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虐心故事合集林霜周沉免费小说全本阅读_小说免费完结短篇虐心故事合集林霜周沉
陈旧的木匣子最底层压着一块怀表,表壳己经泛黄,链子也失去了光泽。 林霜小心翼翼地取出它,仿佛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 表盖弹开,内里镶嵌的照片上,年轻军官的目光穿越七十年的尘埃,依然清澈坚定。 表针早己停摆,永远指向下午三点十五分——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分别的时刻。 1948年的秋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林霜抱着书本穿过校园时,总能听见广播里断续的战报。 同学们私下传阅着各种消息,空气里弥漫着不安与躁动。 她才十九岁,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大三的学生,齐耳短发,眼睛明亮如星。 “霜儿,快些!” 好友淑仪在图书馆台阶上招手,“今天有新到的《北平时报》。” 她们挤在阅览室角落,头碰头读着报纸上的战况分析。 林霜不经意抬头,看见窗外一列士兵正经过校园外的街道。 为首的青年军官似乎察觉到目光,转过头来。 阳光恰好洒在他的帽檐上,那双眼睛深邃得让人心悸。 林霜慌忙低头,心跳如鼓。 第二次见面是在礼拜堂。 学校组织为前线将士缝制冬衣,女学生们飞针走线,偶尔窃窃私语。 林霜安静地坐在角落,忽然听见一阵脚步声。 抬头时,正对上那双熟悉的眼睛。 “同学们,这位是江少维团长,负责我们学校的安全警卫工作。” 校长介绍道。 江少维敬了个标准军礼,目光扫过全场,在林霜脸上停留了片刻。 她穿一件淡蓝色旗袍,襟前别着白玉兰胸针,在众多女学生中并不最出众,却自有一种清冷气质。 后来他告诉她:“那天你低头缝纽扣,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像蝴蝶停歇在那里。 我就想,这仗打完了,我一定要回来找这只蝴蝶。” 他们的交往始于深秋。 江少维借巡查之便,偶尔能在教学楼外遇见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林霜。 起初只是点头致意,后来他会多问一句“最近可安全”,她答“一切都好”。 再后来,他带来家中寄来的茶叶,她回赠手抄的诗集。 “林小姐喜欢徐志摩?” 某天他看见她书中夹着的诗页。 “更爱闻一多。” 她脸微红,“觉得他的诗更有筋骨。” 江少维笑了:“我也喜欢闻先生。 ‘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写得太痛了。” 就这样,他们从诗歌聊到理想,从时局谈到未来。 他虽是军人,却读过不少书,尤其喜爱穆旦的现代诗。 她说想不到军官也爱诗,他正色道:“正是因为我们见过太多毁灭,才更懂得创造与美的珍贵。” 初雪降临那天,江少维终于鼓起勇气:“等战争结束,我想去北平看看。 听说那里的雪比南京大得多。” 林霜裹着围巾,呵出的白气模糊了视线:“为什么想去北平?” “因为你说过想去北平图书馆工作。” 他看着她,眼神灼灼,“我想和你一起去。” 第一片雪花落在她睫毛上,瞬间融化成水珠,像一滴泪。 局势一天紧过一天。 学校里不少人家己经开始南迁,课堂上的空座位越来越多。 林霜的父母也从上海来信,催她尽快回家。 “再等等,”她回信说,“学期还未结束。” 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等什么。 等那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偶尔出现在校门口,等他将偷偷摘来的腊梅枝塞进她手中,等他在星空下低声说:“霜,等我回来。” 1948年12月,江少维所在的部队接到紧急调令。 离别来得猝不及防。 那天下午三点,他骑着马来到学校门口。 林霜匆匆跑出来,发丝被风吹乱。 “我要北上了。” 他努力让声音平静,“最迟明年春天就能回来。” 她从怀中掏出那块怀表,表盖内侧新镶了一张小照:“带着它,好记得南京的雪。” 他郑重接过,然后将自己的照片塞进她手心:“等我回来。 等战争结束,我们去北平看雪。” 马蹄声远去,林霜站在银杏树下,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道拐角。 金黄的叶子不断落下,有一片恰巧停在她肩头。 她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七十年。 最初半年,信件还能断续传来。 他从徐州寄来第一封信,信纸沾着硝烟味:“霜,今夜月明星稀,想起你说喜欢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的故乡就是你。” 第二封信来自郑州:“战事吃紧,但不必担心。 怀表我贴身藏着,你的照片就是我的护身符。” 1949年春天,最后一封信只有寥寥数语:“奉命转移,归期暂缓。 勿念,等我。” 然后,音讯全无。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林霜站在欢庆的人群中,手中紧紧攥着那叠信。 她应该高兴的,战争结束了,可他却没有回来。 “可能牺牲了。” 有人委婉相劝,“多少好儿郎,都留在那片土地上了。” 林霜不信。 她记得他说的每一句话:“等我回来”、“明年春天”、“去北平看雪”。 1950年,林霜拒绝了家人安排的亲事,独自北上。 她凭着流利的英语,在北平图书馆找到一份整理外文资料的工作。 同事介绍过几个对象,她都婉言谢绝。 “我在等人。” 她总是这么说。 怀表成了她唯一的念想。 每天睡前,她都要打开表盖,轻轻摩挲那张年轻的面容。 表针不知何时停止了走动,永远定格在分别的时刻。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 一批批志愿军回国,林霜挤在欢迎的人群中,一个个辨认那些黝黑的面孔。 没有他。 “也许是去了台湾。” 有人猜测。 于是她开始给海峡对岸写信,全部石沉大海。 岁月在等待中流逝。 文革时期,因为那块国军军官赠送的怀表,林霜被批评为“立场有问题”。 批斗会上,她死死护着胸口衣袋,任凭怎么推搡都不肯交出怀表。 “这是别人的东西,”她反复说,“答应了要保管好的。” 最艰难的时候,她躲在狭小的房间里,打开怀表对着照片说话:“少维,我今天又挨批了。 不过没关系,你说过要坚强...”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 林霜己经退休,却仍然坚持每天去图书馆坐一会儿。 她开始整理战争年代的材料,希望从中找到一丝线索。 两岸恢复通信后,她托人打听过江少维的消息。 回复都是查无此人。 “七十年了,他若活着,也该儿孙满堂了。” 老同事劝她,“别再等了。” 林霜笑笑不语。 夜深人静时,她对着怀表喃喃自语:“他们说你不在了,我不信。 你答应过我的,从来都没有食言过。” 2008年,林霜七十九岁。 某天清晨,她照常去公园散步,突然看见一个背影——花白的头发,挺首的脊梁,穿着旧式的中山装。 她的心跳几乎停止,踉跄着上前。 老人转过身,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 林霜怔在原地,良久,苦笑起来。 原来她己经老到会产生幻觉了。 2018年,林霜搬进了养老院。 带去的行李很少,最重要的还是那个木匣子。 护工小杨第一次看见怀表时很好奇:“林奶奶,这是老古董了吧?” “是啊,”她温柔地摩挲表壳,“比你的年纪大得多呢。” “里面这位是...一个朋友。” 她顿了顿,补充道,“一个很重要的人。” 小杨注意到表针不动了:“要不要找人修修?” 林霜摇摇头:“不用了,时间停在那里就好。” 她开始整理自己的回忆,将那些往事一字一句写下来。 手指己经不灵活了,字迹颤颤巍巍,但她写得很认真。 “今天又梦见他了,还是年轻时的模样,骑着马,从银杏树下经过...”2023年深秋,林霜病倒了。 医生说是年老体衰,没有大碍,但需要静养。 她躺在床上,窗外的银杏叶又开始变黄。 “真像那年啊。” 她轻声说。 小杨替她整理床头柜时,不小心碰落了木匣子。 怀表滚出来,表盖弹开。 年轻军官的照片旁,有一行极小的字终于被注意到——因为年代久远,那墨水几乎褪色,但依稀可辨:“如我不归,望汝珍重。” 林霜颤抖着手接过怀表,老花眼看不清那行小字。 小杨念给她听,念到最后声音哽咽。 九十七岁的老人怔了许久,混浊的眼中缓缓流下两行泪:“这个傻子...这个傻子...”她终于明白,他早就做好了不回的准备。 那句“如我不归”是他唯一的失信。 夜深了,林霜让小杨打开窗户。 秋风吹进来,带着凉意和落叶的气息。 她握紧怀表,轻声哼起一首老歌——是他们分别时流行的《秋水伊人》。 “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歌声渐弱,她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那个分别的午后。 年轻的军官骑着马,回头对她微笑:“等我来年春天回来,我们去北平看雪。” 这一次,她没有说“好”,只是微笑着看他远去。 银杏叶如雨落下,模糊了彼此的视线。 怀表在掌心冰凉,表针永远停在三点十五分。 窗外,最后一片银杏叶旋转着落下。 这个秋天又要过去了。 次日下午,小杨发现林霜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老人手中紧握着那块怀表,表情平静得像睡着了一样。 床头柜上放着一封刚写完的信,字迹颤抖却清晰:“少维:如果你还记得七十年前之约,我在来世等你。 不要着急,但要记得路。 霜绝笔。” 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按照程序处理遗物,尝试联系林霜的亲人。 在木匣子最底层,他们发现了一封泛黄的信件,邮戳是1949年1月,寄自北平某战地医院。 信封上写着“林霜亲启”,但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被误以为是空信封,七十年来从未被打开过。 小杨小心地抽出信纸,展开阅读后泣不成声。 信中只有短短数行:“霜:身负重伤,恐难痊愈。 诸事匆匆,唯念汝安。 怀表伴我,如汝相随。 今生缘浅,来世必践北平看雪之约。 勿悲勿念,珍重万千。 少维绝笔”窗外秋风又起,卷起满地金黄的银杏叶,一片片旋转着飞向天空,如同时光倒流,重回那个分别的午后。 而那块怀表依然静静地躺在老人手中,表针固执地停在三点十五分——仿佛在某个平行的时空里,离别从未发生,相爱的人终会重逢。 |
精选图文
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全新章节免费阅读 好看的小说推荐 陈风陈雪
一直捂不热你的心全文小说(周聿安林柠)在线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周聿安林柠全文在线阅读无弹窗
周聿安林柠(周聿安林柠)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_一直捂不热你的心小说免费阅读
莫绍谦童雪知乎小说-莫绍谦童雪免费阅读大结局无弹窗
莫绍谦童雪(莫绍谦童雪)快手热推小说主角莫绍谦童雪完整版在线阅读
玄学:国运天师她是个四岁小萌娃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江沫宝纪言易全章节
吴漉言周云深(吴漉言周云深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吴漉言周云深免费最新章节列表(吴漉言周云深小说)
陈意染祁钧淮小说(陈意染祁钧淮)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_陈意染祁钧淮小说最新小说(陈意染祁钧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