杀一个无弹窗阅读)最新章节小说免费阅读
沈笙笙江北小说好看吗 沈笙笙江北热门推荐小说(不脱,就再杀一个)全章节阅读
戚瑶墨渊小说(入了战王府,就是他的人了 )全文免费阅读_戚瑶墨渊小说入了战王府,就是他的人了 小说最新章节列表
戚瑶墨渊入了战王府,就是他的人了无广告阅读 新上热文入了战王府,就是他的人了在线免费读
戚瑶墨渊书名是《戚瑶墨渊》在线赏析_戚瑶墨渊txt小说阅读_戚瑶墨渊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