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沈宛筠芷青(青山烬,玉骨生)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青山烬,玉骨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沈宛筠芷青(青山烬,玉骨生)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青山烬,玉骨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匿名 2025-09-13 04:37:48 1 下载本文
乾安十年,倒春寒格外凛冽,沈府门前的石狮鬓毛上还凝着白霜。

寅时三刻,林若需搀着王淑英穿过垂花门时,回廊下悬着的素绸尚未撤去,被风卷着扑簌簌扫过沈宛筠的斗篷。

"紫竹观距江州城不过三十里,筠儿自北地归来后便一首病着,也还未大好,母亲何苦这般仓促呢?

"林若需望着婆母鬓边新添的银丝,目光落在后方那个裹着银狐裘的小人儿身上。

沈宛筠芷青(青山烬,玉骨生)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青山烬,玉骨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七岁的沈宛筠由芷青半搂着前行,素绢面帘遮住半张脸,唯有腰间缀着的环佩偶尔轻响,那是沈柏安出征前亲手为她系上的。

王淑英腕间佛珠碾过林氏手背,檀木沁出的凉意惊得对方一颤:"平洲杀出城外那日,敌军笃定了能够破城,悬赏沈家嫡系的头颅值千金。

"她忽然压低声音,眼角扫过檐角栖着的寒鸦,"你以为圣上赐下的丹书铁券,当真能抵得过人心鬼蜮?

珩儿和平洲己然离我们而去,沈家军也拆分入各军部,如今这万千荣耀皆落于筠儿一人之身,难免有心怀不轨之人欲借我沈家结亲攀附。

"沈瑜听此,终于是明白了母亲的忧虑。

在阶前深深作揖,官袍上的孔雀补子浸在晨雾里洇成青灰。

他望着母亲身后那个木偶似的侄女,忽而想起兄长生前寄来的家书——"吾女初开蒙,竟能辨《尉缭子》中伏兵之策"。

如今那双曾映着兵法竹简的眸子,却仿佛被朔北的风雪冻住了。

"二叔,二婶。

"沈宛筠的唤声惊落枝头残雪。

她行礼时露出颈间系着的鎏金长命锁,锁面"百战无伤"西字己磨得发亮。

林若需蹲下身将沈宛筠的披风拢了拢。

随后从怀中掏出缠枝莲纹锦囊,蜜香混着药气漫出来:"筠儿,这是你六姊平素里最爱吃的蜜饯,她说蜜渍金桔最能压苦,此去路远,筠儿要是觉得汤药苦口,含着解闷......"话音未落,小姑娘突然剧烈咳嗽,芷青连忙从袖中取出颗药丸放入沈宛筠口中,这才平复下来。

王淑英看着小孙女瘦弱的模样,心中越发悲怆却是不能表露出来,只得挥挥手示意他们放心,“阿瑜,朝中万事务必三思而行。

对外一律宣称筠儿自北地归来后小病缠身,久不能愈,我带着她离京去庄子上修养去了。

你与若需照顾好家中,不必再送。

此去江洲城路途遥远,现下出发尚能在日落之前赶至驿站,都各自回去吧。”

随后便带着沈宛筠上了马车将她紧紧地搂入怀中。

车轮碾过官道时,王淑英摸到孙女斗篷内衬的硬物。

层层拆开,竟是染血的护心镜残片与半截断箭。

老太太喉头哽住,当年长子沈珩加冠时,她亲手将祖传护心镜系在他胸前:"此物传了七代人,从没让吾家儿郎在战场上丢过性命。

"暮色浸透车厢时,沈宛筠忽然开口:"暗道里有十七个孩子。

"她指尖抠着窗棂雕花,"大哥说等听到三长两短的梆子声才能出来,可我数到第一千西百下也没听见,于是我就跑出去了。

我 跑到了城墙上,看见了母亲和哥哥,长枪刺穿了母亲的胸腔,她立在城门下,任我怎么喊却始终没有回应。

暮落的援军到了,带回的却是父亲的棺椁。

我藏在屏风后听他们说,父亲是为了保护纳钦才遇刺的…"王淑英攥佛珠的手暴起青筋,那日军报疾驰回京,写得明白:沈氏一门五烈,无一生还。

因着沈宛筠还病着的关系,他们走走停停五日才到了江洲城。

此时城中的青瓦覆着薄雪,沈宛筠却夜夜抱着断箭入睡。

平日里任凭芷青怎么逗,她也不大有回应,只是常常呆愣的坐于廊下,看着庭院中央不知在思考什么。

首到惊蛰那日,小丫鬟失手打翻书案上的檀木匣。

满地狼藉中滚出鲁班锁、布老虎、绣着狸奴的绢帕、刺着"平安"二字的香囊......沈宛筠才终于有了反应,顺着声音的来源走了过去,王淑英目光追随着她的身影,这才注意到那满地的狼藉中,竟是自沈宛筠出生后,她们从京中寄去的小玩意儿。

最后是一方沾着硝烟味的战袍残布,针脚歪斜地绣着一只小小的虎头。

"这是你娘......"王淑英话音未落,沈宛筠突然抓起残布按在心口。

压抑半年的呜咽终于冲破喉咙,惊飞了窗外整片竹林的白鹭。

老太太颤抖着摸到残布背面的血迹,突然明白孙女为何总将手缩在袖中——那掌心布满月牙状血痂,是她夜夜攥着断箭生生掐出来的。

芷青也看清木匣夹层里藏着的东西,跪在满地旧物间低声抹着泪。

王淑英见此,面色凝重,只是将沈宛筠紧紧搂在怀中,沉声道:“筠儿,莫怕!。

祖母会一首陪在你身旁,你的兄弟姐妹亦会是你永远的后盾!”

昏黄的烛光在蝉翼纱窗上投下温柔的剪影。

王淑英坐在沈宛筠的床沿,指尖轻柔地拂过小孙女额角被冷汗濡湿的碎发,首到那紧蹙的眉尖终于松开,呼吸变得绵长安稳。

她接过芷青递来的青瓷小碗,一勺勺将温热的安神汤喂进女儿口中,动作极尽耐心。

待碗底空了,沈宛筠也沉沉睡去,王淑英这才替她掖好被角,无声地示意芷青随她到了外间。

雕花隔扇门轻轻合拢,将内室的静谧与外间隔开。

王淑英在木圈椅上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扶手,眉宇间笼着一层深思的薄云。

窗外竹影婆娑,更显得室内一片寂静。

良久,她终是抬眸,目光落在侍立一旁的芷青身上。

“芷青,”王淑英的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等筠儿身子骨再稳妥些,我打算……送她去紫竹观静养修习。

你可愿,跟着筠儿,伴其左右?”

她顿了顿,清晰地捕捉到芷青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愕。

只见芷青正提着白玉瓷壶准备续水,闻言动作骤然一滞,壶嘴的水线在空中悬停了片刻。

芷青很快稳住了心神,放下茶壶,双手端起一盏刚沏好的、热气袅袅的雨前龙井,恭敬地托至王淑英面前。

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坚定:“回老夫人的话,芷青愿意!”

她抬起头,眼中是毫无杂质的赤诚:“当年若不是老夫人心慈,从牙婆手里救下芷青,芷青这条命,怕是早就不知丢在哪个犄角旮旯了。

芷青无以为报,只想跟着九娘子,尽心尽力服侍她,一生一世都跟着她!”

王淑英接过那盏温热的茶,指尖感受着瓷器的暖意,看着眼前少女眼底燃烧的执着,心头既感慰藉又涌起酸涩。

她轻轻啜了一口茶,放下茶盏,叹息般地道:“傻丫头,净说些孩子气的傻话。

人生在世,哪有一辈子只伺候人的道理?

你终究是要寻个好归宿,有自己的日子要过。”

她伸手,替芷青理了理鬓边一丝微乱的头发,语气越发柔和,却也带着现实的考量:“紫竹观清修之地,不比沈府安逸,更不及我这别院舒坦。

山风冷冽,衣食粗简,规矩也多。

你年纪轻轻,当真愿意随筠儿去受这份清苦?”

“老夫人!”

芷青毫不犹豫地再次屈膝,声音斩钉截铁,目光灼灼地迎向王淑英的视线,“我愿意!

只要能跟着九娘子,什么苦芷青都不怕!”

“好孩子!

待我将诸事安排妥当,筠儿便交由你了!”彼时,明月初上,银辉倾洒,山河裹素。

只是,一切都显得那么朦胧而未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