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隋烬唐兴风起太原李渊李世民全本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完结隋烬唐兴风起太原李渊李世民

隋烬唐兴风起太原李渊李世民全本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完结隋烬唐兴风起太原李渊李世民

匿名 2025-09-13 07:11:35 2 下载本文

第一章 汾水寒大业十三年的太原,雪比往年来得更早。鹅毛雪片卷着朔风,把晋阳城头的隋字旗压得低垂,旗角冻硬的绸缎在风中发出“哗啦”脆响,像极了去年雁门之围时,宫阙外此起彼伏的哭嚎。李世民拢了拢玄狐皮大氅,指尖触到内里暗藏的环首刀鞘,冰凉的触感让他混沌的思绪清明了几分。他刚从晋祠回来,那里供奉的唐叔虞神像前,香灰积了厚厚一层,求平安的百姓跪了满地,却没几个真信神明能护着这乱世。“二公子,留守大人在书房等您,脸色不太好。

”家仆老周的声音带着颤,他跟了李家十年,从未见过李渊这般焦躁——自打昨日收到洛阳来的密信,老爷就把自己关在书房,连最爱的汾酒都没动过。李世民推门时,正撞见李渊把一叠文书扫落在地。

案几上的烛火晃了晃,映得他鬓边新添的白发格外扎眼。“你看看!看看杨广这荒唐诏命!

”李渊抓起最上面的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要我即刻押送河东三万民夫去江都修龙舟,寒冬腊月,这不是逼人造反吗?”李世民弯腰捡起散落的文书,目光落在“民夫冻毙者日以百数”的字句上,心沉了下去。他想起上月去西河巡查,沿途饿殍遍地,有妇人抱着冻僵的孩子跪在路边,只求一口热粥。那时他便知,隋室的江山,早已像这太原的冻土,一踩就碎。“父亲,”李世民的声音很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杨广猜忌成性,去年雁门之围,您带兵驰援,却被他猜忌拥兵自重;如今又要您押送民夫,若稍有差池,便是满门抄斩。这趟差,不能接。”李渊猛地坐在椅上,双手插进花白的头发里。他不是没想过反抗,可李家是北周旧臣,世代受隋恩宠,若举旗反隋,便是背主叛国。“可若不接,便是抗旨。晋阳周围,王威、高君雅的眼线无处不在,他们早就等着抓我们的把柄。”窗外的雪又大了,寒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烛火噼啪作响。李世民走到案前,从怀中掏出一卷地图,摊开在李渊面前。地图上用红笔圈出了太原周边的关隘:“父亲,太原左有太行,右有吕梁,汾水穿城而过,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隋军主力在辽东与高句丽纠缠,关内兵力空虚,正是起兵的好时机。”他指着地图上的西河郡:“西河粮草充足,先取西河,再下霍邑,然后直逼长安。只要拿下长安,奉代王杨侑为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英雄必望风归附。

”李渊盯着地图上的红圈,久久没有说话。他知道儿子说得对,可“反”字一旦说出口,就再也没有回头路。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长子李建成撞开房门,脸色苍白:“父亲!不好了!王威和高君雅带着兵往府上来了,说要查咱们私藏兵器的事!

隋烬唐兴风起太原李渊李世民全本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完结隋烬唐兴风起太原李渊李世民

”李渊猛地站起身,手不自觉地按向腰间的佩剑。李世民却按住了他的手,眼神锐利如刀:“父亲莫慌,他们没有实据,不过是试探。您先去前厅应付,我去后园调兵,若他们敢动手,咱们就今日反了!”李世民转身往外走,靴底踩过地上的文书,发出细微的声响。他走到庭院时,雪已经积了半尺深,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可他却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他抬头望向晋阳城头的隋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面旗,很快就要换成李家的唐旗了。第二章 晋阳变前厅里,气氛像结了冰。王威端坐在客位上,手指摩挲着茶杯边缘,目光却死死盯着李渊。他身后站着四个全副武装的卫兵,手按在刀柄上,随时准备动手。“李留守,”王威的声音带着刻意的温和,却掩不住眼底的猜忌,“近日听闻府中私藏了不少兵器,陛下有旨,要严查各地军备,还请李留守配合。”李渊端起茶杯,指尖微微颤抖,却强装镇定:“王通守说笑了,我李家世代忠良,怎会私藏兵器?想必是有人造谣,还望王通守明察。”高君雅冷笑一声,站起身走到厅中:“是不是造谣,搜一搜便知!李留守若是清白,又何必怕查?

”他挥手示意卫兵:“来人,去后园搜查!”就在卫兵要往外走时,厅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李世民带着十几个身着铠甲的士兵冲了进来,手中长枪直指王威和高君雅。

“谁敢动!”李世民的声音震得屋顶的积雪簌簌落下,“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意图谋反,现已被我拿下!”王威脸色骤变,拔出佩剑:“李世民,你血口喷人!我看是你们李家要反!

”他挥剑向李世民刺去,却被李世民侧身躲过,长枪一挑,便挑飞了他的佩剑。

旁边的士兵一拥而上,将王威和高君雅按在地上,捆了个结实。高君雅挣扎着嘶吼:“李渊!

你敢反隋,就不怕天下人唾弃吗?”李渊看着被按在地上的两人,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我李家本欲忠君报国,奈何杨广昏庸,滥杀无辜,百姓流离失所。

今日我举兵,非为谋反,实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他走到厅外,此时庭院里已经聚集了数百名家兵,都是李世民暗中训练的死士。李渊拔出佩剑,指向天空:“从今日起,我李渊在晋阳起兵,尊代王杨侑为帝,讨伐杨广,还天下太平!

愿意随我者,赏良田百亩,封官加爵;不愿者,可自行离去,绝不强求!”家兵们面面相觑,片刻后,有人率先喊道:“愿随留守大人起兵!”紧接着,更多的人跟着呼喊,声音震彻云霄,盖过了寒风的呼啸。李世民走到李渊身边,低声道:“父亲,王威和高君雅的部下还在城外,若不尽快解决,恐生祸端。”李渊点头,命李建成带五百人去收编王威的部队,又命李世民去晋阳宫安抚百官。他自己则坐镇府中,起草檄文,昭告天下。李世民带兵来到晋阳宫时,宫中文武百官早已吓得魂不守舍。

他走上殿去,将檄文念了一遍,最后说道:“如今大势已定,诸位若愿归顺,官职不变;若敢反抗,便是与天下为敌。”大多数官员见风使舵,纷纷跪地表示归顺,只有几个顽固的隋臣不肯屈服,被李世民下令关押起来。处理完宫中事务,李世民回到府中,却见李渊正对着一幅画像发呆——那是他的母亲独孤氏的画像。“母亲若是还在,定会支持我们的决定。”李渊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李世民走到他身边,看着画像中温婉的女子:“母亲一生行善,若见百姓受苦,也不会让我们坐视不管。父亲,我们起兵,不仅是为了李家,更是为了天下百姓。”李渊转过头,看着儿子坚毅的脸庞,突然觉得肩上的重担轻了些。他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好,明日我们就誓师出征,先取西河,再图长安!”当晚,晋阳城内灯火通明,士兵们忙着收拾行装,百姓们则聚在街头,议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兵变。有人担忧战火纷飞,有人却盼着能换个新君,过上安稳日子。李世民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的灯火,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起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他坚信,只要父子同心,兄弟协力,定能平定乱世,建立一个比隋朝更加强盛的王朝。

第三章 西河血誓师出征的那天,雪停了,太阳难得地露出了一角,却依旧没能驱散空气中的寒意。李渊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站在队伍最前面,身后是李建成、李世民率领的三万大军。“将士们!”李渊的声音在旷野中回荡,“今日我们出征,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是为了还天下一个太平!西河是我们的第一站,拿下西河,我们就有了粮草,有了立足之地!出发!”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西河进发,队伍绵延数十里,旗帜招展,鼓声震天。李世民骑着一匹乌骓马,走在队伍中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知道,西河郡丞高德儒是杨广的忠实走狗,定会拼死抵抗。果然,大军行至西河城外三十里处,就遇到了高德儒派来的斥候。李世民当机立断,命副将秦叔宝带一队骑兵去追击斥候,以免消息泄露。秦叔宝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提着几个斥候的首级回来复命。“二公子,斥候已全部斩杀,消息没有泄露。

”秦叔宝抱拳道,他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一道刀疤,显得格外凶悍。李世民点头:“好,传令下去,加速行军,趁西河守军不备,一举拿下城池。”大军加快速度,于次日清晨抵达西河城下。西河城虽然不大,但城墙高耸,护城河结冰,易守难攻。

高德儒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的大军,脸色阴沉:“李渊逆贼,竟敢犯我西河!将士们,随我杀贼,守住城池,陛下定会重赏我们!”城上的守军呐喊着,向城下射箭。

李渊命士兵们举着盾牌前进,逼近城墙。李世民则带着一队骑兵,绕到城侧,寻找攻城的突破口。“二公子,这里的城墙相对较矮,而且护城河的冰面较薄,我们可以从这里进攻。”秦叔宝指着一处城墙说道。李世民观察了片刻,点头道:“好,你带五百人,用撞木撞开城门,我带一队人从冰面过去,爬上城墙。”秦叔宝领命,带着士兵们推着撞木,向城门冲去。城上的守军见状,纷纷向撞木射箭,不少士兵中箭倒地。

但士兵们毫不畏惧,依旧奋力推着撞木,“砰”的一声巨响,城门被撞开了一个缺口。

与此同时,李世民带着士兵们踏过冰面,向城墙冲去。城上的守军向他们投掷石块和滚木,李世民躲闪不及,手臂被石块砸中,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袖。他咬着牙,继续向上攀爬,终于爬上了城墙,斩杀了几个守军,打开了城门。大军蜂拥而入,与城内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西河城内血流成河,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

高德儒见城池已破,带着残兵想要逃跑,却被李世民拦住。“高德儒,你残害百姓,助纣为虐,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李世民手持长枪,向高德儒刺去。高德儒拔出佩剑抵挡,却哪里是李世民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便被李世民挑落马下。李世民上前一步,长枪刺穿了他的胸膛。拿下西河后,李渊下令安抚百姓,打开粮仓,救济灾民。

百姓们感恩戴德,纷纷拿出家中的粮食和衣物,犒劳士兵。李世民则带着人清理战场,掩埋尸体,处理伤员。当晚,西河城内举行了庆功宴。李渊看着手下的将领们,笑着说:“今日拿下西河,多亏了各位将士的奋勇杀敌。尤其是世民,不仅身先士卒,还想出了破城的妙计,当记首功!”李世民站起身,抱拳道:“父亲过奖了,这都是将士们的功劳。如今西河已破,我们下一步应该尽快拿下霍邑,打通前往长安的道路。

”李渊点头:“好,明日我们就兵发霍邑。不过霍邑守将宋老生勇猛善战,而且据守天险,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宴罢,李世民回到营帐,想起白天战斗的场景,心中依旧有些沉重。

他知道,战争是残酷的,每一场胜利背后,都有无数人的牺牲。但他别无选择,想要结束这乱世,就必须经历这些血与火的考验。他走到帐外,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平定天下,让百姓们过上安稳的日子,不辜负那些为了这场战争而牺牲的人。第四章 霍邑险大军离开西河,向霍邑进发。

此时已是二月,天气渐渐转暖,沿途的冰雪开始融化,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行军速度慢了许多。李世民骑着马,走在队伍前面,眉头紧锁。他收到消息,霍邑守将宋老生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仅加固了城墙,还在城外的山道上设下了埋伏。而且,杨广已经派了援军,正向霍邑赶来,若不能尽快拿下霍邑,等援军一到,后果不堪设想。

“二公子,前面就是霍邑了。”秦叔宝指着前方的城池说道。李世民抬头望去,只见霍邑城坐落在两山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头上旗帜飘扬,守军严阵以待。

“看来宋老生已经做好了准备。”李世民沉声道,“我们不能硬攻,必须想个办法引他出城。

”李渊也来到阵前,观察着霍邑的地形:“宋老生勇猛但多疑,我们可以派人去城下骂阵,激怒他,让他出城迎战。”李世民点头:“好,就让程咬金去骂阵。他性子急躁,骂起人来最有气势。”程咬金领命,带着几个士兵来到城下,指着城头上的宋老生破口大骂:“宋老生!你个缩头乌龟!有本事就出城来战,躲在城里算什么英雄!”宋老生站在城头上,气得脸色铁青。他本是个暴脾气,哪里经得起这般辱骂,当即就要下令出城迎战。旁边的副将连忙拉住他:“将军,不可!

李渊狡猾多端,说不定是诱敌之计。”宋老生瞪了副将一眼:“我手下有两万大军,还怕他李渊不成?今日我定要斩杀李世民,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他挣脱副将的手,下令打开城门,带着大军冲了出去。李渊见宋老生果然出城,心中大喜,连忙下令:“李建成,你带一队人从左侧包抄,世民,你带一队人从右侧包抄,我率军正面迎敌!”三支军队像三把利剑,向宋老生的大军杀去。宋老生的军队虽然勇猛,但被分成三路夹击,很快就乱了阵脚。宋老生见状,心中暗道不好,想要率军退回城中,却发现城门已经被李渊的士兵占领。“不好!我们中计了!”宋老生大喊,想要突围,却被李世民拦住。“宋老生,今日你插翅难飞!”李世民手持长枪,向宋老生刺去。

宋老生奋力抵挡,与李世民大战起来。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宋老生的武艺虽然高强,但李世民年轻力壮,而且枪法精湛,渐渐占了上风。就在这时,秦叔宝率军赶来,从侧面偷袭宋老生。宋老生猝不及防,被秦叔宝一锏打在背上,口吐鲜血,跌下马来。李世民趁机上前,长枪刺穿了他的胸膛。宋老生一死,他的军队顿时群龙无首,纷纷投降。李渊率军进入霍邑,安抚百姓,休整军队。当晚,李渊在霍邑府中召开军事会议。

“如今霍邑已破,前往长安的道路已经打通。”李渊看着手下的将领们,“接下来,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建成率领,攻打潼关,另一路由世民率领,攻打长安周边的县城,扫清障碍。一月后,我们在长安城下汇合。”李世民和李建成领命。次日,两人分别率军出发。李世民率军攻打长安周边的县城,他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每到一处,都先派人劝降,若守军不肯投降,再下令攻城。而且,他严令士兵不得伤害百姓,不得抢掠财物,因此深得百姓拥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世民就拿下了长安周边的十几个县城,扫清了长安的外围障碍。

而李建成也顺利拿下了潼关,切断了长安与外界的联系。两人按照约定,在长安城下汇合。

此时,李渊也率领大军赶到,三支军队汇合在一起,兵力达到了十万之众,将长安城团团围住。长安城内,代王杨侑吓得魂不守舍。他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哪里见过这般阵仗。朝中大臣们也人心惶惶,有人主张投降,有人主张抵抗。李渊派人进城,劝杨侑投降,表示愿意尊他为帝,保全他的性命。杨侑见大势已去,只好答应投降。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率军进入长安,尊杨侑为隋恭帝,改元义宁。李渊自任大丞相,封唐王,总揽朝政。李世民站在长安城头,望着下方繁华的城池,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拿下长安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们还要平定天下,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而这一切,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第五章 长安乱长安的冬天,总是来得又早又冷。

李渊住进大兴宫后,宫里的炭火烧得很旺,却依旧驱不散他心头的寒意。自从尊杨侑为帝,他总觉得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自己,那是长安城里无数隋臣的目光,有不满,有猜忌,还有隐藏的敌意。李世民察觉到父亲的忧虑,这天晚上,他提着一壶汾酒,来到李渊的书房。

“父亲,喝点酒暖暖身子吧。”他给李渊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这是从晋阳带来的陈酿,您尝尝,还是从前的味道。”李渊端起酒杯,却没喝,只是盯着杯中晃动的酒液。“世民,你说我们做得对吗?”他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杨侑是杨广的孙子,我们尊他为帝,却把持朝政,跟当年的曹操有什么区别?

”李世民放下酒杯,眼神坚定:“父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我们是为了天下百姓。如今杨广还在江都,宇文化及、李密等人各据一方,若我们不尽快稳定长安,整合力量,天下只会更乱。

等平定了乱世,再还帝位于杨侑也不迟。”李渊沉默了片刻,缓缓喝了一口酒。“你说得对,可长安城里并不太平。前几日,有几个隋臣暗中联络突厥,想要里应外合,幸亏被你及时发现。这往后的日子,怕是不会安生。”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建成推门进来,脸色凝重:“父亲,二弟,出事了!洛阳传来消息,李密率领瓦岗军攻打洛阳,杨广派来的援军被李密击溃,洛阳危在旦夕!

”李世民心中一凛:“李密若拿下洛阳,势力会大增,到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个强敌。

而且洛阳是中原重镇,粮草充足,绝不能落入李密手中。”李渊站起身,在书房里踱了几步:“如今长安刚定,我们不能轻易出兵。这样,世民,你派秦叔宝带一队人去洛阳周边打探消息,密切关注李密的动向。建成,你负责安抚长安百姓,整顿军备,防止有人趁机作乱。”两人领命而去。

李世民回到自己的府邸,立刻召见秦叔宝,命他即刻出发。秦叔宝领命后,连夜带着一队骑兵离开了长安。接下来的几日,长安城里还算平静。

李世民每日都在府中研究地图,分析天下局势。他知道,除了李密,宇文化及在江都拥兵自重,窦建德在河北称王,杜伏威在江淮一带活动,这些人都是潜在的威胁。要想平定天下,必须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这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