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财商启蒙认识金钱学会管理储蓄劳动完本小说免费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儿童财商启蒙认识金钱学会管理(储蓄劳动)
第一节:钱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当人类还生活在洞穴里、依靠打猎和采摘为生时,并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钱。那时候,人们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比如用一只羊换一袋粮食,用一把石斧换几张兽皮。但这种方式有很多麻烦:如果一个人想用羊换粮食,可粮食的主人刚好不需要羊,那交换就没法完成;而且像羊这样的东西很难分割,要是只想换半袋粮食,总不能把羊切成两半吧? 这种“需求巧合”的难题,在人类早期社会困扰了人们几千年。比如古埃及人用谷物换布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羊毛换陶器,但只要一方的需求不匹配,交易就会陷入僵局。历史学家发现,在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曾经有个农夫想用100斤大麦换一把青铜剑,可铁匠家里已经堆满了大麦,更想要几头羊——这场交易最终花了三个月才完成:农夫先用大麦换羊,再用羊换剑,中间绕了一大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寻找大家都愿意接受的“中间物”。在不同的地方,这种中间物各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贝壳,因为贝壳漂亮又稀有。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曾出土过大量来自南海的贝壳,它们被打磨穿孔,串成项链当货币使用——那时候,一颗珍贵的贝壳能换3斤粮食,或者一把石刀。有的地方用石头,比如太平洋上的雅浦岛,人们用巨大的石盘当钱,这些石盘直径最大能到3米,重好几吨,根本搬不动。岛上的人交易时,只需要在石盘上做个标记,就算完成了支付——比如张三用石盘换了李四的渔船,大家公认石盘归李四了,哪怕石盘还在张三家门口的田里。 还有的地方用金属,像铜、铁、金、银,因为它们不容易损坏,还能熔铸成不同的形状。公元前7世纪的小亚细亚现在的土耳其,吕底亚王国最早铸造了金币,上面印着狮子图案,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标准化货币。我国古代的“铜钱”中间有个方孔,方便用绳子串起来,一千个铜钱串成一串,叫“一贯钱”——在北宋,一贯钱能买一头牛,或者300斤大米。 慢慢的,金属货币成为了主流。但金属货币太重了,携带起来很不方便——想象一下,如果你要去买一头牛,可能得背着一大袋铜钱,多累啊!明朝有个商人去北京做生意,带了500贯铜钱,雇了8个挑夫才运到,光运费就花了20贯。于是,纸币出现了。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交子”,它就像一张特殊的纸,上面印着图案和数字,代表着一定数量的金属货币。交子上印着防伪图案,还有“伪造者斩”的字样,当时1贯交子能兑换1贯铜钱,商人出门带几张交子,比扛着铜钱方便多了。 到了元朝,纸币成为了主要货币,朝廷甚至颁布了《至元宝钞通行条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管理条例。条例里规定:“伪造宝钞者处死,告发者赏银五锭”,还要求各地储备金银,保证纸币能兑换成金属货币——这和现在的纸币管理原理很像。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货币形式越来越丰富。17世纪的英国出现了银行,人们可以把金币存在银行,银行会给一张收据,这张收据慢慢也变成了货币。20世纪中期,信用卡诞生了,人们不用带现金,刷一下卡就能付钱。到了现在,钱的形式变得更多样了:我们钱包里的纸币、硬币,银行卡里的数字,手机支付里的余额,都是钱的不同样子。 但不管形式怎么变,钱的核心作用一直没变——它是一种“交换工具”,能帮助我们换到需要的东西。就像古代的贝壳、石盘,现在的微信支付,本质上都是为了让交易更方便。历史学家说,货币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它让人们可以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农民专心种地,工匠专心做工具,商人专心运输货物,然后通过货币交换彼此的劳动成果,这才有了复杂的社会分工,有了城市和国家。 第二节:钱的真正价值 钱本身并没有魔力,一张纸币只是一张特殊的纸,一枚硬币只是一块金属。那为什么大家都想要钱呢?因为钱代表着“价值”——它能换来我们生活中需要的各种东西,比如食物、衣服、玩具,还能换来服务,比如理发、看病、上学。 这种“价值”就像一把尺子,能衡量不同东西的多少。比如,一个苹果值2元,一个汉堡值15元,这意味着制作汉堡需要更多的材料和劳动:种小麦、做面包、养牛、做牛肉饼、运输、烹饪……这些步骤加起来的价值,相当于7个半苹果。经济学家说,货币就像“价值的语言”,让不同的东西能互相比较——我们没法直接说“一个汉堡等于几个苹果”,但通过钱,就知道“15元的汉堡等于7个半2元的苹果”。 但钱的价值不是无限的。比如,一块蛋糕需要5元钱,这意味着制作蛋糕的面粉、鸡蛋、奶油,以及烤蛋糕的人工,加起来值5元。如果我们想得到蛋糕,要么用5元钱买,要么用等价的东西换比如用一斤自己种的草莓,要么自己动手做——但自己做也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这些其实也是一种“成本”。有个小朋友算过:自己烤一个蛋糕,需要买面粉1元、鸡蛋2元、奶油3元,还需要烤30分钟,妈妈说他的时间用来帮邻居遛狗,一小时能赚5元,所以30分钟就是2.5元成本。这么算下来,自己做的蛋糕总成本是8.5元,比买现成的5元还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花钱买,也不自己做,因为钱能帮我们“节省时间成本”。 还有一点很重要:钱的价值会随着时间变化。比如,几十年前,1元钱能买到很多东西。1980年,1元钱能买5个馒头,或者2根冰棍,够一个小朋友吃两顿早餐;但现在,1元钱可能只能买1个小馒头,或者半根冰棍。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当市场上的钱变多了,而东西没有相应变多,钱就会变得“不值钱”。 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小镇上有100个面包,大家手里总共有100元钱,那么1个面包就值1元。如果有一天,银行突然多印了100元钱,大家手里有了200元,但面包还是100个,这时候1个面包就会涨到2元——不是面包变贵了,而是钱变多了,每个钱能买到的东西变少了。 通货膨胀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爸爸妈妈每个月赚5000元,去年能买500斤大米10元/斤,但今年大米涨到12元/斤,5000元就只能买416斤大米,生活质量就下降了。所以,我们不仅要认识钱,还要学会管理钱,让钱的价值尽可能保持住——比如把钱存起来生利息,或者用来买不容易贬值的东西。 钱的价值还和“信任”有关。一张纸币能买到东西,不是因为纸本身值钱,而是因为大家都相信这张纸能换东西。古代的交子能流通,是因为大家相信朝廷会用金银兑换;现在的人民币能流通,是因为大家相信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这种信任消失了,钱就会变成一张废纸。历史上,有个国家因为打战印了太多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失控:1923年的德国,买一个面包需要10亿马克,人们用马车拉着钱去买东西,钱比面包还不值钱——这就是因为大家不再相信马克的价值了。 所以,钱的真正价值,既来自它能交换的东西,也来自人们对它的信任,更来自背后凝聚的劳动和资源。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只看到钱的数字,而会看到数字背后的意义。 第三节:钱与劳动的关系 钱不会凭空出现,就像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那么,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劳动。 爸爸妈妈每天去上班,医生给病人看病,老师给学生上课,司机开车运送乘客,农民伯伯种地……他们都在付出劳动,而劳动会产生“价值”,钱就是这种价值的体现。老板给爸爸妈妈发的工资,就是对他们劳动的认可和回报。 农民伯伯的劳动很容易理解: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割,辛辛苦苦种出1000斤小麦,能卖2000元钱——这2000元就是对他半年劳动的回报。工人叔叔在工厂里组装手机,一天能装50部,每装一部能赚5元,一天就能赚250元——这是对他技术和时间的回报。 有些劳动看起来不像“干活”,其实也在创造价值。比如老师上课,虽然没有生产出具体的东西,但教会了学生知识,让学生未来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这种“知识传递”的劳动同样值钱。医生给病人看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让他们能重新健康地生活,这种“健康守护”的劳动也很有价值。甚至连小朋友喜欢的主播,只要他们的视频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或者教会大家有用的东西,就会有人打赏,这也是对他们“内容创作”劳动的回报。 劳动的“价值多少”,决定了能赚到多少钱。一般来说,越难的劳动、越多人需要的劳动,价值越高。比如,医生需要学习5-10年才能独立看病,培养一个医生很难,而且大家都需要医生,所以医生的工资比较高;而搬砖虽然辛苦,但不需要太多技能,很多人都能做,所以工资相对低一些。这不是说搬砖不重要,而是不同的劳动需要的“成本”时间、学习、技能不一样,价值自然有差别。 就算是小朋友,也能通过劳动得到钱。比如帮家里做家务,得到爸爸妈妈给的零花钱;在学校里表现好,得到奖学金;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帮邻居照看宠物、送报纸,获得报酬。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它们和大人的工资一样,都是通过劳动换来的,所以特别有意义。 有个小朋友叫乐乐,他通过三种方式赚过钱:第一种是帮妈妈洗碗,每天1元,这是对“家务劳动”的回报;第二种是考试考了100分,爸爸奖励他20元,这是对“学习劳动”的认可;第三种是在小区里帮邻居取快递,每次0.5元,这是对“服务劳动”的报酬。乐乐说,自己赚的钱花起来特别开心,因为他知道“这是我用汗水换来的”。 明白“钱来自劳动”很重要,它会让我们知道:钱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每一分钱都凝聚着汗水和努力。所以,我们要珍惜钱,不能随便浪费,因为浪费钱,其实是浪费了别人的劳动,也可能浪费了自己未来的劳动机会。 比如,你买了一个玩具,玩了两天就扔了,这不仅浪费了钱,也浪费了制作玩具的工人的劳动——他们可能花了1小时才做出这个玩具,你却没好好珍惜。相反,如果你把玩具玩坏了再扔,或者送给其他小朋友继续玩,就是在尊重别人的劳动。 还有些小朋友会羡慕别人有很多钱,其实更应该羡慕的是“能赚很多钱的能力”。因为钱会花光,但劳动的能力永远是自己的。就像一棵果树,钱是树上的果子,而劳动能力是树根——只要树根还在,每年都能结出新的果子;如果只想要果子,不培育树根,果子吃完了就没了。 所以,从小培养自己的劳动能力,比如认真学习、帮家里做事、学会与人合作,其实就是在“培育自己的树根”。等我们长大了,这棵树会结出更多的“果子”,不仅能满足自己的生活,还能帮助别人。这才是对待金钱最正确的态度——不是只看到钱本身,而是看到钱背后的劳动,并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价值。 第四节:特殊的“钱”——非货币的价值交换 虽然我们主要用货币来交易,但生活中还有很多“不用钱的交换”,这些特殊的“钱”同样能帮助我们获得需要的东西,也能让我们理解“价值”的真正含义。 最常见的是“分享与互助”。比如,小明有一本新漫画书,小刚有一个新足球,他们互相交换着玩——小明没花钱就玩到了足球,小刚没花钱就看到了漫画书,这其实是用“物品的使用权”做交换。还有邻居之间互相帮忙:张奶奶腿脚不方便,小李帮她取牛奶;小李家没人接孩子,张奶奶帮忙照看——这是用“服务”做交换,虽然没用到钱,但双方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帮助。 这种非货币交换,在家庭里最常见。爸爸妈妈给我们做饭、买衣服,不是为了要我们的钱,而是因为爱;我们帮爸爸妈妈捶背、倒水,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亲情。这种“爱的交换”比钱更珍贵,因为它不能用数字衡量。就像妈妈每天早上早起30分钟给你做早餐,这份劳动如果算钱的话,可能值10元,但里面包含的爱,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靠“礼物交换”维持关系。比如部落里的人打猎回来,会把肉分给大家;有人盖房子,其他人都会来帮忙——他们不记账,也不算谁欠谁,但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这种交换能让整个部落更团结,更容易在困难中生存下来。现在的很多乡村,还保留着这种传统:谁家办喜事,全村人都来帮忙,不用付工钱,只要管饭就行——这是一种“人情交换”,用感情当“特殊的钱”。 还有一种特殊的“钱”是“时间与知识”。比如,老师免费给学习差的同学补课,是用自己的时间和知识帮助别人;志愿者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是用自己的时间换老人的快乐。这些交换虽然没有钱,但创造的价值很大。有个志愿者说:“我给盲人读报纸,他们看不见,但能听到外面的世界,那种开心的表情,比拿到工资还让我满足。” 理解这些特殊的“钱”,能让我们明白:钱不是唯一的价值交换方式,爱、帮助、时间、知识,都是很珍贵的“财富”。有时候,这些“财富”比钱更重要——比如你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照顾比任何钱都重要;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朋友的帮助比再多的钱都有用。 所以,我们既要认识货币的作用,也要懂得珍惜这些非货币的价值。不要觉得“只有用钱才能得到东西”,有时候,一句关心的话、一次主动的帮忙,能换来比钱更宝贵的东西。这也是财商的重要部分——不仅要会管理钱,还要会管理生活中的各种“价值”,让自己成为一个既懂金钱,又懂情感的人。 第五节:钱的“规则”——为什么要遵守金融秩序 钱的流通需要规则,就像马路上的车需要交通规则一样。如果没有规则,钱就会“乱套”,大家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这些规则,就是我们常说的“金融秩序”。 最基本的规则是“不能造假钱”。假钱就是仿照真钱做的假纸币或假硬币,造假钱是犯法的。为什么呢?因为假钱会让市场上的“钱变多”,但实际的东西没变,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小镇面包的例子。比如,有人造了100万元假钱,拿着去买东西,商家收到假钱后,又用它去进货,假钱就会像病毒一样扩散——最后大家手里的钱可能一半是假的,真钱的价值就会变低,物价飞涨,辛苦劳动赚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学会识别假钱,发现假钱要告诉警察叔叔。 另一个规则是“不能随便欠钱不还”。借钱是很正常的事,比如爸爸妈妈贷款买房,就是向银行借钱;同学借你5元钱买文具,也是借钱。但借钱必须要还,还要按约定支付“利息”借钱的成本,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维护信任的基础。如果大家都欠钱不还,就没人愿意再借钱给别人了——农民伯伯想借钱买种子,借不到就种不了地;小商店想借钱进货,借不到就开不了业,最后影响的是所有人的生活。 还有规则是“要公平交易”。商家不能卖东西时“漫天要价”,比如一支普通铅笔卖10元;也不能“缺斤少两”,比如说好买1斤苹果,实际只给8两。这些都是不公平的,会损害大家对交易的信任。小朋友在买东西时,如果发现商家不公平,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或者向市场管理员反映——维护公平交易,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国家会制定法律来维护这些规则,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这些法律就像“钱的守护者”,保证钱能正常流通,保护大家的劳动成果。 遵守这些规则,看起来是在“约束自己”,其实是在保护整个社会的“价值交换系统”。就像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马路才会通畅;大家都遵守金融规则,钱才能真正帮我们实现交换,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公平。 比如,你在商店买了一个标价5元的笔记本,付了钱拿到本子,这就是一次遵守规则的公平交易——你付出了劳动换来的钱,商家付出了劳动换来的商品,双方都满意。如果商家收了钱却不给你本子,或者你拿了本子却不给钱,交易就破坏了,以后你可能再也不想去这家店,商家也可能因为失去顾客而关门。 对于小朋友来说,遵守钱的规则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借了同学的钱要按时还,买东西时看清楚价格再付款,不把游戏币当真钱用,不模仿画假币玩虽然是游戏,但可能养成不尊重货币的习惯。这些小事看起来简单,却是在培养我们的“规则意识”,让我们明白:钱的流通需要信任和秩序,而每个人都是维护这种秩序的一份子。 钱的规则还有很多,比如“税收”。爸爸妈妈上班赚的工资,超过一定数额就要向国家交税,这些税会用来修马路、建学校、给医生发工资——其实是“大家一起出钱,办大家需要的事”。比如你上学的学校,很多都是用税收建的;马路上的红绿灯,也是用税收安装的。所以,交税不是“亏钱”,而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好。 理解钱的规则,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钱——它不仅是交换的工具,还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我们使用钱的同时,也要尊重它背后的规则,这样钱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帮手,而不是麻烦的来源。 第六节:未来的钱会变成什么样? 钱的形式一直在变,从贝壳到纸币,从银行卡到手机支付,那么未来的钱会是什么样子呢?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们有很多有趣的猜想,这些猜想也能帮助我们思考“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有一种可能是“数字货币”。现在我们用微信、支付宝支付,其实是“用数字代表钱”,但这些数字背后还是和纸币挂钩的。未来的数字货币,可能完全不需要纸币做后盾,由国家直接发行,就像一串特殊的代码,存在手机或专门的设备里。用这种钱支付,可能比现在更方便——比如两个人碰一下手机,钱就转过去了;甚至不用手机,刷一下脸就能付款。我国已经在一些城市试点“数字人民币”,小朋友们说不定很快就能体验到这种“看不见的钱”了。 还有人猜想,未来可能会有“环保货币”。比如,你种树、节约水电、垃圾分类,就能获得一些特殊的“环保币”,这些币可以用来换电影票、公园门票,甚至抵扣一部分真钱。这种货币的目的是鼓励大家保护环境,让“劳动”不仅包括工作,还包括对地球的保护。 在一些科幻电影里,还出现过“信用货币”——你的信用越好比如遵守承诺、帮助别人、努力学习,就能获得越多的“信用点”,用这些点可以换东西。虽然这还只是想象,但也告诉我们:钱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价值不一定只和劳动有关,还可能和品德、贡献有关。 不管未来的钱形式怎么变,有一点不会变——它依然是“价值的载体”。就像古代的人不会想到现在能用手机付钱,但他们知道“交换需要公平”;未来的人可能用着我们想象不到的货币,但他们也会知道“钱来自创造价值的劳动”。 对小朋友来说,不需要预测未来的钱会变成什么样, but 可以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比如学会使用新的支付工具时,不忘“每一分钱都来自劳动”;看到新奇的货币形式时,能想到“它是不是真的能公平交换”。这种能力,比记住钱的样子更重要。 比如,现在很多小朋友会玩网络游戏,里面有“游戏币”,可以买虚拟的装备。这些游戏币虽然不是真钱,但也需要通过完成任务相当于“游戏里的劳动”或者用真钱充值获得。这其实和现实中的钱很像——要获得,就要付出;要使用,就要珍惜。理解了这一点,不管未来的钱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能正确地对待它。 未来的钱可能会更方便、更智能,但它的核心意义——帮助人们公平交换价值、认可劳动成果——永远不会变。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核心,不管形式如何变化,都能让钱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通过这一章的内容,我们从钱的起源讲到未来,从具体的货币形式讲到抽象的价值本质,其实是想告诉小朋友们:钱不是神秘的魔法,而是人类智慧的创造,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更公平。它来自劳动,代表价值,需要规则来维护,也在随着时代变化。 认识钱,不是为了“变得贪婪”,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知道钱来自劳动,就会珍惜它;知道钱能交换价值,就会合理使用它;知道钱需要规则,就会遵守它。这些认识,是我们学习管理钱的基础,也是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的开始。 下一章,我们会具体讲讲“钱的神奇增长”——也就是复利的秘密,看看钱如何通过时间的力量,慢慢变多。但在那之前,请记住:不管钱能变多多少,它的起点永远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
精选图文
(纪娴如霍南辰)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霍南辰纪娴如阅读无弹窗)纪娴如霍南辰最新章节列表(霍南辰纪娴如)
霍南辰纪娴如纪娴如霍南辰(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
(祝晚梨司淮)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司淮祝晚梨阅读无弹窗)祝晚梨司淮最新章节列表(司淮祝晚梨)
祝晚梨司淮(司淮祝晚梨)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司淮祝晚梨)祝晚梨司淮无弹窗最新章节列表(司淮祝晚梨)
顾瑾砚韩滢(韩滢顾瑾砚)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顾瑾砚韩滢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韩滢顾瑾砚最新章节列表(顾瑾砚韩滢)
顾瑾砚韩滢(顾瑾砚韩滢)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免费阅读全文大结局)最新章节列表(顾瑾砚韩滢)
萧御魏雪宁(魏雪宁萧御)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魏雪宁萧御)萧御魏雪宁最新章节列表(魏雪宁萧御)
萧御魏雪宁(魏雪宁萧御)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_(萧御魏雪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