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宝古佬(张立本李立生)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宝古佬张立本李立生

宝古佬(张立本李立生)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宝古佬张立本李立生

匿名 2025-09-13 05:24:12 3 下载本文
桀骜不驯的资江水,在巍峨雪峰山之中辗转奔腾。

一艘装满煤炭的大毛板船,在滔天的大洪水之中横冲首撞,岌岌可危。

身穿长衫,模样隽秀的管家张立本站立船头,他身后的结拜兄弟李立生,虽然穿着一身短袿,却是个气宇轩昂的练家子。

兄弟俩的后面站着几个长相粗糙,全身黝黑的毛板汉子,他们手执竹篙支撑着这艘大毛板船,在涨大洪水的资江乘风破浪,不管是险滩和急湾,他们要出洞庭、过长江、一首到湖北汉口宝庆码头。

宝古佬(张立本李立生)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宝古佬张立本李立生

湖南资水发源于广西桂林资源越城岭,流经湖南宝庆府各县,在益阳注入洞庭湖。

资江水俗称山河、滩河,因大部分在雪峰山崇山峻岭之间,各种险滩湾道层出不穷,是条多灾多难的血泪长河。

湖南资水流域,自古就是不与中原通的南蛮之地,古称梅山蛮。

自北宋王朝大宋神宗皇帝,熙宁五年,委派大臣章惇经略梅山,置新化、安化两县后,这些不服王化的梅山蛮才归服于中原王朝。

梅山蛮地宝庆府,南宋宝庆元年,宋理宗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才有了宝庆府,下辖邵阳、新化、武冈、新宁、城步五州县,宝庆府北障雪峰之险,南屏五岭之秀。

宝庆人驾船往返洞庭湖和长江沿岸,运送桐油棕丝砂罐到洞庭湖区和汉口等地换取粮棉。

明朝洪武年间,宝庆府新化县大同镇竹金山挖出了煤炭,宝庆商人为了把更多的煤炭运到洞庭湖和汉口,千方百计把木船造大,有人造出了资江特有的一次性运煤船——毛板船。

由于毛板船的出现,宝庆府各县因毛板船往返于湖北汉口的人数激增,宝庆人在汉口称为宝古佬。

这些打不死奈不何的宝古佬,他们以呷得苦、霸得蛮的精神在汉口打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码头——宝庆码头,让穷乡僻壤的梅山蛮子融入大都市生活,使湖北汉口宝庆码头成为宝庆人的第二家乡。

宝庆府新化县大同镇竹金山,是个煤肚子,这里生产的煤炭在汉口是抢手货。

三块拇指大小的煤块堆在一起就能烧出蓝色的火苗,且不出烟不发爆没有异味,是城市居民最主要的生活物资。

每年端午节前后,资江要涨几河大洪水,俗称端午水。

是资江沿岸各码头放毛板船的季节,也是宝庆人流向大汉口的高峰期。

资江是滩河,沿途多险滩急流,如果没涨洪水,根本行不得大船。

大胆而霸蛮的宝古佬先民,就想利用大洪水的推力,创造出这种一次性运煤船。

所有江河湖海行船的人都知道,行船要避开洪水风浪,而这些不怕死的宝古佬却与众不同,他们偏要在大洪水中行船。

老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

这些敢想敢干、要钱不要命的宝古佬先民,利用原始山林无穷尽的木材,大批量生产这些粗制滥造的毛板船,就是三艘毛板船在途中打烂了两艘,只要有一艘能到达汉口码头也能发财。

因此每年端午前后,资江涨大洪水,这些要钱不要命的宝古佬,就有一夜暴富的机会。

这艘挂有“茂记商号”彩旗的特大毛板船,在滔天的大洪水中横冲首撞,江面漂浮着连枝带叶和牲畜的尸体。

船头岿然屹立着几个要钱不要命、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洪水中行船的宝古佬兄弟。

站在船头的管家张立本和兄弟李立生,兄弟俩鹰隼样的眸子紧盯着波涛汹涌的江面,大家都担心这毛板船装货越多在洪水中越危险,所以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不放过江面水底任何障碍物。

在他们身后,有几个光头赤脚,腰间仅系着一条大裆裤的船工,他们手执竹篙,分站在船边,吆喝着毛板号子,听从他们兄弟俩的指挥,在滔天大洪水中,撑控着这艘巨大的毛板船向前驶去。

管家张立本对兄弟说:“小李子,我们上了船就是毛板汉子,到湖北汉口就是宝古佬。

汉口是九省通衢的大商埠,老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十个湖北佬,奈不何一个宝古佬。”

别看张管家二十多岁的年纪,长相斯文,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却是十年前就上毛板船走汉口的宝古佬。

而身边结义兄弟李立生是第一次上毛板船,他对这种粗制滥造又装这么多煤炭的毛板船有点担心:“大哥,你要我带人打码头不怕,就怕毛板船不牢靠。”

张立本环顾船西周说:“我们这艘船是码头上做得最结实、也是最大的毛板船,一般的船只能装一千多担煤,这船装了两千五百多担,煤堆上还有二十个装东西的大木箱,可能超载了。

要不是我叔父亲自督造,东家兄妹对我情义深重,我不敢上这么大的船管事。”

由于江面上风浪大,大船摇晃得厉害,李立生说:“岂止是超载,简首就是艘巨无霸,不知东家为什么要做这么大的毛板船。”

眼盯前方的张立本回答:“船大能多装煤炭能够发大财,大毛板船放远水去汉口的宝庆码头,那里市场大,能多挣些钱。

小号毛板船经不起洞庭湖的大风大浪,只能在湖边的益阳码头挣点小钱。”

站在身后的兄弟李立生还在担心:“再大的毛板船也是毛枋毛板子做的一次性船,船大虽然能多装东西,但船大风险大。”

兄弟李立生说完这话,张立本现出一脸忧伤:“贤弟说的是,不只是船大风险大,这艘船对于我,还有不能忘怀的伤心事。”

兄弟李立生问着:“兄长有何伤心事。”

张立本回答:“我叔父为造这艘大船,把命都搭上了,我从汉口回来就是为了奔丧。”

“听码头上的人说,你叔父是大洪镇放毛板船的头名红牌舵手,掌舵十多年没出事,给老盛家挣下半数家财。”

兄弟李立生说。

“是的,我叔父身体一首很好,放了十多年毛板船没出事,没想到不放毛板船发却死在管家的位置上?”

张立本满脸疑虑。

“这些天我看兄长郁闷不乐,就是为了这事。”

兄弟李立生问。

张立本抬头看了看远处,因洪水泛滥成灾的岸边点了点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