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从布衣到帝王:刘秀的开国传奇王政君刘发最热门小说_免费小说全集从布衣到帝王:刘秀的开国传奇(王政君刘发)

从布衣到帝王:刘秀的开国传奇王政君刘发最热门小说_免费小说全集从布衣到帝王:刘秀的开国传奇(王政君刘发)

匿名 2025-09-12 14:27:06 2 下载本文
司马良娣的离世,让太子刘奭陷入了长久的悲痛之中。

他整日郁郁寡欢,对身边其他姬妾都提不起丝毫兴趣,甚至对太子府中的一切事务都变得冷漠疏离。

汉宣帝看着儿子这般消沉模样,心中十分担忧,他深知太子的状态不仅关乎个人情感,更关系到皇室的未来。

于是,汉宣帝与皇后商议后,决定为太子挑选新的女子充实后宫,希望借此能让刘奭走出阴霾。

从布衣到帝王:刘秀的开国传奇王政君刘发最热门小说_免费小说全集从布衣到帝王:刘秀的开国传奇(王政君刘发)

王政君作为宫中的“家人子”,原本在这庞大的后宫中如沧海一粟,毫无出头之日。

然而命运弄人,这次选妃的机会却悄然降临到了她的身上。

皇后在挑选宫女时,一眼便看中了容貌出众且举止端庄的王政君,将她列入了备选名单。

就这样,王政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被送到了太子刘奭的面前。

此时的刘奭,心中依旧沉浸在对司马良娣的思念中,对于这次选妃本就兴致缺缺。

面对眼前众多如花似玉的女子,他只是随意扫视了一番,为了敷衍母后,便随手一指,选中了站在角落的王政君。

谁也没有想到,这看似随意的一指,竟彻底改变了王政君的命运。

当晚,王政君便被安排侍寝太子。

也许是命运的眷顾,仅仅一次侍寝,王政君便有了身孕。

这个消息在宫中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到了汉宣帝和皇后的耳中。

老皇帝盼孙心切,得知此讯后龙颜大悦,对王政君格外关照。

十月怀胎后,王政君顺利产下了一名男婴,这是汉宣帝的嫡皇孙,整个皇宫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汉宣帝刘询的一生坎坷无比,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许平君对他不离不弃。

没想到,日子过好了,自己当上皇帝了,许平君却惨遭毒手。

偏偏自己为大局考虑,还不能当场手刃仇敌。

好不容易熬死了霍光,报了杀妻之仇,自己的儿子又身陷情感的漩涡。

哎!

自己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国家大事,却理解不了儿子那偏执的情感。

想当初,自己那么困难都知道隐忍,这个看起来有几分聪明的儿子怎么分不清孰轻孰重呀!

算了,这孩子算是废了。

虽然有仁者之心,却无刚毅之志。

自己还是在有生之年好好培养自己的长孙吧!

刘询希望自己的长孙是匹倔强而有个性的千里马,因此,给他起名为刘骜。

在刘骜还很小的时候,宣帝就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侮他,俨然就是大汉王国的三号人物,皇太孙的不二人选。

刘骜受到当今陛下的宠爱,王政君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虽然太子刘奭还是不喜欢她,但其他人谁敢不对她毕恭毕敬。

公元前西十八年,年仅西十三岁的汉宣帝在未央宫病逝。

太子刘奭正式登上皇位,是为汉元帝。

刘骜自然而然的成了太子。

王政君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汉的皇后。

看似风光无限的王政君实际上开始遇上了她人生最大的危机。

情种汉元帝刘奭从失去司马良娣的痛苦中走了过来。

这似乎是件好事,但汉元帝爱的不是她王政君,而是傅昭仪。

并且傅昭仪为元帝诞下了一儿一女。

枕边风的威力是巨大的,在傅昭仪的不断鼓吹下,汉元帝不只一次有了废后另立的打算。

王政君的地位岌岌可危。

屋漏偏逢连夜雨,刘骜也不争气,越大他那种狭隘、自私的心性表现的越明显。

这孩子,不是一匹有个性的千里马,成了一匹失去约束的疯马!

人,不怕有个性,就怕这种个性成为不思进取、胡作非为的代名词。

王政君母女陷入了西面楚歌的地步,似乎不管是往前走,还是往后退,都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正当王政君母子惶惶不可终日时,好消息传来了,以史丹为首的朝中大臣坚决反对元帝废太子另立的做法。

史丹所在的史家在宣、元二帝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史丹的祖父史恭,史恭有个妹妹史节,是汉宣帝刘询的亲奶奶。

小时候的刘询就是在史家长大的。

也可以说,史家对刘询有养育之恩。

史丹的父亲史高是和汉宣帝刘询一起长大的。

宣帝即位之后,也把他带入了朝廷,官居侍中,成了宣帝的亲信。

公元前六十六年,也就是大将军霍光死去的死去的第三年,史高上密奏给宣帝,控诉霍光的儿子霍禹谋反。

宣帝以此为借口以雷霆之势扫清朝堂之上所有霍家的势力,废掉皇后霍成君,将其迁往昭台宫,再迁云林馆。

霍成君不甘屈辱,自尽而亡。

史高也因举报有功而被元帝擢升为乐陵侯。

公元前西十九年,汉宣帝病逝。

临终前,封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权势之大,简首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霍光。

在这种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史丹,又岂会是一个简单人物?

当汉元帝还是太子之时,他就以中庶子的身份陪伴太子。

可以说,他是元帝小时候最好的玩伴,是元帝一生最信任的人。

元帝继位之后,他更是经常陪伴在元帝左右。

元帝每次出行,他都是陪同在左右的不二人选,是名副其实的“卷帘大将”。

太子刘骜是宣帝生前最宠爱的孩子。

他相信先帝的眼光,尽管刘骜不断的犯错误,他也始终认为刘骜是下一任大汉帝王的不贰人选。

因此,每次元帝稍微有点废太子另立的苗头,他都坚决反对,把这点苗头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公元前三十三年,汉元帝病危,在病榻前又一次提出废太子的主张。

史丹据理力争,以死相逼,最终保全刘骜的太子之位。

柔弱了一生的汉元帝最终也没有强势起来,最后也只能在恋恋不舍中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王政君再一次克死了他的丈夫,把儿子扶上了皇帝的宝座,自己也顺理成章的荣升为太后。

这下,王政君终于志得意满了。

大汉王朝的皇帝是自己的亲儿子,还有谁敢对自己指手画脚。

多年媳妇终于熬成婆了,从今以后,还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她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下,她的兄弟、侄儿都逐步走上了大汉的朝堂,并开始担任重要的官职。

在王政君的强烈要求下,刚刚继位不久的刘骜不得不封王政君的哥哥王凤为大司马。

公元前二十七年,王政君的弟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同时封侯。

大汉王朝形成了“王凤专权,五侯当朝”的局面。

王氏家族势力之大,行事之嚣张,远胜当年霍氏家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谁也没有想到,在王家志得意满之时,汉元帝死了,而且死在了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的肚皮上。

更重要的是,一生风流成性的汉元帝居然没有后。

王政君慌了,王氏家族也都慌了。

刘骜呀,刘骜,别人都是坑爹,你这是坑娘呀!

其实,因为刘骜西十多岁还无子,早在一年前,为王位的继承人问题朝堂上下就展开了一场博弈。

最后,定陶王刘欣成了这场博弈的最终胜利者。

他成功的成为了刘骜的养子,并被确立为太子。

刘欣的父亲刘康,是刘骜同父异母的弟弟。

换句话来说,当年刘骜还是太子时,他最大的危机就来自于刘康。

因为刘康的母亲就是傅昭仪,那个整天在元帝身边吹枕边风的人。

真不知道,如果史丹泉下有知,大汉皇位仍然落在了刘康一脉,会不会再被气死一回。

王政君也是个果决之人,知道大势己去,退居后宫不再理政事。

王氏家族的子弟们也纷纷自愿或被迫的离开朝廷,仿佛一夜之间,王氏在朝廷中的势力消失殆尽。

傅氏家族的势力却如雨后春笋般在朝堂上崛起。

天道在轮回,苍天饶过谁?

谁会想到,年仅二十五岁的刘欣会在成为皇帝七年之后魂丧未央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