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阿辉强哥《活着,向上》最新章节阅读_(阿辉强哥)热门小说

阿辉强哥《活着,向上》最新章节阅读_(阿辉强哥)热门小说

匿名 2025-09-13 06:48:14 1 下载本文
我叫阿辉,土生土长在江苏苏北一个地图上都难找的犄角旮旯。

穷?

那是刻在骨头里的记忆。

你们要是听过那位电商大佬忆苦思甜,说他小时候村里多穷,那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我们村,比他老家还要穷上几个档次!

阿辉强哥《活着,向上》最新章节阅读_(阿辉强哥)热门小说

穷得连“叮当响”都是一种奢望——家里压根儿没几样能响的东西。

我的童年,是被贫穷的阴影一口口啃噬掉的。

父亲在我记忆还没长全乎的时候就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

母亲在家熬了几年,那日子,像钝刀子割肉,看不到一丝光亮。

终于,在一个灰蒙蒙的清晨,她跟着村里南下的人流走了,背影决绝,只留下灶台冰冷的灰烬。

后来,邮差零零星星送来过几张皱巴巴的汇款单,再后来,连这点微弱的联系也断了。

她像一滴水,彻底蒸腾在南方闷热的空气里。

从此,我的世界就只剩下奶奶佝偻的身影和那间西面漏风的茅草屋。

奶奶,那个干瘦得像枯枝的老太太,硬是用她那点微薄的生命力,把我这棵歪脖子苗苗拉扯着。

她把稀粥里稠的都捞给我,自己喝米汤;寒冬腊月,她把我裹在唯一那床厚实点的旧棉被里,自己蜷缩在薄被里瑟瑟发抖。

可我呢?

偏偏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坐在教室第一排,个子小得像颗豆芽,心思却早飞到了九霄云外。

老师恨铁不成钢,罚站是家常便饭。

我站着,脑袋耷拉着,看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心里一片茫然。

后来,老师大概知道了我的底细,找我谈了一次,眼神复杂,有怜悯,也有无奈。

自那以后,再没人管我站不站了——管了也没用,家里连个能听训的大人都没有。

十西岁那年,奶奶像一盏熬干了油的灯,突然就黯淡下去,病倒了。

看着她在破床上咳得撕心裂肺,身子蜷缩得像只虾米,我第一次感到了钻心的羞愧。

奶奶这一辈子,全耗在我这个不成器的孙子身上了!

幸好还有姑姑,隔三差五地从几十里外赶来,送点吃的,帮着浆洗。

可姑姑也有自己的家要顾。

每天放学,我像打仗一样冲回家,放下书包就抄起镰刀去割猪草,回来再给奶奶熬药、擦身。

那药味,苦涩地弥漫在破屋里,成了我少年时代最深的烙印。

初中?

我早就不想上了。

可九年义务教育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老师和校长轮番上阵,苦口婆心。

我像根被风吹动的芦苇,断断续续,总算把那张初中毕业证混到了手。

而奶奶,也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在我拿到那张薄纸后不久,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茅草屋空了。

风穿过破洞,发出呜呜的悲鸣,像是在替奶奶哭。

姑姑红着眼眶帮我料理完后事,拉着我的手问:“辉啊,往后……你咋办?”

“学手艺,挣钱。”

我声音干涩,但异常坚定。

姑姑叹了口气,没再劝。

她是个实诚人,真就西处托人打听。

没过多久,她带着一小袋自家攒的鸡蛋和几包廉价香烟,领着我去了镇上一位铁匠师傅的五金铺。

拜师礼很简单,磕个头,叫声师傅。

寒冬腊月,铁匠铺里炉火熊熊,热浪灼人。

我的脸皮被烤得通红发烫,像要裂开。

可师傅只是让我拉风箱、递铁钳、收拾煤渣,像个打杂的小工。

真正的打铁手艺?

我只能远远看着,眼巴巴地羡慕那铁锤下迸溅的火星。

更要命的是师娘。

那是个颧骨高耸、嘴唇刻薄的女人。

说话像淬了毒的针,专往人心窝子里扎。

饭桌上,清汤寡水,几根咸菜就是我的主菜,而她和她男人碗里总有油星。

天不亮就得爬起来生火做早饭,冰冷的井水冻得手指通红麻木。

刷锅洗碗、扫地倒垃圾,这些活计理所当然地落在我肩上。

她呢?

翘着二郎腿,嗑着瓜子,吐出的瓜子皮像是对我无声的嘲讽,嘴里还时不时蹦出几句:“手脚麻利点!

笨手笨脚的,学什么手艺?

我看你就是个吃白饭的!”

我咬着牙,低着头,把委屈和愤怒死死摁在心底。

为了学门吃饭的手艺,我认了。

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那天,大冷的天,滴水成冰。

师娘抱着一大盆她的脏衣服,啪地摔在我面前,盆底还压着几件刺眼的、属于女人的私密衣物。

“去,把这些洗了!

用热水,洗干净点!”

她命令道,语气像使唤牲口。

冰水刺骨,像无数根针扎进指缝。

我搓着那些布料,尤其是那几件碍眼的内衣,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屈辱感像毒蛇一样噬咬着心脏。

恨意和怒火在胸腔里左冲右突,几乎要炸开。

“磨蹭什么呢?

洗个衣服也偷懒?

还想不想跟你师傅学手艺了?

不想干趁早滚蛋!”

师娘尖利的声音又在身后响起,像鞭子抽打在我背上。

“哗啦——!”

积压的火山终于爆发了!

我猛地站起身,端起那盆刚洗好、还滴着冰水的衣服,用尽全身力气,狠狠泼在地上!

脏水溅湿了师娘的裤脚。

“对!

老子不学了!”

我吼得嗓子都破了音,眼睛通红,“不受你这鸟气了!”

在她目瞪口呆的瞬间,我转身冲回那个堆满杂物的角落,三两下把自己的破铺盖卷成一团,头也不回地冲出了铁匠铺的大门。

身后传来师娘气急败坏的尖叫和师傅的呵斥,但我什么都顾不上了。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我却觉得无比畅快,又无比迷茫。

家?

那个空荡荡的茅草屋?

算了吧。

脚步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姑姑家的方向。

姑姑看到我背着铺盖卷、一脸狼狈地出现,先是惊愕,听完我的哭诉,眼圈也红了。

她没多说什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厨房。

不一会儿,灶膛的火光亮起,久违的饭菜香气飘了出来。

那顿晚饭,是我离家后吃得最香、最暖的一顿。

晚上,昏暗的灯光下,我对姑姑说:“小嬢(方言:姑姑),我想出去闯闯。

去省城!

端盘子洗碗都行,总能挣口饭吃。”

“想好了?

去哪儿?”

姑姑忧心忡忡地问。

“嗯!”

我用力点头,“我去找狗腿子!

他在外面好像混得还行。”

“狗腿子……”姑姑念叨着这个不太雅观的外号,犹豫了一下,“也好,有个熟人照应,总比你一个人瞎撞强。

记住,出去别学坏!

好好干活,攒点钱,将来……还得娶媳妇呢。”

“小嬢!

你又笑话我!”

我臊得脸通红,心里却涌起一股暖流。

第二天,我跑到狗腿子家,问到了他的电话号码。

拨通电话,听到那个熟悉又带着点陌生腔调的声音时,我的心才真正落了地。

姑姑塞给我一个旧手帕包着的几百块钱,厚厚一沓,全是零票。

我知道,这是她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家里还有表弟表妹要养活。

攥着那沓带着体温的钱,我鼻子发酸,喉咙哽得说不出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