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疴的伤痕陈稚陈稚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全集免费小说沉疴的伤痕陈稚陈稚
第一章 京城诡案大靖永熙三年,暮春。京城西市的桃花开得正盛,粉白花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却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碎。捕头萧衍勒住缰绳,玄色官服上还沾着晨露,他看着围在“悦来茶馆”后院的人群,眉头拧成了川字——这已是半月内第三起离奇命案了。“萧头,您可来了! ”捕快小李迎上来,声音发颤,“死者是城南的秀才周明,今早被伙计发现死在茶馆后院的柴房里,死状和前两起一模一样。”萧衍拨开人群,踏入柴房。一股奇异的甜香扑面而来,不是柴草的烟火气,倒像某种花草的味道。 地上的周明仰躺着,双目圆睁,嘴角还挂着一丝诡异的笑,最骇人的是他脖颈处——淡青色的藤蔓痕迹缠绕其上,像被什么东西勒过,却找不到半点实体藤蔓,只在皮肤下隐隐透出微光,仿佛藤蔓长在血肉里。“验尸结果如何? ”萧衍蹲下身,指尖避开那诡异的痕迹,摸了摸死者的脉搏,早已冰凉。“仵作刚验完,”小李递过验尸格目,“死者体内无毒,也无外伤,只是……只是仵作说,死者的魂魄像是被抽走了一半,只剩下空壳子。”“魂魄被抽走?”萧衍皱眉,这已是第三起如此诡异的命案。前两位死者,一位是布庄老板,一位是说书先生,身份毫无关联,唯一的共同点便是死时都带着笑,脖颈有藤蔓痕迹,且案发地都在西市附近。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柴房角落。那里堆着几捆干柴,柴堆旁放着一个破旧的陶罐,罐口沾着些许湿润的泥土,甜香正是从罐子里飘出来的。萧衍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揭开罐盖——罐里没有别的,只有一把潮湿的黑土,土面上竟缠着几根细如发丝的淡青色藤蔓,藤蔓顶端还顶着极小的白色花苞,在昏暗的柴房里,花苞竟泛着微弱的光。“这是什么?”萧衍伸手想碰,却被突然进来的人喝止。“别动!”声音清冽,像山涧的泉水。萧衍回头,只见门口站着一位女子。她穿着素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兰草纹,头上戴着帷帽,轻纱遮面,只露出一双清澈的眼睛,眼底似乎藏着细碎的光。女子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篮里放着几株草药,显然是刚从药市过来。“你是谁?”萧衍警惕地问,西市一带他熟得很,从未见过这样气质独特的女子。女子走到陶罐旁,目光落在那些细藤蔓上,语气凝重:“这是忘忧藤。”“忘忧藤?”萧衍从未听过这名字,“那是什么? ”“一种灵植。”女子伸出手指,却没有碰到藤蔓,只是隔空轻点了一下。 只见那些细藤蔓像是受了惊,突然蜷缩起来,白色花苞也瞬间闭合,“忘忧藤能吸人忧思,也能噬人魂魄。若被心怀歹念之人利用,便是夺人性命的利器。 ”萧衍心头一震:“你的意思是,这三起命案,都是这忘忧藤所为?”女子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前两起命案,我也去看过。布庄老板的后院,说书先生的书斋,都藏着这样的陶罐,罐里都有忘忧藤。只是那时忘忧藤还未开花,我没能确定它的品种,如今……它已开始结果了。”“你究竟是谁?为何会懂这些? ”萧衍的警惕未消,大靖朝懂灵植的人本就稀少,更别说能一眼认出如此诡异的灵植。 女子轻轻摘下帷帽,露出一张清丽的脸。她的眉眼间带着几分疏离,却又藏着温柔,左眼角下有一颗小小的泪痣,更添了几分辨识度。“我叫沈清辞,是个辨灵师。”“辨灵师? ”萧衍愣住。他曾听老一辈的人说过,辨灵师能与灵植沟通,懂灵植的习性,甚至能借灵植之力趋吉避凶,只是这行当早已没落,如今竟还真有辨灵师在世。 沈清辞看着他震惊的模样,轻声道:“萧捕头,若想查清这三起命案,找到幕后操纵忘忧藤的人,或许你需要我的帮忙。”萧衍看着陶罐里蜷缩的忘忧藤,又想起死者诡异的死状,最终点头:“好。沈姑娘,此事关乎三条人命,还望你能鼎力相助。 ”第二章 辨灵师出山沈清辞住的地方在京城外的一座小山脚下,名叫“兰芷居”。 院子不大,却种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植物——会跟着阳光转动的“追日草”,能发出细碎声响的“鸣叶花”,还有夜里会发光的“夜光藤”,整个院子像是藏着一个小小的奇幻世界。“萧捕头,坐。”沈清辞端来一杯茶,茶杯是粗陶做的,却透着温润的光泽。茶水里飘着几片淡紫色的花瓣,喝起来竟有淡淡的清甜,驱散了萧衍一路的疲惫。“沈姑娘,这忘忧藤,你能详细说说吗? ”萧衍开门见山,他心里记挂着命案,没心思欣赏院子里的灵植。沈清辞坐在石凳上,指尖轻轻划过身旁一盆“鸣叶花”的叶子,花叶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在回应她。 “忘忧藤原产于南疆的瘴林,喜阴湿,最喜吸食人的忧思。若人长期靠近它,会慢慢忘记烦恼,变得浑浑噩噩,但若被人用秘术催动,它便能强行吸食人的魂魄,让人在极致的‘无忧’中死去——也就是死者脸上那诡异的笑。”“用秘术催动? ”萧衍皱眉,“那幕后之人,也是懂灵植的?”“不仅懂,而且很精通。”沈清辞语气凝重,“忘忧藤性子极烈,寻常人根本无法驯服,更别说用它来杀人。能做到这一点的,要么是资深的辨灵师,要么……是修习过邪术的人。”萧衍心头一沉:“那我们该从何查起? 三起命案的死者身份毫无关联,实在找不到线索。”沈清辞沉默片刻,起身走到院子角落。 那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铜盆,盆里装着清水。她从怀里取出一个玉佩,玉佩是淡绿色的,质地通透,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沈清辞将玉佩放入水中,指尖在水面轻轻一点,口中默念着什么。只见水面泛起涟漪,很快,水里竟映出了三幅模糊的画面——第一幅是布庄老板的后院,第二幅是说书先生的书斋,第三幅是悦来茶馆的柴房。每幅画面里,都有一个模糊的黑影,正将装有忘忧藤的陶罐放在角落,黑影的手上,似乎戴着一个银色的戒指。 “这是‘溯影术’,能看到灵植留下的过往痕迹。”沈清辞解释道,“忘忧藤吸食了人的魂魄,会留下淡淡的灵息,用这玉佩便能追溯到它被放置时的场景。 ”萧衍凑过去,盯着水里的黑影:“银色戒指……还有别的线索吗? ”沈清辞摇摇头:“忘忧藤的灵息太弱,只能看到这些。不过,有一点很奇怪。 ”她指着画面里的陶罐,“这三个陶罐,都是十年前青云书院常用的样式。”“青云书院? ”萧衍猛地抬头,“你说的是十年前那场大火烧毁的青云书院?”“正是。”沈清辞点头,“青云书院曾是京城最有名的书院,十年前不知为何突然起火,书院里的师生几乎无一生还,之后便成了荒院,再也没人敢靠近。”萧衍的脸色变得复杂起来。他想起,前两起命案的死者,布庄老板和说书先生,年轻时都曾在青云书院读过书,只是后来因各种原因退学了。而第三起命案的周明,他的父亲也曾是青云书院的先生,只是在十年前的大火中去世了。“难道……这命案与十年前的青云书院纵火案有关? ”萧衍喃喃道。沈清辞看着他,眼底闪过一丝异样:“萧捕头,你似乎对青云书院的事很清楚?”萧衍沉默片刻,缓缓道:“十年前,我父亲是负责青云书院纵火案的捕头。那场火太大,烧得太蹊跷,父亲查了很久,却始终找不到凶手,最后郁郁而终。我这次查这三起命案,也是想……或许能顺便查清当年的真相。”沈清辞看着他眼底的愧疚与坚定,轻声道:“那我们就从青云书院查起。或许,这两桩案子,本就是一件事。 ”第三章 青云书院旧影第二日清晨,萧衍和沈清辞便动身前往青云书院。 青云书院位于京城东郊,如今已是一片废墟。断壁残垣上爬满了杂草,烧焦的梁柱歪斜地立着,阳光透过残破的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显得格外荒凉。“这里的阴气很重。”沈清辞刚踏入废墟,便皱起了眉头。 她从竹篮里取出一株“驱邪草”,草叶一碰到空气,便发出淡淡的清香,驱散了周围的阴冷。 “十年前的大火,不仅烧了书院,还烧死了不少人,怨气不散,才会如此。 ”萧衍四处打量着,这里他小时候曾来过,那时父亲还在查案,他跟着来帮忙,如今再看,只剩物是人非。“当年父亲说,大火是从书院的藏书楼烧起来的,最先发现火情的是书院的杂役,可等官兵赶到时,藏书楼已经烧塌了,里面的人……一个都没出来。”沈清辞走到藏书楼的废墟前。这里的焦土更深,地上还能看到一些残留的书册灰烬。她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焦土,突然,她的指尖顿住了——焦土里竟缠着一根细如发丝的淡青色藤蔓,和之前在陶罐里看到的忘忧藤一模一样,只是这根藤蔓已经干枯,失去了光泽。“萧捕头,你看。”沈清辞将藤蔓捡起来,“这里也有忘忧藤。”萧衍凑过去,脸色凝重:“难道十年前的大火,也和忘忧藤有关?”沈清辞点头,语气肯定:“忘忧藤喜阴湿,若被大量种植在藏书楼,一旦遇到明火,便会燃烧起来,而且它燃烧时会释放出一种让人昏迷的气体,这就能解释为何藏书楼里的人没能逃出来——他们不是不想逃,而是被气体熏晕了,最终葬身火海。”“可谁会在藏书楼里种忘忧藤?”萧衍不解,“而且,十年前的忘忧藤,和现在的命案有什么关系?”沈清辞站起身,目光扫过废墟深处:“或许,当年纵火的人,就是如今用忘忧藤杀人的人。他当年用忘忧藤纵火,如今又用忘忧藤杀人,目的或许是为了掩盖当年的真相,或者……是为了复仇。”就在这时,废墟深处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走动。萧衍立刻拔出腰间的佩刀,警惕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谁在那里?”片刻后,一个苍老的身影从断壁后走了出来。 他穿着破旧的布衣,头发花白,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脸上布满了皱纹,左眼上蒙着一块黑布,看起来十分落魄。“你们是谁?为何会来这里?”老人的声音沙哑,带着警惕。 萧衍亮出捕快腰牌:“我是京城捕头萧衍,来此查案。老人家,你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老人看到腰牌,眼神闪烁了一下,缓缓道:“我叫陈老丈,是附近的村民,偶尔来这里捡些破烂。”沈清辞看着老人,目光落在他的右手——老人的右手藏在袖筒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