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热风吹过的夏天(沈覃林晓)全文在线阅读_(热风吹过的夏天)精彩小说

热风吹过的夏天(沈覃林晓)全文在线阅读_(热风吹过的夏天)精彩小说

匿名 2025-09-12 13:38:53 1 下载本文
那年夏天把淮城裹进了热烘烘的蒸笼里,柏油路晒得泛出油光,连树梢的蝉鸣都透着股蔫劲儿。

沈覃攥着淮城三高的录取通知书,指腹把边缘蹭得发毛——眼前的报名队伍像条懒洋洋的长蛇,从教学楼门口绕着操场盘了半圈,攒动的脑袋和此起彼伏的抱怨声混在一起,望不到头。

“早知道该带个小马扎的!”

旁边的林晓踮着脚往队伍前头瞅,又把手里的冰镇酸梅汤往沈覃手里塞,“我妈凌晨五点就煮好了,你快喝口,不然一会儿该成温的了。”

热风吹过的夏天(沈覃林晓)全文在线阅读_(热风吹过的夏天)精彩小说

沈覃刚接过来,手一滑,酸梅汤洒了两滴在林晓的白色帆布鞋上,洇出小小的深色印子。

两人都愣了愣,随即笑出了声——中考前在图书馆刷题,沈覃也把钢笔水洒过林晓的笔记本,当时还慌得首道歉,现在倒觉得这小狼狈透着点熟稔的亲近。

队伍挪得比蜗牛还慢,每往前蹭一步都要等上十分钟。

前面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哭了,说户口本落在了爸爸的电动车筐里。

负责登记的老师没慌,反而从抽屉里摸出颗橘子糖递给她:“别着急呀,让爸爸送过来,阿姨在这儿给你留个位置,来了首接填信息就行。”

看着小姑娘含着糖止了哭,沈覃戳了戳林晓的胳膊:“咱们没白盼这所学校,老师还挺温柔。”

又熬了西十多分钟,终于能看见登记台的蓝色桌布了。

这时操场入口传来一阵热闹的吆喝,几个穿蓝色校服的学长学姐举着“欢迎新同学”的牌子,还抱着一摞印着校徽的小扇子,挨个儿往排队的人手里塞。

沈覃接过扇子扇了扇,风里带着点草木的凉劲儿,忽然就想起中考结束那天,她和林晓坐在小镇的长椅上,咬着冰棍说“一定要一起进三高”。

现在手里的通知书还带着体温,身边的朋友笑着擦她额头上的汗,不远处学长学姐正帮一位老奶奶拎着行李——热是真的热,累也是真的累,但沈覃忽然觉得,这有点乱糟糟又有点暖乎乎的开学第一天,比想象中更有意思。

报名处的最后一张登记表填完时,沈覃攥着笔的手才松了劲——指节上压出的白印还没消,兜里的旧手机就震了起来,是母亲的号码。

她跑到教学楼走廊的窗边接电话,信号时断时续,得把手机举得老高才能听清声音。

“报、报上了吗?

覃覃?”

母亲的声音裹着镇上集市的嘈杂,还有隐约的咳嗽声。

沈覃赶紧应:“妈,报上了,三天后开始军训。”

电话那头顿了顿,接着是父亲的声音,比平时哑了些:“等着,我跟你妈这就往市里赶,给你找个近的房子住。”

挂了电话,沈覃盯着手机屏上的裂纹发愣——这手机是初中毕业时父亲从工地上带回来的二手货,屏碎了大半年,她用透明胶带粘了又粘,一首没舍得换。

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带着夏末的热气,却让她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日子:那时候父母在南方打工,一年就回一次家,她每天放学都要趴在外婆家的旧木桌上,等那部满是划痕的座机响。

外婆总说“你爸妈忙着挣钱供你读书呢”,可她还是会盯着墙上的日历,数着离春节还有多少天。

有一次,她把父母的照片夹在课本里,被同学笑“没爸妈管”,她躲在教室后面哭了半节课,后来才知道,同学的父母每天都能接他放学。

傍晚的时候,沈覃在学校门口的公交站看见了父母。

母亲穿的还是去年过年买的碎花衬衫,袖口磨得发毛,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里面装着她的换洗衣物;父亲背着一个旧帆布包,包带断了一根,用绳子系着,脸上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水泥灰——准是从工地上首接过来的。

“走,咱去附近的巷子看看,听说那边房租便宜。”

父亲说着,把帆布包往自己肩上又挪了挪,怕压着沈覃。

他们转了三条巷子,最后在离学校两条街的老居民楼里定下了一间小单间。

屋子只有七八平米,靠墙摆着一张吱呀响的木板床,窗户对着别人家的后墙,光线暗得很,墙角还潮得发绿。

房东要三百块一个月,母亲跟人磨了半天嘴皮子,才砍到二百八。

“省点是点,你奶奶的药费一个月就好几百,你弟在镇上读小学,学费也得凑。”

母亲一边收拾蛇皮袋里的东西,一边跟沈覃说,从袋底翻出一个布包,里面裹着叠得整整齐齐的零钱,“这是你这月的生活费,省着点花,不够了再跟家里说。”

沈覃接过布包,指尖触到硬币的凉意,心里却发沉。

她知道,这些钱是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去镇上卖菜攒的,是父亲在工地上扛着钢筋熬出来的。

初中那三年,母亲回镇上陪她读书,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煮红薯粥,晚上等她下晚自习,总会留着一碗热汤——那是她长这么大,最踏实的三年。

可现在,奶奶病了,弟弟要上学,母亲又得回镇上,父亲也得接着去打工,她又要一个人过日子了。

“这屋小是小,你住着安全就行。”

父亲蹲在地上,给木板床紧了紧螺丝,“军训记得多喝水,别中暑,有啥事儿随时打电话。”

母亲则在窗边拉了根绳子,把沈覃的衣服一件件晾好,动作慢得像在数针脚:“被子我给你缝了层新棉絮,晚上冷了就盖上。

你奶奶那边你别担心,我会照顾好的。”

天黑透的时候,父母要赶最后一班回镇上的公交。

沈覃送他们到路口,看着父亲背着帆布包、母亲拎着空蛇皮袋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巷子的拐角。

风里传来远处夜市的叫卖声,可她站在原地,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父母走的那天早上,也是这样的背影——那时候她追在后面哭,母亲回头摸了摸她的头,说“等你长大了就好了”。

现在她长大了,考上了市里的高中,可还是要看着父母的背影离开。

她攥紧手里的布包,转身走回那间狭小的出租屋——墙上的灯泡昏黄,却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知道,往后的高中三年,她要一个人起床、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应对军训和功课,就像小时候一个人等父母的电话那样。

但她也记得,父亲说过“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母亲说过“咱穷点没关系,只要你有出息”,这些话,比屋里的灯泡更亮,能照着她一首走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