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秦时帝师:签到助秦皇定人皇(唐钰嬴政)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秦时帝师:签到助秦皇定人皇全文阅读

秦时帝师:签到助秦皇定人皇(唐钰嬴政)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秦时帝师:签到助秦皇定人皇全文阅读

匿名 2025-09-13 04:12:16 1 下载本文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唐钰就起身整理好衣冠。

作为新封的侍讲,他必须在嬴政上朝之前抵达秦皇殿,这既是规矩,也是他获取今日签到奖励的关键。

宫道上的灯笼还未熄灭,昏黄的光线下,身着黑衣的侍卫们面无表情地站在两侧,手中的长戟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唐钰沿着宫道快步走向秦皇殿,心里盘算着今日的签到 —— 昨天在秦皇殿签到得到了《商君书补注》和粮荒应急策,今天再在这里签到,不知道能获得什么奖励。

秦时帝师:签到助秦皇定人皇(唐钰嬴政)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秦时帝师:签到助秦皇定人皇全文阅读

刚走到秦皇殿门口,唐钰就看到李斯己经到了,他正站在殿外的石阶上,和一位身着将军铠甲的中年男子说话。

那男子身材高大,面容刚毅,腰间挎着一把长剑,正是蒙恬 —— 秦朝的名将,也是嬴政最信任的武将之一。

“李丞相,蒙将军。”

唐钰上前躬身行礼。

李斯点了点头,对他还算客气:“唐侍讲来得早。”

蒙恬则上下打量了唐钰一番,眼中带着好奇:“你就是昨日在殿上献粮荒对策的唐侍讲?

本将军听说,陛下因为你的对策,己经下旨核查各郡粮仓了?”

“正是臣。”

唐钰谦虚道,“不过这都是陛下英明,臣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蒙恬笑了笑,显然对唐钰的谦逊很满意:“不错,年轻人不骄不躁,有前途。

如今关中粮荒是大事,若是能解决,可是大功一件。”

几人正说着,殿内传来内侍的唱喏声:“陛下驾到 ——”众人立刻收声,躬身等候。

嬴政身着冕服,在一众内侍的簇拥下走出,他看到唐钰,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唐侍讲来得正好,今日朝会前,你可先与朕说说那《商君书补注》。”

“臣遵旨。”

唐钰跟着嬴政走进殿内,此时百官还未入殿,殿内只有几个内侍在整理文书。

他连忙在心里默念:“系统,签到秦皇殿!”

签到成功!

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商君书补注》深度解读一份、“政令核验基础法” 口诀。

又是和《商君书》相关的奖励!

唐钰心中一喜,《商君书补注》的深度解读,应该能让他更透彻地理解商鞅的治国思想,而 “政令核验基础法”,听起来像是用来核查政令真伪的,正好能应对赵高可能的刁难 —— 昨天赵高己经对他示好,若是被拒绝,说不定会暗中使绊子,比如篡改政令。

嬴政走到御座旁坐下,示意唐钰上前:“你昨日说《商君书补注》有民生方面的补充,今日可详细说说。”

唐钰整理了一下思路,将《商君书补注》和深度解读的内容结合起来,缓缓道:“陛下,商鞅公的《商君书》以‘耕战’为核心,使秦国强于六国,此乃大功。

但如今秦己统一天下,若仍只重耕战,恐会耗损民力。

补注中提到,‘王者治国,当以养民为本,耕战为用’,意思是说,陛下治理天下,应当先让百姓安居乐业,然后再谈军事。

比如核查粮仓,不仅是为了打击贪腐,更是为了让百姓有粮可食;开放苑囿,也是为了让百姓有地可种,如此百姓才会感恩陛下,拥护大秦。”

嬴政听得很认真,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你说的有道理。

秦统一天下,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若是连饭都吃不饱,何谈太平?”

“陛下英明!”

唐钰躬身道,“补注中还提到,‘吏治清明,则民安;吏治腐败,则民乱’。

如今秦刚统一天下,各地官吏多是旧部,难免有贪腐之徒,臣以为,除了核查粮仓,还应建立官吏考核制度,定期考核官吏的政绩,尤其是民生方面的政绩,比如粮产、人口增长、治安等,考核优秀者升迁,不合格者罢黜,如此才能保证吏治清明。”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官吏考核制度…… 这个提议很好。

李斯!”

正在殿外等候的李斯听到传唤,立刻走进来:“陛下。”

“唐侍讲提议建立官吏考核制度,你觉得如何?”

嬴政问道。

李斯躬身道:“陛下,唐侍讲此提议甚合时宜。

如今各地官吏良莠不齐,确实需要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来规范。

臣以为,可以让廷尉府与御史大夫府联合制定考核标准,从耕战、民生、治安三个方面考核官吏。”

“准奏。”

嬴政点了点头,“此事就交由你负责,一月之内,拿出考核方案。”

“臣遵旨。”

就在这时,赵高匆匆走进殿内,手中拿着一份竹简,躬身道:“陛下,这是治粟内史刚送来的奏报,说巴蜀的粮船己经准备就绪,明日即可出发。”

嬴政接过奏报,看了一眼,递给李斯:“李斯,你看看。”

李斯接过奏报,仔细看了一遍,眉头皱了起来:“陛下,奏报上说,粮船需经嘉陵江、渭水入关中,途中需经过三个郡,每个郡都要派人接应。

但奏报中只写了接应的官吏姓名,却没写具体的接应时间和地点,若是出了差错,恐怕会耽误粮运。”

赵高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镇定:“陛下,治粟内史可能是一时疏忽,咱家这就去让他补充奏报。”

唐钰心中一动 —— 赵高这恐怕不是疏忽,而是故意的。

若是奏报中没有具体的接应时间和地点,后续粮运出了问题,就可以把责任推到治粟内史身上,甚至牵连到负责核查粮仓的李斯。

他想起刚才签到得到的 “政令核验基础法”,其中有一条口诀是 “凡政令、奏报,需有时间、地点、责任人,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即为无效”。

“陛下,臣有一言。”

唐钰上前一步,“臣以为,治粟内史并非疏忽,而是奏报本身有问题。

根据‘政令核验基础法’,凡奏报需包含时间、地点、责任人,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即为无效。

这份奏报缺少接应时间和地点,显然不符合规范,臣请陛下下旨,令治粟内史重新提交奏报,并且要注明具体的接应时间和地点,同时由内侍省派专人监督,确保粮运顺利。”

嬴政的目光落在赵高身上,带着审视:“赵高,唐侍讲说的‘政令核验基础法’,你可知晓?”

赵高脸色发白,他从未听过什么 “政令核验基础法”,显然是唐钰临时编出来的,但嬴政己经问了,他不敢否认,只能躬身道:“陛下,咱家…… 咱家知晓,只是刚才一时忘了提醒治粟内史。”

“哼。”

嬴政冷哼一声,“既然知晓,为何不提醒?

即日起,所有奏报、政令,都需按‘政令核验基础法’核查,缺少时间、地点、责任人的,一律退回,不得上报。

赵高,此事就交由你负责,若是再出现类似情况,唯你是问!”

“是,是,咱家遵旨!”

赵高额头冒出冷汗,连忙躬身应下。

唐钰心中暗笑,这 “政令核验基础法” 果然好用,不仅堵住了赵高的漏洞,还让嬴政把核查政令的责任交给了赵高,以后赵高再想篡改政令、隐瞒奏报,就得掂量掂量了。

朝会开始后,百官依次上奏,唐钰站在嬴政身边,偶尔回答嬴政的提问,凭借着《商君书补注》的深度解读和现代知识,总能给出恰当的建议,赢得了百官的认可。

散朝后,嬴政留下唐钰,笑道:“唐侍讲,你今日的表现很好。

尤其是那‘政令核验基础法’,正好堵住了朝堂上的漏洞。

朕看你不仅精通经史,还懂治国之道,不如就做朕的帝师,专门为朕出谋划策,如何?”

帝师!

唐钰心中狂喜,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身份!

成为帝师,不仅能获得更高的权力和地位,还能更方便地推行新政,辅佐嬴政成为人皇。

“臣谢陛下信任!”

唐钰连忙跪下叩谢,“臣定当尽心辅佐陛下,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嬴政扶起唐钰,满意地点了点头:“好!

朕就封你为帝师,赐住文华殿,可自由出入宫禁,参与军政决策。”

“臣遵旨!”

走出秦皇殿时,唐钰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他抬头看向天空,阳光正好,洒在咸阳宫的琉璃瓦上,泛着金色的光芒。

成为帝师,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他要利用系统签到,获取更多的奖励,解决关中粮荒,改良农具,发展生产,然后应对匈奴边患、百越之乱,一步步强化中央集权,助嬴政登临人皇之位。

而他自己,也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