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打墙收费站佚名佚名热门小说排行_免费小说鬼打墙收费站佚名佚名
《舞台重启》综艺录制现场的灯光亮如白昼,林砚站在后台入口,指尖攥着剧本边缘,指节泛白。这是他作为新人演员接的第一档 S 级综艺,搭档的却是圈内顶流 —— 出道五年包揽十五座音乐奖项的沈亦舟。 后台走廊尽头传来一阵骚动,工作人员簇拥着个穿黑色高领毛衣的身影走来。 沈亦舟戴着银框眼镜,额前碎发遮住一点眉骨,周身气场清冷,却在与工作人员说话时,唇角会弯出极浅的弧度。林砚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却被对方精准捕捉到目光。“林老师? ” 沈亦舟停下脚步,声音比舞台上的歌声更显温润,“刚才彩排时你的台词衔接很自然,等会儿正式录制不用紧张。”林砚猛地抬头,撞进对方带着笑意的眼眸,脸颊瞬间发烫:“沈、沈老师,您太客气了,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 他紧张到连敬称都乱了,惹得沈亦舟身边的经纪人周明忍不住笑出声。 沈亦舟却没觉得失礼,反而递过一瓶温好的蜂蜜水:“先润润喉,等会儿有个即兴对唱环节,我们提前对一遍?”综艺录制的第一个环节是 “跨界合作舞台”,林砚要与沈亦舟合唱一首沈亦舟的成名曲《晚风遇星》。林砚虽演过音乐剧,可在专业歌手面前,还是忍不住发怵。彩排时,他好几次因为紧张走调,沈亦舟却没丝毫不耐,一遍遍陪着他找音准,手指在乐谱上划出旋律线:“这里的转音可以再柔和些,像说话一样自然就好。 ”正式录制时,聚光灯落在两人身上。林砚看着身边沈亦舟的侧脸,对方指尖在麦克风上轻轻打节拍,眼神专注,他忽然就定了神,跟着旋律开口。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台下掌声雷动,沈亦舟转头冲他笑了笑,眼底的星光比舞台灯更亮。 录制结束已是深夜,林砚刚走出演播厅,就看到沈亦舟站在保姆车旁等他。 “刚看你彩排时胃不太舒服,” 沈亦舟递过个保温袋,“里面是小米粥,你先垫垫。 ”林砚愣在原地,他下午彩排时确实因为空腹犯了胃痛,只是没说出来,没想到会被沈亦舟注意到。“沈老师,您怎么知道……”“上周看你工作室发的行程,知道你这几天赶拍夜戏,饮食不规律。” 沈亦舟靠在车身上,路灯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别拿身体硬扛,新人时期更要注意健康。”那之后,两人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沈亦舟会在林砚赶戏时,让助理送去温热的餐食;林砚则会在沈亦舟创作瓶颈期,分享自己收藏的老电影片段。 一次沈亦舟在录音棚熬夜改歌词,林砚恰好收工路过,便进去帮忙整理乐谱。 录音棚的落地窗外是凌晨三点的城市夜景,沈亦舟坐在钢琴前,指尖在琴键上随意敲击,弹出一段零碎的旋律。“这段副歌总觉得少了点东西,” 他揉了揉眉心,语气里带着疲惫,“想表达‘孤独时被光照亮’的感觉,却总写得太刻意。”林砚凑过去,看着乐谱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忽然开口:“沈老师,你看这样行不行?” 他拿起笔,在歌词旁写了句 “街角路灯亮时,你刚好回头”,“就像我们第一次在后台遇到,你停下来跟我说话的瞬间,那种突然被关注的温暖。”沈亦舟看着那句补充,眼底瞬间亮了。 他按下录音键,指尖在琴键上快速跳跃,将那段零碎的旋律补全,歌声混着钢琴声在录音棚里回荡,林砚站在一旁,听得入了迷。“这首《街角灯》,” 沈亦舟关掉录音键,转头看向林砚,“我想把它作为合唱曲,邀请你一起演唱,行吗? ”林砚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沈亦舟将乐谱推到他面前,他才颤抖着点头:“我、我可以吗? ”“当然,” 沈亦舟笑了,“没有你的那句灵感,就没有这首完整的歌。”然而,两人的合作消息刚在网上传开,就引发了轩然大波。 沈亦舟的部分粉丝认为林砚是 “蹭热度”,扒出他早年跑龙套的旧照嘲讽;更有营销号编造 “林砚靠关系抢资源” 的谣言,# 林砚滚出娱乐圈 #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三。林砚看着手机上的恶评,手指冰凉。 他刚要关掉页面,沈亦舟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别理那些谣言,” 沈亦舟的声音带着安抚的力量,“我已经让周明联系平台处理,明天我们一起发个合唱片段,用作品说话。”第二天中午,沈亦舟的工作室发布了一段《街角灯》的录音室花絮。视频里,林砚认真地跟着沈亦舟调整气息,沈亦舟则耐心地指导他发音技巧,两人的互动自然又默契。 片段最后,沈亦舟对着镜头说:“音乐和表演一样,都需要真诚。 林砚是很有天赋的合作伙伴,期待我们的成品。”这段花絮迅速扭转了舆论风向,不少路人被两人的专业态度圈粉,沈亦舟的粉丝也开始理性看待合作。 林砚看着评论区里渐渐增多的正面评价,心里涌起暖流 —— 他没想到,沈亦舟会为了他,公开对抗粉丝的质疑。《街角灯》正式发布那天,空降各大音乐平台榜首。歌曲上线两小时,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里满是 “双向奔赴的音乐共鸣”“两人的声线太搭了” 的留言。 林砚的工作室趁热打铁,发布了他参演的新剧预告片,凭借在剧中细腻的演技,他终于摆脱了 “资源咖” 的标签,圈了大批剧粉。年底的音乐盛典上,沈亦舟凭借《街角灯》获得 “年度最佳创作歌曲”。领奖台上,他握着奖杯,目光穿过人群,落在台下的林砚身上:“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一位很重要的朋友。 是他让我明白,创作不仅是自我表达,更是与他人的灵魂共振。”盛典结束后,林砚在后台的休息室等沈亦舟。沈亦舟推门进来时,身上还带着领奖台的烟火气。“恭喜你,沈老师。” 林砚递过一束白色洋桔梗,“这是我特意选的,花语是‘真诚不变的爱’,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帮助。”沈亦舟接过花,指尖轻轻拂过花瓣,忽然靠近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缩短。“林砚,” 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我对你的帮助,不止是因为欣赏。”林砚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他看着沈亦舟认真的眼神,忽然明白了什么。 “沈老师,我……”“别叫我沈老师了,” 沈亦舟打断他,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耳垂,“叫我亦舟,好吗?”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砚看着沈亦舟眼底的深情,终于鼓起勇气,轻声唤道:“亦舟。”从那以后,两人成了圈内公开的 “神仙搭档”。他们一起合作电影主题曲,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沈亦舟会在林砚拍戏的片场探班,林砚也会陪着沈亦舟在录音棚熬夜创作。 偶尔有媒体拍到两人同框的照片,画面里的他们,总是带着默契的笑容。 一年后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林砚凭借一部文艺片获得 “最佳新人演员”。领奖台上,他握着奖杯,目光望向台下第一排的沈亦舟:“感谢亦舟,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像一道光一样照亮了我的星途。未来的路,我想和你一起,继续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也一起守护我们的热爱。”台下的沈亦舟笑着鼓掌,眼底满是骄傲。聚光灯下,两人的目光跨越人群交汇,像是在诉说着只有彼此才懂的约定 —— 他们的星途,早已在相遇的那一刻,同频共振,再也无法分割。活动结束后,两人并肩走出会场。 夜色渐浓,城市的灯光璀璨,沈亦舟牵着林砚的手,在无人的街角停下。“接下来,” 沈亦舟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音乐盒,打开后,里面传出《街角灯》的旋律,“我想把这首写给你的歌,变成我们的专属回忆。”林砚靠在沈亦舟肩上,听着熟悉的旋律,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在这个充满名利与诱惑的娱乐圈,他遇到了最珍贵的礼物 —— 一个愿意陪他成长,与他并肩同行的人。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新的挑战,新的质疑,但只要他们一起,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就像《街角灯》里唱的那样:“晚风遇见星光,便有了方向;我遇见你,便有了永恒的向往。 ”音乐盒的旋律在街角轻轻流淌,林砚靠在沈亦舟肩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对方袖口的布料。深夜的风带着凉意,却被两人相贴的体温驱散,只剩下满心的柔软。“这个音乐盒,我会好好珍藏。” 林砚的声音带着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