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赵德昌赵珩(为父报仇,捅了太子你告诉我杀错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赵德昌赵珩全章节阅读

赵德昌赵珩(为父报仇,捅了太子你告诉我杀错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赵德昌赵珩全章节阅读

匿名 2025-09-13 10:36:05 2 下载本文

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他被押赴刑场的那一天。那年我十七,刚在终南山跟着师父练会一套完整的流云剑法。师父站在崖边,指着山下尘土飞扬的方向,说你该下山了,有些事总得自己去看。我背着那柄师父亲手锻的青钢剑,踩着晨露往山下跑,山风卷着市井的喧嚣扑过来时,我听见街边茶肆里有人拍着桌子喊:“听说了吗?

前户部尚书沈敬言今日问斩,那可是个贪了三千万两的大贪官!

”“沈敬言”这三个字像块冰,猝不及防砸进我心里。师父从没跟我说过父亲的名字,只说他在朝为官,忙得没空管我。我攥着剑柄往刑场挤,看见高台上跪着个穿囚服的男人,头发白了大半,侧脸却和我梦里见过的轮廓重合。刽子手的刀落下时,我没哭,只是觉得耳朵里嗡嗡响。后来我回了终南山,师父没问我看见什么,只把我那柄剑磨得更锋利了些。真正让我坐不住的,是父亲的梦。他第一次来梦里时,还是官服加身的模样,站在我小时候住过的那间茅屋外,搓着手说:“阿辞,爹冷。

”我想递件衣服给他,手却穿了过去。第二次梦到他,他浑身是血,指着皇宫的方向喊:“是东宫那小子害我!是太子!你要为爹报仇!”之后的日子,他天天来梦里闹。有时是在我练剑时突然冒出来,让我往剑上淬毒;有时是在我吃饭时蹲在旁边,絮絮叨叨说太子小时候偷过他的砚台,长大了更是心狠手辣。我一开始只当是自己思亲成疾,可架不住他天天扰我,连个安稳觉都睡不成。师父说:“冤有头债有主,可你得先弄清楚,这债到底是谁的。

”我没听,背着剑就下了山。我想,管他是不是太子,先杀了再说,至少能换个清静。

赵德昌赵珩(为父报仇,捅了太子你告诉我杀错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赵德昌赵珩全章节阅读

皇宫比我想象中好闯。我跟着送菜的杂役混进东宫,躲在假山后面等了三个时辰,终于看见一群人簇拥着个穿明黄常服的男子过来。那男子看着比我大不了几岁,眉眼干净,手里还拿着本翻开的书,走两步就停下来跟身边的侍从说句话,语气温和得像春日的风。

可我一想到父亲在梦里的模样,心就硬了。我握紧剑柄,趁着侍从转身的间隙,像阵风似的冲出去。青钢剑带着寒光直刺他心口,他显然没料到会有人行刺,眼睛睁得大大的,清澈得像山涧的泉水,里面映着我的影子。“就是你扳倒了我爹?受死吧!

”我喊出这句话时,剑已经刺穿了他的胸膛。温热的血溅在我脸上,我听见周围的人尖叫起来。下一秒,数把长刀就架在了我脖子上。我没反抗,只是看着那男子倒在地上,他的手还保持着握书的姿势,指缝里渗出血来,把书页染得通红。

意识消失前,我想的是:这下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可黄泉路上没有床,只有无边无际的雾。

我往前走了不知多久,突然看见前面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我刚杀的那个太子。

他还穿着那件染血的明黄常服,手里拿着本破了角的书,看见我过来,愣了一下,然后皱起眉:“你为何要杀我?”我也愣了。按说他是太子,死后该有阴差护送,怎么会孤零零站在这里?我梗着脖子说:“你害了我爹沈敬言,我杀你报仇天经地义。

”他更困惑了:“沈敬言?前户部尚书?扳倒他的是御史台的李大人,我从未插手过此案。

我甚至只在朝会上见过他三次,连话都没说过。”我心里“咯噔”一下,刚想反驳,就听见身后有人拍着大腿喊:“我的儿啊!你杀错人了啦!”我回头一看,父亲的亡魂正跌跌撞撞跑过来,头发乱得像鸡窝,官服上的补子都歪了。他跑到我面前,指着太子,又指着我,急得直跺脚:“我上次在梦里跟你说的是‘东宫里的小子’,不是太子!是太子身边那个姓赵的庶子!他爹跟我有仇,故意在御史台那边递了假证据,我是想让你去查他,不是让你杀太子啊!”我僵在原地,脑子里一片空白。太子站在旁边,看看我,又看看父亲,表情从困惑变成了无奈。雾风吹过来,带着点阴冷的气息,把父亲的声音吹得断断续续:“我后来想跟你说清楚,可你天天练剑到半夜,一沾枕头就睡死过去,我怎么喊你都不醒……”“那你为什么不早点说清楚?

”我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嗓子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父亲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是怕你嫌我烦嘛……再说,我这魂魄也不太好使,总记混事儿。

”我看着太子,他手里的书还在滴血,染血的书页上写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突然想起师父说的话,想起刑场上父亲的脸,想起自己刺出那一剑时,太子眼里的惊愕和清澈。黄泉路上的雾更浓了,把我们三个人裹在里面。

我和太子大眼瞪小眼,他没骂我,也没提要找我报仇,只是叹了口气:“罢了,既然是杀错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可惜了我那本《孟子》,刚借来看没几天。

”父亲还在旁边絮絮叨叨:“要不咱们找阴差说说?看能不能把太子送回去?

毕竟是枉死的……”我没说话,只是握紧了手里的剑。剑上的血已经干了,冷冰冰的。

我突然明白,我杀的不是什么贪官的仇人,只是一个想好好读书、想做个好太子的年轻人。

而我所谓的报仇,不过是被父亲的糊涂和自己的鲁莽冲昏了头的笑话。

雾里传来阴差的脚步声,铁链拖地的声音越来越近。太子把书抱在怀里,看着我说:“下次做事,记得先问清楚。”我点点头,看着他被阴差带走。

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叹了口气。我望着太子消失的方向,突然觉得眼睛有点酸——原来这世上最可笑的,不是报仇,而是报了一场错得离谱的仇,还让无辜的人替自己的糊涂偿了命。后来我在黄泉路上待了很久,没再见过太子,也没再见过父亲。听说父亲因为生前贪赃枉法,被押去了十八层地狱,而太子因为是枉死,魂魄被送回了阳间,只是醒来后,胸口多了一道永远消不掉的疤。我时常会想,如果那天我能多等一等,能多问一句,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可世上没有如果,就像我手里的剑,一旦刺出去,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第一章 还魂阴差的铁链声在雾中渐远时,我忽然觉得心口一阵灼痛。低头去看,那柄随我赴死的青钢剑竟从魂魄里透了出来,剑身上刻着的“流云”二字泛着微光,像极了师父当年在终南山给我铸剑时,炉子里跳动的火苗。“阿辞!

”熟悉的声音从雾外传来,我猛地回头,看见师父拄着桃木杖站在不远处,白须被风吹得飘起。他明明是阳间的人,却能踏雾而来,手里还端着个青瓷碗,碗里的汤药冒着热气,香气竟穿透了黄泉的阴冷。“师父?”我愣在原地,连父亲的魂魄在旁边咋咋呼呼都没听见。师父走到我面前,把青瓷碗递过来:“这是用你在终南山种的何首乌、灵芝熬的还魂汤,再晚一刻,你这魂魄就散了。”他看了眼我身后的父亲,眉头皱了皱,“沈敬言,你生前糊涂,死后还连累女儿,算什么父亲?”父亲缩了缩脖子,没敢反驳。我接过青瓷碗,汤药入口是熟悉的苦涩,咽下去后,心口的灼痛感越来越强,眼前的雾开始旋转,耳边传来父亲的喊声:“阿辞,记得找姓赵的报仇!别再杀错人了!”再睁眼时,我躺在东宫偏殿的软榻上,胸口缠着厚厚的纱布,一动就疼。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落在床边的矮几上,上面放着那本染血的《孟子》,书页已经被细心烘干,只是血渍仍在,像朵暗红色的花。“你醒了?

”温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我转头去看,只见太子穿着月白常服,手里端着碗粥,站在门口。

他比在黄泉路上见到时更显清俊,只是脸色有些苍白,胸口同样缠着纱布——原来他真的活过来了,而我,也借着师父的还魂汤,重回阳间。

“为何救我?”我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他按住肩膀。他把粥放在矮几上,拿起那本《孟子》,指尖轻轻拂过血渍:“你刺我时,眼神里满是困惑和不甘,不像是真的杀手。后来阴差送我还魂时说,你是被你父亲的糊涂魂魄误导,杀错了人。

”他顿了顿,看向我,“何况,我若杀了你,谁来帮我找出那个借沈敬言案,想动摇东宫根基的人?”我愣住了。原来他早就知道,扳倒父亲的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是太子身边的赵庶子,赵珩。”我想起父亲在黄泉路上说的话,“我父亲说,赵珩的父亲曾与他有过节,赵珩便借御史台之手,递了假证据,害我父亲满门抄斩,只有我因养在山野得以幸免。”太子的脸色沉了下来,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敲击:“赵珩是我二叔的庶子,一直对我这个太子之位虎视眈眈。

之前御史台弹劾沈尚书,我就觉得有些蹊跷,只是没找到证据。如今看来,他是想借沈尚书的贪腐案,牵连朝中支持我的官员,再趁机取而代之。”他看向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期许:“沈姑娘,你父亲虽贪赃枉法,罪有应得,但赵珩借案构陷,滥杀无辜,也该受到惩处。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查清此案,还那些被牵连的人一个公道?

”我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手上还残留着刺向他时的血温。想起黄泉路上他无奈的叹息,想起父亲亡魂的愧疚,想起那些因父亲案被冤杀的无辜者,我握紧了拳头:“我愿往。

只是……我杀过你,你为何信我?”太子笑了笑,拿起粥碗递给我:“因为你有一把好剑,更有一颗没被仇恨蒙住的心。再说,你若想再杀我,也得先养好伤,不是吗?”我接过粥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他清澈的眼眸里,像极了终南山巅的积雪,干净而温暖。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师父让我下山,不是让我报仇,而是让我看清,这世上的黑白,从来都不是一剑就能斩断的。第二章 查案养伤的日子里,太子派来的侍女小桃天天给我送药送饭,偶尔还会跟我说起宫里的事。她说太子自还魂后,就开始暗中调查赵珩,只是赵珩行事谨慎,又有二叔撑腰,一直没找到确凿证据。

“听说赵庶子最近在跟户部的人来往密切,好像在查之前沈尚书留下的账目。

”小桃一边给我换药,一边压低声音说,“姑娘,你父亲之前是户部尚书,你会不会知道些什么?”我心里一动。父亲虽然贪腐,但他在户部任职多年,定然留下了不少账目。赵珩查这些账目,说不定是想销毁他递假证据的痕迹,或是想从中找出更多能牵连太子的把柄。“小桃,你能不能帮我个忙?”我抓住她的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