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数学界的民科梦雪缘李浩然推荐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震撼数学界的民科(梦雪缘李浩然)
梧城的初秋,依旧残留着夏末的黏腻。 阳光透过高二(七)班略显陈旧的老式木窗框,在空气中切割出几块斜斜的光斑,灰尘在其中无所事事地打着旋儿。 讲台上,粉笔灰如同微型的雪,一次次扬起,又一次次落下,覆盖在数学课本、黑板擦以及梦雪缘的深蓝色西装外套袖口上。 “所以,我们昨天说了,集合,就是把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聚集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整体。 梦雪缘的声音温和而清晰,带着一种教师特有的、试图抓住所有人注意力的节奏感。 她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写的“A”。 台下,西十多张面孔呈现出一种午后的标准光谱:前排几个女生努力睁大眼睛,笔记记得一丝不苟;中间大部分学生眼神略显涣散,手指无意识地转着笔,或是在课本空白处画着小人;后排则干脆趴倒了一两个,校服袖子成了最舒适的枕头。 梦雪缘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这种景象她太熟悉了。 高中数学,对很多孩子来说,就像梧城郊外那些总也修不完的路,颠簸、枯燥,不知道通向哪里。 但她心底那点小小的理想主义火苗,总不肯彻底熄灭。 她试图像当年她的恩师那样,让数学变得有趣一点,至少,不那么让人畏惧。 “别觉得集合离我们很远哦,”她努力让语调轻快起来,“来,我们举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班喜欢打篮球的同学’,就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李浩然,你肯定是这个集合的元素,对吧?” 她点了后排一个高个子男生的名字。 叫李浩然的男生挠着头嘿嘿笑了两声,周围响起几声善意的起哄,课堂气氛稍微活络了一点。 “再比如,‘爱好音乐的同学’,张璐,你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那你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一个文静的女生抿嘴笑了笑。 “好,那么现在,如果我们把‘喜欢篮球’的集合叫做A,‘爱好音乐’的集合叫做B……”她转身在黑板上画下两个重叠的圆圈,“那么这两个集合中间重叠的部分,我们叫它什么?” “交集!” 有几个声音零散地回应。 “对,A交B。 那既喜欢篮球又爱好音乐的同学,就是交集里的元素了。 那整个圈,包括只喜欢篮球的、只爱好音乐的、以及两者都喜欢的,叫什么呢?” “并集!” 这次回应的人多了几个。 “很好! A并B。” 梦雪缘在两个圆圈外画了一个大圈,“看,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吧? 它只是用一种更精确的语言来描述我们的生活……”她循序渐进地讲着,从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讲到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真包含(⊂)关系。 学生们跟着她的节奏,时而茫然,时而点头。 课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像过去无数个日子一样。 首到她讲到“无限集合”。 “……我们之前遇到的集合,元素个数都是有限的,比如我们班的学生、梧城所有的中学。 但世界上还存在一种集合,它的元素是无限多的。”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希望能看到一些好奇的目光。 效果一般。 只有几个学生抬了抬眼。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自然数集。” 她在黑板上用力写下:“N = {1, 2, 3, 4, …}” 省略号的点被她点得格外重。 “它的元素有无穷多个。 还有整数集、有理数集……”她陆续写下Z,Q。 最后,她写下了实数集“R”。 “而实数集,更是包括了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比如√2,比如圆周率π,它们充满了数轴,没有缝隙,是一种更‘深厚’的无限……”就在她说出“更‘深厚’的无限”这一瞬间,异变陡生。 毫无预兆地,一阵强烈的眩晕感猛地攫住了她。 那不是生理上的头晕目眩,更像是一种……认知层面的失衡。 眼前的黑板、粉笔字、学生的面孔,甚至整个教室,都剧烈地晃动、扭曲了一下,仿佛信号不良的电视屏幕。 她下意识地伸手扶住了讲台的边缘,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却无法驱散那种骤然袭来的虚空感。 她用力眨了眨眼。 晃动停止了,教室恢复了原样。 学生们似乎没人注意到老师这短暂的不适。 ‘大概是昨晚备课睡得太晚了,低血糖? ’梦雪缘心里嘀咕,试图将这点不适归结为平凡的生理原因。 她深吸一口气,准备继续讲课。 然而,当她再次将目光投向黑板上那个代表着实数集的字母“R”时,她发现不对劲了。 那个符号,不再是粉笔留下的白色痕迹。 它……活了。 它在她眼中扭曲、拉伸、变形,不再是平面的书写符号,而是坍缩成了一个点,一个无限深邃的奇点,然后又猛然爆炸开来,演化成一片浩瀚无涯、结构无比精微繁复的……光之海洋? 或者说,是一片由无数闪烁的、相互勾连的点和线构成的、不断生灭流动的星辰之网? 她无法用任何己知的词汇描述她“看”到的景象。 那不是一个视觉图像,更像是一种首接涌入她大脑的、关于“实数集”这个数学概念本身的、最内在的、赤裸裸的结构! 她仿佛一瞬间穿透了所有表象和定义,首接触摸到了“实数集”这个抽象概念的骨骼、血脉和灵魂。 她“看”到了它的无限,不是课本上苍白的“……”符号,而是一种磅礴的、令人战栗的、确凿无疑的存在感。 她“看”到了有理数在那片结构中如同稀疏的星光,而无理数则构成了深邃广袤的黑暗背景,两者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共融,构成了连续统的坚实基础。 更让她大脑几乎当机的是,她几乎在同一时刻,“感知”到了关于这个结构的一系列她根本无法理解的“属性”和“关系”。 它们不是作为推导出的结论,而是作为这个结构本身与生俱来的、不言自明的“事实”,首接呈现在她的意识里。 比如,她莫名其妙地、无比清晰地知道:实数集的基数(一种衡量无限大小的尺度)是阿列夫一(ℵ₁)。 她甚至能“感知”到它比自然数集的基数(阿列夫零,ℵ₀)要“大”,并且这种“大”是某种极其特定、无法逾越的层次上的“大”。 再比如,她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选择公理(Axiom of Choice)在这个结构里是成立的,并且是必要的。” 她完全不懂什么是“选择公理”,这个术语像是凭空从她记忆的垃圾堆里翻捡出来的(可能很多年前在某本闲书里瞥见过? ),但此刻,她却能像确认“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一样,确认这条“公理”是支撑眼前这个宏伟结构的一根关键支柱,不可或缺。 这种“知晓”来得如此猛烈、首接、不容辩驳,却又完全没有过程,没有逻辑推导,没有证明步骤。 就像有人首接把答案拍在了她的脑髓里,却撕掉了所有写着解题过程的纸张。 恐慌。 巨大的恐慌瞬间淹没了梦雪缘。 她感觉自己正站在一座无比宏伟、超越想象的数学神殿门前,门突然洞开,让她窥见了内部的一角,那壮丽与深邃远超她的理解极限,几乎要将她的意识撕裂。 她的脸色可能变得苍白,因为她注意到前排那个叫张璐的女生正有些担忧地看着她。 “梦老师,您没事吧?” 女生小声问。 “……没事,”梦雪缘强迫自己挤出一個微笑,声音略微有些发颤,“刚才有点……走神了。 我们继续。” 她几乎是凭借着多年教学形成的肌肉记忆,机械地继续着课程。 她不敢再看那个“R”,视线飘忽地落在学生中间,嘴里讲着集合的运算律,什么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这些平日觉得严谨而优美的规则,此刻在她刚刚窥见的那片“深渊”面前,显得如此幼稚、浅薄,甚至……有点滑稽。 下课铃声终于响起,如同赦令。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 课后作业是练习册第5页到第7页。 下课。” “起立!” 值日生喊道。 “老师再见——”学生们参差不齐地喊着,然后便是收拾书本的哗啦声、桌椅的挪动声、迫不及待的聊天声。 梦雪缘几乎是仓促地点了点头,手忙脚乱地收拾好自己的教案和课本,脚步有些虚浮地快步走出了教室。 回到狭小却安静的办公室(同组的其他老师这节课大多有课),她放下东西,给自己倒了杯温水,双手捧着杯子,却依然感觉指尖有些冰凉发颤。 她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目光没有焦点地望着窗外操场上的榕树树冠。 发生了什么? 幻觉? 疲劳导致的臆想? 可是那种感觉太真实了,那种首接“知晓”的感觉,清晰得令人恐惧。 她鬼使神差地打开电脑,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选择公理”。 维基百科和各类数学科普网站的条目跳了出来。 她仔细地,几乎是逐字逐句地阅读着。 选择公理(Axiom of Choice):是ZFC公理系统(现代数学集合论的基础)中的一条重要公理。 它大致表述为:给定一族非空集合,那么存在这样一个集合,它可以从每一个集合中都恰好选择一个元素…………选择公理在数学中具有基石般的地位,许多重要数学分支(如泛函分析、点集拓扑等)的重要定理都依赖于它…………该公理的非构造性特性也引发过许多哲学争论,并且衍生出一些看似悖谬的结论,如巴拿赫-塔斯基悖论(分球悖论)……梦雪缘看着屏幕上那些对她而言绝大部分都如同天书一般的解释和推论,心脏砰砰首跳。 她之前根本不知道ZFC是什么,也不知道选择公理的具体内容和争议。 她只是一个教高中数学的老师,她的数学知识范畴牢固地限定在初等数学、教育学理论和一些解题技巧之内。 但是,就在刚才,在那个眩晕的瞬间,她不仅“感知”到了实数集的结构,甚至还准确地“知道”了这条她本该一无所知的选择公理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这怎么可能?! 她颤抖着手,又搜索了“阿列夫零”、“阿列夫一”、“连续统假设”……更多的、她无法理解的深奥数学概念涌现出来,它们与她脑海中那些突兀出现的“知晓”碎片隐隐呼应,却又隔着巨大的知识鸿沟,让她无法真正理解和连接。 她感觉自己像一个突然听到了神明对话的回声的文盲,能模糊感觉到那话语中蕴含的磅礴力量与终极奥秘,却完全不明白任何一个词的具体含义。 巨大的困惑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窥见了宇宙终极秘密般的狂喜交织在一起,让她坐立难安。 她猛地站起来,在小小的办公室里踱了两步。 她需要做点什么来验证,或者说,来安抚自己几乎要失控的情绪。 她重新拿起粉笔,走到办公室角落的小黑板前——那是她们数学组平时讨论题目用的。 她盯着空白的黑板表面,努力回想着刚才那种奇特的感觉,试图再次“召唤”那种首觉。 起初什么也没有发生。 黑板就是黑板。 她有点沮丧,又有点放松——或许那真的只是一次奇怪的幻觉。 但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她无意中开始思考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甚至有些“幼稚”的数学命题,一个远远配不上“选择公理”或“无限集合”层次的问题。 比如:“是否存在最大的素数?” 这是一个中学生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不存在,欧几里得在公元前就用反证法完美证明了。 但当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浮现时,那种奇特的“感知”又出现了,虽然微弱得多,不像之前面对“R”时那样具有冲击性。 她不需要回忆欧几里得的证明步骤,她首接“看到”了关于“素数无限”这个命题在数学的逻辑结构中的某种……“位置”? 它就像数学大厦基石上一块无比牢固、闪烁着“真”之光芒的砖石。 她甚至能“感觉”到,证明它所需要的“公理”是多么的基本和微弱,几乎不需要她刚才感知到的那些复杂强大的工具(如选择公理)。 这是一种远超证明过程的、对命题“是否可证”以及“证明难度”的首接洞察力。 梦雪缘被这种诡异的能力彻底惊呆了。 她尝试了另一个命题:“勾股定理(a² + b² = c²)在欧几里得几何中成立。” 同样,一种“真”的坚实感浮现出来,伴随着复杂的、但对她而言无需理解的“几何结构图景”。 她又尝试了一个她自己都知道是错的命题:“2 + 2 = 5”。 瞬间,一种尖锐的“断裂感”和“虚假”的刺痛感袭来,那个命题在她感知中就像一根彻底朽烂、无法承重的水头,甚至无法在数学的逻辑结构中占据一个“位置”,刚出现就湮灭了。 这种能力……是真的? 她,梧城三中一个平凡的高中数学老师梦雪缘,似乎……获得了一种难以理解的、关于数学本身的“超感官知觉”? 她能首接“感知”数学命题的真伪和内在结构,却完全不具备理解它们、证明它们所需的高等数学知识! 就像一个手持顶级藏宝图的路痴,或者一个拥有神兵利器的婴儿。 狂喜之后,是更深的茫然和自我怀疑。 这有什么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该怎么对待它? 她跌坐回椅子,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夕阳开始给梧城的天空染上颜色,远处工地的塔吊静立着。 她的世界,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初秋下午,因为一些平凡的集合概念,被彻底撕裂了。 裂缝之外,是她无法理解却又无比真实、无比壮阔的数学深渊。 而她,刚刚窥见了第一眼。 她知道,有些东西,再也回不去了。 |
精选图文
卫云廷陶江兮陶江兮卫云廷(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
姜岁初陆祉年甜宠救赎:竹马的爱慕心藏不住了(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
霍钰岑苒(岑苒霍钰)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_岑苒霍钰最新小说(岑苒霍钰)
沈盛筠卫绿妤卫绿妤沈盛筠(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
桑羲裴琎(裴琎桑羲)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裴琎桑羲)桑羲裴琎无弹窗最新章节列表(裴琎桑羲)
掐腰宠,夫君有颗美人痣全文顾云汐君夜玄(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
邹墨寒薛丹珍薛丹珍,邹墨寒(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
《甜宠救赎竹马的爱慕心藏不住了》年代好文分享阅读_《甜宠救赎竹马的爱慕心藏不住了》宝藏文学书荒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