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好心婆婆帮倒忙搅散我的家小敏阿哲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好心婆婆帮倒忙搅散我的家小敏阿哲

好心婆婆帮倒忙搅散我的家小敏阿哲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好心婆婆帮倒忙搅散我的家小敏阿哲

匿名 2025-09-13 08:41:12 1 下载本文

婆婆非要来店里帮忙后,我的家常菜馆从排长队到冷清,只用了3个月。今天,我刚算完这个月的营业额——42800。对比去年同期的89600,几乎拦腰砍。

玻璃门外的路灯亮着,我盯着收银台旁边那盆去年开业时闺蜜送的绿萝,叶子黄了一半,像极了我现在的心情。没人知道,半年前这家开在老社区门口的“小两口家常菜”,还是周围居民嘴里“想吃口热乎的就去”的香饽饽。我和老公阿哲从摆摊卖凉拌菜做起,攒了3年钱才盘下这个40平的小店。每天起早贪黑,连过年都只休3天,好不容易把口碑做起来,却因为婆婆的“好心帮忙”,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步。现在回想,当初婆婆说“我来帮你们搭把手”的时候,我要是能硬气点说“不用”,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这么多糟心事?我和阿哲是高中同学,毕业后没读大学,一起去南方打工。2019年回来,看着老社区里缺个像样的家常菜馆,就想着试试——我妈是厨师,我跟着学过几年,阿哲手脚勤快,负责采购、收银和打下手。

一开始是摆摊,在社区菜市场门口卖凉拌菜和卤味,每天凌晨4点去批发市场挑菜,晚上卖到8点多,夏天汗能把衣服浸透三层。攒了两年,2021年租下现在这个门面,简单装修了下,刷了暖黄色的墙,摆了6张桌子,“小两口家常菜”就开起来了。

开店初期最难,我每天5点起床备菜,阿哲去买肉和海鲜,中午11点开始上客,一直忙到下午2点,扒两口饭又要准备晚餐,晚上10点关店,回家还要算账、洗第二天要用的菜盆。但那时候不觉得累,因为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社区里的大爷大妈喜欢我做的菜“有家的味道”,上班族下班会来打包两个菜,甚至有隔壁小区的人专门开车来吃。去年秋天,店里每天能翻两次台,周末要排队,营业额稳定在每天8000左右。我和阿哲商量着,再雇个服务员,把后厨的阿姨换成全职的,这样我们能轻松点,也能琢磨着加些新菜。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日子虽然累,但心里是亮堂的,总觉得日子有奔头。我甚至跟阿哲说,等再做两年,我们换个大点的门面,把我爸妈也接过来住。可这一切,从婆婆提出“来帮忙”开始,就慢慢走向了这样。我婆婆是农村人,一辈子没怎么出过远门,之前一直在老家帮小叔子带孩子。去年年底,小叔子家孩子上幼儿园了,婆婆突然跟阿哲说,“你们俩开饭店太累,我去给你们搭把手,能省点雇人的钱”。阿哲跟我说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有点打鼓。我和婆婆不算亲,结婚5年,总共在一起住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

好心婆婆帮倒忙搅散我的家小敏阿哲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好心婆婆帮倒忙搅散我的家小敏阿哲

她性格强势,爱操心,之前每次来,总爱说我“不会过日子”——比如我买贵点的菜,她会说“菜市场角落那家更便宜”;我给阿哲买件几百块的外套,她会说“网上几十块的也能穿”。我跟阿哲说:“妈年纪大了,店里忙起来没个准点,别累着她。而且我们已经跟王阿姨谈好了,让她来当服务员,下个月就上岗。”阿哲叹口气,说:“我也跟我妈说了,可她不听啊,说‘雇人要花钱,我去了你们就能少花点’,还说我‘娶了媳妇忘了娘,连妈想帮你们都不让’。”我知道阿哲夹在中间难办。

他是家里老大,从小就听婆婆的话,加上婆婆这两年身体不算太好,他也怕拒绝了会让婆婆伤心。我想了想,或许是我想多了?婆婆毕竟是长辈,出发点是好的,可能只是想帮我们分担。大不了到时候跟她明确下,让她只负责洗洗碗、擦擦桌子,别插手后厨和收银的事,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于是我跟阿哲说:“那让妈来吧,不过得跟她说好,店里的事我们俩做主,她就帮帮忙,别太累。”阿哲当时还挺高兴,说“我就知道你通情达理”。可他没看到,我当时心里那点隐隐的不安——现在才明白,有些“好心”,从一开始就带着越界的伏笔。婆婆来的那天,带了一大包老家的土特产,土豆、红薯,还有她自己腌的咸菜。一进店里,就里里外外转了一圈,说“这店是挺小的,不过收拾得还算干净”。然后拉着阿哲的手,心疼地说“你看你,瘦了这么多,肯定是每天累的”。转头又对我说“以后我来了,你就不用起那么早了,我来给你们做早饭”。那时候我还觉得挺温暖,想着或许真的能相处好。可没过3天,第一次矛盾就来了。婆婆来之前,我们已经雇了个服务员,叫小敏,刚毕业的小姑娘,手脚麻利,也嘴甜。店里的分工很明确:我在后厨做菜,阿哲负责收银、采购,小敏负责点单、端菜、收拾桌子,还有个后厨阿姨帮我切菜、洗碗。婆婆来之后,一开始还挺安分,每天早上来店里,帮着擦擦桌子,整理下餐具。可没过几天,她就开始“找活干”了。那天中午,正是上客的高峰期,小敏忙着给两桌客人点单,婆婆看到有张桌子吃完没人收拾,就过去擦桌子。刚好那桌客人洒了点汤在地上,婆婆没拿洗洁精,只用干抹布擦,擦了半天没擦干净。小敏忙完点单,过来看到,就说“阿姨,我来擦吧,得用洗洁精才行”,然后拿起洗洁精喷在地上,用湿抹布擦了两下就干净了。本来是件小事,可婆婆脸色一下子就沉了。等客人都走了,她拉着阿哲进了储物间,声音不大,但我在后厨能隐约听到:“那个小敏,是不是嫌我老了?

擦个桌子还嫌我擦得不干净,我活了几十年,还不如个小姑娘?”阿哲出来的时候,脸色有点尴尬,跟我说“妈有点不高兴,你等下跟小敏说,让她说话注意点,别惹妈生气”。

我当时就有点不舒服,跟阿哲说:“小敏没做错啊,她就是想快点把桌子擦干净,免得客人滑倒,怎么就成了嫌妈老了?”阿哲说:“我知道小敏没错,可我妈年纪大了,爱多想,你就让着点她。”我没再说什么,可心里已经有点堵。下午的时候,我跟小敏说“我妈年纪大了,你以后说话注意点语气,别跟她呛着”,小敏委屈地说“姐,我没呛她啊,我就是想帮忙”。我只能安慰她:“我知道,就是我妈有点敏感,你多担待”。

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这只是开始——婆婆的“敏感”,后来变成了对店里所有事的“指手画脚”。没过几天,又出了个事。有个老顾客,张阿姨,每次来都点我们家的“农家小炒肉”,还特意嘱咐“少放辣,多放青椒”。

那天张阿姨来的时候,我正在炒另一桌的菜,就让后厨阿姨帮我切青椒。婆婆刚好进后厨,看到阿姨切的青椒,说“切这么大,客人怎么吃?得切细点才入味”。然后抢过刀,把阿姨切好的青椒又重新切了一遍,切得特别碎。我当时没在意,等炒好小炒肉端上去,张阿姨吃了一口,就皱着眉头跟我说“小李啊,今天这小炒肉怎么回事?青椒切得这么碎,而且辣了不少,我不是说要少放辣吗?”我赶紧道歉,说“不好意思张阿姨,我重新给您做一份”。回到后厨,我问阿姨怎么回事,阿姨说“是妈非要把青椒重新切了,还说你放的辣椒太少,没味道,又加了一勺辣椒面”。我当时就有点生气,找到婆婆,跟她说“妈,客人点单的时候有要求,少放辣,青椒切大块,您不能随便改啊”。

没想到婆婆一下子就炸了:“我改怎么了?我看你放的辣椒太少,不好吃,才给你加的。

青椒切细点才入味,客人不懂吃,你还不懂?我这是为了你好,为了店里好,你倒好,还嫌我多事?”我被她说得愣住了,想解释“客人的需求最重要”,可婆婆根本不听,转身就跟阿哲哭诉“我好心帮她做菜,她还嫌我做得不好,嫌我多管闲事,早知道我就不来了”。阿哲又来劝我:“妈也是好心,想让菜好吃点,你别跟她计较。

”我看着阿哲,突然觉得有点无力。我不是计较,我是在跟他说店里的规矩——客人是上帝,这是做餐饮最基本的道理。可在他眼里,这变成了“我跟妈计较”。那天晚上关店后,我跟阿哲吵了一架。我说:“你能不能跟妈说清楚,店里的事我们自己做主,她别随便改客人的要求”。阿哲说:“妈年纪大了,你让着点不行吗?非要跟她争对错?

”最后吵到没力气,我坐在收银台旁边,看着空无一人的店,第一次觉得疲惫——不是身体上的累,是心里的累。我突然有点后悔,当初为什么没坚持拒绝婆婆来帮忙。如果说第一次矛盾只是“小打小闹”,那接下来的一个月,婆婆的“越界”就越来越明显了。她不再满足于擦桌子、整理餐具,开始插手店里的方方面面——从食材采购,到员工管理,甚至是跟顾客“聊天”。

先说食材采购。之前阿哲每天早上都会去批发市场挑新鲜的菜,肉类选的是固定摊位的土猪肉,海鲜也是当天到的活鲜。婆婆来之后,觉得阿哲买的菜“太贵”,说“我在老家买的土豆才一块钱一斤,你这买的要两块五,不是吃亏吗?”有一天早上,阿哲去买肉,婆婆非要跟着去。到了批发市场,阿哲想跟平时买肉的张师傅买,婆婆却拉着他去了另一个摊位,说“这家的肉便宜,比张师傅家便宜三块钱一斤”。阿哲说:“妈,这家的肉不新鲜,我们店要用好肉,不然客人吃出来就完了”。可婆婆不听,非要买,最后阿哲没办法,只能买了一点。

回来之后,我一看那肉,颜色都有点发暗,就跟阿哲说“这肉不能用,客人吃了会拉肚子的”。阿哲也为难,说“妈非要买,我拦不住”。结果那天中午,用那肉做的“红烧肉”,有个客人吃了一口就吐了,说“这肉有股味道,是不是不新鲜?

”我赶紧给客人道歉,免了单,还送了两瓶饮料。客人走后,我把那盘红烧肉倒了,跟婆婆说“妈,以后采购的事让阿哲来,您别管了,我们做餐饮的,食材新鲜是底线,不能省这个钱”。婆婆当时没说话。可下午就跟小敏抱怨:“你老板娘就是不会过日子,放着便宜的肉不买,非要买贵的,这店早晚被她败光”。小敏后来跟我说的时候,眼圈都红了,说“姐,我不想干了,妈每天都在背后说你,还说我干活偷懒,我有点受不了”。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一边安慰小敏,一边跟阿哲说这件事。

阿哲还是那套说辞:“妈就是随口说说,你别往心里去,小敏那边我去跟她说说。

”可他没去——后来小敏还是走了,走的时候跟我说“姐,对不起,我实在熬不下去了”。

小敏走了之后,店里少了个服务员,我和阿哲更忙了。婆婆倒是“主动”接过了小敏的活,开始负责点单、端菜。可她点单的时候,总爱跟客人“推荐”她觉得好的菜,不管客人想吃什么。有一次,一对年轻情侣来店里,女生说“我要一份番茄炒蛋,少放盐”,婆婆在旁边说“番茄炒蛋少放盐不好吃,我让你老板娘多放两勺盐,香得很”。

女生愣了一下,说“阿姨,我口味淡,还是少放盐吧”,婆婆却说“你们年轻人就是不懂吃,多放盐才入味,听我的准没错”。那女生脸色有点不好,男生赶紧打圆场说“那就按阿姨说的来吧”。结果菜端上去,女生吃了一口就皱眉头,男生也没怎么动。后来那对情侣再也没来过。还有一次,一个老顾客李叔来店里,李叔有糖尿病,每次来都点“清炒时蔬”,还特意说“别放糖”。婆婆点单的时候,跟李叔说“老李啊,你这天天吃没糖的菜,多没味道啊,我让你老板娘放一勺糖,提提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