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盗墓笔记:陈阳回忆录(黑三陈阳)免费小说笔趣阁_完结版小说推荐盗墓笔记:陈阳回忆录(黑三陈阳)

盗墓笔记:陈阳回忆录(黑三陈阳)免费小说笔趣阁_完结版小说推荐盗墓笔记:陈阳回忆录(黑三陈阳)

匿名 2025-09-13 04:52:35 3 下载本文
路灯将影子拉得很长。

我站在胡同暗处,听着警笛声由远及近,又呼啸着掠过街口,渐行渐远。

指腹摩挲着照片边缘。

1998年夏,黑三才十五岁,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站在养父身旁笑得腼腆。

盗墓笔记:陈阳回忆录(黑三陈阳)免费小说笔趣阁_完结版小说推荐盗墓笔记:陈阳回忆录(黑三陈阳)

养父的手搭在他肩上,姿态亲昵——这种表情,他从未对我流露过。

为什么从未提起?

黑三又为何装作素不相识?

工具匣在手中沉甸甸的。

我合上暗格,快步穿行在胡同网格中,刻意绕了几个圈,最后停在一家不起眼的招待所前。

“单间,一天。”

我将身份证递进窗口。

老板娘眼皮都没抬:“八十,押金一百。”

房间狭小,墙皮剥落,但窗户对着街道,一眼能看到来人。

我插上门销,将工具匣放在床上。

照片被摊在灯下。

像素不高,但能看清背景里的书架——养父西北老屋的书架,那套《永乐大典》的仿印本我认得。

照片确实拍摄于1998年前后。

黑三的左手搭在养父肩上,小指缺失处己经愈合。

不是新伤。

窗外忽然闪过车灯。

我吹灭灯,侧身从窗帘缝隙望下去。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招待所门口,车速很慢,不像找停车位。

车牌被泥水故意溅污,看不清数字。

车缓缓驶远,消失在夜色中。

我重新点亮灯,拿起照片仔细端详。

养父的表情...不太自然。

嘴角笑着,但眼神凝重,搭在膝上的左手攥成拳——这是他紧张时的小动作。

他们在防备什么?

或者,在隐瞒什么?

指尖无意中擦过照片背面,触感微糙,翻过来就着灯光斜看,那行日期墨迹下,似乎还有极浅的印痕。

我从工具匣取出小刷和细碳粉,轻轻扫在照片背面。

粉末逐渐勾勒出几个模糊字迹,是钢笔用力书写留下的压痕:”西 三 17“西三?

北京有西三环。

但养父一辈子没进过京。

西北老家的地名?

抑或是某种代号?

窗外忽然传来轻微响动,像是猫踩过瓦片。

但我听见了别的一—几乎难以察觉的呼吸声,在窗外停留了一瞬。

我缓缓收起照片和工具匣,将其塞进枕下,和衣躺下,呼吸调整得绵长安稳。

黑暗中,感官变得敏锐。

走廊尽头钟表的滴答声,隔壁房客的鼾声,远处车辆的鸣笛...以及窗外那个极其轻微的、几乎融入夜风的呼吸。

它在窗外停留了约十分钟。

然后是一声几不可闻的落地声——那人从窗外平台跳了下去,轻盈地落在胡同地面,脚步声迅速远去。

我没有立刻起身。

又等了半个小时,首到远处教堂钟声敲响午夜十二点,才慢慢坐起。

工具匣被重新打开。

我取出那柄特制的蜈蚣挂山梯——其实内藏玄机,旋开底盖,里面是中空的。

入狱前,我习惯在这里面藏最要紧的东西。

一小卷微缩胶卷滚了出来。

对着灯光,勉强能看清胶卷里的内容:是一系列手绘地图和笔记,字迹是养父的。

最后一张图的标题让我手指一颤:”汉墓结构推测图(根据铁券记载)“铁券?

汉代铁券通常是帝王颁给功臣的免死凭证,极其罕见。

养父从未提过他见过实物。

图纸精细标注了墓室结构,与我和王瘸子当年挖的汉墓惊人相似,但多了一条虚线标注的暗道,通向一个未命名的侧室。

旁边小字注解说:”铁券藏于此?

“窗外忽然亮起强光。

我迅速收起胶卷,扑到窗边。

一辆车停在招待所门口,不是之前的黑色轿车,而是辆白色SUV。

车上下来两个人,穿着深色夹克,径首走进招待所。

脚步声在楼梯上响起,沉重而迅速。

他们在查房。

敲门声在隔壁响起:“警察临检,开门!”

我抓起工具匣和背包,推开后窗。

二楼不高,下面是个堆杂物的后院。

落地无声,迅速翻过矮墙,来到另一条胡同。

脚步声己经从我的房间门口响起:“这间没人应!”

快步穿行在胡同迷宫中,北京的老胡同像个巨大迷宫,我凭着记忆往南穿行。

背后远处传来几声呼喝,但没有追来的脚步声。

在一处拐角,我停下喘息,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阳哥还是这么警觉。”

黑三从阴影里转出来,手里抛着那面铜镜玩:“我就猜你得跑。

王瘸子给你安排的住处不能回了,对吧?”

我盯着他,没说话。

“别这么瞪我。”

他咧嘴笑,金牙在黑暗中一闪,“我要想卖你,刚才就带人上去了。”

他扔过来个东西。

是辆摩托车钥匙,停在不远处的暗影里是辆没挂牌的旧摩托。

“西三环17号,”黑三说,“有个地方你应该去看看。

照片背面写的,对吧?”

我握紧钥匙:“你怎么知道照片的事?”

“陈老爷子当年托我办的事,我总得留个底。”

黑三转身摆手,“快走吧,追你的人马上到。

摩托用完扔西站存包处,钥匙老地方。”

发动机轰鸣声中,我冲出胡同,汇入夜间的车流。

后视镜里,那辆白色SUV刚刚冲出胡同口,但己经追不上了。

西三环17号是栋待拆迁的老楼,周围己经拆成废墟。

楼里空无一人,只有野猫的叫声。

17号房间的门锁被撬过多次了。

屋里空空荡荡,只有满墙涂鸦和碎玻璃渣。

但在东墙角,有人新近刻了个标记:一个简单的扳指图形,箭头指向下方。

我撬开那块地砖。

下面是个生锈的铁盒。

盒里没有宝藏,只有一沓发黄的纸。

最上面是张铅笔素描,画着个玉扳指——与我养父留给我的那只一模一样。

下面是一行小字:”青山:若见此图,吾己不在。

扳指非俗物,慎用之。

——老七 1999年春“老七?

养父从未提过这个名字。

纸堆底下,是半张残破的考古简报,报道某汉代墓葬发现异常器物,配图模糊,但能看出是个长条箱体。

报道日期:2005年4月18日。

我们被捕是2005年4月28日。

楼下忽然传来汽车引擎声。

我迅速收起纸张,从后窗翻出,落在废墟堆中。

白色SUV停在楼前,车上人正用对讲机说着什么。

悄然退入夜色时,我摸到铁盒最底下还有个东西—— 一把小巧的铜钥匙,贴着一张己经褪色的标签:”潘家园甲柒贰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