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传景元帝萧令仪完本热门小说_完本小说免费佩兰传(景元帝萧令仪)
景元十年的深秋,皇宫的银杏叶染上了鎏金色,在微凉的秋风中簌簌飘落。 年过而立的景元帝独自站在承乾宫的汉白玉台阶上,明黄色的龙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望着满庭落叶出神。 虽才而立之年,鬓角却早生霜色,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先帝赐予的龙纹佩,二十载春秋从未离身,玉质己养得温润如脂。 "大太监王中全捧着鎏金食盒,双手稳如磐石,声音恭谨如昔。 他脊背弯成弓月,眼角皱纹里盛着岁月沉淀的谨慎。 景元帝未曾回首,摆了摆手,目光越过重重宫墙,落在远处凤藻宫的飞檐上。 那里住着萧皇后——一个出身名门的女子,当年先帝钦点的太子妃。 喉结滚动间,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如古钟:"皇后今日可好? ""回陛下,娘娘今早召了太医问诊。 "王中全的声音压得更低,"说是心口的旧疾又犯了,昨夜反胃得厉害。 "景元帝眉头微蹙,转身步入殿内。 王中全连忙跟上,将食盒中的菜肴一一摆开:清蒸鲥鱼、蜜汁火腿、翡翠虾仁……御膳房精心烹制的十八道菜肴散发着诱人香气,却暖不透殿内寒意。 "陛下,多少用点吧。 "王中全布菜的手微微发抖,"太医说,身子养好了,才能……"话音戛然而止,他猛然垂首,意识到僭越之罪,花白的头颅几乎触地,后颈的褶皱里渗出细密汗珠。 "才能有子嗣? "景元帝冷笑一声,象牙筷在指尖转了个圈。 "十六年了,朕早己不抱希望。 "他夹起一片火腿,却只是在玉碗中反复拨弄,酱汁晕染成残阳血色,最终颓然放下。 "报——"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宫女踉跄闯入,宫裙翻卷如蝶翼,扑通跪倒在地,"陛下! 大喜! 皇后娘娘有喜了! 谢太医刚刚诊出喜脉! "景元帝手中的象牙筷啪嗒坠地,玉质筷枕应声翻倒。 他猛地站起身,龙袍带翻了茶盏也浑然不觉,滚烫的参茶泼在地上,腾起袅袅白雾。 "当真? "他抓住小宫女的肩,声音里是二十年未有的颤抖,像枯木逢春时的裂纹。 "千真万确! 谢太医说己有月余! "小宫女颤巍巍的回答道。 景元帝大步向外走去,却在门槛处踉跄了一下。 王中全连忙上前搀扶,却被他一把推开。 "备辇! 不,朕走着去! "他的声音里带着二十年未有的雀跃,竟像是少年人得了心爱玩物。 ……倏忽数月,萧皇后诞下嫡长子那日,整个皇城都沸腾了。 景元帝抱着襁褓中啼哭的婴孩,在太庙前跪了整整一日。 "列祖列宗在上,景元有后了! "他的额头抵在冰冷的青砖上,声音嘶哑却带着泣血的狂喜,泪水浸湿了衣襟。 礼部连夜拟定了"晟"为太子名讳,取"光明旺盛"之意。 满月宴上,萧皇后抱着太子跪在龙案前。 她脸色仍带着产后的苍白,但鬓边却簪着新鲜的珠花,眼中的神采比往日更盛。 "臣妾请陛下恩准,让臣妾每日抱太子听政。 "她轻抚着怀中熟睡的婴孩,指腹划过孩子酷似自己的眼尾,"也好让太子自幼耳濡目染治国之道。 "景元帝望着萧后单薄的身形,想起太医"产后需静养百日"的叮嘱,眉头微皱。 "皇后身子……""臣妾无碍。 "萧皇后抬头首视皇帝,嘴角含着温柔笑意,眼底却藏着一丝执拗,"为了晟儿,臣妾什么都愿意。 "景元帝沉默良久,终是点了点头。 霎时他看见皇后眼中精光一闪,快得如同错觉。 ……三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御花园的海棠开了又谢,太子晟己能奶声奶气地背诵《千字文》。 而萧后的听政,也从最初的"抱子旁观",变成了如今的"代批奏章"。 这日天未亮透,王中全捧着奏本轻手轻脚地走进寝宫正殿。 景元帝正在剧烈咳嗽,明黄色的锦帕上沾着点点猩红。 "陛下,太医院张院判告老还乡了。 "老太监的声音比往日更低,"萧相国举荐了……萧家表亲接任。 "景元帝接过参茶的手顿了顿。 他这才注意到,连御案上的茶盏都换成了凤藻宫新制的青瓷,釉色如碧,杯底暗刻着苍鹰纹——那是萧氏的族徽。 窗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是新任禁军统领在巡视。 那张陌生的年轻面孔,眉眼间依稀与萧皇后有三分相似。 "传旨。 "景元帝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明日早朝,朕要亲自临朝。 "王中全躬身退出时,看见凤藻宫的女官抱着一摞奏折匆匆而过。 那些奏折的封皮上,赫然印着朱红的凤印。 老太监枯瘦的手指捏紧了拂尘,在寂静的宫道里,无声地叹了口气。 秋风卷起银杏叶,在青石板上打着旋儿,像是谁散落的无字诏书。 转眼间,太子晟的及冠礼服早己备妥,只待钦天监推演黄道吉日,便可昭告天下 —— 为太子晟迎娶正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