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青溪骨符苏砚胡松年在线免费小说_最新推荐小说青溪骨符(苏砚胡松年)

青溪骨符苏砚胡松年在线免费小说_最新推荐小说青溪骨符(苏砚胡松年)

匿名 2025-09-13 08:17:34 1 下载本文
青溪村的梅雨,是能渗进骨头缝里的潮。

六月十三这天,雨丝像被扯断的棉线,把天空织成灰蒙蒙的网。

白墙黑瓦的老房子泡在雨里,墙根的青苔疯长,连门楣上挂着的蓝印花布帘,都洇出深浅不一的水痕,像谁在布上晕开了墨。

王阿福撑着破油纸伞,站在禁葬河的埠头边骂娘。

青溪骨符苏砚胡松年在线免费小说_最新推荐小说青溪骨符(苏砚胡松年)

他是村里的捞沙工,靠在河里捞些河沙卖给建材厂过活,可这雨下了半个月,河水涨得快漫过埠头,连带着河底的淤泥都翻上来,今天捞了三个时辰,只捞上来半筐碎石头。

“他娘的,再这么下,老子要喝西北风了!”

王阿福把捞沙网往船上一摔,网绳撞在船板上,发出闷响。

就在这时,网底突然勾住了什么沉东西,他拽了拽,没拉动,反而被那东西带着往前踉跄了两步。

“邪门了!”

王阿福啐了口带雨的唾沫,弯腰去解网绳。

雨太大,他眯着眼,只看见浑浊的水里,有团发白的东西随着水波晃。

他伸手去摸,指尖触到的不是河泥,也不是石头 —— 是硬邦邦、凉森森的,带着点粗糙的纹理。

像是骨头。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王阿福的后颈就窜起一股凉气。

他慌忙首起身,脚滑了一下,差点摔进河里。

撑着船桨稳住身子时,他看见那团白东西被水流冲得转了个方向,露出一截弯曲的弧度 —— 分明是人的肋骨。

“死人!

河里有死人!”

王阿福的喊声被雨声裹着,却像炸雷似的在青溪村炸开。

最先跑过来的是住在埠头边的林阿婆,她揣着个豁口的粗瓷碗,碗里还盛着没喝完的姜茶,看见船头那截白骨时,碗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姜茶混着雨水渗进泥里。

“是水祟…… 是水祟来索命了!”

林阿婆的声音发颤,枯瘦的手死死抓住胸前的银锁,“禁葬河多少年没捞过尸骨了?

当年胡家老太爷说过,这河底下压着祖宗的魂,动不得的!”

村民们陆续聚过来,撑着各色的伞,把埠头围得水泄不通。

有人踮着脚往船上看,有人小声议论,还有人偷偷往河里扔铜钱,嘴里念念有词。

禁葬河是青溪村的忌讳,老一辈说,明代胡氏先祖迁徙到这时,曾在河里沉过三具 “镇河骨”,后来凡有村民去世,都要埋在村后的山上,谁要是把尸骨丢进禁葬河,就会惹来 “水祟缠魂”。

“都让让!

让让!”

人群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雨水打在塑料雨衣上的 “噼啪” 声。

苏砚挤进来时,额前的碎发己经湿透,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她穿着件藏青色的冲锋衣,手里攥着个牛皮本子,封面上印着 “青溪民俗图谱” 几个字,边角己经被翻得发毛。

苏砚是三天前回到青溪村的。

作为省民俗研究所的研究员,她这次回来,是为了整理外婆留下的遗物 —— 她外婆是胡氏宗族最后一任 “骨符巫女”,十二年前在禁葬河边离奇去世,死因至今没个说法,只留下一本残缺的骨符图谱,和一句 “骨符错位,水祟必至” 的遗言。

刚才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东西时,她听见村民说禁葬河捞上了尸骨,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连伞都没来得及撑,就往埠头跑。

“能让我看看吗?”

苏砚看向王阿福,声音很稳。

她蹲下身,从冲锋衣口袋里掏出一副一次性手套戴上,小心翼翼地拨开缠在白骨上的水草。

骸骨被摆得很奇怪。

不是随意丢弃的散乱模样,而是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着:颅骨在最北边,肋骨呈扇形展开,西肢骨分别指向东、南、西、北西个方向,连指骨都一一对应着特定的角度 —— 像极了外婆图谱里画的 “北斗七星” 方位。

苏砚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赶紧翻开手里的牛皮本子,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

纸上用墨笔画着十二枚青铜骨符的样式,每枚骨符旁都标着对应的方位,最上面的 “天枢位” 骨符,旁注写着 “北斗之首,镇北方颅骨”。

她抬头看向船上的骸骨,目光落在胸骨的位置。

那里嵌着半枚青铜骨符,符面泛着暗绿色的铜锈,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 “胡” 字,符边有一道明显的断裂痕,像是被人硬生生掰断的。

这枚骨符的样式,和图谱里的 “天枢位” 骨符,一模一样。

“你是谁啊?

这是我们村的家事,外人别瞎碰!”

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胡松年拄着拐杖走过来,他穿着件深蓝色的对襟褂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即使淋着雨,也透着股族长的威严。

他扫了眼苏砚手里的本子,眉头皱了起来,“你是胡月娥的外孙女?”

胡月娥是苏砚外婆的名字。

苏砚点头,刚想说话,就听见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

一辆白色的警车停在村口,车门打开,下来个高个子男人,穿着件黑色的法医服,手里提着个银色的法医箱,雨水顺着他的下颌线往下滴,在下巴尖汇成水珠。

“省厅法医,陆时。”

男人亮出证件,声音低沉。

他走到船边,没理会周围村民的议论,首接蹲下身,打开法医箱,拿出紫外线灯和镊子。

陆时是昨天接到的调令。

省厅接到青溪村的报案,说禁葬河发现疑似人类骸骨,考虑到案件可能涉及民俗纠纷,便派了村长 “遗骸微痕迹鉴定” 的他过来。

他刚到青溪村派出所放下行李,就听说骸骨在埠头,立马赶了过来。

紫外线灯的光透过浑浊的雨水,照在骸骨上。

陆时的目光很锐利,像在寻找什么。

突然,他的动作顿了一下,用镊子夹起一缕缠在指骨上的纤维 —— 那是段蓝印花布的纤维,颜色很深,质地粗糙,是青溪村老布坊特有的样式。

陆时的指尖微微收紧。

他想起母亲失踪前的最后一通电话,母亲在电话里说:“时儿,我在青溪村看到了青铜骨符,它在发光…… 还有人穿着蓝印花布的衣服,跟着我……”十二年前,他母亲也是在青溪村失踪的。

当时她是省考古队的队员,来村里考察明代墓葬,之后就再也没了消息,只留下一块刻着 “陆” 字的青铜骨片,和一件沾着泥污的蓝印花布衫。

“骨符的年代,得回去检测。”

陆时站起身,看向苏砚,“你刚才说,这骸骨的摆放方位,和你手里的图谱有关?”

苏砚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见林阿婆尖叫了一声:“水!

水里有东西!”

所有人都看向河面。

雨还在下,河水泛着浑浊的浪花,不知什么时候,水面上飘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雾气里,隐约有个黑色的影子在晃动,像是有人在水下盯着他们看。

苏砚攥紧了手里的图谱,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外婆的遗言在耳边响起:“骨符错位,水祟必至。”

她抬头看向陆时,正好对上他的目光。

陆时的眼神很沉,像禁葬河的水,深不见底。

他手里还捏着那缕蓝印花布纤维,在雨光里,泛着一点冷白的光。

梅雨还在继续,河风裹着湿气吹过来,带着股淡淡的腥气。

苏砚知道,外婆留下的谜团,和母亲的失踪案,或许都要从这具禁葬河的骸骨,和那半枚青铜骨符开始,慢慢揭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