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岁月不同途(沈聿安夏知星)小说推荐完本_全本免费小说岁月不同途沈聿安夏知星

岁月不同途(沈聿安夏知星)小说推荐完本_全本免费小说岁月不同途沈聿安夏知星

匿名 2025-09-13 04:48:12 2 下载本文

1 初雪邂逅北城的初雪,总比预告来得更急一些。细碎的雪粒子混着冷风,敲打在“光影回廊”画廊的落地玻璃上,发出沙沙的轻响。画廊里温暖如春,衣香鬓影,一场备受瞩目的青年艺术家联展正在举行开幕酒会。夏知星今天心情算不上好。

她穿着一条明黄色的吊带长裙,外面随意搭了件白色小羊皮夹克,长发烫成慵懒的大波浪,整个人像一颗行走的小太阳。可这颗小太阳此刻却只想找个角落发霉。

她的毕业作品《熔岩》被导师以“商业气息过浓”为由打了回来,而这场展览的策展人,正是那位固执的老教授。她端着一杯香槟,百无聊赖地在人群中穿梭,耳朵里塞着无线耳机,放着震耳欲聋的摇滚乐,以此隔绝周围那些虚伪的恭维和艺术评论。一个不留神,她撞上了一堵坚实的“墙”。抱歉。”一个低沉醇厚的男声在她头顶响起。

这声音像陈年的威士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又异常悦耳。夏知星摘下一只耳机,抬头看去。男人约莫三十四五岁的样子,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手工西装,没有系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两颗扣子,露出小片紧实的皮肤。他的五官深邃,鼻梁高挺,一双眼睛在水晶灯下显得格外幽深,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

岁月在他眼角刻下了几道浅浅的纹路,非但没有显老,反而增添了一种沉淀下来的从容与魅力。“没关系,是我没看路。”夏知星耸耸肩,视线落在他胸前被自己香槟溅湿的一小块布料上,有点心虚地补充道,“你的西装……很贵吧?”男人低头看了一眼,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那笑容很浅,却冲淡了他眉宇间的疏离感。“还好,它尽到了保护我的职责。

岁月不同途(沈聿安夏知星)小说推荐完本_全本免费小说岁月不同途沈聿安夏知星

”夏知星被他这句冷幽默逗乐了,唇角不自觉地扬起。她指了指自己的耳机:“抱歉,我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抗议。”“抗议什么?”男人似乎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倾听的姿态。“抗议那些用‘艺术’的名义,给所有不符合他们标准的东西贴上‘垃圾’标签的人。”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带着一股未经驯服的野性。男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到了不远处正被众人簇拥的策展人——王教授。他了然于心,却没有点破,只是淡淡地说:“梵高在世时,他的画也一文不值。”这句话像一颗石子,精准地投进了夏知星的心湖。她愣住了,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如此简单却又充满力量的安慰。

她重新打量眼前的男人,他不像艺术家,更像是那种在金融杂志封面上才会出现的人物。

他身上有一种久居上位的气场,却又没有商人的油滑。“我叫沈聿安。”男人主动伸出手,掌心温热干燥。“夏知星。”她回握住,一触即分。“夏天的夏,知道的知,星星的星。

”“像太阳一样的名字。”沈聿安说。“可惜今天多云转雪。”她自嘲道。

2 艺术与孤独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微妙的气氛在彼此间流淌。

周围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自成一方天地。沈聿安是这次展览的主要赞助商。

他旗下的科技公司每年都会拨出一笔预算,用于扶持青年艺术项目。对他而言,这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乏味生活里的调剂。

他见过太多才华横溢但急于求成的年轻人,也见过太多故作高深、言之无物的“艺术品”。

但夏知星不一样。她像一团未经雕琢的火焰,热烈、直接,甚至有些灼人。

她的不满和愤怒都写在脸上,毫不掩饰。这在沈聿安早已习惯了戴着面具社交的世界里,显得尤为珍贵。“你对哪幅作品有‘抗议’之外的看法?”沈聿安饶有兴致地问,他决定在这场无聊的酒会里,为自己找点乐子。夏知星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盟友。

她拉着沈聿安的袖子,走到一幅名为《城市孤岛》的画作前。

画面上是无数个发光的手机屏幕,组成了一座冰冷的城市剪影。“你看这个,技术很好,构图也很有冲击力。但它想表达的东西,十年前就有人说烂了。

孤独、疏离、信息茧房……太陈词滥调了。真正的孤独不是这样的。”“那是什么样的?

”沈聿安凝视着她,她的侧脸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刷子。

“真正的孤独,是你在人群中,所有人都对你微笑,你也在对他们微笑,但你知道,你们的悲欢并不相通。就像现在。”她说完,转头看向他,目光清澈而坦诚。那一刻,沈聿安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见过无数双眼睛,或谄媚,或敬畏,或贪婪,却从未见过这样一双,干净得让他无所遁形。他想起了自己,坐在偌大的办公室里,签署着上亿的合同,参加着觥筹交错的晚宴,回到家,却只有一室清冷。

他何尝不是一座孤岛。“你说得对。”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沙哑。

夏知星没想到会得到如此直接的认同,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就是随口一说,可能太主观了。”“不,很深刻。”沈聿安的目光从画上移开,重新落在她身上,“那么,夏小姐的作品是什么风格?也是这种批判性的吗?”提到自己的作品,夏知星的表情黯淡下来。“我的作品叫《熔岩》,被王教授毙了。他说……太艳俗。

”她从手机里翻出照片递给沈聿安。照片上,画布被大面积的红色、橙色和金色覆盖,颜料堆叠得极厚,仿佛真的有滚烫的岩浆在流动,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和爆发感。

沈聿安看着照片,久久没有说话。他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量,那种想要冲破一切束缚的渴望。这幅画,就像它年轻的创作者一样,肆意而张扬。

“我不觉得艳俗。”他终于开口,“我只看到了力量。一种……不顾一切的生命力。

”夏知星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这是她听过的,对《熔岩》最高的评价。

这个只认识了不到半小时的男人,竟然比指导了她四年的教授更懂她。酒会结束时,雪已经下大了。夏知星站在画廊门口,裹紧了单薄的夹克,冻得瑟瑟发抖。

她叫的车堵在了三环,遥遥无期。一辆黑色的宾利悄无声息地滑到她面前,后车窗降下,露出沈聿安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车吧,我送你。”“不用了,太麻烦了。

”夏知星下意识地拒绝。她虽然家境优渥,但从小被教育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帮助,尤其是这种一看就价值不菲的帮助。“在这儿等着,你会变成一座冰雕。

”沈聿安的语气不容置喙,“还是说,你担心我是坏人?”夏知星看着他坦然的目光,又看了看漫天的大雪,最终还是拉开了车门。车内温暖如春,弥漫着淡淡的雪松香,和他身上的味道一样。车平稳地行驶在雪夜里,将城市的霓虹甩在身后。夏知星报了地址,一个位于市中心的高档公寓。沈聿安挑了挑眉,没有多问。“谢谢你,沈先生。

”夏知星率先打破了沉默,“也谢谢你……喜欢我的画。”“叫我沈聿安就好。”他侧过头,车内的氛围灯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不需要别人来定义。

”“话是这么说,但毕业作品过不了,我可能毕不了业。”夏知星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烦躁。“为什么这么执着于一幅画?”沈聿安问,“以你的才华,换个主题,迎合一下教授的喜好,轻松就能过关。”“那不是我!”夏知星的声音陡然拔高,“画画对我来说,是表达,不是任务。如果连我想画什么都要被别人决定,那我宁可不画。

”她的激烈反应让沈聿安有些意外。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不成熟的理想主义。在商业世界里,妥协和变通是生存法则。为了最终的目标,过程中的一些让步是必要的。“有时候,暂时的妥协是为了更长远的目标。”他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说道。“那是你的世界,不是我的。”夏知星毫不客气地反驳,“在你的世界里,可能一切都可以被量化,被计算得失。但在我的世界里,有些东西,比如创作的自由,是无价的。

”车厢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沈聿安第一次被人如此直接地顶撞,对方还是个比他小了十几岁的女孩。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有些新奇。

他习惯了周围人的顺从和附和,夏知星的“刺”,反而让他觉得真实。“或许你说得对。

”他没有争辩,而是选择了退让。夏知星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语气太冲了,有些不好意思。

“对不起,我不是针对你。我只是……最近太烦了。”“我理解。

”沈聿安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你让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也曾为了一个项目,和整个董事会叫板。”“结果呢?”夏知星好奇地问。“我赢了。但代价是,之后的好几年,我都在为那个项目的后续问题焦头烂额。”他淡淡地说,“有些坚持,回头看,并不值得。

”这是他们之间第一次显露出价值观的差异。一个认为过程的纯粹高于一切,一个认为结果的成败决定价值。他们就像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一首是激昂的摇滚,一首是深沉的古典。此刻的相遇,奏出了一段略显失控的协奏曲。车停在公寓楼下。

夏知星解开安全带,真诚地道谢:“今天真的谢谢你,沈聿安。”“不客气。

”沈聿安递给她一张名片,“如果改变主意,或者需要任何帮助,可以打给我。

”夏知星接过名片,上面只有名字和一串电话号码,没有任何头衔。她点点头,推门下车。

看着宾利汇入车流,消失在雪夜中,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名片,感觉今晚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而车里的沈聿安,则对司机说:“查一下夏知星的背景,尤其是她的家庭。”他不是怀疑她,这只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掌控一切未知。3 爱的掌控然而这一次,他心里却隐隐有种预感,这个叫夏知星的女孩,或许会成为他生活中最大的一个“未知”。

沈聿安的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夏知星,22岁,北城夏家的独生女。夏家主营房地产,是北城有名的富豪。她从小被娇惯长大,但性格并不骄纵,反而因为父母常年忙于生意,养成了独立甚至有些叛逆的个性。她热爱艺术,一意孤行地考了美院,是家里最不省心也最受宠的孩子。沈聿安看着资料,了然一笑。

难怪她身上有那种不畏世俗的底气。原来那颗小太阳,本身就出生在金色的云端。

他没有再联系夏知星,只是默默地做了一件事。几天后,城中一家顶级的私人美术馆宣布,将为一位新锐艺术家举办个展,这位艺术家正是夏知星,展出的核心作品,就是《熔岩》。

夏知星接到美术馆电话时,以为是诈骗。直到她亲自去了一趟,看到白纸黑字的合同,以及那位在业界德高望重的馆长对她作品的赞不绝口,她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们的一位重要理事,向我们极力推荐了您。”馆长微笑着说,“他认为您的作品充满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生命力。”夏知星立刻就想到了沈聿安。除了他,不会有第二个人。她心里五味杂陈,有感激,有惊喜,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她拿出那张名片,犹豫了很久,还是拨通了那个号码。“喂?

”电话那头传来沈聿安熟悉的声音。“是我,夏知星。”她的声音有些干涩,“美术馆的事,是你做的吗?”“我只是做了一个推荐。”沈聿安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只是举手之劳,“最终决定权在馆方,是你的作品打动了他们。”“你为什么要帮我?”夏知星直接问道。

“因为我不想看到一幅好的作品,因为某个人的偏见而被埋没。”他顿了顿,补充道,“也因为,我欣赏你的‘不妥协’。”夏知星的心跳漏了一拍。他说他欣赏她的不妥协,可他却用他世界里的方式——资本和人脉——为她的不妥协铺平了道路。

这让她感到一种微妙的矛盾。“我欠你一个人情。”她说。“那就请我吃饭吧。

”沈聿安顺势说道,“正好,我今晚有空。”夏知星无法拒绝。她选了一家自己常去的,藏在胡同里的私房菜馆。地方不大,但很有烟火气。她想,这算是把他也拉进自己的世界里看一看。沈聿安到的时候,夏知星正和老板娘聊天,笑得前仰后合。他穿着休闲的羊绒衫和长裤,褪去了西装革履的疏离感,看起来柔和了许多。

但他一出现,那狭小的空间里,所有人的目光还是不自觉地被他吸引。“你倒是会找地方。

”沈聿安坐下,打量着四周挂着的旧照片和红灯笼。“这里的菜,比任何一家米其林餐厅都好吃。”夏知星得意地说。那顿饭,他们聊了很多。

从艺术聊到旅行,从童年糗事聊到未来梦想。夏知星发现,沈聿安并非她想象中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资本家。他知识渊博,风趣幽默,偶尔还会讲一两个冷笑话。而沈聿安也看到了夏知星的另一面,她不止有张扬和叛逆,也有着小女孩般的纯真和对世界的好奇。饭后,两人在胡同里散步。

昏黄的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夏知星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沈聿安:“沈聿安,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想法?”沈聿安没想到她会问得这么直接。他看着她清澈的眼睛,没有回避:“是。”一个字,干脆利落,却让夏知星的心脏狂跳起来。她活了22年,追她的人不少,但从没有人像沈聿安这样,给她如此强烈的冲击。他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却又害怕被吞噬。“我们……差太多了。”她小声说,这是她能想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年龄、阅历、生活方式……他们之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是差很多。”沈聿安坦然承认,“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看过的阴暗,也比你见过的阳光要多。但是,知星,”他第一次这样叫她的名字,声音温柔得不可思议,“我快四十岁了,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想要的,不是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来重复我早已过腻了的生活。我想要的,是你这样的。像太阳一样,可以照亮我的世界。

”夏知星彻底愣住了。她所有的防备,所有的顾虑,在他这番真诚得近乎剖白的表白面前,瞬间土崩瓦解。夏知星的个展大获成功。《熔岩》成了整个展览的焦点,媒体用“惊艳”和“天才”来形容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夏知星一夜成名,连王教授都亲自打电话来,委婉地表示自己当初“看走了眼”。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沈聿安的影子。他动用自己的人脉,请来了最有影响力的艺评家和媒体,为展览造势。

他做得不动声色,却又无处不在。夏知星和沈聿安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恋爱,像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沈聿安带她进入他的圈子,参加高端的商业酒会和慈善晚宴。

他会耐心地给她讲解复杂的商业逻辑,教她如何与那些人精般的商人们打交道。

夏知星学得很快,她聪明、反应快,加上与生俱来的自信,让她在那些场合里也毫不怯场,反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夏知星则把沈聿安从他规律得像钟表一样的生活中拽了出来。

她会拉着他半夜去看一场老电影,或者在一个周末的清晨,开车载他去郊外看日出。

她会给他讲各种网络段子,带他去吃路边摊的麻辣烫,逼着他穿上她买的印着卡通图案的情侣T恤。沈聿安的生活,因为夏知星的出现,变得鲜活而充满了色彩。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真实。

公司的下属们都惊讶地发现,他们那位不苟言笑的沈总,居然会在开会时走神,看着手机屏幕露出温柔的笑意。然而,甜蜜之下,隐忧渐生。沈聿安习惯了掌控一切,这种习惯也延伸到了他们的关系中。他关心夏知星的方式,是为她安排好一切。

夏知星的画廊合约到期,他已经为她物色好了一个更大的工作室,并且组建了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打理她的所有事务。她随口说想去南法看薰衣草,他立刻就让助理订好了顶级的庄园酒店和私人飞机。她抱怨自己的旧车不好开,第二天,一辆崭新的保时捷就停在了她的公寓楼下。起初,夏知星很享受这种被宠爱的感觉。

但渐渐地,她感到一种窒息。她发现自己的生活,正在被沈聿安以“爱”的名义,一点点地接管。她想自己找工作室,想体验穷游的乐趣,想靠自己的画作收入去买一辆喜欢的车。但这些想法,在沈聿安为她铺就的康庄大道面前,都显得那么“不懂事”。“你为什么不直接问我想要什么?”一次,当沈聿安又一次“惊喜”地送给她一块她根本不喜欢的限量版手表时,夏知星终于忍不住问道。“我想给你最好的。”沈聿安不解地看着她,“这块表,很多人排队都买不到。”“但我不喜欢!”夏知星的声音有些激动,“你给我的,都是你认为最好的,而不是我想要的。沈聿安,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你豢养的金丝雀!

”“金丝雀”这个词,深深刺痛了沈聿安。他脸上的温柔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失望。“我为你做了这么多,在你眼里,就是豢养?

”“我不需要你为我‘做’这么多!”夏知星针锋相对,“我需要的是尊重!

是你把我当成一个平等的伴侣,而不是一个需要你来安排人生的孩子!

”4 家庭风波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争吵。两人不欢而散。沈聿安无法理解,他付出了这么多金钱和精力,为什么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指责。

他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去给予,却从未想过,他的给予,对对方来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