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饕餮萌宝:克亲?不,是旺全家!玉儿沈继安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饕餮萌宝:克亲?不,是旺全家!(玉儿沈继安)

饕餮萌宝:克亲?不,是旺全家!玉儿沈继安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饕餮萌宝:克亲?不,是旺全家!(玉儿沈继安)

匿名 2025-09-13 07:51:18 1 下载本文

相府嫡女沈清辞,自豆蔻年华便将一颗真心系在青梅竹马的顾晏之身上。为他,她褪去娇憨苦学琴棋书画,寒冬里亲手烹煮他爱食的糕点,哪怕指尖冻得青紫;为他,她放下矜持频繁踏足顾府,只为能多瞧一眼他伏案读书的身影,哪怕换不来他半分热络回应。

多年付出如石沉大海,就在她对这份单向奔赴的感情彻底心灰,决意拒了两家联姻的婚约时,却意外获得了听见顾晏之心声的能力。那清冷外表下,藏着的竟是“她今日簪的白玉兰真好看”“冻红的手真让人心疼”的炽热惦念。

第一章暮春的相府,总是被一片沁人的绿意包裹。抄手游廊旁的芭蕉叶沾着晨露,风一吹便簌簌作响,惊飞了廊下栖息的几只麻雀。沈清辞坐在窗边的妆镜前,指尖捏着一支刚绣好的并蒂莲荷包,针脚细密,丝线配色雅致,是她熬了三个夜晚才完成的。

“小姐,这荷包绣得可真好看,顾小公子见了定会喜欢。

”贴身丫鬟挽月端着一碗刚温好的桃花羹走进来,见沈清辞对着荷包出神,忍不住笑着打趣。

饕餮萌宝:克亲?不,是旺全家!玉儿沈继安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饕餮萌宝:克亲?不,是旺全家!(玉儿沈继安)

沈清辞的脸颊微微泛红,将荷包小心翼翼地放进锦盒里,轻声道:“别乱说,不过是……不过是想着他近日要去书院,给他做个荷包放些零碎罢了。”话虽如此,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顾府与相府仅一墙之隔,从这个角度,恰好能看见远处顾晏之书房窗棂的一角。她与顾晏之的缘分,要从垂髫之年说起。

那时沈清辞还是个爱追着蝴蝶跑的小丫头,一次在府里的花园里摔了跤,哭得撕心裂肺,是恰好来相府做客的顾晏之,沉默地递来一块干净的帕子,还蹲下身,帮她拂去了裙摆上的泥土。自那以后,沈清辞便像个小尾巴,总跟在顾晏之身后。他读书,她便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玩着布偶;他练剑,她便端着茶水,在一旁候着,生怕他渴了累了。顾晏之性子清冷,话不多,对她的亲近,既不主动回应,也不刻意推开,就像对待院子里寻常的花草,平淡得没有波澜。可沈清辞不介意。她总觉得,顾晏之只是慢热,只要她足够努力,总能焐热他的心。及笄那年,京中举办赏花宴,各家公子小姐齐聚御花园。沈清辞特意换上了母亲新为她做的粉色衣裙,还簪了一支成色极好的珍珠簪子,只为能在顾晏之面前,多几分亮眼。宴会上,她鼓足勇气,走到正在与友人交谈的顾晏之面前,轻声道:“晏之哥哥,我……我为你弹一曲《凤求凰》吧?”顾晏之转过头,目光落在她身上,没有波澜,只是淡淡点头:“随意。”沈清辞坐在琴前,指尖落在琴弦上,却因紧张微微发颤。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将所有的心意都融入琴声里。悠扬的琴音在御花园中散开,引得不少人侧目。一曲终了,众人纷纷称赞,可顾晏之只是转过身,继续与友人交谈,仿佛方才那曲琴音,与他无关。沈清辞的心,像被冷水浇了一下,凉丝丝的。她攥紧了裙摆,强忍着眼底的酸涩,默默走回了母亲身边。母亲看着她失落的模样,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叹了口气:“清辞,感情的事,不能强求。”可沈清辞不信。她觉得,顾晏之只是还没看到她的好。从那以后,她更加努力地打磨自己。她请了最好的先生,苦学琴棋书画,不过两年,便成了京中人人称赞的才女。她知道顾晏之爱吃甜食,尤其是松子糕,便亲自去厨房学做,寒冬腊月里,守在灶台前,一遍遍尝试,指尖被烫伤了好几处,终于做出了与顾府厨娘不相上下的松子糕。

她还特意去了解顾晏之喜欢的书籍,提前将书中的难点弄懂,只为能在他偶尔提及的时候,能与他多说几句话。每次去顾府送点心,沈清辞都要提前半个时辰梳妆打扮,只为能以最好的模样出现在他面前。可多数时候,她只能在书房外,远远看着顾晏之伏案读书的背影,连与他说上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偶尔顾晏之走出书房,看见她,也只是淡淡颔首,便转身离开,从未问过她是否冷了、累了,也从未接过她手中的点心,只让下人代收。挽月看着自家小姐一次次满怀期待而去,又一次次失落而归,心里很是心疼:“小姐,顾小公子他……他根本不值得你这样付出。

你看别家的公子,对自家的姑娘多上心,哪像顾小公子这样,冷冰冰的。

”沈清辞捧着刚做好的松子糕,指尖冰凉,却还是强撑着笑了笑:“挽月,再等等,也许……也许他只是太忙了。”可这一等,便又是三年。三年里,她的爱意如疯长的藤蔓,缠绕着她的心脏,可顾晏之的态度,却始终如同一座冰山,从未有过一丝融化的迹象。这日,沈清辞又去顾府送点心。刚走到书房外,便听见里面传来顾晏之与他好友陆景明的对话。

陆景明笑着打趣:“晏之,你说沈小姐对你这般痴心,你就真的一点都不动心?

我瞧着沈小姐,才貌双全,性子又好,可是京中多少公子求而不得的姑娘。

”沈清辞的心跳瞬间加快,她屏住呼吸,等着顾晏之的回答。书房里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顾晏之清冷的声音:“不过是孩童时的情谊,她心性单纯,再过些时日,便会明白。

”“明白?明白什么?”陆景明追问。“明白我们之间,并无可能。

”顾晏之的声音没有丝毫起伏,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小事。沈清辞站在门外,手里的食盒“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里面的松子糕撒了一地。书房里的对话戛然而止,紧接着,门被打开,顾晏之站在门口,看着地上的狼藉,又看了看脸色苍白的沈清辞,眉头微蹙,却依旧是那副冷淡的模样:“怎么如此不小心?”沈清辞的眼泪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她看着顾晏之,声音带着哽咽:“晏之哥哥,三年来,我做的一切,在你眼里,都只是孩童时的情谊吗?”顾晏之没有回答,只是弯腰,捡起地上的食盒,递给身边的下人,随后对沈清辞道:“天色不早了,沈小姐还是早些回府吧。”说完,他便转身走进书房,关上了门,将沈清辞所有的委屈和泪水,都隔绝在了门外。

沈清辞站在原地,寒风刮过,吹得她浑身发冷。她看着那扇紧闭的书房门,心里的某个角落,好像随着那扇门的关闭,彻底碎了。第二章从顾府回来后,沈清辞便病倒了。她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母亲看着她这般模样,心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她知道,女儿的心结,只有顾晏之能解开,可顾晏之那边,却始终没有任何动静。就这样过了半个月,沈清辞的身体渐渐好转,可心里的那道坎,却始终跨不过去。她不再像从前那样,频繁地去顾府,也不再刻意关注顾晏之的消息,只是安安静静地待在相府,看书、弹琴,试图将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一点点从心底抹去。就在她以为,自己终于能慢慢放下顾晏之的时候,一道圣旨,却打破了所有的平静。那日,传旨太监带着圣旨来到相府,宣读了皇帝的旨意——为表彰相爷与顾将军多年来的功绩,特赐婚相府嫡女沈清辞与顾将军之子顾晏之,择日完婚。圣旨宣读完毕,相府上下一片欢腾,唯有沈清辞,愣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她看着那明黄色的圣旨,只觉得荒谬。

她追了顾晏之这么多年,他对她始终冷淡,如今却要因为一道圣旨,嫁给自己心心念念却又让自己遍体鳞伤的人。“清辞,你怎么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母亲拉着她的手,脸上满是喜悦,“你不是一直喜欢晏之那孩子吗?如今陛下赐婚,你们终于能在一起了。”沈清辞看着母亲欣喜的模样,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喜欢吗?曾经,她是那么喜欢,喜欢到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可现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失望,她的心,早已不像从前那般炽热。尤其是想到顾晏之在书房里说的那句“我们之间,并无可能”,她更是觉得,这场婚事,不过是一场闹剧。“娘,我……我不想嫁。

”沈清辞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母亲愣住了,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清辞,你说什么胡话呢?这可是圣旨,岂能容你任性?更何况,你喜欢晏之这么多年,如今愿望成真,怎么反倒不愿意了?”“我喜欢他的时候,他不喜欢我。

如今……如今我已经不喜欢了。”沈清辞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娘,我想向陛下请旨,收回这门婚事。”“胡闹!”相爷从外面走进来,听到沈清辞的话,脸色沉了下来,“君无戏言,圣旨已下,岂能说收回就收回?你可知抗旨的后果?

不仅你会遭殃,整个相府都会受到牵连!”沈清辞看着父亲严厉的眼神,心里满是委屈。

她知道抗旨的后果,可她真的不想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去过那种一潭死水的日子。

就在她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顾府派人来了,说是顾晏之奉命前来相府,商议婚事相关事宜。沈清辞的心,猛地一紧。她不想见顾晏之,可在父亲母亲的催促下,终究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前厅。前厅里,顾晏之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锦袍,身姿挺拔,面容依旧清冷。他坐在椅子上,与相爷交谈着,神色平静,仿佛这场婚事,与他无关。

沈清辞走进前厅,目光不自觉地落在顾晏之身上。四目相对,顾晏之的眼神没有丝毫波澜,只是淡淡颔首,算是打过招呼。沈清辞收回目光,在母亲身边坐下,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她听着父亲与顾晏之讨论婚期、聘礼等事宜,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什么都听不进去。就在这时,她突然听见一个清晰的声音,在她的脑海里响起:“清辞今日穿的淡绿色衣裙真好看,衬得她脸色好了些。之前她生病,我本该去看看的,可又怕她不愿见我……”沈清辞猛地愣住了。她环顾四周,前厅里除了父亲、母亲、顾晏之和几个下人,没有其他人。而且,刚才那个声音,温柔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分明是……顾晏之的声音!可顾晏之明明坐在那里,嘴唇动都没动,怎么会说话?难道是她出现了幻觉?沈清辞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可紧接着,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她方才看我的时候,眼神里满是疏离,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那日在书房,我说的话是不是太重了……其实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的心意。”这一次,沈清辞听得清清楚楚。那个声音,就是顾晏之的!而且,从声音的内容来看,顾晏之心里,似乎并非像他表面那样,对自己毫无在意。她难以置信地看向顾晏之,只见他依旧面无表情地与相爷交谈着,仿佛刚才那温柔又愧疚的心声,并非出自他口。“清辞,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母亲察觉到她的异样,关切地问道。沈清辞回过神,摇了摇头:“娘,我没事,可能是刚才有些头晕。”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震惊与疑惑。

她开始仔细留意顾晏之的一举一动,同时也专注地听着脑海里的声音。接下来的时间里,脑海里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响起:“她好像瘦了,是不是生病的时候没好好吃饭?等下回去,让厨房做些她爱吃的点心,让人送到相府去。”“婚期定在三个月后,会不会太赶了?

她会不会还没准备好?”“相爷说聘礼要按照最高规格来,这样才能体现对清辞的重视,没错,就该这样。”沈清辞的心,一点点被这些心声温暖着。原来,顾晏之不是不爱她,只是不懂得如何表达。他会在意她的穿着,会担心她的身体,会为她考虑婚期是否合适,会在乎聘礼是否体面。之前在书房,他说“我们之间,并无可能”,或许只是口是心非。

他只是太过于内敛,不懂得如何将自己的心意宣之于口。想到这里,沈清辞之前所有的委屈和失望,仿佛都有了归宿。她看着顾晏之清冷的侧脸,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原来,她这么多年的等待,并不是一场空。商议完婚事,顾晏之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沈清辞,依旧是那副冷淡的模样:“沈小姐,婚期已定,你……好好准备。”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

可沈清辞却清晰地听见,他心底在说:“清辞,等我,三个月后,我一定会让你幸福的。

”沈清辞站在原地,看着顾晏之离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期待。她决定,不再纠结过去的失望,给顾晏之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她相信,只要他们好好经营,婚后的生活,一定会很幸福。第三章婚期定在三个月后的霜降时节。这三个月里,相府和顾府都忙碌了起来,采买聘礼、筹备嫁妆,京中的百姓都在议论着这场门当户对的联姻。沈清辞的心情,也从最初的震惊与疑惑,慢慢变得期待。这段时间里,她又多次“听”到了顾晏之的心声。有一次,她去街上的绸缎庄挑选嫁衣的面料,恰好遇到了也在那里的顾晏之。

他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模样,只是对着掌柜的吩咐着什么。沈清辞站在不远处,听见他心底在说:“清辞喜欢淡雅的颜色,那匹天青色的云锦不错,做嫁衣的衬里,她应该会喜欢。还有那匹粉色的,上面绣着海棠花,适合做披风,她穿粉色好看。

”沈清辞听着,脸颊微微泛红。她走上前,轻声道:“晏之哥哥,你也来选布料?

”顾晏之转过头,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随即又恢复了冷淡:“嗯,为婚事准备些东西。”“我看那匹天青色的云锦不错,”沈清辞指了指那匹云锦,笑着说,“做嫁衣的衬里,应该会很舒服。”顾晏之的眼神顿了顿,随即点头:“嗯,确实不错。

”他的心底却在说:“清辞也喜欢这匹云锦,太好了。我就知道,我们的眼光是一样的。

”沈清辞看着他表面平静、心底却满是欢喜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还有一次,顾晏之亲自上门送来了一批首饰,说是给沈清辞的聘礼之一。沈清辞打开首饰盒,里面琳琅满目,有翡翠手镯、珍珠耳环、红宝石项链,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她拿起一支白玉簪子,簪子上雕刻着精致的梅花,正是她最喜欢的样式。这时,她又听见了顾晏之的心声:“这支白玉簪子,我找了好久才找到。清辞喜欢梅花,这支簪子上的梅花雕刻得很逼真,她应该会喜欢。还有那对翡翠手镯,成色很好,戴在她手上,肯定很好看。她的手腕细,得让下人再把镯子打磨得圆润些,别磨着她。

”沈清辞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玉簪,眼眶微微发热。原来他记得她所有的喜好,甚至连她手腕的粗细都留意着,只是这份在意,从不在明面上显露半分。挽月在一旁看着,笑着说:“小姐,顾小公子真是用心,这些首饰一看就是精心挑选的,尤其是这支白玉梅花簪,跟小姐最配了。”沈清辞将玉簪放回盒中,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嗯,他……确实费心了。”婚期越来越近,相府的嫁妆也陆续准备妥当。整整一百二十八抬嫁妆,从绸缎布匹到金银器皿,再到珍稀字画,一路从相府门口排开,引得京中百姓纷纷驻足观看,无不称赞相府对嫡女的重视。霜降那日,天刚蒙蒙亮,相府的丫鬟们便忙碌起来。

挽月为沈清辞梳妆,描眉、涂唇、盘发,最后将那支白玉梅花簪簪在她的发髻上。

当红色的嫁衣披在身上,看着镜中一身红妆的自己,沈清辞的心跳不由得加快。“小姐,您今天真美。”挽月看着镜中的沈清辞,眼中满是欢喜。沈清辞看着镜中的自己,轻轻点头。

她不知道,此刻顾府中,顾晏之正站在窗前,望着相府的方向,心底满是期待与紧张:“清辞今天一定很好看,不知道她会不会紧张?等下接亲的时候,我该说些什么才能让她安心?”吉时一到,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相府门口。

顾晏之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红色喜服,身姿挺拔,面容虽依旧清冷,却难掩眼底深处的一丝期待。按照习俗,沈清辞坐在闺房中,等着顾晏之来接。很快,外面传来了喧闹声,随后,房门被推开,顾晏之走了进来。他走到沈清辞面前,目光落在她身上,久久没有移开。沈清辞能清晰地听见他的心声:“清辞真的好美,红色很适合她。她的手好像在发抖,是不是紧张了?我该牵起她的手吗?会不会太唐突了?

”沈清辞抬起头,看向顾晏之,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可顾晏之只是站在那里,沉默了片刻,随后才按照流程,轻声道:“该走了。”他的声音依旧平淡,没有丝毫起伏,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沈清辞心中微微一沉,但随即又想起他心底的紧张与在意,便又释然了。她知道,顾晏之只是不懂得如何表达,只要他心里有她,就够了。沈清辞在丫鬟的搀扶下起身,顾晏之走在她身边,两人并肩向外走去。经过前厅时,沈清辞看到父母眼中满是不舍,她强忍着泪水,向父母行了一礼,随后便走出了相府大门,坐上了花轿。花轿缓缓抬起,向顾府的方向走去。

沈清辞坐在花轿中,听着外面喜庆的锣鼓声,心里满是期待。她想象着婚后的生活,虽然顾晏之依旧清冷,但他会在心底默默关心她,他们会像寻常夫妻一样,慢慢磨合,越来越好。不知过了多久,花轿终于停下。沈清辞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下花轿,顾晏之早已在轿外等候。他伸出手,想要牵沈清辞,可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收回了手,只是淡淡地说:“跟我来。”沈清辞看着他收回的手,心里微微有些失落,但还是跟着他走进了顾府大门。拜堂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随着司仪的声音,沈清辞与顾晏之完成了拜堂仪式,正式成为了夫妻。送入洞房后,沈清辞坐在床边,头上的红盖头还未取下。她能听到外面传来的喧闹声,也能听到顾晏之在外面应酬的声音。

时间一点点过去,喧闹声渐渐平息,房门被轻轻推开,顾晏之走了进来。他走到沈清辞面前,沉默了片刻,随后伸出手,轻轻取下了她头上的红盖头。烛光下,沈清辞的脸颊泛红,眼神娇羞,顾晏之看着她,眼底闪过一丝惊艳,心底在说:“清辞真好看,以后她就是我的妻子了。我一定要好好对她,不让她受委屈。”可他表面上,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模样,只是淡淡地说:“累了吧?桌上有点心,你先吃些垫垫肚子。

”沈清辞看着他,轻声道:“你也坐吧,忙了一天,也累了。”顾晏之点了点头,在她身边坐下。两人相对无言,气氛有些尴尬。沈清辞想找些话题聊聊,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能听到顾晏之的心声:“该跟她说些什么呢?聊聊她今天累不累?

还是问问她喜不喜欢府里的布置?不行,这样会不会太刻意了?

”沈清辞忍不住开口:“府里的布置很精致,我很喜欢。”顾晏之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喜欢就好。”他的心底却在说:“太好了,她喜欢就好。

我特意让人按照她喜欢的风格布置的,生怕她不喜欢。”就这样,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多数时候都是沈清辞在说,顾晏之在听,偶尔回应一两句。夜深了,丫鬟们进来收拾了桌上的点心,便退了出去,房间里只剩下沈清辞和顾晏之两人。

顾晏之站起身,对沈清辞道:“你早些休息,我去外间书房睡。”沈清辞愣住了,她看着顾晏之,眼中满是疑惑。按照习俗,新婚之夜,夫妻应该同床共枕,可顾晏之却要去书房睡。她能听到他的心声:“我怕我晚上会打扰她休息,她今天累了一天,需要好好休息。而且,我……我有些紧张,不知道该怎么跟她相处。”沈清辞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知道顾晏之是为她着想,可新婚之夜独守空房,还是让她有些失落。她轻声道:“好,那你也早些休息。”顾晏之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房间,关上了房门。沈清辞坐在床边,看着紧闭的房门,心里五味杂陈。

她知道顾晏之心里是在意她的,可他的表达方式,总是那么让人捉摸不透。她安慰自己,慢慢来,总有一天,顾晏之会学会表达自己的心意,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她躺到床上,盖上被子,脑海里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慢慢进入了梦乡。

她梦见自己和顾晏之像寻常夫妻一样,一起看书、一起散步、一起吃饭,顾晏之不再清冷,会对着她笑,会牵着她的手,会对她说温柔的话……第四章婚后的日子,平静而平淡。

顾晏之每日依旧早早地起床,去书房读书、处理事务,偶尔会去军营历练。

沈清辞则在府中打理着内务,偶尔会看看书、弹弹琴,或者去花园里散步。

两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多数时候都是在吃饭的时候才能见面。饭桌上,沈清辞会主动跟顾晏之聊些府里的事情,或者问问他在书房忙些什么,顾晏之总是简单地回应几句,很少主动开口。但沈清辞并不在意,因为她能听到顾晏之的心声。每次她说话的时候,顾晏之的心底都会有回应:“清辞今天说的这件事很有意思,原来府里的花匠这么有趣。

”“她问我在忙什么,是不是关心我?我该跟她多说说书房的事情吗?”有一次,沈清辞在花园里散步,看到几株梅花长势不好,便让人找来花匠,询问原因。

花匠说可能是土壤的问题,需要更换新的土壤。沈清辞便让人按照花匠的建议,给梅花更换了土壤。晚上吃饭的时候,沈清辞随口跟顾晏之说了这件事。顾晏之听了,只是淡淡点头:“嗯,知道了。”可他的心底却在说:“清辞对府里的事情很上心,连梅花的长势都注意到了。她喜欢梅花,等过些日子,我去城外的梅园,给她折几枝最好的梅花回来。”沈清辞听着他的心声,心里暖暖的。她知道,顾晏之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心里一直记着她的喜好。还有一次,顾晏之从军营回来,身上带着一些尘土和汗水。沈清辞看到了,便让丫鬟准备热水,让他沐浴。顾晏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便去了浴室。沈清辞在房间里等着他,心里有些担心。

她能听到顾晏之的心声:“今天在军营训练,不小心摔了一跤,幸好没伤到骨头,只是擦破了点皮。别让清辞知道,免得她担心。”沈清辞听了,心里一紧。

她等顾晏之沐浴完出来,便走上前,轻声道:“你是不是受伤了?我看到你回来的时候,走路有些不对劲。”顾晏之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没有,只是训练累了,有些乏了。

”“你别骗我了,”沈清辞看着他,眼神坚定,“我都知道了。你把衣服脱了,我给你上药。

”顾晏之看着沈清辞,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脱下了上衣。

沈清辞看到他背上有一块不小的擦伤,已经有些红肿,她心疼地皱起眉头,拿起一旁的药膏,轻轻涂抹在他的伤口上。“疼吗?”沈清辞轻声问道。“不疼。”顾晏之的声音依旧平淡,但他的心底却在说:“清辞心疼我了,她这么关心我,真好。伤口好像也不那么疼了。

”沈清辞听着他的心声,眼眶微微发热。她一边为他上药,一边说:“以后在军营要小心些,别再受伤了。要是受伤了,一定要告诉我,别瞒着我。”“嗯。”顾晏之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从那以后,顾晏之每次从军营回来,沈清辞都会仔细查看他有没有受伤。如果受伤了,她便会亲自为他上药。

顾晏之虽然依旧不会说什么温柔的话,但他会在心底默默回应:“清辞真好,有她在身边,真好。”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清辞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慢慢变好。虽然顾晏之依旧清冷,但他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关心她的举动。比如,在她看书的时候,会让人给她端来一杯温茶;在她弹琴的时候,会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在她晚上睡觉时,会悄悄走进房间,为她掖好被角。沈清辞以为,他们的生活会一直这样,慢慢变得温暖。

可她没有想到,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这份平静。这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