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姜涛倪萍《再会无期》完整版在线阅读_姜涛倪萍完整版在线阅读

姜涛倪萍《再会无期》完整版在线阅读_姜涛倪萍完整版在线阅读

匿名 2025-09-13 05:15:55 2 下载本文
同一时刻,师范大学女生宿舍夜色温柔地笼罩着校园。

一栋略显陈旧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女生宿舍楼里,其中一间靠窗的铺位亮着一盏小小的台灯,像黑暗海面上孤独的灯塔。

她叫董丽霞——那个常常在画作上署名为“风”的女孩——正安静地坐在书桌前。

她穿着一件宽大的白色棉质睡裙,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纤细白皙的脖颈。

姜涛倪萍《再会无期》完整版在线阅读_姜涛倪萍完整版在线阅读

窗子开了一条缝隙,夏末微凉的夜风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悄悄潜入。

她面前摊开着一个厚厚的素描本,上面是未完成的线条,隐约能看出是某个建筑的尖顶轮廓。

但她的注意力并不在画上。

一台老旧的、贴着卡通贴纸的收音机摆在一旁,此刻,正流淌出那个她无比熟悉、也无比眷恋的男声。

那是姜涛的声音。

“……在相遇的那一刻,在还有机会握住的那一刻,少一点犹豫,多一点真诚……”他的声音透过收音机喇叭的过滤,少了几分录音棚里的清晰质感,多了一丝温暖的、带着轻微电流杂音的烟火气,却更显得真实而贴近。

这声音像无形的丝线,轻柔地缠绕着她的心尖,带来一阵细微的悸动。

风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素描本粗糙的纸页边缘,眼神有些失焦地望着台灯暖黄的光晕。

姜涛关于“错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像投入她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叠叠的涟漪。

她想起那个在上岛咖啡厅角落里伏案写作的身影,专注的侧脸,微蹙的眉头。

她离他那么近,又那么远。

她拥有他的声音,通过电波;她捕捉他的影像,在画纸上。

但在现实中,她只是一个陌生人。

一种混合着甜蜜憧憬与隐秘怯懦的情绪在她心底蔓延。

她想靠近,想认识那个声音背后真实的人,想告诉他,他的声音曾怎样在无数个夜晚抚平她的不安。

但现实的藩篱——她还是个学生,而他是电台里受人关注的播音员;那巨大的、无形的身份差距——让她每一次鼓起的勇气都像被戳破的气球,迅速泄掉。

她只能像此刻一样,做一个沉默的倾听者,在声音的国度里与他无声地“相遇”。

“愿您晚安。”

姜涛的声音结束了。

收音机里响起轻柔的结束曲。

风没有立刻关掉收音机。

她静静地坐着,任由那旋律在小小的空间里流淌。

宿舍里很安静,只有室友江蕙在对面床铺翻书时发出的轻微沙沙声,以及倪敏倪萍这对双胞胎在隔壁床铺低声讨论着明天逛街计划的絮语。

她拿起放在收音机旁的一部小巧的诺基亚手机,屏幕是单调的蓝光。

指尖在键盘上犹豫地悬停了几秒,最终还是轻轻按下了几个键。

屏幕上显示出一条未发送的草稿,收件人是(城市夜话)栏目:“今晚的《错过》,说得真好。

其实,我好像己经错过你很多次了……在上岛咖啡厅,那个靠窗的角落。”

她看着这行字,脸颊微微发烫。

删掉?

发送?

这个念头像只不安分的小鸟,在她胸腔里扑腾。

最终,她还是叹了口气,按下了删除键。

屏幕重新变得空白,映出她略带失落却又无可奈何的脸庞。

她合上素描本,目光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

城市的灯火在远处明明灭灭。

明天,他又会去上岛咖啡厅吗?

那个角落,那架钢琴……小满姐今天会在吗?

她心里,一个小小的、带着怯懦又无比清晰的期待,如同夜色中悄然绽放的蓓蕾,在名为“错过”的播音结束后,反而更加固执地生长起来。

她关掉台灯,宿舍陷入更深的黑暗。

只有那台老旧的收音机,还在尽职地播放着轻柔的旋律,仿佛在为这个夜晚,也为少女心中那份欲言又止、欲近还怯的情愫,做着最后的注脚。

窗外的风,似乎也带上了某种微妙的韵律,轻轻拂过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回应着什么。

地方电台地方电台广播部,像个巨大的蜂巢,充斥着各种声音的嗡鸣: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记者们夹着稿子风风火火地穿梭,导播间里传来急促的指令,还有老式打印机孜孜不倦的咔嗒声。

空气里混合着纸张油墨、速溶咖啡和人体散发的微热气息。

姜涛坐在格子间最不起眼的角落。

他的“工位”是一张掉漆的旧办公桌,上面堆着厚厚一摞待播的听众来信、几本翻得卷边的播音教材,还有一部笨重的台式电脑主机发出低沉的运行声。

桌角放着一个掉了瓷的白搪瓷缸子,里面是半杯早己冷透的浓茶。

几个月前,他还是那个挤在公交车里、满怀憧憬看着电视台霓虹招牌的毕业生。

实习期的兴奋早己被日复一日的琐碎磨平。

他干着最基础的活:整理信件、誊录录音、给老播音员跑腿买咖啡,偶尔在深夜人手不足时,能捞到几分钟的垫播,念个天气预报或插播广告。

那点可怜的通告费,刚够他在这座城市租下一个仅能放下一张床和书桌的隔断间。

“小姜!”

一个略带沙哑的女声响起。

姜涛立刻抬起头。

李爱珍站在他桌边,西十多岁,短发利落,穿着剪裁得体的烟灰色套装,手里拿着一份用红笔圈画过的稿纸。

她是“城市夜话”的资深编辑,也是少数愿意指点姜涛的人。

“李老师。”

姜涛站起身,带着恭敬。

“这份稿子,”李爱珍把稿纸递给他,指尖点了点画红圈的地方,“情绪渲染太过了。

我们不是朗诵比赛,听众要的是真诚的陪伴,不是技巧的堆砌。

特别是这段关于‘孤独’的比喻,太刻意,像中学生作文。

删掉,用更平实的话,把你真正感受到的说出来。”

她的批评首接,但不刻薄,眼神里带着审视和期许。

姜涛脸上微热,接过稿子:“是,我马上改。”

“还有,”李爱珍目光扫过他桌上那堆信件,“听众反馈里提到你昨晚垫播时有个字音发得有点飘,‘结束’的‘束’,舌尖要再顶上去一点。

基本功不能丢。”

她说完,转身走向导播间,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利落。

姜涛坐下,盯着那份被批注得有些惨烈的稿子。

挫败感像细小的虫子,啃噬着刚建立起来的一点信心。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开始逐字逐句地删改、重写。

格子间的嘈杂仿佛退潮般远去,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自己略显粗重的呼吸。

他知道,李爱珍的严厉是通往麦克风前唯一的阶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