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系统里的“神”李默李默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完本小说推荐困在系统里的“神”(李默李默)
深夜十一点,城市霓虹闪烁,雨水模糊了玻璃窗。 手机屏幕上一个倒计时数字无情地跳动:03:59……03:58……李默,这个被称为“单王”的外卖骑手,正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姿态穿梭在车流中。 他的电瓶车电量告急,他的身体早已透支,但更让他窒息的是脑海中那个无处不在的、冰冷的声音——“您即将超时”。 月入近两万的背后,是他用每一分钟、每一次冒险、每一份尊严与一个庞大无形的系统进行的交易。 这不是一个关于逆袭的励志故事,而是一封来自算法围城深处的自白书。 ### **第一章:雨夜与“单王”**李默不喜欢下雨天。雨水会让路面打滑,让视线模糊,让订单激增,也让“超时”的风险成倍增加。但对系统而言,这只是一个需要调动更多运力、优化配送路径的“高峰场景”。 手机屏幕被雨滴砸得斑驳陆离,订单提示音和系统的派单提示音此起彼伏,像一场永不间断的数字交响乐。李默的电瓶车踏板上堆满了外卖箱,车把上挂着的手机支架里,导航地图上的路线被系统用鲜明的蓝色标注,又因为他的一次次绕行和抄近道而不断刷新。“您有新的拼单任务,顺路度95%,是否接受?”“前方500米路口左转,预计节省时间47秒。”“骑手李默,您当前的平均送达时长领先本市98%的骑手,请保持。”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高效,时而鼓励,时而催促。李默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他的大拇指在湿滑的屏幕上本能地滑动,接受、取餐、导航,一切动作都成了肌肉记忆。他是这个区域公认的“单王”,连续七个月蝉联站点击单量和准时率的榜首。 他的收入确实让很多坐办公室的白领羡慕——最高一个月,他净赚了一万九千八。但此刻,他感觉自己更像一个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木偶,在雨夜的舞台上疲于奔命。 这一单的目的地是“鑫源国际”公寓,out and slow elevators. 订单备注上写着:“求求小哥快一点,孩子饿得直哭,一定给你好评!”倒计时:04:30。李默冲进大楼,无视了电梯前等待的人群,直接拐进了安全通道。他一步跨过三级台阶,沉重的靴子在楼梯间发出砰砰的回响。汗水混着雨水从他的额角滑落。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超时。不是因为那一两块钱的超时扣款,而是因为那个数字——那个系统给他打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决定他生存质量的“分”。 超时率、准时率、投诉率、接单率……这些数据构成了系统对他的全部评价,决定了他第二天能接到多少好单、多少远单、多少“垃圾单”。高分意味着优先派单权,意味着系统会把你当成“自己人”,给你规划更高效的路线;低分则意味着被边缘化,只能在别人挑剩下的单子里苟延残喘。他终于冲到了17楼,气喘吁吁地敲开1704的房门。一个年轻的母亲打开门,看到浑身湿透、喘着粗气的李默,明显吓了一跳。“您的……外卖……祝您用餐愉快。”李默挤出标准化的服务用语,声音因为缺氧而断断续续。他几乎是颤抖着手完成了手机上的“确认送达”。 屏幕上跳出一个绿色的勾和一行字:“准时送达!您真棒!”倒计时定格在00:57。 女人接过袋子,小声说了句“谢谢”,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或许是感激,或许是一丝怜悯。门关上了。李默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地喘着气,心脏快要跳出胸腔。 楼道里的声控灯灭了,他陷入一片黑暗,只有手机屏幕发出幽幽的光,映照着他疲惫不堪的脸。在那一刻,巨大的空虚感淹没了他。他又赢了一次,从系统手里抢回了这宝贵的三分钟。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 **第二章:“系统”与“神明”**李默曾经很感激这个系统。三年前,他从工厂流水线上下来,因为受不了那种日复一日的机械和压抑。送外卖,时间自由,多劳多得,对他来说是一片崭新的天地。他至今记得接到第一个五星好评时的兴奋,看到月收入突破八千时的激动。他努力学习这个城市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小区的捷径。 他研究哪个商家的出餐快,哪个办公楼的外卖架在几楼。他甚至自己做了笔记,记录不同时间段哪个路口容易堵车。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聪明,很快从新手变成了“大神”。 然后,系统升级了。平台的算法变得越来越“智能”。它不再是被动地等待骑手抢单,而是开始主动地、大规模地“派单”。系统仿佛一个全知全能的神明,俯瞰着整个城市的地图。它知道哪里即将产生订单,知道哪个骑手离得最近、路线最顺,它甚至能预测出餐时间和交通状况。起初,李默觉得这太神奇了。 系统总能给他派来最顺路的订单,他的效率大幅提升,收入也水涨船高。 他觉得自己和系统形成了一种默契,一种完美的合作关系。他信任系统,就像信徒信任神明。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默契”变了味。系统开始计算他的极限。 它发现李默能在三分钟内爬上八楼,发现他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闯那个黄灯,发现他为了不超时宁愿跑着送完最后五百米。于是,系统给他的送达时间预估越来越短,派单的密度越来越大,路线规划得越来越“紧凑”,不留任何喘息的空间。一次,系统给他同时派了五个方向的订单,要求他在30分钟内全部取餐完毕。 李默看着地图上分散的五个点,感到一阵绝望。他试图打电话给客服申诉。 客服的声音甜美而程式化:“您好,骑手先生。 系统的派单是基于大数据和实时路况计算出的最优方案,旨在为您提升效率和提高收入呢。 建议您按照系统导航行驶哦。”“最优方案?这根本不可能完成!”李默几乎是在吼叫。 “如果您觉得无法完成,可以选择拒绝订单呢。但请注意,您的拒单率会受到影响,可能影响后续的派单质量哦。”李默沉默了。拒绝意味着扣分,意味着可能被系统“打入冷宫”。他挂了电话,深吸一口气,一头扎进了车流之中。那一次,他超时了两单,被扣了钱,还因为超时收到了一个客户的投诉。 系统发来提示:“您的准时率下降,请继续努力哦。 ”他第一次对那个冰冷的“神明”产生了恐惧和愤怒。它不在乎你的体力极限,不在乎交通状况的突发变化,不在乎电梯坏了你需要爬二十多层楼。它只在乎数据,在乎效率,在乎那个不断被优化的数学模型。所谓的“最优解”,是对系统而言的最优,而非对骑手。李默和其他骑手兄弟们在等餐时也会抱怨。“妈的,这系统越来越不是东西了,昨天给我派了个单,要过江,就给我二十五分钟!”“是啊,感觉它就在试探我们的底线,看我们到底能跑多快。”“听说现在连等红灯的时间都给你算进去了,你要是哪个红灯等久了,后面时间就不够了。”他们管这叫“系统的算计”。 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算法,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强大的主宰者。 它给你糖吃高收入、优先派单,但也拿着鞭子超时扣款、降低评分,它一步步地逼迫你压缩自己的时间,突破安全的边界,甚至透支健康。 李默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系统庞大数据库里的一个不断更新的变量,一个名为“骑手李默”的数据包,里面装着他的速度、他的效率、他的价值。 ### **第三章:裂缝与代价**第一个真正让李默感到害怕的代价,是兄弟小吴的出事。小吴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跟李默同一个站点,性子急,想赚钱回家娶媳妇。他也是个“拼命三郎”,经常学着李默冲速度。那天也是个雨夜,系统给的小吴的送达时间极其苛刻。为了抢时间,在一个路口,小吴的电瓶车和一辆右转的汽车撞上了。人飞出去好几米,腿断了,脸上缝了十几针。 李默和兄弟们去医院看他。小吴躺在病床上,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眼神空洞。 “默哥……我当时看着那倒计时,脑子一热就……”小吴的声音带着哭腔,“系统说我那单还是超时了……扣了钱……公司说我这属于自己操作不当,不算工伤,医药费都不给全报……”看着小吴的样子,李默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他们用肉身去对抗钢铁洪流,去满足系统那永不餍足的速度要求,而一旦出事,系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们。那份所谓的“合作协议”里,早就撇清了平台的所有责任。 第二个代价,来自他的家庭。李默的妻子王娟最初很支持他,觉得他虽然辛苦,但收入高,有奔头。但渐渐地,她发现丈夫变了。他回家越来越晚,脾气越来越暴躁。 吃饭的时候都在盯着手机,看系统的数据看板,研究明天的跑单策略。晚上睡觉,他会突然惊醒,迷迷糊糊地问:“我手机是不是响了?有单来了?”女儿朵朵今年五岁,最喜欢让爸爸讲故事。但李默经常因为太累,讲着讲着自己就先睡着了。朵朵摇醒他,他会很不耐烦:“爸爸很累,自己玩去。”有一次,朵朵幼儿园开亲子运动会,王娟提前一个星期就跟李默说好了。李默也信誓旦旦地保证:“那天我就是天塌了也不跑单,陪咱姑娘!”到了那天早上,李默看着手机APP里系统发布的“高峰天气激励活动”:午间高峰时段, |
精选图文
折翼荒唐(安萌沈宴昭)小说全文免费安萌沈宴昭读无弹窗大结局_(安萌沈宴昭)折翼荒唐小说全文免费安萌沈宴昭读最新章节列表(安萌沈宴昭)
沈宴昭安萌折翼荒唐全文免费阅读_折翼荒唐:沈宴昭安萌(沈宴昭安萌折翼荒唐)
林曼玟秦竹免费阅读无弹窗林曼玟秦竹(林曼玟秦竹)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林曼玟秦竹)林曼玟秦竹最新章节列表(林曼玟秦竹)
童胭薄臣烬(童胭薄臣烬全文)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童胭薄臣烬)童胭薄臣烬全文最新章节列表(童胭薄臣烬)
满分小说傅时璟司梦佳全章节_司梦佳傅时璟下拉式阅读傅时璟司梦佳
满分小说帝名川白雪青全章节_白雪青帝名川下拉式阅读帝名川白雪青
宋禧辞陈序洲免费阅读无弹窗宋禧辞陈序洲(宋禧辞陈序洲)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宋禧辞陈序洲)宋禧辞陈序洲最新章节列表(宋禧辞陈序洲)
陶幼心许嘉时免费阅读无弹窗陶幼心许嘉时(陶幼心许嘉时)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陶幼心许嘉时)陶幼心许嘉时最新章节列表(陶幼心许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