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林知安大山(林知安大山)小说目录列表阅读 林知安大山最新阅读

林知安大山(林知安大山)小说目录列表阅读 林知安大山最新阅读

匿名 2025-09-13 04:30:29 1 下载本文
1969年春,一辆破旧的解放牌卡车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车斗里堆着麻袋、脸盆和一床印着“先进工作者”的红被子。

陈小满抱着被子,脸色发绿,像极了刚从菜市场捞出来的青菜。

“同志,你晕车?”

旁边一位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递来一块烤红薯。

林知安大山(林知安大山)小说目录列表阅读 林知安大山最新阅读

“不晕车,我晕命。”

陈小满苦着脸,“我明明是会计,怎么就被下放到这‘人间仙境’来了?”

姑娘咯咯笑:“我叫李招娣,本地人。

你们城里人啊,一来就喊苦,可红薯管饱,蚊子管够,日子嘛,熬着熬着就甜了。”

陈小满低头看自己那双锃亮的皮鞋,如今沾满黄泥,像两块刚出土的文物。

他叹了口气:“我连锄头都没摸过,怎么种田?”

“简单!”

李招娣一拍大腿,“锄头往地里一插,腰一弯,屁股一撅,就成了!”

陈小满试了试,结果锄头没进土,自己先摔了个狗啃泥。

围观的村民笑得前仰后合,连村口那只瘸腿老黄狗都汪汪叫了两声,仿佛在鼓掌。

当晚,陈小满躺在土炕上,听着屋顶漏雨的滴答声,心想:这哪是上山下乡?

这分明是“上山下坑”!

可他不知道,这片贫瘠的土地,正悄悄准备一场属于他的“咸鱼翻身”。

第二天一早,生产队长老赵把陈小满分配去养鸡。

“鸡?

我连鸡蛋都不会煎!”

陈小满瞪大眼。

“鸡比人好管,不闹情绪,下了蛋就完事。”

老赵叼着烟袋,一脸高深。

鸡舍里,十几只芦花鸡正用鄙视的眼神盯着这个穿白衬衫的“外来户”。

陈小满刚想靠近,一只公鸡扑腾翅膀,追着他满院子跑,吓得他爬上猪圈墙头,活像只落水猴。

李招娣在下面笑得首不起腰:“你这是‘知识青年’,还是‘知识鸡’?”

“我要写信回城里,控诉这非人待遇!”

陈小满气喘吁吁。

“行啊,信纸我管够——鸡屎拌的草纸,擦屁股都嫌糙。”

李招娣递来一把谷子,“来,喂鸡要温柔,像哄对象。”

陈小满半信半疑撒了把谷子,鸡群果然围上来。

他忽然灵光一闪:“这鸡要是能下双黄蛋,岂不是能评劳模?”

“你当鸡是许愿池里的王八?”

李招娣翻白眼。

但陈小满不信邪。

他翻出随身带来的《基础生物学》,开始研究“光照与产蛋率的关系”。

他用玻璃瓶装水当凸透镜,想给鸡舍人工补光,结果引发了一场小型火灾——幸好被老黄狗一泡尿浇灭。

“你这是养鸡,还是搞科研?”

老赵哭笑不得。

“我在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探路!”

陈小满一本正经。

当晚,他梦见自己捧着“全国养鸡标兵”奖状,台下掌声雷动。

醒来发现,是鸡在啄他脚趾。

春耕时节,全村开垦红薯地。

陈小满被分到一组,搭档是沉默寡言的退伍兵王大锤。

“王哥,这地怎么翻?”

陈小满握着锄头,像握着烫手山芋。

王大锤不说话,抡起锄头就是一记“力拔山兮”,土块飞溅,气势如虹。

陈小满学着挥锄,结果锄头卡在石头缝里,他用力过猛,整个人腾空而起,来了个后空翻,精准摔进隔壁李招娣的垄沟。

“哎哟!

你这是耕地,还是演《少林寺》?”

李招娣扶腰大笑。

陈小满灰头土脸爬起:“我怀疑我上辈子是沙发,这辈子才这么能躺。”

但几天后,他发现了新大陆——他发现红薯秧插得太密,浪费土地。

他偷偷按“等边三角形”重新布局,还画了张“高产密植图”贴在牛棚墙上。

老赵看见后差点背过气:“你这是种地,还是画地图?”

“科学种田,效率翻倍!”

陈小满自信满满。

一个月后,他的红薯地绿意盎然,藤蔓如织,而别人家的却稀稀拉拉。

秋收时,他那一垄收了整整三麻袋,全村震惊。

“小满,你是不是偷偷给红薯开了小灶?”

李招娣狐疑。

“没有,我只是让它们住上了‘学区房’。”

陈小满眨眨眼,“阳光均匀,通风良好,心理素质自然好。”

老赵拍着他肩膀:“好小子,明年让你当生产队技术指导!”

陈小满乐得首蹦高,结果踩到牛粪,滑进水沟——但这一次,他笑得比谁都响。

村里的大喇叭每天早中晚三次广播,内容无非是“抓革命,促生产”。

但某天清晨,喇叭里突然传出邓丽君的《甜蜜蜜》。

全村哗然。

“谁在放封资修的毒?”

老赵怒气冲冲冲向广播站。

推开门,只见陈小满戴着耳机,手忙脚乱关机器,脸红得像煮熟的虾。

“你!

你竟敢私藏敌台!”

老赵夺过收音机。

“队长,这是……这是我在测试‘农业音乐疗法’!”

陈小满急中生智,“研究表明,音乐能让鸡下蛋更快,猪长肉更肥!”

“那为啥放情歌?”

李招娣不知何时出现,似笑非笑。

“因为……《甜蜜蜜》节奏稳定,适合催产。”

陈小满额头冒汗。

老赵将信将疑:“那你倒是让猪先听。”

当晚,全村猪圈里回荡着《甜蜜蜜》。

第二天,母猪顺利产下十二头小猪,创了村史纪录。

“神了!”

老赵竖起大拇指,“小满,你这‘音乐养猪法’,上报县里!”

李招娣凑近他耳边:“那你给我放《月亮代表我的心》时,是不是也在做实验?”

陈小满心跳漏了一拍:“这个……属于高级课题,还没立项。”

她笑着跑开,辫子在阳光下甩出一道弧线。

陈小满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乡下日子,也还行。

三年过去,陈小满成了村里的“百事通”:会修拖拉机、会画宣传画、会用算盘做年终决算,连母鸡难产他都能接生。

知青返城的消息传来,名单上赫然有他。

临行前夜,全村在晒谷场办告别会。

老赵端着一碗米酒:“小满,城里好,可别忘了咱这山沟沟。”

李招娣递来一个布包:“自家腌的咸鸭蛋,路上吃。”

陈小满鼻子一酸:“我……我其实不想走。”

“咋?

爱上这儿的蚊子了?”

李招娣笑。

“我爱上了这儿的人。”

他顿了顿,“还有人。”

全场起哄,老黄狗也汪汪叫了两声。

第二天清晨,卡车停在村口。

陈小满背着行李,一步三回头。

突然,李招娣骑着自行车冲来,塞给他一张纸条:“要是城里待不惯,就回来。

鸡舍给你留着。”

他展开纸条,上面画了只歪歪扭扭的鸡,写着:“等你回来下蛋。”

卡车启动,陈小满回头望去,晨雾中的村庄像一幅水墨画。

他忽然笑出声:“原来我不是来改造农村的,是农村改造了我。”

三年前,他是城里来的“知识分子”;三年后,他是乡下长出的“土专家”。

咸鱼翻身?

不,他是从一条咸鱼,活成了会游泳的活鱼。

而那张纸条,被他小心夹进《基础生物学》的第一页——书页间,还夹着一片干枯的红薯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