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周艳林薇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最新更新小说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周艳林薇)

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周艳林薇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最新更新小说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周艳林薇)

匿名 2025-09-13 06:54:17 1 下载本文
南宁的周末清晨,露水还凝在葛村路的扁桃树叶上,我(王建军)把雪佛兰停在“永州土菜坊”对面时,巷口的卷筒粉摊刚支起蒸笼,白雾裹着米香飘过来,混着远处酸嘢摊阿姨的白话吆喝——“酸嘢哦,5蚊一斤,芒果酸、李子酸都有哦”,把清晨的市井气揉得软软的。

前一晚跟周艳微信约好,今天来帮她整理招聘启事,顺便拍点后厨备菜的素材。

她在微信里反复说“不用太早,我七点才开始备菜”,可我想起第一章里她一个人又炒菜又收银的样子,还是定了西点半的闹钟——总觉得早点来,能帮她多搭把手,比如剁剁剁椒、理理食材,省得她又像上次那样,忙到下午两点才吃午饭。

卷闸门只拉到膝盖高,我弯着腰钻进去时,后厨的“咚咚”声己经撞在耳朵里。

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周艳林薇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最新更新小说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周艳林薇)

周艳攥着把不锈钢菜刀,正对着案板上的二荆条发力,额前的碎刘海沾着细汗,脸颊被灶台上的热气烘得通红,围裙下摆还沾着点昨晚没洗干净的辣椒油,像块暗红色的印记。

“周姐,我来早了?”

我把背包放在收银台角落,快步走进后厨。

剁菜声停了,周艳回头看我,眼睛亮了亮,又赶紧摆手:“哪能算早?

我也是刚到半小时!

你看我这手,刚剁了两斤辣椒,辣得发麻,洗了三遍肥皂都不管用。”

她把手伸过来,指关节泛着红,指缝里还嵌着点辣椒籽,“早知道让你别来这么早,这活儿糙得很,别把你手辣坏了。”

“我以前在家帮我妈剁过酸辣椒,抗辣能力强着呢。”

我从她手里接过菜刀,掂量了一下,刀背有点沉,刀刃磨得锃亮,“你教我怎么剁,要剁成颗粒还是细泥?”

周艳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又往案板上倒了些晒半干的二荆条——辣椒皮皱巴巴的,却红得发亮,“得剁成带颗粒的,太细了吃着没嚼头。

你先把蒂揪掉,切成两指宽的段,剁的时候刀斜着点,力度匀着来,不然有的碎有的整,拌进血鸭里不入味。”

她说着拿起一个辣椒,示范着揪掉蒂:“你看这辣椒,都是我老家永州祁阳寄来的,比南宁本地的辣得正,晒三天水分刚好,剁出来能存半个月。”

我照着她的样子揪辣椒蒂,指尖刚碰到辣椒皮,就觉得有点发烫。

剁了没两分钟,眼眶就开始发涩,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掉,周艳看着我揉眼睛的样子,忍不住笑:“怎么样?

这辣椒劲儿足吧?

我第一次剁的时候,辣得蹲在地上哭,我老公还笑我‘没出息,连辣椒都欺负你’。”

“周姐,姐夫现在身体好点没?”

我一边剁一边问,菜刀落在案板上的声音渐渐跟上周艳之前的节奏。

提到丈夫,周艳的声音软了些,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围裙上的布纹:“还那样,慢性肾炎,不能累着也不能生气,每天都得喝中药。

以前在老家,他还能帮我看餐馆的账,现在只能在家歇着,全靠我儿子周末回去搭把手。”

“您儿子不是在南宁读大专吗?

周末没课可以来店里帮忙啊。”

“来啊,上周六还来帮我收银呢。”

周艳的嘴角扬起来,眼里带着点骄傲,“他学计算机的,脑子灵,店里的收银系统坏了,修电脑的要收两百块,他捣鼓半小时就弄好了,还说‘妈,以后这活儿我包了,省点钱给爸买药’。”

我跟着笑了,手里的菜刀又快了点,案板上的辣椒碎渐渐堆成小堆,红得像团火。

剁到差不多的时候,周艳忽然拍了下大腿:“哎呀,酸笋忘了买!

昨天备的酸笋都用完了,中午客人点酸笋炒腊肉怎么办?”

“我去买吧,这附近有卖新鲜酸笋的吗?”

我把菜刀放在水龙头下冲了冲,辣椒沫顺着水流往下掉,在池子里晕开小小的红圈。

“水街那边有个老摊,姓黄的阿婆卖了二十年酸笋,脆得很,还没添加剂。”

周艳从抽屉里拿出十块钱,塞到我手里,指尖的辣椒汁蹭在我手背上,有点发烫,“你顺着葛村路往南走,拐到水街夜市那条巷,第一个路口就是,阿婆六点就出摊了,去晚了就只剩碎笋了。”

我揣着钱往外走,刚拐出水街的巷口,就看见个推着三轮车的阿婆,车斗里摆着几个陶瓮,瓮口盖着粗麻布,布上印着“黄记酸笋”西个黑字,跟周艳说的一模一样。

阿婆正弯腰给客人装酸笋,花白的头发用蓝布头巾包着,手上的银镯子随着动作“叮铃”响。

“阿婆,要两斤酸笋,要整根的。”

我走过去,把钱递过去。

阿婆抬起头,眼睛眯成条缝:“要整根的做酸笋炒腊肉吧?”

她的声音带着点南宁白话的尾音,软乎乎的,“最近永州来的周妹子总让我留整笋,说她客人就爱嚼这口脆劲儿。”

我愣了愣,笑着点头:“您认识周姐?”

“认识啊,她来南宁开餐馆第五年,年年冬天都买我腌的酸辣椒。”

阿婆用竹勺往塑料袋里舀酸笋,笋块泡在浅黄的酸水里,透着股清爽的酸气,“这妹子不容易,一个人撑着店,还要给老家的男人买药,儿子读书也得花钱,上次我多给她装了半斤酸笋,她非要塞回我五块钱,说‘阿婆您也不容易’。”

我接过酸笋,塑料袋沉甸甸的,酸气顺着袋口飘出来,呛得人鼻子发痒。

往回走的时候,路过一家老友粉摊,老板正往锅里扔酸笋、豆豉,“刺啦”一声,香气裹着热气扑过来,忽然想起第一章里跟林薇合租时,她总在周末早上煮老友粉,说“酸笋要多放,才够味”。

回到“永州土菜坊”时,周艳正蹲在门口整理招聘启事——还是那张A4纸,边角被风吹得卷了起来,上面用黑笔改了两处:“工资”后面加了“包午餐”,“年龄18-45岁”改成了“18-50岁”。

她看见我手里的酸笋,赶紧站起来:“可算回来了!

我刚跟两个应聘的打电话,一个说嫌工资低,一个说要照顾孩子来不了……慢慢来,总会找到合适的。”

我把酸笋放在后厨的水槽里,“黄阿婆还跟我夸你呢,说你实在。”

周艳的脸有点红,转身往消毒柜里拿玻璃杯:“阿婆人好,去年冬天我店里的水管冻裂了,还是她帮我找的修理工。”

她倒了杯凉茶递给我,杯底还沉着两颗罗汉果,“你尝尝,这是我老家寄来的罗汉果,比南宁买的甜。”

我喝了口凉茶,清甜的味道压下了嘴里的酸笋味,抬头看见墙上贴着张日历,上面用红笔圈着“15号”——离周艳丈夫下次复查还有十天。

她顺着我的目光看过去,声音轻了些:“本来想等招到服务员,我就回永州陪他复查,现在看来,又得往后推了。”

“要是实在没人,我周末再来帮你盯会儿店,你回去陪姐夫复查。”

我随口说道。

周艳的手顿在半空,玻璃杯里的凉茶晃出几滴:“那哪行?

你也有自己的工作,总不能耽误你……没事,我周末本来也没什么事,帮你看店还能拍点素材,一举两得。”

我指了指背包里的相机,“对了,咱们今天拍剁剁椒的镜头吧?

刚才我剁辣椒的时候,觉得那个画面特别有烟火气。”

周艳点点头,转身从案板下拿出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晒好的二荆条:“那我再拿点辣椒,咱们多剁点,省得下周再剁。”

她的菜刀落在案板上,“咚咚”声又响起来,比刚才更轻快了些,像是带着点盼头。

我打开相机,镜头对准案板上的辣椒——鲜红的二荆条在周艳手里变成碎粒,辣气混着热气飘过来,她额前的汗滴落在案板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忽然觉得,这镜头里的不只是剁椒,还有一个女人在南宁的烟火里,慢慢撑起生活的样子。

快到中午的时候,收银台的电话突然响了,周艳接起电话,声音一下子亮了:“真的吗?

你明天就能来上班?”

挂了电话,她兴奋地抓住我的胳膊:“有人来应聘了!

是个刚从老家来南宁的妹子,说能长期干!”

我看着她眼里的光,忽然想起第一章里她贴招聘启事时的落寞,心里也跟着暖起来。

她转身从后厨端出一碗刚煮好的永州米粉,上面加了双倍剁椒:“王老弟,尝尝我煮的米粉,算谢谢你帮我招到服务员!”

米粉的热气裹着辣香飘过来,我拿起筷子,忽然觉得这碗米粉里,不仅有永州的辣椒,还有南宁的晨露、水街阿婆的酸笋,以及一个女人在异乡里,慢慢熬出来的温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