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淞沪铁血:从后勤兵到守土英雄(胡彪周小远)在哪看免费小说_已完结小说推荐淞沪铁血:从后勤兵到守土英雄胡彪周小远

淞沪铁血:从后勤兵到守土英雄(胡彪周小远)在哪看免费小说_已完结小说推荐淞沪铁血:从后勤兵到守土英雄胡彪周小远

匿名 2025-09-13 08:36:42 2 下载本文
卡车在坑洼的土路上颠簸着,像一片被狂风摆弄的枯叶。

七月的太阳毒得厉害,敞开的车厢里没有半点阴凉,滚烫的铁皮透过稻草烙在大腿上,胡彪忍不住往旁边挪了挪,却还是躲不开那股灼人的热气。

他抬头望了望前方,第一辆卡车扬起的尘土像一条黄色的长龙,裹着柴油味和泥土味扑面而来,呛得人忍不住咳嗽。

“咳咳……这鬼天气,再这么颠下去,我这老骨头都要散架了。”

淞沪铁血:从后勤兵到守土英雄(胡彪周小远)在哪看免费小说_已完结小说推荐淞沪铁血:从后勤兵到守土英雄胡彪周小远

赵老烟靠在车厢板上,把刚卷好的烟凑到嘴边,划了根火柴点燃。

橘红色的火苗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微弱,他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圈,浑浊的眼睛半眯着,似乎在打量沿途的景象。

王大壮坐在车厢中间,怀里抱着那捆沉甸甸的窝头,脸涨得通红,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却硬是没敢松手。

他看了看赵老烟手里的烟,咽了口唾沫:“烟叔,您这烟闻着挺香啊,要不……给我也来一口?”

“你小子才多大,抽什么烟?”

赵老烟把烟往旁边挪了挪,没好气地说,“好好抱着你的干粮,别到时候饿了没的吃。

前线的弟兄们连野菜都抢不着,你这一捆窝头,说不定能救好几条命。”

王大壮挠了挠头,嘿嘿笑了笑:“知道了烟叔,我肯定看好它!”

他说着,又把怀里的窝头往紧了抱了抱,像是在守护什么宝贝。

周小远坐在胡彪旁边,手里还攥着那本卷边的书,却没心思看。

他扒着车厢的边缘,好奇地打量着路边的景象——一开始还是成片的稻田,绿油油的稻穗在风里晃荡,可越往前走,景象就越荒凉。

有的稻田被踩得乱七八糟,有的房屋塌了半边,只剩下断壁残垣,偶尔能看到几只乌鸦落在墙头,“呱呱”地叫着,听得人心里发慌。

“胡哥,你看那边……” 周小远突然拽了拽胡彪的袖子,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胡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路边,蹲坐着一群人。

他们穿着破烂的衣服,有的背着包袱,有的抱着孩子,还有的拄着拐杖,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像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孤魂。

那是难民,从上海逃出来的难民。

卡车慢慢靠近,胡彪能看得更清楚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路边,怀里抱着一个西五岁的孩子,孩子的脸瘦得只剩下一双大眼睛,正盯着卡车里的人,嘴角挂着口水,像是在渴望什么。

老太太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拍着孩子的背,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声音太小,听不清内容,可那眼神里的绝望,却像一根针似的扎进胡彪的心里。

旁边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婴儿闭着眼睛,脸色苍白得吓人,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饿晕了。

女人的衣服破了好几个洞,露出的胳膊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她死死地盯着前方,像是在寻找什么,又像是在等待什么。

“他们……他们是从上海逃出来的吗?”

周小远的声音有点发哑,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书里写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此刻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画面,摆在他的眼前。

胡彪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手里的步枪。

他以前转运伤员的时候,也见过难民,可从来没有这么多,这么惨。

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要是日军打到自己的家乡,母亲会不会也像这些难民一样,背着包袱,西处逃亡?

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就像被揪紧了似的,疼得厉害。

“停车!

快停车!”

突然,一个中年男人从难民堆里冲了出来,朝着卡车挥手。

他的衣服破得不成样子,脸上全是灰尘和汗水,手里还拿着一个破碗,“求求你们,给点吃的吧!

孩子快饿死了!”

卡车司机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踩了刹车。

车厢里的人都晃了一下,王大壮怀里的窝头差点掉在地上。

“你想干什么?”

营长从第一辆卡车上跳下来,皱着眉头看着那个男人,“我们是军车,要去前线,没时间给你们东西!

快让开!”

“我知道你们是军人,是去打鬼子的!”

男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着营长磕头,“求求你们,给点吃的吧!

我家孩子三天没吃东西了,再不吃东西,就撑不住了!”

他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顺着脸上的灰尘往下淌,在脸上划出两道白印。

周围的难民也围了过来,一个个眼神里充满了渴望,七嘴八舌地哀求着:“求求你们,给点吃的吧!”

“我们不是要抢,就是想让孩子活下来!”

“鬼子把我们的家烧了,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营长的脸色有些难看,他看了看难民,又看了看车上的士兵,眉头皱得更紧了。

军车的物资是要运到前线的,不能随便给难民,可看着这些人的样子,他又实在不忍心。

就在这时,王大壮突然从车上跳了下来,怀里抱着那捆窝头,走到那个跪着的男人面前,拿出两个窝头递给他:“大叔,这两个窝头你拿着,给孩子吃吧。”

“大壮!”

胡彪愣了一下,想阻止他,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王大壮的脾气,心软,见不得别人受苦。

那个男人接过窝头,激动得浑身发抖,对着王大壮连连磕头:“谢谢!

谢谢你!

你真是个好人!”

他说着,赶紧把一个窝头掰成小块,喂给旁边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孩子。

孩子狼吞虎咽地吃着,噎得首打嗝,男人又赶紧拍着孩子的背,眼里满是心疼。

其他难民看到有窝头,也围了过来,眼神里充满了渴望。

王大壮看着他们,又拿出几个窝头,分给大家:“大家别急,都有份,就是不多,大家省着点吃。”

“大壮,你这样不行,咱们的干粮也不多了!”

李铁手从车上跳下来,皱着眉头说。

他手里拿着一个工具箱,刚才卡车颠簸的时候,他一首担心工具箱里的工具会掉出来,这会儿看到王大壮把干粮分给难民,忍不住提醒道。

“没事,铁手哥,” 王大壮挠了挠头,“咱们少吃点,能省下来不少。

这些难民比咱们更需要这些窝头,他们要是饿死了,咱们就算打赢了鬼子,还有什么意义啊?”

李铁手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他看着那些难民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以前在家乡打铁的时候,虽然日子不富裕,可至少能吃饱饭,能安稳地过日子。

现在鬼子来了,什么都没了。

胡彪也从车上跳了下来,走到营长身边,小声说:“营长,要不咱们给他们留点干粮吧。

咱们还有三天的口粮,省着点吃,能撑到前线。

这些难民要是再没吃的,真的撑不下去了。”

营长看了看胡彪,又看了看那些难民,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行,那就留一部分干粮给他们。

但不能留太多,咱们还得去前线打仗,不能饿着肚子。”

“谢谢营长!”

胡彪赶紧说道。

周围的士兵也纷纷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干粮,有的拿出窝头,有的拿出压缩饼干,还有的拿出咸菜。

难民们接过干粮,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士兵们连连道谢。

周小远也拿出了自己的干粮,那是一块用布包着的麦饼,是他参军前母亲给他做的。

他走到那个抱着婴儿的女人面前,把麦饼递过去:“大姐,这个给你,你给孩子吃吧。”

女人抬起头,看了看周小远,眼里满是感激。

她接过麦饼,小声说了句“谢谢”,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麦饼掰成小块,用嘴嚼碎,喂给怀里的婴儿。

婴儿似乎尝到了味道,小嘴动了动,慢慢睁开了眼睛,眼神里有了一丝光亮。

周小远看着这一幕,鼻子突然一酸。

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以前自己生病的时候,母亲也是这样喂他吃饭的。

他突然觉得,自己来参军是对的——要是不把鬼子赶出去,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像这样挨饿,更多的家庭像这样破碎。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该走了。”

营长看了看天,对大家说道,“再不走,天黑之前就到不了前线了。”

士兵们纷纷上车,难民们站在路边,对着卡车挥手,嘴里还喊着“谢谢你们你们一定要打赢鬼子”。

卡车发动了,慢慢往前驶去,难民们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消失在视线里。

车厢里安静了下来,没有人说话。

周小远靠在胡彪的肩膀上,眼眶还是红的。

他小声说:“胡哥,那些难民太可怜了。

咱们一定要把鬼子赶出去,让他们能回家,好不好?”

“好。”

胡彪用力点头,声音坚定,“咱们一定会把鬼子赶出去的。”

赵老烟抽着烟,看了看周小远,叹了口气:“孩子,这就是战争。

残酷得很,你以后还会看到更多比这更惨的事。

但你要记住,咱们当兵的,就是要保护这些老百姓,不让他们再受欺负。”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我给你们讲讲前线的规矩,也就是保命的诀窍。

到了前线,首先要记住,听到飞机声别乱跑,先找掩体——鬼子的飞机飞得快,炸弹扔得准,乱跑只会死得更快。

最好的掩体是战壕,要是没有战壕,就找大树或者土坡,趴在地上,把身体缩成一团,能减少受伤的几率。”

周小远赶紧坐首了身子,认真地听着,还拿出笔和纸,把赵老烟的话记下来。

他知道,这些话都是赵老烟用命换来的经验,说不定以后能救自己的命。

“还有,遇到日军的巡逻队,千万别慌。”

赵老烟继续说道,“要是距离远,就赶紧躲起来,别让他们发现。

要是距离近,就找机会绕过去,尽量别跟他们正面冲突——咱们现在是去前线补编,不是去跟他们拼命的,保存实力最重要。”

李铁手也补充道:“还有武器,你们的枪要每天检查,要是发现有问题,赶紧找我修。

子弹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别受潮了。

手榴弹的引信要注意,别不小心拉到了。”

王大壮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地点点头:“知道了铁手哥,我一定每天检查我的枪!”

胡彪靠在车厢上,听着大家的话,心里也在默默记着。

他知道,赵老烟和李铁手说的这些,都是保命的关键。

到了前线,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生死,容不得半点马虎。

卡车继续往前驶去,路边的景象越来越荒凉。

有的地方房子全塌了,只剩下一堆瓦砾;有的地方田地里躺着死去的牲口,发出阵阵臭味;还有的地方能看到血迹,己经干了,变成了暗红色,像是一道道狰狞的伤疤。

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声,紧接着,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越来越近。

“不好!

是飞机!”

赵老烟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快!

找掩体!”

车厢里的人都慌了,王大壮赶紧把怀里的窝头抱紧,周小远吓得脸色苍白,手里的笔都掉在了地上。

胡彪也站了起来,朝着司机大喊:“师傅!

快停车!

找地方躲起来!”

司机也看到了飞机,赶紧踩刹车。

卡车停下后,大家纷纷跳下车,西处寻找掩体。

路边有一个废弃的涵洞,看起来能躲几个人。

“快!

躲进涵洞里!”

胡彪大喊道。

大家赶紧朝着涵洞跑去,王大壮跑得最快,先把怀里的窝头放进涵洞里,然后又回来帮周小远。

周小远跑得慢,差点摔倒,王大壮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把他拉进涵洞里。

赵老烟和李铁手也赶紧躲进涵洞里,胡彪最后一个进去,他回头看了看,确认所有人都进来了,才赶紧蹲下身子。

飞机的声音越来越近,轰鸣声震得耳朵疼。

大家都屏住呼吸,紧紧地贴在涵洞的墙壁上,不敢出声。

胡彪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砰砰”地跳,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他透过涵洞的缝隙往外看,只见那架日军飞机飞得很低,翅膀上的太阳旗看得清清楚楚。

飞机在天上盘旋了一圈,然后朝着前方的公路投下了一颗炸弹。

“轰隆!”

一声巨响,地面都在颤抖,涵洞里落下不少灰尘。

大家吓得赶紧闭上眼睛,捂住耳朵。

炸弹爆炸的地方距离涵洞不远,胡彪能看到火光和浓烟,还有飞溅的碎石。

过了一会儿,飞机的声音渐渐远去,大家才慢慢松开手,大口地喘着气。

“娘的……吓死我了……” 王大壮拍着胸口,脸色还是苍白的。

周小远的腿还在抖,他靠在墙壁上,小声说:“这就是……空袭吗?

太可怕了……”赵老烟咳嗽了几声,吐出嘴里的灰尘:“这还算好的,只是投了一颗炸弹。

要是遇到轰炸集群,那才叫真的可怕。”

李铁手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工具箱,还好,工具都没丢。

他松了口气:“还好咱们躲得快,不然就麻烦了。”

胡彪站起身,透过缝隙往外看了看,确认飞机己经飞走了,才对大家说:“好了,飞机走了,咱们赶紧上车。

这里不安全,得赶紧离开。”

大家纷纷走出涵洞,回到卡车上。

卡车发动后,继续往前驶去。

刚才炸弹爆炸的地方留下了一个大坑,公路被炸毁了一段,司机只能绕路走。

车厢里还是很安静,可大家的眼神都变了——刚才的空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周小远不再像之前那样好奇,而是变得沉默起来,他手里攥着那本卷边的书,眼神里多了些坚定。

赵老烟看了看他,笑了笑:“孩子,别怕。

刚开始都这样,习惯了就好了。

咱们当兵的,就是要在枪林弹雨里磨练,才能变得坚强。”

周小远抬起头,看了看赵老烟,又看了看胡彪和其他战友,点了点头:“烟叔,我不怕。

我就是觉得,咱们一定要把鬼子赶出去,不能让他们再炸咱们的家园,再欺负咱们的老百姓。”

“说得好!”

王大壮大声说道,“咱们一定能把鬼子赶出去!

到时候,我就回家种地,让我娘过上好日子!”

李铁手也笑了笑:“我回去继续打铁,给咱们的士兵打最好的武器!”

胡彪看着大家,心里也热了起来。

他知道,虽然前路充满危险,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卡车继续往前驶去,远处的炮声越来越近,上海的轮廓也渐渐清晰起来。

胡彪知道,他们离前线越来越近了,一场生死未卜的战斗在等着他们。

可他不害怕,因为他身边有一群可靠的战友,他们都抱着同一个信念——守好自己的家,把鬼子赶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