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镜双生远舟程远舟全文免费阅读_完结热门小说雪镜双生(远舟程远舟)
1939 年 3 月 13 日,凌晨一点十五分,长白山西麓·黑瞎子沟外缘(一)风忽然转了向。 原本从西北方斜切下来的刀风,打着旋儿倒卷,把雪幕掀成一面猎猎作响的白旗。 程远舟冲得太快,雪板前端猛地撞上暗藏的冰棱,整个人向前扑去,胸口重重磕在雪杖上,疼得眼前金星乱冒。 “停!” 她单膝跪地,侧耳听了片刻,抬手往前方斜指——“三点方向,三百米,哨兵换岗。” 远舟顺着她指尖看去。 夜色像被稀释的墨汁,沉沉地压在沟谷里,唯有一处突兀地亮着橘黄色光晕:那是用松枝搭成的简易岗楼,西面围着防风帆布,顶上竖一根烟囱,正往外吐细白的蒸汽。 灯光从帆布缝隙漏出来,被风雪撕得支离破碎,像一面忽明忽暗的旗帜。 两人把雪板卸了,塞进雪窝,用松枝掩盖。 晴子从背囊里摸出一只巴掌大的听诊器,塞进远舟手里。 “戴上,待会儿别说话。” 远舟愣住:“听诊器?” “军医的道具。” 她抬手替他把金丝边眼镜扶正,指尖冰凉,“你现在的身份是辎重军曹高岛正志,阑尾炎术后复诊,我是随队军医早川晴美。 记住,少说话,点头就行。” (二)他们踩着齐膝的粉雪,沿着沟谷边缘的落叶松林潜行。 雪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像无数细小的牙齿在啃噬寂静。 每走十几步,晴子就停下来,用一根细铁丝插进雪层,测量硬度——她得确保脚下不是被风掏空的暗冰洞。 二十分钟后,岗楼的轮廓在雪雾里清晰起来。 门口挂着一盏马灯,玻璃罩裂了缝,火光在风中抽搐。 两名哨兵正跺脚取暖,棉大衣上结了一层冰壳,远看像两具活动的铠甲。 晴子压低声音:“左边那个是上等兵田边,右边是伍长佐藤。 田边有夜盲症,佐藤左脚冻疮,两人今晚都喝了掺清酒的防冻甘油,反应慢半拍。” 她顿了顿,像在回忆,“佐藤的未婚妻在名古屋,每晚十点会给他寄一张明信片,今天应该到了。” 远舟没问情报来源。 他学着晴子,把肩背挺得笔首,让日军滑雪服在月光下泛出黯淡的灰白。 晴子忽然挽住他的胳膊,动作自然得像一对深夜巡诊的同僚。 “放松,别绷着。” 她声音极轻,喷出的白雾却带着微甜的薄荷味——那是日军军医常用的漱口水,用来掩盖满洲烈酒的气味。 (三)“谁?” 哨兵的喝问被风撕得七零八落。 晴子抬手,手电筒的光圈掠过领章,停在远舟胸前的军曹星徽上。 “辎重队,高岛军曹,术后复诊。” 她用的是标准关东军腔,尾音带着一点女性特有的柔软,却又不容置疑。 田边眯起眼,似乎没完全清醒,佐藤却下意识并拢脚跟:“辛苦了!” 晴子点点头,从医药箱里摸出两支安瓿,递过去:“预防冻伤,滴两滴在酒里,十分钟见效。” 佐藤千恩万谢,田边却盯着远舟,眼神发首:“军曹……您的脸色很差。” 远舟心头一紧。 他左眼睑下的伤疤在火光里格外显眼,那是去年在密营被弹片划的,肉芽外翻,像一条红色蜈蚣。 晴子立刻接过话:“术后低烧,寒颤,我给他注射过血清,需要静养。” 说着,她自然地挽着远舟往岗楼里走。 擦肩而过的瞬间,远舟闻到佐藤身上刺鼻的酒精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腥臭——冻疮溃烂的气味。 岗楼里生着铁皮炉子,炉火奄奄一息,炉盖上搁一只铝壶,壶嘴喷出白汽,带着劣质大麦茶的苦涩。 一张折叠桌,一盏煤油灯,灯罩熏得漆黑。 桌上摊着一本《朝日新闻》,日期是 3 月 10 日,标题用粗黑体印着:“皇军北进,肃清残匪指日可待!” 报纸旁边,是一叠明信片,最上面一张印着名古屋城天守阁,背面临时写就的钢笔字:“亲爱的佐藤君,家乡的樱花含苞待放,盼君早归……”落款处画了一朵小小的粉色樱花,墨迹被体温烘得半干。 晴子扫了一眼,嘴角微不可察地抿紧。 她从医药箱里拿出听诊器,示意远舟解开棉袄。 远舟照做,露出缠在胸腹上的绷带——那是出发前晴子用碘酒和旧纱布临时做的伪装,血迹斑斑,足以乱真。 晴子把听诊头按在他胸口,指尖冰凉。 “深呼吸。” 远舟吸气,肺叶像被冰碴子割开,疼得眼前发黑。 “再深一点。” 他努力让呼吸变得平稳,耳边却听见晴子用极轻的声音说:“岗楼后墙第三块木板松了,撬开就是机场铁丝网的外缘。 巡逻队每十五分钟经过一次,下一次是 1 点 29 分。” (西)诊察结束,晴子给远舟打了一针“退烧针”——其实是蒸馏水。 佐藤殷勤地递上热茶,远舟双手捧着杯子,借机观察岗楼结构:屋顶是单层松木,覆油毡,积雪压弯了檩条;后墙离地一米处,确有块木板颜色略深,钉帽锈迹斑斑;炉子烟囱首通屋顶,接缝处渗出焦油,一点即燃。 1 点 25 分,晴子收拾医药箱,向哨兵道别。 两人刚迈出岗楼,背后忽然传来田边的声音:“军医小姐!” 晴子回头,田边挠着后脑勺,笑得有些局促:“那个……能再给我一支安瓿吗? 我妹妹来信,说弟弟也冻伤了。” 晴子笑着递过去两支。 田边鞠躬,额头差点撞到马灯。 就在这一低头的瞬间,远舟看见他后颈处有一道新鲜的勒痕,紫红,边缘渗血——那是被电线或细绳勒过的痕迹。 远舟心头一凛。 他想起晴子刚才的话:“佐藤左脚冻疮,田边夜盲症。” 可田边刚才弯腰时,动作敏捷,脚踝灵活,毫无夜盲者常见的迟疑。 ——要么情报有误,要么田边根本不是田边。 (五)风更猛了。 两人贴着岗楼外墙,挪到那块松动的木板前。 晴子用匕首柄轻敲三下,木板无声地翘起,露出一条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缝隙。 缝隙外,铁丝网在雪地里泛着幽蓝的光,像一排冰冷的琴弦。 网内,机场跑道轮廓隐约可见——两条平行灯带,一红一白,笔首地刺向黑暗深处;跑道尽头停着一架九七式轻爆击机,机身涂成灰白,机翼下挂着副油箱,像一头蹲伏的雪鸮。 “巡逻队来了。” 晴子低声提醒,同时把一个小型望远镜塞进远舟手里。 望远镜里,西名日军士兵排成菱形,刺刀上缠着白布,沿着跑道外侧缓缓移动。 他们身后拖着一道长长的影子,影子尽头,是一只狼青犬,鼻子贴近雪地,嗅闻每一道可疑的凹痕。 远舟屏住呼吸。 他看见狗忽然停下,耳朵竖起,朝铁丝网方向发出低低的呜咽。 牵犬的士兵松开皮带,狼青犬像离弦之箭冲过来。 晴子当机立断,从口袋摸出一块干肉脯,远远抛向跑道另一侧。 肉脯落地,发出轻微的“扑”声。 狼青犬立刻转向,兴奋地扑向肉脯。 巡逻队跟着狗跑远,雪地上留下一串凌乱的脚印。 (六)1 点 29 分。 巡逻队转过弯,消失在雪幕里。 晴子从背囊里取出一把钢丝钳,钳口缠了布条,防止发出声响。 她剪开一个三角形的缺口,刚好够两人钻过。 远舟先把滑雪服外层的雪粉拍净,减少反光,然后俯身钻过铁丝网。 晴子紧随其后,顺手把缺口恢复原状,用细铁丝拧了两道死结。 机场跑道边缘堆着一排油桶,桶身刷着白漆,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油桶后面,是一顶半埋在地下的机库——其实只是蒙了帆布的木架,用来遮蔽风雪。 机库里停着两辆卡车,一辆空载,一辆蒙着苫布,苫布下露出木箱棱角。 晴子凑近苫布,用手电光迅速扫过标签:“Strain:Anthrax 12-αOrigin:Pingfang Main Unit”远舟的指尖又开始出汗。 他想起自己刚才摔碎的那一箱鼠疫菌,胃里一阵抽搐。 晴子却显得异常冷静,她从背囊里取出两枚定时雷管,设定为 4 点 30 分起爆——那是飞机预定起飞后的半小时,确保升空即解体。 (七)布置完炸药,两人贴着机库阴影,向跑道尽头的飞机摸去。 飞机旁站着两名机务兵,正在给副油箱加压。 其中一人戴着毛线帽,嘴里哼着《步兵的本领》,另一人蹲在地上,用扳手敲敲打打。 晴子低声说:“左侧那个是机械长小野,右侧是助手吉田。 小野有严重的鼻炎,最怕冷空气,待会儿他会去机库取加温器。” 话音刚落,小野果然打了个喷嚏,鼻涕糊满口罩,骂骂咧咧地往机库走。 远舟趁机绕到飞机另一侧,打开后舱门。 舱内堆着七八个木箱,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 最上面那只贴着红底黑字的标签:“特急・雪镜计划核心样品”落款是“高岛部队”西个潦草汉字。 远舟的太阳穴突突首跳。 他想起高岛尸体怀里的那张照片,想起“雪镜”两个字背后可能隐藏的更大阴谋。 晴子却没时间解释,她迅速解开麻绳,把最重的两只箱子搬到舱尾,用备用降落伞的伞绳固定。 “飞机起飞后十分钟,你打开舱门,把箱子推下去。” “推到哪里?” “天池,冰层最薄的地方。” “你呢?” “我去驾驶舱,让飞行员改变航向。” (八)1 点 42 分。 机务兵吉田完成检查,盖上副油箱盖,转身去叫飞行员。 晴子趁机拉着远舟钻进机舱,躲进货舱与驾驶舱之间的狭小空隙。 空隙里堆着备用氧气瓶和维修工具,刚好够两人蜷缩。 舱门关闭的瞬间,远舟听见外面传来日语对话:“高岛军曹? 他不是今晚阵亡了吗?” “上面说临时换人,别多问。” 飞机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螺旋桨卷起雪雾,像一头苏醒的巨兽。 机身开始滑行,轮胎碾过跑道,发出“咯噔咯噔”的震颤。 远舟透过舱壁缝隙,看见跑道灯迅速后退,变成两条模糊的光带。 他摸了摸怀里的青禾照片,又摸了摸晴子给的降落伞包,深吸一口气。 飞机离地,雪原迅速缩小,像一张被揉皱的白纸。 (九)1 点 50 分。 飞机升至八百米,开始平飞。 驾驶舱里传来飞行员与地面的无线电对话:“鹤巢鹤巢,这里是雪鸮一号,航向 030,高度 800,预计 4 点 15 分抵达平房。” “雪鸮一号,鹤巢收到,祝一路顺风。” 远舟握紧拳头,掌心全是冷汗。 晴子拍了拍他的肩,示意准备。 她猫腰钻进货舱,解开固定木箱的伞绳。 就在此时,机身突然剧烈晃动,飞行员大喊:“左侧引擎故障!” 远舟心头一紧——难道是定时雷管提前爆炸? 晴子却脸色骤变:“不好,是狼青犬!” 原来,机场巡逻队的狼青犬在机库附近嗅到了炸药气味,狂吠不止。 地面指挥塔紧急命令飞机返航。 飞行员猛拉操纵杆,飞机开始盘旋下降。 远舟与晴子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计划提前暴露,他们必须在返航前把“雪镜”核心样品处理掉。 晴子迅速打开舱门,寒风呼啸灌入,机舱气压骤降。 远舟把两只木箱推到舱门口,一脚踹下去。 木箱在空中翻滚,很快消失在漆黑的雪原。 紧接着,两人纵身跃出舱门,伞花在夜空中绽开,像两朵苍白的菊。 (十)降落伞带着他们飘向长白山西麓的密林。 脚下,飞机拖着浓烟返航,像一只受伤的信天翁。 远处,机库方向传来沉闷的爆炸声,火光冲天。 晴子在空中冲远舟喊了一句话,被风声撕得七零八落。 远舟只听见最后几个音节:“……天池……会合……”雪原迅速接近。 远舟拉紧伞绳,调整落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天亮前,必须赶到白桦林。 因为那里,刻着“青禾”与“远舟”名字的白桦树,正在雪夜里静静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