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穿越矮大紧,逆天改命晓松张克群推荐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穿越矮大紧,逆天改命(晓松张克群)

穿越矮大紧,逆天改命晓松张克群推荐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穿越矮大紧,逆天改命(晓松张克群)

匿名 2025-09-13 07:30:23 1 下载本文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开始载入宿主记忆备份……深度整合中……”晓松——或者说,此刻被系统强制沉浸于记忆洪流中的穿越者——只觉得眼前一黑,无数画面碎片如同老式电影胶片般飞速掠过。

记忆的起点,并非他自己的降生,而是弥漫着干校尘土气息的风。

他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本是清华大学的,被下放到河南干校,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在辽阔而贫瘠的农田里劳作。

男人背影清瘦,眉头习惯性地微蹙,即使在劳动休息的间隙,也拿着树枝在地上无意识地画着复杂的几何图形。

穿越矮大紧,逆天改命晓松张克群推荐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穿越矮大紧,逆天改命(晓松张克群)

女人则更显利落,她动作干脆,眼神里有种不服输的亮光。

这就是他的父母,高立人与张克群。

清华建筑系的金童玉女,却被时代的洪流冲到了这里。

他们很少说话,但一个眼神的交汇,便能看出那份深植于灵魂的默契与知识分子特有的坚韧。

记忆陡然变得模糊而温暖,带着婴儿的啼哭和外婆哼唱的吴侬软语。

11月14日,他降生了。

关于这个日子,他最早听到的调侃并非来自外人,而是母亲带着笑意的自嘲:“1114,要要要死,哎哟,这日子选的,看来咱这孩子可能一路不顺啊。”

这玩笑话,却像一句无心之谶。

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他是在上海外婆家度过的。

外婆家弄堂里的烟火气,与清华园的严谨书卷气截然不同。

他在这里学会了撒娇、淘气,也第一次接触到音乐——或许是邻居家咿咿呀呀的收音机,或许是外婆偶尔哼起的评弹小调。

“要要要死?”

小小的他某一天突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能是‘要要要发’?

音乐不就是‘发’吗?”

这孩子气的谐音梗,竟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莫名的种子:也许音乐,是能扭转命运的东西。

记忆的画面清晰起来,他回到了北京父母身边,上了小学。

家里的经济状况依旧捉襟见肘。

母亲张克群看着儿子日渐长高的个头和总是短一截的裤脚,眉头锁紧了。

某一天,她下班回来,眼里闪着一种做贼似的兴奋光芒。

她把晓松拉到里屋,神秘地从布包里掏出几大张印满了简谱和歌词的纸,还有浓浓的油墨味。

“儿子,你看,现在最流行的歌!

《乡恋》、《绒花》……妈单位有好纸好墨,印得清楚!”

接下来的几个晚上,家里变成了“地下印刷厂”。

母亲负责排版、油印,小小的晓松则负责笨手笨脚地折叠、装订。

一本本简陋却内容扎实的“流行歌本”诞生了。

“拿到学校去,悄悄卖给同学,一毛一本!

就说……就说帮家里亲戚卖的。”

母亲叮嘱他,眼神里有冒险家的光芒,也有对儿子的些许愧疚。

歌本销路出奇的好。

那笔“巨款”确实改善了家里的伙食,添置了新衣。

但家里的气氛却悄然变了。

父亲高立人发现了。

他没有制止,只是变得更加沉默。

饭桌上,他看着碗里多出来的红烧肉,眼神复杂。

他享受着妻子“违法”带来的成果,骨子里的清高与原则却又让他备受煎熬。

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更深地把自己埋进图纸里,用沉默表达着一种不认同的抗议。

而母亲,则用一种“看吧,我能解决问题”的坦然,回应着这份沉默。

她认为活着、活好,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晓松人生中第一次“商业实践”,成功,却带着原罪。

它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父母二人根深蒂固的性格差异:一个是务实至上的行动派,一个是恪守内心的理想主义者。

裂痕虽未扩大成鸿沟,但那道冰冷的阴影,却悄然横亘在了这个家之间,或许,今天的情感危机,源自于两种性格的碰撞,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这种阴影也横亘在了严肃的父亲和这个似乎过于乐观、甚至有点“投机”的儿子之间。

中学时代,晓松在两种氛围中拉扯:学校里的他,展现出惊人的聪明,尤其在理科方面;回到家,面对沉默严谨的父亲,他则下意识地用一种玩世不恭的乐观来武装自己,仿佛那样就能抵御那种无形的压力。

他热爱音乐,那把破吉他是他最好的朋友。

父亲对此不置可否,或许在他心中,这仍是“要要要死”的不务正业。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知识重新被重视。

凭借着过人的天资和清华园里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他几乎是毫无悬念地拿到了清华的保送名额。

只是专业选择上,父子间又有了一次无声的交锋——父亲自然希望子承父业,学建筑,学理工。

而晓松,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妥协之下,最终选择了新兴的电子工程系。

记忆回溯结束。

晓松猛地睁开眼,依旧躺在吱呀作响的单人床上,额角渗出细汗。

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

所有的性格、所有的选择、所有的家庭暗涌,都有来处。

母亲的大胆与冲劲,父亲的严谨与克制,共同塑造了他。

而那“要要要发”的谐音梗,仿佛一个贯穿始终的暗线,指引着他最终走向与纯粹理工科不同的、更喧嚣、更恣意的人生。

系统界面幽幽闪烁,仿佛在消化刚刚整合完毕的记忆数据。

晓松摸了摸枕下的存折,那二百八十元,此刻感觉更加沉重。

这里面,或许也延续着母亲那种“只要结果好,不妨手段活”的基因?

他嘴角勾起一丝复杂的笑意。

这一世,他拥有前世的先知,拥有系统,也彻底理解了这具身体所承载的一切。

那么,故事的确该换个写法了。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