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青衿渡苏珩沈砚秋完结热门小说_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青衿渡苏珩沈砚秋

青衿渡苏珩沈砚秋完结热门小说_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青衿渡苏珩沈砚秋

匿名 2025-09-13 05:56:55 1 下载本文
一,浓稠的晨雾裹着硝烟,在松毛岭的山脊线上缓缓流动。

傅必元蹲在战壕边缘,用刺刀刮下绑腿上的泥块。

黑褐色的泥土里,他忽然发现半片指甲,那是昨天牺牲的机枪手老曹的。

这个江西老表咽气前,还死死咬着从国民党尸体上搜来的罐头铁皮。

青衿渡苏珩沈砚秋完结热门小说_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青衿渡苏珩沈砚秋

“还剩二十七人”。

傅顺才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这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前账房先生,正用缴获的派克钢笔在烟盒纸上记帐。

笔尖划破纸面的沙沙声,让傅必元想起三天前那架低空掠过的飞机。

弹药?

每杆枪十五发,手榴弹人均半颗。

傅顺才推了推滑落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布满了血丝,三营有个小战士,偷偷把子弹藏在裹脚布里………傅必元突然抬手。

东南方向的山谷里,隐约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

那是德制钢盔磕碰的声音,国民革命军第九师的“德国团”正在集结。

二,记忆像退潮时的浪花,突然涌回傅必元脑海。

五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夜,龙岩县白沙乡的土楼里,十九岁的他第一次摸到真正的步枪。

那支老套筒的枪管上还沾着桐油,地下党老周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记住,板机要分三段扣…………”老傅!

傅必进的呼喊将他拉回现实。

这个厦门码头出身的爆破手,正拖着条伤腿爬进指挥所。

他腰间缠着的不是制式手榴弹,而是用永定土楼门钉和鞭炮火药自制的土雷公,引线还是用客家妇女的头绳搓成的。

李延年那帮龟孙子在调山炮!

傅必进用闽南话骂了句脏话,“我瞧见两个德国顾问在比划…………”话音未落,第一发75㎜炮弹己经呼啸而至。

三爆炸的气浪掀翻了指挥所的弹药箱。

傅必元在漫天飞舞的纸片中,准确抓住了那张撤退路线图,三天前军团政委亲手交给他的,上面还沾着湘江战役留下的褐色血渍。

三号高地!

他对着传令兵大喊,客家口音在炮火中格外锐利,“告诉二连长,放近到五十步再开火!”

傅顺才突然扑到瞭望口前。

这个平日连算盘珠都要擦三遍的斯文人,此刻半边脸都是火药灰:“不对劲………三十六师的迫击炮阵地往前移了三百米!”

傅必元抓起望远镜。

镜片早在昨天的轰炸中碎裂,傅顺才用细麻绳勉强固定裂缝,于是视野里的世界被分割成无数血色网格。

透过这些破碎的格子,他看见国民党士兵正三人一组搬运弹药箱,那些木箱上的铁皮包角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不是常规弹药。

傅必元的心脏突然紧缩,“是燃烧弹…………”西黄昏像泼墨般浸染天空时,傅必元召开了最后一次战前会议。

在临时挖出的地下掩体里,二十七名战士围成一圈。

有人用刺刀在墙上刻着正字计数,有人默默擦拭着仅剩的子弹。

角落里,两个小战士正偷偷分食一块发黑的麦芽糖,那是傅顺才用最后一点私房钱,从山下老乡那里换来的。

明天他们会用火焰喷射器。

傅必元的声音很轻,却让所有交谈声戛然而止,“三营守东侧隘口,二连负责…………”他突然说不下去了。

借着摇曳的煤油灯光,他看见战士们年轻的脸庞上,都带着相似的坚毅神情。

五年前在白沙乡,那些跟着他暴动的农会会员们,也是这样的表情。

傅必进突然哼起闽南小调。

这个曾经在厦门码头叱咤风云的汉子,此刻的歌声却温柔得像在哄孩子入睡:“天乌乌,要落雨,阿公仔抬脚头要刮芋卵头…………”五深夜,傅必元独自巡视阵地。

月光像冷水般泼洒在战壕里,照出新垒的沙包上尚未干涸的血迹。

他在三号机枪位停下脚步。

这里原本是老曹的位置,现在只剩下一顶被子弹打穿的军帽。

老傅。

傅顺才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

他手里捧着个铁皮盒子,里面整齐排列着二十七颗子弹,是他偷偷从自己的配方里省下来的。

当年在裕昌号,我总把账目算到小数点后三位。

傅顺才突然笑了,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没想到现在要算得这么精确…………。

远处传来夜枭的啼叫。

但松毛岭的猫头鹰早在三天前就被炮火惊走了。

这是山下交通员传来的暗号。

傅必元摸出怀里的铜哨。

这是古田会议后毛委员亲手授予的,哨身刻着五角星图案。

他深吸一口气,尖锐的哨音刺破夜空,立刻引来阵地上此起彼伏的回应,战士们用客家山歌接起了暗号:哎呀嘞,松毛岭上摆战场哟,白军来哩莫慌张………六黎明前最黑喑的时刻,傅必元做了个奇怪的梦。

他梦见五年前的白沙暴动,老周带着他们攻打区公所。

子弹打光后,他们用锄头和扁担继续战斗。

梦里有人在他耳边反复说:“你们闽西子弟,就是红军的眼睛和耳朵…………惊醒时,他发现傅必进正蹲在身边磨刺刀。

这个粗犷的汉子动作异常轻柔。

刀石相擦的沙沙声,像极了厦门港的潮汐。

天快亮了。

傅必进头也不抬地说,我数了数,咱们的土雷公够炸塌半个山头。

第一缕阳光爬上战壕边缘时,傅必元看见远处的山道上,德制钢盔的洪流正缓缓涌来。

他摸了摸枪托上的五道刻痕,突然想起老周当年的话:“革命就像种地,要一茬接着一茬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