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秋林陈芳《在南邮上大学的日子》_《在南邮上大学的日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秋林陈芳《在南邮上大学的日子》_《在南邮上大学的日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匿名 2025-09-13 04:33:31 2 下载本文
火车驶进南京站时,秋林正趴在车窗上数铁轨。

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从“哐当哐当”变成了“沙沙沙”,像是有人在用砂纸细细打磨时光。

窗外的景象渐渐变得稠密,高大的梧桐树遮天蔽日,树干上斑驳的青苔在雨雾里泛着光——刚过长江时淋了场阵雨,空气里满是湿润的草木气。

“南京站到了——”列车员的声音带着江南口音的软糯。

秋林陈芳《在南邮上大学的日子》_《在南邮上大学的日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秋林猛地站起来,膝盖撞到了前排座椅的铁架,疼得他龇牙咧嘴,却顾不上揉。

他把帆布包甩到肩上,另一只手拎着网兜,跟着人流往车门挤。

脚下的皮鞋沾着家乡的尘土,踩在车厢连接处的铁板上,发出闷闷的声响。

走出车站的那一刻,秋林被眼前的景象晃了晃神。

南京站的钟楼比他想象中更高,青灰色的砖石墙面爬满了常春藤,巨大的钟面嵌在塔顶,指针正稳稳地指向下午三点十五分。

“1986年9月12日,15点15分”——那串数字像枚图章,在他心里盖下了属于南京的第一枚印记。

站前广场上飘着细雨,打湿了青石板路,倒映着钟楼的影子。

秋林刚走下站台台阶,就看见不远处竖着块红底黄字的木牌,上面写着“南京邮电学院新生报到处”,旁边还系着两条彩色纸带,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三个穿白衬衫的学长和两个扎着马尾辫的学姐举着牌子,正笑着朝出站的人群挥手。

“同学,是来南邮报到的吗?”

一个戴眼镜的学长快步走过来,伸手就想帮他拎包。

秋林赶紧把最重的帆布包往肩上又勒了勒:“是嘞,我叫秋林,报的无线电系。”

“无线电系?

无线电通信工程?”

学长眼睛一亮,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巧了!

我也是无线电系的,也叫三系,比你高一届。

走,我带你去登记,咱系还有个女同学在这儿帮忙呢,提前三天就来校了,比我们这些老生还积极。”

报到处搭着蓝色的帆布棚,底下摆着两张长条桌,铺着雪白的桌布。

桌后坐着个穿旧军装的女孩,军绿色的布料洗得有些发白,袖口却熨得笔挺,领口系着颗小小的红纽扣,像朵安静的花。

她正低头在名册上写字,阳光透过棚顶的缝隙落在她发梢,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边。

“陈芳,这是你们班的新生,秋林。”

学长喊道。

女孩抬起头,露出双清澈的眼睛,像刚被雨水洗过的黑葡萄。

她站起身,声音轻轻的,带着点腼腆:“你好,我是陈芳,也是三系的,86级无线电‘’数字微波专业。”

她的手指纤细,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握着支钢笔在名册上划了个勾,“我帮你登记一下,再给你讲讲学校的情况吧。”

秋林这才发现,她的军装上别着枚校徽,边角有点磨损,显然戴了些日子。

“你提前三天就来了呀?”

他忍不住问。

陈芳笑了笑,眼角弯成了月牙:“我家在合肥,在家里没事事,想着早点来能帮老师做点事,也能提前熟悉下环境,等你们来了就能少走点弯路。”

她说着递过来一张手绘的校园地图,纸角己经被磨得卷了边,上面用红笔标着宿舍楼、食堂和教学楼的位置,“你看,咱们学校虽然不大,但布局很清楚,从大门进来就是迎宾大道,两边种着悬铃木,秋天叶子黄了特别好看。”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带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秋林听着听着,心里那点初到陌生城市的慌张,渐渐被好奇取代。

陈芳又给他讲了食堂的糖醋排骨最受欢迎,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室靠窗位置能看到操场。

“校车来了,我们该走了。”

戴眼镜的学长拎起秋林的帆布包,“陈芳,你跟我们一起回校不?”

陈芳摇摇头,指了指桌上的名册:“我再等两个同学,他们的火车晚点了。

你们先走吧,到了宿舍记得帮秋林把行李放好。”

她朝秋林挥挥手,军绿色的袖子在空中划了个轻快的弧线,“到学校见。”

校车是辆天蓝色的面包车,挤满了拎着行李的新生。

车开出车站时,秋林又回头望了眼钟楼,指针依然稳稳地停在15点多,只是阳光己经斜斜地穿过云层,在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快看,前面就是迎宾大道!”

前排有人喊道。

秋林凑到车窗边,只见一条宽阔的马路首通向校园深处,两旁的悬铃木枝繁叶茂,搭成了一道绿色的拱廊。

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晃动的光斑,像邮电局电报机打出的摩尔斯电码。

“那是三好亭。”

开车的司机师傅是个老教工,指着路边一座红顶的六角亭说,“建校时就有了,每年评上三好学生的,都在这儿拍照片。”

秋林看见亭子里坐着几个看书的学生,风吹起书页,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和着蝉鸣,像支轻快的曲子。

车缓缓驶进校园,秋林的目光被路边的一切吸引着:穿着白大褂去实验室的学长,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女生,操场上正在打篮球的男生……空气里飘着青草和桂花的香气,混杂着远处实验室隐约传来的机器嗡鸣。

他忽然想起父亲送他时说的话,邮电人走到哪儿,都离不开信号和线路,而这里,将是他新的起点。

校车停在宿舍楼前时,秋林拎着行李下车,回头望了望迎宾大道的尽头。

阳光正好落在三好亭的顶上,红漆的亭柱在光影里格外鲜亮。

他仿佛能想象到,不久后,他和那个穿旧军装的女孩陈芳,或许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在这条路上走着,讨论着电路图,或是在三好亭里背书——属于他们的,在南京邮电学院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