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三国言不发徐元直诸葛亮元直免费完本小说_小说推荐完本三国言不发徐元直(诸葛亮元直)

三国言不发徐元直诸葛亮元直免费完本小说_小说推荐完本三国言不发徐元直(诸葛亮元直)

匿名 2025-09-13 08:42:45 1 下载本文

第一章 颍川少年行"徐福!你又逃学!"启蒙先生郑玄举着戒尺,气喘吁吁地追在我身后。

我灵活地翻过墙头,回头笑道:"先生,今日天气甚好,适合练剑,不适合读那些迂腐经书!

"那是我十六岁的光景,整日里不是与人比剑,就是替人打抱不平。

颍川的街坊们见了我都摇头:"徐家小子文不成武不就,将来可如何是好?

"直到中平六年那日,我为友报仇,惹下大祸。那夜月黑风高,我潜伏在仇家必经之路上。

三国言不发徐元直诸葛亮元直免费完本小说_小说推荐完本三国言不发徐元直(诸葛亮元直)

"徐福,此事还是作罢吧。"好友石韬拉着我的衣袖,"那人可是县尉的侄子。

"我甩开他的手:"县尉侄子就能强占民女?今日我非要给他个教训!"事成后我仓皇逃窜,用白垩涂面,披发而行。谁知第二日就被官兵逮个正着。游街示众时,街坊们的指指点点让我无地自容。"看看,这就是徐家那小子!" "平日就不学好,果然惹出祸事!"幸得几位好友相救,我才逃出生天。躲在破庙里,石韬叹道:"徐福啊徐福,你这一身武艺,若是用在正途上该多好。

"我望着破庙里斑驳的神像,第一次陷入沉思。次日清晨,我洗净脸上的白垩,对石韬郑重说道:"从今日起,世上再无任侠徐福,只有学子徐庶。

"第二章 荆州求学记初平二年,为避战乱,我与石韬南下来到荆州。

刘表治下的襄阳城学术氛围浓厚,正是治学的好地方。"元直兄,你看那人。

"石韬指着田间一个正在插秧的青年,"听说那就是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

"我挑眉打量:"卧龙?我看是泥鳅还差不多。"谁知那青年耳尖,抬头笑道:"泥鳅虽小,能翻大浪。这位兄台有何见教?"我一时语塞,索性跳下田埂:"听说你自比管仲、乐毅,可否赐教一二?"诸葛亮直起腰,擦去额间汗水:"管仲辅桓公九合诸侯,乐毅助燕王连下齐城。亮虽不才,却也知天下大势。"说着竟用秧苗在泥地上画起形势图来。

这一聊就是整整一日。日落时分,我们三个坐在田埂上,就着一壶浊酒畅谈天下大事。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乃’借势’;孙权据江东之险,此为’借地’。"诸葛亮分析道,"而刘表空有荆襄之地,却无争雄之心,可惜可叹。"我追问:"若依孔明之见,该当如何?

"他目光深远:"须得另辟蹊径,以仁德立本,以奇谋制胜。"自此,我、诸葛亮、石韬成了莫逆之交。常常在诸葛亮草庐中辩论至深夜,有时为了一个战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元直用兵过于激进,"诸葛亮常如此评点,"须知’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我反唇相讥:"孔明用兵太过谨慎,岂不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石韬总是在旁打圆场:"你二人一个善奇谋,一个通正道,何必争执?"第三章 新野展才智建安六年,我决定投奔驻守新野的刘备。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道:"元直兄先去探路,亮还需等待时机。"见到刘备的第一面,他亲自出营相迎,毫无架子:"久闻先生大名,备有幸得先生相助,如虎添翼也!

"我躬身还礼:"明公过誉。庶才疏学浅,唯竭尽所能而已。"刘备执着我的手入帐,立即请教当前形势。我略一思索,道:"新野虽小,却是荆州门户。当务之急是加固城防,训练士卒。"张飞对此很不以为然:"军师整天让我们挖坑种树,莫不是要把新野改成菜园子?"我笑道:"翼德将军稍安勿躁。这些陷坑、鹿角,来日必有大用。"建安七年秋,曹仁果然率大军来攻。我在城楼上远眺敌阵,对刘备说:"曹仁轻敌冒进,可诱其入博望坡,以火攻之。

"关羽皱眉道:"曹仁也是沙场老将,岂会轻易中计?""所以需要云长将军亲自诱敌。

"我凑近低语,"只需诈败而走,沿途丢弃辎重..."次日,关羽依计行事,曹仁果然中计追入博望坡。顿时火起,伏兵四出,曹军大乱。战后清点战果,缴获军械粮草无数。刘备大喜过望:"元直用兵如神,真乃吾之子房也!

"正当我要谦逊几句,诸葛亮信使送到。展信一看,只有八字:"火攻虽妙,不可再用。

"我与刘备相视而笑。这个孔明,人在南阳,却对新野战事了如指掌!

第四章 三荐孔明建安十二年冬,我与刘备围炉夜话。"明公以为当今天下,谁可称英雄?

"刘备沉吟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据有江东,皆当世英雄。

"我摇摇头:"曹操确实雄才大略,但手段狠辣,失之仁德;孙权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庶以为,欲成大事,须得另寻高明。""先生所指是?""襄阳城西二十里,隆中之地,有一奇士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策,明公何不往访之?

"刘备眼睛一亮:"竟有如此大才?那请先生明日与我同往。"我笑道:"孔明性情高洁,非等闲可见。昔齐桓公五往而得一见,明公若欲请孔明出山,当效先贤,诚心往访。

"第一次隆中之行恰逢大雪。走到草庐前,僮子却说先生外出访友。

张飞气得直跺脚:"好大的架子!大哥,咱们回去!"我忙劝道:"翼德将军息怒。

高人自有风骨,岂能随传随到?"第二次再去,诸葛亮又"恰巧"出门云游。

连关羽都面露不悦之色。第三次出发前,我提前赶到隆中。诸葛亮正在草堂读书,见我来了,微微一笑:"元直兄是来做说客的?"我正色道:"孔明,刘皇叔仁德爱民,正是你我理想中的明主。你难道真要老死隆中?"他轻摇羽扇:"亮非不愿出山,只是在等一个时机。""什么时机?难道要等曹操打到家门口?

"他忽然收起笑容:"元直兄,你我相交多年,亮不妨直言。观天象,察人事,荆州即将有大变。到时..."话未说完,刘备一行人已到门外。

这次诸葛亮终于"在家"了。我躲在屏风后,听着诸葛亮侃侃而谈隆中对,心中百感交集。

既为好友得遇明主而欣慰,又为自己即将退居次席而怅然。第五章 母子情深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刘琮不战而降。刘备不得不放弃新野,携民渡江。那日江面上愁云惨淡,十余万百姓扶老携幼,哭声震天。我护着母亲坐在车中,心中焦虑万分。"元直,去帮玄德公吧,我这里无碍。"母亲看出我的心思,温言劝道。我正要答话,忽听前方一阵骚动。曹军先锋追到,当先一将正是曹仁。"徐庶何在?"曹仁高喊,"老夫人安好,丞相特命末将前来问候!"我心中一震,只见几名曹军押着一个老妇人出现在阵前——那正是我母亲!"母亲!"我失声惊呼,就要催马前冲。诸葛亮一把拉住我:"元直不可冲动!此乃曹操诱敌之计!"我何尝不知?

但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容,我的心如同刀绞。当夜,我独自坐在江边,内心激烈斗争。去曹营,辜负刘备知遇之恩;不去,母亲性命难保。"元直兄可是在为老夫人之事烦恼?"不知何时,诸葛亮来到身边。我叹道:"孔明,若是你,当如何抉择?"他沉默片刻,道:"亮若是兄,当往曹营。"我愕然:"你也劝我投曹?""非是投曹,乃是救母。"诸葛亮目光深邃,"曹孟德欲得元直久矣,必不会加害老夫人。然若元直不去,老夫人性命危矣。

至于主公这里..."他微微一笑,"有亮在。"我苦笑:"孔明啊孔明,你这算盘打得真精。"第二天,我向刘备辞行。刘备红着眼眶说:"子母之道,乃天爱也。

元直毋以备为念,而割其天爱。"我跪地叩首:"庶蒙明公厚恩,本欲竭尽股肱之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