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我那师姐,主打一个报应(凌昭师叔祖)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我那师姐,主打一个报应凌昭师叔祖

我那师姐,主打一个报应(凌昭师叔祖)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我那师姐,主打一个报应凌昭师叔祖

匿名 2025-09-16 00:22:29 2 下载本文

我叫陈安,一个平平无奇的教书先生。我娶了个婆娘,叫柳拂衣。她长得挺好看,平日里安安静静,不是看书就是发呆,话少得像个闷葫芦。

街坊邻居、三姑六婆都说我娶了个温顺贤良的好媳妇,我自己也这么觉得。

直到我家那些奇葩亲戚和邻居开始轮番上门作妖。我才发现,我那个看似温顺的婆娘,脑子里的回路跟正常人不一样。她不吵不闹,不哭不叫,但她能用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盯着你,问出一些让你祖坟都冒青烟的问题。

她能用最平和的语气,说出最诛心的话,把你的算盘珠子崩到你脸上。别人家吵架靠嗓门,我家全靠脑子。而我,全程只能在旁边手心冒汗,看着她一个人,单挑我那一大家子牛鬼蛇神,把他们一个个收拾得明明白白。这日子,过得真是……太他娘的刺激了。1我叫陈安,是个穷教书的。我婆娘叫柳拂衣,是托媒人介绍的。成亲那天,她盖着盖头,我看不清脸。等进了洞房,红烛一照,我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媒人怕不是我失散多年的亲爹,太够意思了。我婆娘长得,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一看,就觉得她不该跟我这种人过日子的长相。皮肤白,眼珠子黑,看人的时候很静,像口深井。但过起日子来,我发现她有个毛病。她好像没长嘴。一天到头,她说的话加起来超不过十句。“嗯。”“好。”“吃饭。”“睡了。”没了。我跟她说话,她就看着我,点点头,或者摇摇头。我有时候觉得我不是娶了个婆娘,是请了个活菩萨回来供着。街坊里的王婶是个大嘴巴,她儿子跟我差不多大,娶了个媳妇,一天能跟婆婆干三架,声音大得半条街都听得见。王婶羡慕我,不止一次当着我的面,拉着我的袖子说:“陈安啊,你真是好福气,娶了拂衣这么个温柔贤惠的,不像我们家那个,是个讨债鬼。”我嘴上笑呵呵,心里直发苦。温柔是真温柔,她从没跟我红过脸。

贤惠……也算吧,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饭菜做得也还行。但就是太安静了,安静得我心里发毛。直到那天,王婶又来了。那天我休沐在家,柳拂衣在院子里晒书,一本本地拿出来,用个小刷子轻轻地刷掉上面的灰。阳光照在她身上,她半边脸都是亮的,跟透明似的。王婶一阵风似的冲进来,大嗓门直接把我耳朵震得嗡嗡响。“哎哟,陈安在家呢?拂衣也在啊?”我赶紧站起来,“王婶,您来了。”柳拂衣也站起来,对着王婶点了点头,没说话。王婶一屁股坐在院里的小凳子上,眼睛滴溜溜地转,最后落在我婆娘身上。“拂衣啊,不是婶子说你,你这日子过得也太清闲了。你看你,天天在家不是看书就是发呆,也不出去走动走动。”柳拂衣手上动作没停,又拿起一本书,轻轻刷着。王婶看她不搭理,有点不高兴,声音也拔高了点。“你看人家隔壁家的媳妇,多能干,一天到晚不是纺纱就是织布,补贴家用。你这天天看书,书能当饭吃?

我那师姐,主打一个报应(凌昭师叔祖)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我那师姐,主打一个报应凌昭师叔祖

”我有点尴尬,想开口打个圆场。“王婶,拂衣她……”“婶子知道你疼媳妇。

”王婶打断我,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表情,“但是陈安啊,这过日子,光靠你一个人教书那点钱,紧巴巴的。女人家,就该有个女人家的样子,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哪能这么娇气。”她说着,眼睛还瞟着柳拂衣,那意思很明显,就是说给我婆娘听的。我额头都冒汗了。柳拂衣嫁过来,陪嫁不多,但也不少,够我们俩吃喝好几年了。她确实不干什么活,但她也没花我什么钱。

我正想着怎么把这位大神请走,一直没说话的柳拂衣忽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她转过头,看着王婶。那双黑漆漆的眼睛,没什么情绪。“王婶。”她开口了,声音清清淡淡的。

王婶愣了一下,估计也没想到这闷葫芦会说话。“哎,拂衣,你……”“您家儿子,一月工钱多少?”柳拂衣问。王婶被问住了,支吾了一下,还是挺着胸膛说:“六百文!

在县里的布庄当伙计,那可是正经活计!”“您儿媳妇,一天纺纱,能赚多少?

”柳拂衣又问。“手快的时候,能有二十文!一个月下来,也能添个五六百文家用呢!

”王婶一脸骄傲。柳拂衣点了点头,没说话,从屋里拿出来一个账本,还有算盘。

她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坐下,当着王婶的面,开始拨算盘。那算盘珠子在她手里,噼里啪啦响,清脆得很。我跟王婶都看懵了。过了一会儿,她停下来,抬头看着王婶。“我家,每月开销,柴米油盐,人情往来,一共是七百八十文。”“我相公,也就是陈安,每月束脩是九百文。

”“每月结余,一百二十文。”她说完,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我的嫁妆,还没动。

”王婶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她想说什么,但嘴巴张了半天,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柳拂衣把账本合上,看着她,眼神还是那么平静。“王婶,您是觉得,我应该出去纺纱织布,一个月多赚五百文,然后把日子过成您家那样,每月都去跟我婆婆吵三架,才算‘不娇气’吗?”她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小石子,砸在王婶脸上。

王婶的脸从红变成了紫,又从紫变成了白。她猛地站起来,指着柳拂衣,“你……你你……”“还是说,”柳拂衣打断她,语气依然平淡,“您觉得我家的账算得不对,想替我管管家?”王婶的手指在空中哆嗦了半天,最后狠狠一甩袖子,一句话没说,扭头就冲出了我家院子,那背影,活像后面有狗在追。

院子里一下子又安静了。我看着坐在石桌前的柳拂衣,她又拿起了那本书,继续用小刷子刷着灰,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阳光下,她的侧脸还是那么安静好看。

我咽了口唾沫,第一次觉得,我这婆娘,嘴虽然不常用,但开一次光,是真他娘的要命。

2王婶落荒而逃之后,我家清静了好几天。我心里挺舒坦,看我婆娘柳拂衣也越来越顺眼。

虽然她话还是那么少,但我现在知道了,她不是闷,她那是懒得说废话。好日子没过几天,我三姑来了。我三姑,是我爹的亲妹妹,出了名的能搅和。她嫁得不好,男人是个赌鬼,家里穷得叮当响。所以她最喜欢往我们这些亲戚家跑,美其名曰“走动走动”,实际上就是来打秋风的。她来的时候,提着一篮子蔫了吧唧的青菜,一进门就哭天抢地。

“哎哟我的大侄子!三姑可算见到你了!你爹娘走得早,三姑心里苦啊!”我赶紧扶住她,“三姑,您怎么来了?快进屋坐。”柳拂衣正在厨房做饭,听见动静,也出来了。

她对着三姑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三姑一双小眼睛立刻就黏在了柳拂衣身上,从头到脚地打量,眼神跟刀子似的。“这就是陈安家的?长得倒是水灵,就是看着太单薄了,不像个能生养的。”她嘴里嘀嘀咕咕,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我们听见。我脸都绿了,柳拂衣却跟没听见一样,转身又回了厨房。三姑一屁股坐在堂屋的主位上,拿起桌上的茶壶就给自己倒水,喝了一口,眉头就皱起来了。“陈安啊,不是三姑说你。

你这日子怎么过的?茶都用最次的茶叶末子,这日子还有个盼头吗?”我尴尬地笑笑,“三姑,家里就这个条件。”“什么条件!”三姑把茶杯重重一放,“你也是个教书先生,拂衣嫁过来,嫁妆总该有的吧?怎么日子还过成这样?是不是她把钱都贴补娘家了?

”这话就有点诛心了。我连忙解释:“没有没有,拂衣她不怎么回娘家。”“那钱呢?

”三姑不依不饶,“你别是个傻子,被媳妇哄了去!我跟你说,这女人啊,就不能惯着!

钱袋子得抓在自己手里!”我正头疼,柳拂衣端着饭菜出来了。两菜一汤,一荤一素,都是家常菜。三姑一看,又撇嘴了。“就吃这个?连个像样的硬菜都没有?我大老远跑来,你们就这么招待我?”柳拂衣把菜放下,看了我一眼。我赶紧说:“三姑,家里今天没准备,我这就去街上切点肉回来。”“不用。”柳拂衣淡淡地开口了。她走到桌边,给三姑盛了碗饭,放在她面前。“三姑,吃饭吧。”三姑愣了,大概是没想到柳拂衣敢这么对她。她拍着桌子站起来,“你这是什么态度!

有你这么对长辈的吗?我可是陈安的亲姑姑!”“我知道。”柳拂衣说。“你知道你还这样?

”三...姑气得直哆嗦。柳拂衣没理她的气,慢条斯理地给自己和我盛了饭。

然后她坐下来,看着三姑。“三姑,您今天来,是单纯的想我们了,还是有事?

”三姑被她问得一噎,眼珠子转了转,又开始抹眼泪。“我能有什么事啊!我就是命苦啊!

你姑父那个天杀的又欠了赌债,家里米缸都空了,我……我这是没办法了才来找你们的啊!

”说着,她就看着我,那意思很明显了。我心里叹了口气,刚想说给她拿点钱。

柳拂衣放下了筷子。“欠了多少?”她问。三姑眼睛一亮,立马收了眼泪,“不多不多,就……就五两银子!”我倒吸一口凉气。五两银子!那是我差不多半年的束脩!

我正要说家里没那么多钱,柳拂衣又开口了。“三姑,您上次来借钱,是三个月前,借了一两。上上次,是半年前,借了八百文。加上之前的,一共欠了我们家三两二钱银子,还没还。”三姑的脸一下子就僵住了。柳拂衣没看她,继续说:“我家现在账上,除了日常开销,还剩下一两三钱。嫁妆里的银子,是死期,取出来要亏不少利息。

”她抬起头,看着三姑,眼神很平静。“所以,我们家现在拿不出五两银子。就算拿得出,我也不会借。”“为什么?”三姑尖叫起来,“你们有钱都不借给我?你们这是要逼死我啊!

不孝的东西!”“第一,”柳拂衣伸出一根手指,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您借钱,不是为了过日子,是给姑父还赌债。这是个无底洞,我们填不起。”“第二,”她又伸出一根手指,“您每次来,都说日子过不下去,但您头上的银簪子,是上个月新买的。料子是县里最好的‘迎春坊’出的,一尺就要一百文。

”三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脸都白了。“第三,”柳拂衣看着她,语气冷了下来,“我们家,不欢迎一个一边骂我家女主人不能生养,一边又想从她手里拿钱花的人。

”三姑彻底傻了。她指着柳拂衣,又指着我,“陈安!你看看!你看看你娶的好媳妇!

她这是要翻天啊!”我站在一边,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我只觉得,我婆娘这脑子,比我书房里所有书加起来都好使。柳拂衣站起来,走到厨房,拿了个布袋出来,放在桌上。

“这里是二十斤糙米,还有一罐咸菜。够您和姑父吃一个月。拿走吧。”她看着三姑,“吃完了,别再来了。下次再登门,要是还想说教我怎么做人,或者想从我这里拿钱,我就直接报官,说你私闯民宅,意图抢劫。”三姑像是被人迎面打了一拳,踉踉跄跄地后退了两步。她看着桌上的米袋,又看看柳拂衣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最后什么狠话都没敢说,抓起米袋,几乎是跑着出了我们家门。屋子里又安静了。

我看着柳拂衣,她坐回桌边,拿起筷子,夹了口菜,慢悠悠地吃了起来。“吃饭。

”她对我说。我看着她,忽然觉得,我们家,好像真的没什么隔夜仇。因为仇当天就报了。

3送走了三姑,我以为能消停一阵子。结果没过几天,我大表哥来了。我这大表哥叫陈大山,是我大伯家的儿子。从小就不爱读书,就喜欢跟人瞎混,偏偏又觉得自己特有本事,看谁都像个傻子。他这次来,穿了身崭新的绸缎衣裳,手里摇着把扇子,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安弟,在家呐?”他人还没进院,声音就先飘进来了。我迎出去,看见他那副样子,就知道没什么好事。“哥,你这是发财了?”陈大山哈哈大笑,拍了拍我的肩膀,“快了快了!哥现在是给县里的张员外办事,那可是咱们县首富!

”他进了屋,看见柳拂衣,眼睛一眯,露出个自以为很潇洒的笑容。“弟妹越发漂亮了。

”柳拂衣正在绣花,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又低下头去了。陈大山也不在意,大马金刀地坐下,开始吹嘘。“安弟啊,不是我说你,你这教书有什么出息?

一个月挣那几个钱,够干嘛的?”我陪着笑,“哥,我就这点本事。”“屁的本事!

”陈大山扇子一合,敲着桌子,“你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就得把文化变成钱!你懂不懂?

”我懵懵懂懂地点头。“哥现在就给你个发财的机会。”他压低了声音,凑过来说,“张员外最近看上城外一块地,想盖个大宅子。但是那块地风水有点问题,需要找个有道行的大师做做法事。张员外信不过那些江湖骗子,就想找个有文化、靠得住的人来办。”我心里一惊,“哥,我就是个教书的,哪懂什么风水法事?”“你懂不懂不重要!”陈大山一脸恨铁不成钢,“重要的是张员外觉得你懂!你是个读书人,你说的话,他信!到时候,我让你怎么说,你就怎么说。事成了,这个数!”他伸出五根手指头。“五十两?”我吓了一跳。“五百两!

”陈大山眼睛放光,“到时候,咱哥俩二一添作五,一人二百五!”我听着这个数,脑子有点晕。二百五……怎么听着像在骂人。但我更怕的是这事。这不就是合起伙来骗人吗?

被发现了可是要坐牢的。“哥,这事……这事不妥吧?这是欺君……”“欺什么君!

就是走个过场!”陈大山不耐烦地说,“你个读书人怎么这么死脑筋!富贵险中求,懂不懂?

”我俩正拉扯着,一直没说话的柳拂衣忽然开口了。“大表哥。”她的声音很轻,但陈大山立刻就闭了嘴,转头看她。“你说的张员外,是城东开绸缎庄的那个张德才吗?

”柳拂衣问。陈大山愣了一下,“对……对啊,弟妹也认识?”“不认识。”柳拂衣摇摇头,“只是听说过。他家去年嫁女儿,排场很大。”“那是!”陈大山一脸得意,“张员外家财万贯,跟他搭上关系,以后吃香的喝辣的!”柳拂衣没接他的话,又问:“你说的那块地,是在城南乱葬岗旁边那块吗?”陈大山脸色微微一变,“什么乱葬岗,就是……就是以前的老坟地。早就平了。”柳拂衣哦了一声,放下了手里的绣花针。她站起来,走到我的书架前,抽出来一本书。不是什么经史子集,是本县志。她翻到其中一页,递给陈大山。“大表哥,你识字不多,我念给你听。

”她指着书上的一段说:“《安平县志地理篇》记载,城南三里坡,前朝为刑场,本朝立国后,改为乱葬岗,埋葬瘟疫病死者不下千人。因地气阴寒,瘴气重,被列为‘凶地’,官府明令禁止在此建造阳宅,违者杖八十,流三千里。

”陈大山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柳拂衣把书合上,放回书架,整个过程慢条斯理。

然后她看着陈大山,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死水。“我相公是个读书人,考过秀才,虽然没中,但名字在县衙的学官那里是有备案的。他要是去给你做什么风水法事,就等于是在官府备案的读书人,公开支持在官府明令禁止的凶地上建阳宅。”她顿了顿,语气没有任何起伏。“张员外有钱,他或许能摆平官府。但事发之后,第一个被推出来顶罪的,肯定是那个‘做法事的大师’。到时候,张员外可以说他被骗了,你陈大山可以跑路,但我相公陈安,一个身家清白的读书人,就因为二百五十两银子,落得个‘妖言惑众,违抗律令’的罪名,轻则革除功名,永不录用,重则……就是刚才念的,杖八十,流三千里。”屋子里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陈大山的额头上,汗珠子一颗一颗地往下掉。他手里的扇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在了地上。柳拂衣最后看着他,说了一句。“大表哥,你这是来带我相公发财的,还是来拉他给你垫背的?

”陈大山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看柳拂衣的眼神,像是见了鬼。

他连滚带爬地站起来,凳子都带倒了,头也不回地冲出了院子,比上次的王婶跑得还快。

我呆呆地看着我婆娘。她走到我身边,拿起我桌上写废了的纸,叠了叠,用来垫桌角。

“有文化,不是用来骗人的。”她淡淡地说,“是用来保护自己,不被没文化的人骗的。

”我看着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有文化,真他娘的可怕。尤其是,娶了个有文化的婆娘。

4我以为,家里这些亲戚被柳拂衣收拾了一遍,总该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家里的豺狼虎豹是暂时偃旗息鼓了,外面的野狗又凑了上来。

我们家院子后面,有一小块空地,是我爹娘留下的。上面种了几棵果树,还有一小片菜畦。

隔壁住的是李老四,一个出了名的滚刀肉。平日里就喜欢占点小便宜,今天偷你家一个瓜,明天薅你家一把菜。邻里邻居的,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天,李老四不知道抽什么风,直接在我家后院那块空地的边界上,往我们这边挪了一尺,打下了几个木桩,拉上了绳子。这意思就是,这一尺宽的地,以后是他家的了。我气坏了,找他理论去。“四叔,你这是干什么?这地契上明明白白写着,这块地是我们家的。

”李老四光着膀子,扛着个锄头,斜着眼看我。“什么你家的我家的?这地啊,本来就是一块的。以前你爹在的时候,跟我关系好,才让我种几棵树。现在你当家了,就想翻脸不认人了?”他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我气得脸都红了,“你……你怎么能凭空捏造!

”“我捏造?”李老四把锄头往地上一插,双手叉腰,“我告诉你陈安,你别以为你读了几天书了不起!在这村里,讲的是人情,不是死理!这地,我就占了,怎么着?有本事,你去告我啊!”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我气得浑身发抖,但也拿他没办法。这种村里的地界纠纷,最是难缠。就算去报官,官府也多半是和稀泥,最后不了了之。我憋着一肚子火回了家。柳拂衣正在屋里看书,见我脸色不对,抬头看了我一眼。“怎么了?”我把李老四占地的事一说,气愤地说:“真是岂有此理!

光天化日之下,就这么明抢!”柳拂衣听完,没什么表情,就是合上了书。“地契还在吗?

”她问。“在,在书房里收着呢。”“嗯。”她应了一声,就没再说话了。

我以为这事她不打算管了,心里还有点失落。想着第二天再去找村正说说理。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我赶紧穿了衣服出去,一看,好家伙,我们家后院那块空地,围了一圈人。李老四也在,正跟人唾沫横飞地白话。

“……我跟你们说,昨晚我梦见土地公了!土地公亲口跟我说,这地界的桩子啊,打偏了,得往陈安家那边挪一挪,才合风水……”村民们都将信将疑地听着。

我气得差点冲上去跟他打一架。这孙子,占了地不说,还开始装神弄鬼了。就在这时,柳拂衣从屋里出来了。她手里没拿账本,也没拿县志。她拿了个罗盘。

那罗盘是我爹留下来的,我一直当个摆设,都不知道还能用。柳拂衣穿着一身素净的衣服,头发挽得整整齐齐。她走到人群里,谁也没看,径直走到了那几个木桩子旁边。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着她。李老四也有点发怵,“你……你个娘们家,要干啥?

”柳拂衣没理他。她把罗盘放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念的什么,我也听不清,反正听着挺像那么回事。然后她又掐着手指算了半天,眉头紧锁,表情严肃得像是在做法事。

村民们都看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柳拂衣才站起来,一脸凝重地对众人说:“各位乡亲,昨晚我也做了个梦。”她一开口,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我也梦见土地公了。

”李老四的脸抽了一下。柳拂衣看着众人,缓缓说道:“土地公跟我说,咱们村这块地,底下有条水脉。这水脉,关乎着咱们全村的收成。本来水脉走得好好的,但昨天,有人动了不该动的东西,把水脉的‘龙眼’给堵上了。”她说着,用脚尖点了点李老四打下的那个木桩。“土地公说,这个桩子,就是‘镇龙钉’。

它一打下去,龙眼就瞎了。不出三天,咱们村的水井就得干。不出七天,地里的庄稼就得全枯死。到时候,大家就等着喝西北风吧。”她这话说得,有鼻子有眼,表情还特严肃。村民们一下子就炸了锅。“真的假的?”“哎哟,那还得了!”“李老四,你个天杀的,你要害死我们全村啊!”李老四脸都吓白了,指着柳拂衣,嘴唇哆嗦着:“你……你胡说!你个臭娘们,你懂什么!”柳拂衣没看他,对着天空拱了拱手,一脸虔诚。“土地公还说了。谁要是敢不信,把这‘镇龙钉’留在这,他老人家就要发怒了。到时候,天降大旱,颗粒无收,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打下这钉子的人。

让他全家都不得安宁。”她说完,就静静地站在那,看着李老四。村民们的眼神,也都跟刀子一样,齐刷刷地射向李老四。“李老四,你快把那破玩意儿拔了!”“就是!

你想死别拉着我们全村垫背!”“拔了!快拔了!”李老四被几百双眼睛盯着,腿都软了。

他编的土地公,是想占便宜。人家柳拂衣编的土地公,是要绝他户口本的。

他连滚带爬地跑过去,哆哆嗦嗦地,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几个木桩子全拔了,还把占过去的那一尺地,又往自己那边退了两尺。拔完之后,他哭丧着脸,对着那块地拜了三拜,嘴里还念叨着:“土地公恕罪,土地公恕罪……”一场闹剧,就这么收场了。等人都散了,我走到柳拂衣身边,看着她手里的罗盘,小声问:“你……你真梦见土地公了?”柳拂衣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带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你觉得呢?”她把罗盘收起来,转身回屋。

“对付流氓,就得用比他更流氓的法子。他跟你讲鬼神,你就跟他讲天谴。

”我看着她的背影,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我算是明白了。我婆娘这脑子里,装的不是圣贤书,是兵法。专门用来对付我身边这些妖魔鬼怪的兵法。5李老四那事之后,我在村里的地位莫名其妙地高了起来。倒不是因为我,是因为我婆娘。

村民们现在看柳拂衣的眼神,都带着点敬畏。他们觉得陈家的媳妇,是个能跟土地公说上话的奇女子。我那从城里来的二舅母,就是在这个时候登门的。

我二舅母,是我娘的亲嫂子,在城里开了个小小的杂货铺,自诩为城里人,看我们这些乡下亲戚,鼻孔都是朝天的。她这次来,说是来看看我们,实际上那股子炫耀劲儿,隔着三里地都能闻到。她穿金戴银,坐着租来的马车,带的礼物,是一包城里过期的点心,和一捆她自己穿旧了的衣服。“陈安啊,舅母来看看你。

”她一进门,就用帕子捂着鼻子,嫌弃地看了看我家的土墙,“哎哟,这乡下的空气,就是不行。你们也该攒点钱,把房子修一修了。”我尴尬地笑着应付。柳拂衣从屋里出来,对着她福了福身子,算是行礼。二舅母斜着眼打量她,“这就是拂衣吧?长得倒是不错,就是太瘦了,一看就是乡下丫头,没福相。女人啊,还是得珠圆玉润一点,旺夫。”她说着,把自己手腕上那个明晃晃的金镯子亮了亮。柳拂衣没说话,只是安静地给她倒了杯茶。

二舅母喝了一口,又嫌弃地放下。“这茶水,怎么一点味儿都没有。我们在城里,喝的都是顶级的‘碧螺春’。”接下来,就是二舅母的个人炫耀大会。从她家铺子生意多好,到她儿子多有出息,再到城里最近流行什么款式的衣服。最后,她把那个包袱打开,把里面的旧衣服拿出来。“拂衣啊,我看你身上这件都洗得发白了。来,这几件衣服,都是我穿了一两次就不想要的。料子都是顶好的,赏你了。”她那语气,跟打发叫花子没什么两样。我脸都涨红了。这是羞辱,赤裸裸的羞辱。我刚想说我们不要,柳拂衣却笑着接了过去。“多谢二舅母赏赐。”她的笑容很淡,但眼睛里没什么笑意。

二舅母见她接了,一脸得意,又开始教育我。“陈安,你看看,还是拂衣懂事。

你一个大男人,就该出去闯荡,不能守着这几亩薄田过一辈子。要不,让你媳妇去我店里帮忙吧?我管她吃住,一个月给她开……五十文工钱。”一个月五十文?

打发要饭的都比这多。我气得拳头都攥紧了。柳拂衣却抚摸着那几件旧衣服,慢悠悠地开口了。“二舅母,您这衣服料子,确实是好料子。”二舅母下巴一抬,“那是自然!”“这件,”柳拂衣拿起一件淡紫色的上衣,“是‘锦绣坊’去年的款式,用的是苏杭来的‘流光锦’,当时一匹布就要三两银子。”二舅母愣住了,“你……你怎么知道?”“我出嫁前,学过几年女红,对布料略知一二。”柳拂衣淡淡地说。

她又拿起另一件裙子。“这件,是‘云裳阁’的绣工,上面的缠枝莲花,用的是金丝线,虽然只有一点,但也很费功夫。这件衣服,新的至少要五两银子。”二舅母的脸色开始变了。

柳拂衣把那几件衣服一件件地看过去,每件都说出了来历和大概的价格。最后,她抬起头,看着二舅母,笑得特别温和。“二舅母,您真是太大方了。这几件衣服,虽然是旧的,但拿去城里的二手成衣铺,少说也能卖个七八两银子。您就这么送给我了,真是……情深义重。”“情深义重”四个字,她说得特别慢。二舅母的脸,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她本来是想用旧衣服来羞辱我们,结果被柳拂衣当场估价,把她的“赏赐”变成了真金白银。她要是认了,就等于承认自己拿价值七八两银子的东西来打我们脸,显得她又蠢又阔。她要是不认,又等于说柳拂衣胡说八道,可柳拂衣说得头头是道,她自己都心虚。她僵在那里,进退两难。

柳拂衣把衣服重新叠好,放回包袱里,推到二舅母面前。“二舅母,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您的情意我们心领了。您拿回去,还能卖了钱,给表哥娶媳妇用。”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刀。“我听闻表哥今年二十了,还没说上亲。城里娶媳妇,彩礼应该不便宜吧?

”二舅母的脸,瞬间变得和猪肝一个颜色。她想发作,可柳拂衣全程都带着笑,态度恭敬,让她找不到任何错处。她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不……不用了!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道理!”她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那怎么行。”柳拂衣一脸为难,“我们乡下人,讲究的是礼尚往来。您送了我们这么重的礼,我们总得回礼。”她转身进屋,拿出来一个钱袋,放在桌上。“这里是十两银子。”我跟二舅母都惊呆了。“这几件衣服,我估摸着值七八两。我们也不占您便宜,就按十两银子,买下了。以后,这就是一笔交易,两不相欠。”柳拂衣看着二舅母,笑容一点点收了起来,眼神变得清冷。“二舅母,我们家穷,攀不上您这门富贵亲戚。这钱,您拿着。以后,就别再打着‘亲戚’的名号,来我们家行‘赏赐’之事了。”她一字一句地说:“别跟我谈感情,伤钱。

”二舅母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呆呆地看着桌上的钱袋。她这辈子,大概都没受过这种奇耻大辱。最后,她什么都没说,也没拿钱,更没拿衣服,涨红着脸,几乎是逃一样地上了马车,仓皇而去。那包旧衣服,就那么孤零零地留在了桌上。

我看着柳拂衣,她拿起那包衣服,闻了闻,皱了皱眉。“一股樟脑丸味儿,放了起码两年了。

拿去烧火吧,当柴火都嫌它熏得慌。”说完,她就真的把那包价值“七八两”的旧衣服,扔进了灶膛。火苗一下子就窜了起来,映着她平静的侧脸。我忽然觉得,我家这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