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流水的校花,铁打的青梅,直男的我(苏小婉林白微)在线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小说流水的校花,铁打的青梅,直男的我(苏小婉林白微)

流水的校花,铁打的青梅,直男的我(苏小婉林白微)在线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小说流水的校花,铁打的青梅,直男的我(苏小婉林白微)

匿名 2025-09-12 09:29:16 1 下载本文

1 交谊舞会的邀请四月的晚风带着些许凉意,机械厂宿舍区,刚洗完澡的吴启丰,头发湿漉漉的,端着搪瓷脸盆走回职工宿舍,白背心贴在未擦干的后背上,微风吹来,便感到些许寒意。宿舍里混杂着汗味、烟味还有不知哪个饭盒里面飘出的葱蒜味。

六张双层铁架床挤在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里,中间就留出一道勉强通行的过道。门边的下铺,几个工友围在一起打牌,床边抖了一地的烟灰;对面床铺的收音机正播放着《上海滩》,夹杂着些许杂音。“启丰,快过来瞧瞧!”王青岩的声音透过嘈杂。

他在窗口对着装有半瓢清水的搪瓷脸盆——正仔细梳理着油的发亮的头发。

一条深蓝色喇叭裤和崭新的确良衬衫,让他在这群只穿着工装背心的男人中格外显眼。

吴启丰将脸盆塞到床底,从枕下摸出那本边角卷曲的《人民文学》,“看你照了一晚上了,还没够?”“你不懂,形象很重要。”王青岩转过身,裤脚宽大地扫过地面,“今晚厂工会礼堂有交谊舞会,一起去。”“不去。”吴启丰翻了一页书,目光却未在书上停留。他也觉得自己的拒绝显得有些无力。王青岩一把抢过他的书,“就知道看书!你都二十三了,连个对象都没有,不急吗?”“有什么好急的。

流水的校花,铁打的青梅,直男的我(苏小婉林白微)在线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小说流水的校花,铁打的青梅,直男的我(苏小婉林白微)

”吴启丰伸手要夺回书,却被王青岩躲过。“我告诉你,现在跳舞可不是资产阶级情调了,这是正当的社交活动!”王青岩压低声音,“工会组织的,光明正大。

听说今年还要举办集体婚礼呢,你不提前认识认识女同志?”吴启丰摇摇头,走到自己床头,拿起那台海鸥205相机。按下快门,把混乱的宿舍被定格在这一刻:悬挂的毛巾、墙上褪色的奖状、铁床栏杆上搭着的袜子。

“别整这些没用的了,”王青岩凑过来,“今晚去拍点好看的。厂里年轻姑娘都会去,听说幼儿园新来的几个老师也去。”吴启丰不语,只是轻轻擦拭着相机镜头。“你看你,天天不是车间就是宿舍,最多去个图书馆,哪有机会认识人?”王青岩胳膊搭在他肩上,“我可是为你好。不会跳没关系,我也不会,大家都是瞎跳。”“那你去就是了,拉我干什么?”“废话,我一个人不好意思啊!你得陪我,就当是...政治任务!

”王青岩眼睛一亮,“对了,你拿着这玩意去现场做摄影,这不就有由头了?

”吴启丰还想推辞,却被王青岩从床上拽起来:“快点换衣服,就穿那件蓝色的工装外套,精神!”被半推半就着,吴启丰换上了一件看起来相对崭新的外套,将相机挂在脖子上。

王青岩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这才对嘛!说不定今晚就能遇见你的那个她呢?”“胡说八道。

”吴启丰嗤笑,但还是无意识的跟着王青岩走出了宿舍。走廊上回荡着他们的脚步声,远处传来厂区广播的结束音乐。2 礼堂舞会的初遇工会礼堂门前彩带飘扬,红色横幅上写着“汉丰机械厂青年友谊舞会”。门口聚集着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女孩子们大多穿着鲜艳的上衣和长裤,偶尔有几个大胆的穿着裙子,引起不小的关注。

录音机里播放着《青年友谊圆舞曲》,节奏使气氛欢快了起来。吴启丰在门口犹豫了片刻,突然被王青岩一把推了进去。礼堂内布置简单却热闹。彩色纸带从天花板垂下,几排长椅靠墙摆放,中间空出大片场地作为舞池。一盏旋转彩球灯悬挂中央,将零星光斑投射在跳舞的人们身上。男女青年大多分站两边,少数几对在舞池中旋转,动作生疏却充满热情。王青岩一进场就如鱼得水,眼睛不时瞟向对面的女孩。

吴启丰则下意识地举起相机,透过相框观察这个花花的世界。

镜头捕捉到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笑着的、害羞的、故作镇定的。

快门声淹没在音乐和交谈声中,他慢慢移动着,拍摄着舞动的身影、交谈的人群、甚至墙角那台大声播放音乐的录音机。然后,他的镜头停住了。在礼堂角落处,一个女孩安静地站着,与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淡黄色碎花上衣,蓝色长裤,两条麻花辫整齐地垂在胸前。

当其他姑娘互相交谈不同,她只是静静地看着舞池,眼神清澈又带着一丝游离。

吴启丰调整焦距,她的面容在取景框中变得清晰:不算特别漂亮,但有一种干净秀气的气质,像是喧闹中的一片宁静绿洲。他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个瞬间。“看什么呢?

”王青岩突然拍他后背,吓得他差点摔了相机。“没、没什么。”“走,去邀请女同志跳舞!

”王青岩推着他往女生多的方向去。吴启丰抗拒着,却不慎撞到了一个正跳舞的男工友,连忙道歉。对方摆摆手表示无碍,但周围的几道目光让他耳根发热。正好一曲终了,下一首播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节奏舒缓了许多。鬼使神差地,吴启丰望回那个角落,发现女孩身边暂时没人。他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同、同志,能请你跳支舞吗?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女孩愣了一下,脸上泛起红晕,手指不停的卷着辫梢。犹豫片刻后,她轻轻点了点头。舞池中,两人都笨拙得可爱。吴启丰几乎同手同脚,生怕踩到对方的脚;女孩也低着头,盯着自己的步伐。有几次他们差点绊到一起,又慌忙调整。“对…对不起,我不太会跳。”吴启丰终于打破沉默。“我...我也不太会。

”女孩的声音很轻,但很清晰。吴启丰编着话题:“你是……哪个车间的?好像没见过。

”“我不是车间的,我在厂幼儿园工作。我叫赵翠如。”“哦哦,我叫吴启丰,一车间的。

”简单的对话后,气氛缓和了一些。他们不再追求别人的舞步,只是随着音乐慢慢挪动。

吴启丰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肥皂清香,不同于车间里的机油味。“你喜欢跳舞吗?

”问出口后吴启丰就后悔了。

赵翠如却认真回答:“其实不太喜欢...但我姑姑说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她顿了顿,“你呢?”“被朋友拉来的。”吴启丰老实说,“我更喜欢看书,或者拍照。”“拍照?

”赵翠如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吴启丰拍了拍胸前的相机:“嗯,业余爱好。

”“真厉害。”赵翠如的声音里带着钦佩。一曲终了,两人都松了口气。

吴启丰忽然想起什么,有点慌忙道:“刚才…我刚才给你拍了张照片,就是…在你跳舞之前。

如果你介意,我......”赵翠如惊讶地抬起头,有点困惑,但轻轻摇了摇头:“没…没关系。”这时,远处有人喊翠如,几个幼儿园的同事正向她招手。

她对吴启丰微微颔首,转身离开了。吴启丰望着她离去的背影,那条麻花辫随着步伐轻轻摆动,久久没有收回目光。3 再次的偶遇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机械厂的生活照旧运转。清晨六点,广播号声响起,传遍整个厂区。工人们从各个宿舍涌出。

厂房的机床轰鸣声不停歇,车间墙上贴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

吴启丰在一车间操作铣床,机油味浸入工作服,怎么洗也洗不掉。休息时,工友们聚在一起抽烟聊天,话题几乎都是关于工资、电影和女人。吴启丰大多沉默,偶尔应和几句,却心思不在此。他冲洗了舞会上拍的照片。昏暗的灯光下,大部分照片都带着点模糊,唯有那张赵翠如的照片意外地清晰:光影柔和,捕捉到了她那安静的气质。照片中的她微微侧头,眼神望向远方,似乎有什么心事。

吴启丰用镊子夹着照片边缘,看了好久,才小心地晾起来。食堂开饭时,工人们拿着饭盒排队。白菜炖粉条、馒头,偶尔有肉菜很快就被抢光。

吴启丰和王青岩挤在一张桌子前吃饭。“那天后来你怎么溜了?”王青岩嘴里塞着馒头问,“我回头就找不见你了。”“有点累,就先回去了。”“可惜了,后来又有几个姑娘来呢。

不过——”王青岩凑近些,“我看见你和一个幼儿园老师跳舞了。怎么样?有戏没?

”“别胡说,就跳支舞而已。”“装什么装,我都看见了,眼都直了。”王青岩用手肘他,“叫赵翠如,对吧?听说挺安静的,不太合群。不过长得确实秀气。”吴启丰没接话,只是默默吃饭。周末,他去了厂图书馆——一间不大但很安静的房子,书架上的书大多陈旧。

他在文学类的书架前徘徊。突然,他在书架尽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赵翠如正踮着脚想拿上层的一本《普希金诗选》,指尖勉强触到却无法取下。

吴启丰走了过去,帮她拿了下来。赵翠如转身,认出是他,脸上又泛起红晕:“谢谢…是你啊。”“真巧。”吴启丰感觉手心微微出汗,“你来借书?

”“嗯。”赵翠如低头看着手中的诗集,然后又抬起头来。这时,吴启丰鼓起勇气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是一些照片,“这张是那天晚上拍的照片,我把它洗出来了。”赵翠如接过照片,看着画面中的自己,低声道:“拍得真好…谢谢。

”“不客气。”吴启丰顿了顿,“你也喜欢普希金?”“只是随便看看。

”赵翠如轻轻抚摸着诗集封面,“平时看的多是儿童读物,想换换口味。

”两人自然地聊起书来。吴启丰推荐了他正在看的《沉重的翅膀》,赵翠如则提到她刚看完《飘》,说是托亲戚从外地带来的。“厂图书馆好书不多,”吴启丰说,“我有时会去市图书馆,那里的书多一些。

”赵翠如眼睛微亮:“我也去过几次,但是平常休息少,地方又远,去的也不多。

”吴启丰突然提出:“以后如果你想去,可以...可以一起去,有个伴。

”说完立刻就有些后悔了,太冒失了。赵翠如犹豫了一下,却没有直接拒绝:“其实...我们可以互相换书看。你看完借我,我看完借你。”“好啊!

”吴启丰答应得太急切,显得有些傻气。赵翠如却微微笑了。离开图书馆时,夕阳正好。

吴启丰看着赵翠如走向工人新村方向,身影逐渐融入暮色中。

4 家庭与社会的底色赵翠如家住工人新村三号筒子楼。楼道里堆满杂物,楼道厨房飘出晚饭香。赵家只有里外两间房,加起来不足二十平米,但收拾得整洁干净。

老赵坐在外间听收音机里的评书,手里拿着烟斗,偶尔咳嗽几声。他是厂里的老钳工,手艺精湛,额头上的充满了皱纹。“爸,我回来了。”赵翠如放下布包,开始收拾桌上的茶杯。老赵点点头,眼睛没离开收音机:“今天怎么样?”“挺好的。

”赵翠如简单回道,从水壶里倒了杯水喝。这时敲门声响起,姑姑赵秀英提着网兜进来,里面装着几个苹果。“哥,翠如,”她声音洪亮,“正好路过,来看看你们。

”老赵嗯了一声,调小收音机音量。赵翠如接过水果:“谢谢姑,坐吧,我泡茶。

”赵秀英打量着房间:“翠如啊,这周末没出去?不是说工会有舞会吗?”“去了。

”“怎么样?有认识合适的男同志吗?”“你都二十一了,是该好好考虑了。

女人家最重要的就是找个好依靠。”赵翠如低头泡茶,不语。“我们厂里宣传科的小李,大学毕业,干部编制,一表人才。”姑姑数着手指,“还有技术科的王工程师,虽然年纪大点,但有房,工资高......”老赵磕了磕烟斗:“翠如的事,让她自己看。

”“哥,你就是太惯着她了!现在不抓紧,好对象都被挑走了。”姑姑转向赵翠如,“你看对门老刘家的闺女,找了个供销科的,天天穿金戴银。女人嫁得好比什么都强。

”赵翠如默默递上茶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那张照片。姑姑眼尖,立刻注意到了:“那是什么?给我看看。”赵翠如犹豫了一下,还是拿了出来。

姑姑接过照片,仔细端详:“这是什么时候拍的?谁拍的?”“厂里活动时同事拍的。

”赵翠如含糊道。姑姑狐疑地看她一眼:“这拍得挺用心啊。男同事女同事?”“姑姑!

”赵翠如拿回照片,“就是普通同事。”赵秀英哼了一声:“翠如,我可告诉你,找对象要看清条件,要踏实可靠,最好是干部,或者党员。那些一线工人没什么出息,一辈子挣死工资......”“工人怎么了?”老赵突然开口,“我也是工人。”“哥,我不是这个意思......”姑姑一时语塞,“我是说翠如条件好,又是幼师,应该往高处走。”赵翠如站起身:“我去做饭了。”厨房里,她小心地将照片夹进一本日记本里,然后开始洗米切菜。

姑姑的声音还在外间隐约传来:“......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光老实可靠没用......要看发展前景......”锅里的水开了,蒸汽腾起,模糊了赵翠如的面容。又一个周末,春风轻柔地吹过机械厂道路两旁的梧桐树,新绿的叶片沙沙作响。厂图书馆比平时安静,只有零星几个读者。

吴启丰在文学类书架前徘徊,手里拿着一本用牛皮纸包好的书。他时不时望向门口,带着些许期待。当赵翠如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他的心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

她今天穿着浅蓝色的确良上衣,黑色的长裤,辫子扎的整整齐齐。两人在书架尽头相遇,像是偶然,又像是约定。“你好。”赵翠如轻声打招呼,脸上有浅浅的红晕。

吴启丰从包里拿出那本包好的书:“这是答应借你的,《裴多菲诗选》,不太好找。

”赵翠如接过书,也递给他一本自己带来的:“这是我藏的《等待戈多》,希望你喜欢。

”没有过多的言语,但两人眼神交流中已有了一丝默契。短暂交谈后,赵翠如先一步离开。

吴启丰透过图书馆的窗户,看着她走出大门。她抱着那本牛皮纸包着的书,像怀抱着一个秘密。吴启丰低头看着手中的《等待戈多》,发现书页间露出一角纸片。

他小心地抽出来,那是一张简单的书签,用银杏叶压制而成,背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一行字:“春风十里不如你”。他心里某种情感开始生根发芽。

两个年轻人通过互相借书这一含蓄的方式,开始了他们的交往。春风巷里的梧桐新叶正绿,一切才刚刚开始。5 夏日的邀约六月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图书馆门前的水泥地上洒下斑驳光影。吴启丰和赵翠如刚交换完书籍。

吴启丰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诗集粗糙的封面,心跳如鼓。他清了清嗓子,声音略带紧张:“今天天气挺好…听说人民公园的荷花开了,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未等赵翠如回应,他又飞快补充,“我可以带上相机。”赵翠如愣了一下,手指绞着布包带子。她的目光掠过街上行人,似乎担心被熟人看见。和男同志单独去公园,这在当时需要不小的勇气。“我…”她犹豫着,目光触到吴启丰诚恳又紧张的样子,还是轻轻点头,“好…好吧,不过我得早点回家。

”吴启丰脸上绽放的笑容让赵翠如也不自觉的笑了起来。他们一前一后走,慢慢地骑车前往公园。阳光明媚,树影婆娑。吴启丰骑在前面,风吹起他工装外套的衣角,露出里面略显破旧的汗衫。人民公园里,荷塘边的柳条低垂,水面泛起粼粼波光。

粉白的荷花苞从碧绿荷叶中探出头,几只蜻蜓点水飞过。最初的拘谨慢慢消散。

他们沿着湖边散步,吴启丰的相机成了最好的道具。他为赵翠如拍照,指导她站在柳树下、荷花前。起初她僵硬的不自然,后来渐渐放松,甚至鼓起勇气提出帮他拍一张。“我拍得不好,”赵翠如接过相机时小声说,手指轻轻抚过相机。“没关系,怎么拍都好。”吴启丰站在她指定的位置,背后是一片盛放的荷花。她按下快门,咔嚓一声,定格在了这个瞬间。

他们在湖边的长椅上休息。吴启丰跑去小卖部,买了两瓶汽水,插着吸管递给赵翠如。

“谢谢。”赵翠如接过汽水,小口啜饮。汽水甜蜜的味道在口中化开,如同她此刻的心情。

对话不知何时从书籍扩展到音乐、电影。吴启丰谈到自己并不满足于只当一名技工,偷偷复习想考大学,想学更多东西。赵翠如则分享了她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趣事,以及受母亲影响也喜欢音乐,但家里只有一把旧口琴。“我母亲以前是音乐老师,”赵翠如罕见地谈起家事,眼神恍惚,“她会弹钢琴,唱苏联民歌。那把她留下的口琴,我偶尔还会吹一吹。”吴启丰静静听着,不打断她的回忆。他注意到当她谈到喜欢的事物时,眼睛会微微发亮,手势也变得多起来。夕阳西下,荷塘染上一层金辉。

两个年轻人坐在长椅上,喝着汽水,享受着难得的闲暇和宁静。

一种默契和好感在无声中滋长,如同塘中盛放的荷花,悄然绽放。

6 光影与心跳七月的周末傍晚,热浪尚未完全退去。王青岩神秘地把吴启丰拉到车间角落,塞给他两张电影票。“《庐山恋》,现在最火的,最适合你们去看。”王青岩挤眉弄眼,你们二字说得意味深长。吴启丰耳根发热:“别胡说,我们就是...”“就是什么就是,”王青岩打断他,“赶紧去,别浪费票子。”红星电影院门口人头攒动,年轻人尤其多。

姑娘们穿着鲜艳的裙子,小伙子们把白衬衫扣得严实。吴启丰和赵翠如在人群中相遇,彼此都有些不好意思。黑暗中,银幕上播放着《庐山恋》里大胆的告白和时尚的装扮,冲击着当时年轻人的观念。当张瑜在电影中突然亲吻郭凯敏的脸颊时,观众席发出阵阵低呼和羡慕。吴启丰和赵翠如并排坐着,心情随着情节起伏。

偶尔手臂的轻微触碰都让两人心跳加速。吴启丰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桂花油香味,若有若无,萦绕不散。电影散场后,两人推着自行车,沿着昏黄路灯下的林荫路慢慢走回家。

“张瑜的衣服真好看,”赵翠如难得地表现出兴奋,“那些裙子,还有发型...”吴启丰点头:“电影里庐山的风光也美,以后要是能去看看就好了。

”他顿了顿,“电影里的人...真敢爱敢恨。

”赵翠如轻声接话:“电影里的人…真敢说敢做。”吴启丰鼓起勇气:“其实…有些话,说出来也没那么难。”但他终究没说出口,只是悄悄瞥了她一眼。赵翠如看了他一眼,低下头,没接话,但嘴角有一丝笑意。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到了赵翠如家附近的巷口,她停下脚步:“就到这里吧,谢谢...电影很好看。

”“下次有好看的,再一起去?”吴启丰脱口而出,随即又有些后悔自己的冒失。

这次赵翠如没过多犹豫,只是轻轻点头:“好。”她推着自行车走进巷子,吴启丰站在原地,许久才推车离开。那个晚上,他失眠了,脑海里全是看电影时她低头微笑的模样。

7 不一样的世界八月某个周六的晚上,王青岩神秘地告诉吴启丰,晚上有个小聚会,都是些谈得来的朋友,让他带上赵翠如。“什么聚会?”吴启丰警惕地问。最近厂里风声紧,上面强调要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就是几个朋友聊聊天,”王青岩眨眨眼,“在俺家闲置的单元房,安全得很。”赵翠如起初有些犹豫,但在吴启丰的怂恿下还是答应了。聚会地点在新村一栋筒子楼的四层,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来了七八个年轻人,有厂里的青工,也有学校老师、文化馆的干事。

大家低声交流着最近看的内部读物,传阅着《今天》油印诗刊,讨论着朦胧诗的好坏。

一个戴眼镜的文化馆干事正激动地说:“北岛的《回答》写得多有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舒婷的《致橡树》更有温度,”一个扎马尾辫的女教师轻声反驳,“平等的爱情观……”赵翠如安静地坐在角落,眼睛亮晶晶的,这种讨论对她来说新鲜又刺激。吴启丰坐在她身边,时不时为她添茶水。

高潮发生在王青岩锁好门,拉严窗帘,拿出一台夏普双卡录音机和一盒翻录的磁带时。

磁带封面是空白标签,显得格外神秘。“听听这个,广州那边传过来的,邓丽君。

”王青岩压低声音说。《甜蜜蜜》的旋律轻柔地流淌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