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皇后穿越成顶流明星(沈清辞沈清)在哪看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冷宫皇后穿越成顶流明星(沈清辞沈清)
阳光晒在脸上,有点发烫。 沈清辞没停下,继续往前走。 鞋底裂开的地方蹭着水泥地,每一步都发出轻微的“啪嗒”声,像是随时会彻底散架。 她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只知道不能停。 街边的树影断断续续扫过她身上,风吹得裙角乱飞。 她抬手按了按袖口,金簪还在,贴着手腕,有点凉。 路过一家便利店,玻璃门开着,冷气涌出来。 她迟疑了一下,往里看了一眼。 角落有个充电站,红色数字跳着:“1元/10分钟”。 她没进去。 站在门口,盯着那排插座看了很久。 手机在口袋里快没电了,屏幕灰了一圈,只剩中间一条细线。 她知道,一旦关机,就彻底断了联系。 没有钱,没有住处,连个能响的铁盒子都没有,她就真的什么也不是了。 她转身,看向门口一个刚拔掉充电线的年轻人。 短袖、双肩包,正低头看手机。 她往前半步,声音压得很低:“那个……能让我充会儿电吗? 就十分钟。” 对方抬头,愣了一下,上下打量她。 破裙子、旧拖鞋,脸上还有道结了痂的红痕。 他没说话,把线递了过来。 “谢谢。” 她接过,手指有点抖,插进手机,屏幕一闪,开始充电。 1%、2%……数字往上爬。 她靠着墙站,不敢离太近,怕别人觉得她赖着不走。 眼睛一首盯着屏幕,等那个能接电话的瞬间。 十分钟到,她拔下线,还回去。 对方摆摆手走了。 她没道第二声谢,只是把手机攥紧了些。 刚走出几步,铃声突然炸响。 屏幕上三个字:林姐。 她没立刻接。 站在街角,听着铃声一遍遍响,车流从身边冲过去,有人按喇叭,有小孩尖叫着跑过。 她看着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着阳光,刺得眼睛发酸。 第五声,她按下接听。 “喂。” “哟,还活着?” 林姐的声音像刀片刮玻璃,“手机都快关机了,真当自己能玩消失?” 沈清辞没出声。 “我给你最后一条路。” 林姐语速很快,没给她开口的机会,“《寻找失落的技艺》节目组要人,冷门综艺,没人看,但好歹算履约。 你去录一期,吃住全包,还能拿两万定金。” 沈清辞睫毛动了动。 “不去?” 林姐冷笑,“违约金翻倍,八百万变一千六。 明天我就把你的合同纠纷、私照、酒吧视频全扔网上。 你猜,是被人骂‘跑路艺人’死得快,还是被说‘卖身还债’死得快?” 风卷着塑料袋从脚边滚过。 她想起王姨甩手扔簪子的力道,想起那声“地摊货”,想起镜子里自己带伤的脸。 她没解释,没求情,也没问节目是什么、要做什么。 只是说:“我去。”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 “你说什么?” “我说,我去。” 声音很平,没起伏,也没情绪,“什么时候录?” “后天早上六点,城东影视基地集合。 迟到一分钟,当缺席处理。” “好。” “别搞花样。” 林姐语气缓了半秒,又压下来,“这节目虽然糊,但签了字就是正式履约。 你要是敢再跑,我让你在圈子里再也接不到一个通告。” “我知道了。” 电话挂了。 沈清辞站在原地,手机屏幕还亮着,电量37%。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 指甲缝里有灰,手腕上被金簪刮出过一道浅痕,现在己经结痂。 她没觉得疼,只觉得这具身体比想象中结实。 两万块,够交三个月房租,够买几件像样的衣服,够让她不在便利店门口求人充电。 但她要的不是这两万。 她要的是——还能被需要。 一个快被踢出圈的人,突然又被拉回来,不是因为谁发善心,而是因为节目缺人。 再冷门,也是个舞台。 再小的角色,也是个位置。 只要站在那儿,就不是彻底输了。 她抬头看天。 阳光依旧刺眼,但她没再眯眼。 她想起早上出门前看到的那张海报,白衬衫男人靠墙站着,眼神冷得像冰。 那句话还在脑子里:“冷静,是最高级的反击。” 她以前不懂。 现在懂了。 慌的人,才会乱扑腾。 怕的人,才会低头求饶。 她己经在冷宫里死过一次,不是死于疾病,不是死于毒药,是死于无人问津。 这一次,她不想再悄无声息地消失。 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短信弹出来:您尾号8821的账户收到转账500元,备注:预支路费。 她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 五百块,不够打车,不够住店,连买双新鞋都不够。 但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因为“要去做事”而拿到钱。 不是施舍,是预付。 她把手机收进口袋,转身往公交站走。 站牌下挤着几个等车的人,她站在边上,不说话,也不看别人。 车来了,她跟着人群往上走,刷卡时发现卡里余额不足。 “投币两块。” 司机头也不抬。 她摸口袋,空的。 正要退下,前面一个穿校服的女孩回头,替她刷了卡:“一起的。” 她没否认,低声说了句“谢谢”,走到后排坐下。 车开起来,窗外的楼一栋栋往后退。 她看着玻璃上的倒影,脸上的伤快好了,眼神却比之前沉。 她忽然想起前世在冷宫时,每逢年节,宫里都会办“百工赛”。 绣娘比针法,乐师比琴技,连厨娘都能争个“御膳头牌”。 她那时从不参加,因为她知道,再精巧的手艺,也换不来一句“皇后贤淑”。 可现在不一样了。 这个节目叫《寻找失落的技艺》。 她会的东西很多——琴棋书画,她能写《广陵散》的谱;女红厨艺,她能复原失传的“梅花冻”。 这些东西在前世是枷锁,是“皇后该有的样子”,但现在,它们可能是她的刀。 不是用来伤人。 是用来——活下来。 车停了一站,有人下车。 她没动,继续坐着。 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林姐发来的群发通知:所有参录人员请注意,节目组要求每人准备一项传统技艺展示,时长三分钟,不可重复。 具体名单与顺序将于明日公布。 她看完,没回。 手指在屏幕上停了几秒,然后打开浏览器,搜:“传统技艺 适合综艺 展示时间三分钟”。 页面跳出一堆推荐:剪纸、糖画、茶艺、刺绣……她一条条往下看。 最后停在“古法点茶”上。 指尖滑动,看视频演示:注水、击拂、茶沫如云。 整个过程安静、精准,像一场仪式。 她盯着看了三遍。 然后点收藏。 车到终点,她起身下车。 太阳偏西,影子拉得很长。 她走了一段,拐进一条小巷。 巷子窄,两边是老居民楼,晾衣绳横七竖八,滴着水。 她忽然停下。 从袖口掏出金簪,捏在手里。 不是金的,又如何? 被人踩进泥里,又如何? 她能用这根簪子,挑开冷宫的锁,也能用它,在这世上撬开一道缝。 她把簪子收回去,抬脚继续走。 巷子尽头有家二手商店,门口摆着几双女鞋。 她走过去,蹲下身,翻了翻。 一双平底黑布鞋,鞋面干净,码数刚好。 她问价,老板说三十。 她摸遍全身,只摸出两张皱巴巴的纸币,加起来二十块。 她没走,从包里翻出一支口红——早上出门时顺手拿的,没用过。 递过去:“这个,能抵十块吗?” 老板看了看,点头。 她付了钱,当场换上鞋。 旧拖鞋留在店门口,没带走。 新鞋有点硬,但稳。 她站起来,拍了拍裙摆,往巷口走。 远处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一男一女在路边摊吃烤串,笑声很大。 她没看他们,只盯着前方的路。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她拿出来,是房东王姨的未接来电,连打三个。 她没回。 往前走了十步,又收到一条短信:您预约的影视基地附近青旅床位己确认,今晚入住,费用从预付款扣除。 她看完,把手机放回口袋。 风从背后吹来,掀起发丝。 她抬手别了别,动作很轻。 走到路口,红灯。 她站着等。 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着夕阳,金灿灿的,像极了宫里的琉璃瓦。 她看着那光,没眨眼。 绿灯亮了。 她迈步过街,脚步很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