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被诬陷后我直接投敌做大做强林风青云热门小说阅读_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被诬陷后我直接投敌做大做强林风青云

被诬陷后我直接投敌做大做强林风青云热门小说阅读_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被诬陷后我直接投敌做大做强林风青云

匿名 2025-09-16 00:25:01 3 下载本文

序章|风从工业园穿过江城的五月,雨像细针,扎进旧工业园的锈迹里。

铁皮屋顶被雨点拍出细密的鼓点,顺着雨槽奔流到地面,和机油混成一层彩色的薄膜。

C栋三楼的小作坊里,缝纫机的踩踏声和风扇的咔哒声彼此挤着空间,空气里飘着布屑粉和烫布时冒出的酸味。下午两点四十七分,报警电话接通之前,李砚站在楼下,看见三楼窗缝往外吐灰白的烟,像一条被按住脖子的蛇。

她把电脑包往肩上一挪,另外一只手已经开始熟练地按键:119、110,然后又点开通讯录里标红的号码——劳动监察。“佳兴工业园C栋三楼,疑似电器故障引发冒烟,有人员作业。另,作坊内可燃品堆放密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她的声音平稳,没有夸张,也没有颤抖,像在念一则天气预报。

被诬陷后我直接投敌做大做强林风青云热门小说阅读_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被诬陷后我直接投敌做大做强林风青云

不远处有人起哄:“小问题小问题,喷点灭火器就好了。”灭火器一只一只滚到门口,标签亮得扎眼,“装饰用”三个字被胶带盖了一半。老板气喘吁吁跑到楼上去,脚下拖出一串水渍。消防车的尖叫声拐进园区,保安挥手让开通道,人群自动分出缝。

烟渐渐缩小,像一个被捏瘪的气球。几分钟后,白色泡沫在楼梯口铺成厚厚一层,工人们灰头土脸地被疏散下来,咳嗽声此起彼伏。李砚没动,她在远处看着,直到消防员从楼上出来,把“火警”改口为“冒烟”,建议电路全面排查,才把手机塞回包里。她的掌心出了一层薄汗,但眼神比刚才更清亮。散场的人群里,有人回头看了她一眼,又把视线迅速移开。在冒烟的门后,她曾看见一张被熏黑边的考勤表,隐约能辨出“7:30—21:30”的排班线。那一行数字像一根细针,扎在她的脑子里,怎么也拔不出来。第一章|一封快递签收的秘密事故被压了下去。微信群里,老板在“全员群”里发了句“今天加班费翻倍,辛苦了”,末尾还贴了一个大拇指和红包表情。下面刷起了整齐的“收到”。

人总要继续开工:布料照样进,辅料照样签收,客户催单的电话照样打来。

李砚把新到的一箱辅料拆开,签收单从箱底抖落出来,纸背上粘着一张同城快递回执,收件人不是他们厂名,而是隔壁“亮点时装工作室”。那家工作室的门牌挂在C栋另一头,白墙上贴了几张色彩鲜艳的成衣海报,实际却是空壳,老板妹妹名下的公司,专门接走最劳累的计件单,绕开主合同上用工人数上限。“这批线头算谁的成本?

”她拿着单据问财务。财务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抬眼看她,敷衍地笑:“都一样啦,姐,反正报总账。”“报总账,社保怎么算?”她接着问。小伙子的笑容僵了下,嘴里嘟囔:“我就打工的,别刨根问底。”晚上,雨停了,地上的油彩膜被车轮碾开,露出下面麻点一样的水泥。她在幼儿园门口等念念。孩子从老师手里飞奔出来,扑到她腿上,奶声奶气:“妈妈,今天老师教我们分辨危险。”她“嗯”了一声,蹲下来擦擦孩子额头的汗:“危险是什么?”“烟!还有……陌生人!”念念认真地比划着,眼睛像两颗黑葡萄。回家后,孩子在餐桌上叠纸飞机,她坐在窗边刷工会公众号,看到一篇“工伤认定与加班费申诉指引”。她点进去,先收藏,又转发给自己,备注“看三遍”。洗完碗,她对着镜子剪齐刘海,抬手时手肘上方那道浅浅的旧伤疤露出来,是二十出头在模具厂车间练刀时割的,像一道早被磨平的河道。她不是要做英雄,她只是不想让那团灰白的烟,吞没工友工资条上薄薄的一行数字。她把签收单夹进资料夹,暗暗想:亮点是亮点,账上得亮。第二章|匿名者第二天清晨,她打开邮箱,红点亮着。

发件人显示“蒲公英”,地址像临时注册。标题写着:“只有48小时。

”邮件里只有一段话和一个链接:“想拿到考勤原始数据吗?这是NAS的访问信息,48小时后自动失效。决定权在你。”她不是专业IT,但她知道NAS是什么。

她按提示输入临时口令,一串蓝色目录浮出来:品控报告、采购单、出入库表格,还有一个醒目的文件——“计件–加点–惩罚.csv”。她的心跳开始加速。她下载,电脑风扇嗡嗡响起来,像紧张时喉咙深处的低鸣。她先不看完,把表格拆分成几份,拷进U盘,下楼去复印店打印。老板娘边打哈欠边接过U盘,边吐槽昨晚电视剧的渣男角色,打印机“咔嚓”吐出纸张。老板娘扫了一眼纸,随口道:“你们厂连上厕所都扣钱啊?

”“你眼睛可真尖。”她笑,没解释,把资料装进透明夹,塞进包里最里层。回到家,念念端着一杯酸奶,努力不用吸管,嘴边白胡子一圈,她拿毛巾给孩子擦干净。

孩子问:“妈妈,蒲公英为什么会飞?”“因为有风,风来了就飞。

”她顺手把窗缝推开一指,风从槐树叶间挤进来,掠过餐桌上形状不等的纸飞机。她知道,风来了。第三章|“赔到你怀疑人生”晨会在工位间开,老板站在椅子上,手里举着手机,放出一段不清不楚的监控视频:某个人影深夜在办公室翻柜子、摸键盘。画面像水里倒影,糊得厉害。老板刻意拉长语调:“昨晚有人非法入侵系统,查到是谁,赔到你怀疑人生。

”有人偷瞄她,她的表情没有起伏。轮到品控汇报,她照旧把几项不达标的指标念了一遍,语气平平。散会时,老板叫住她:“小李,最近别那么聪明。聪明人容易摔跟头。

”她不接话。下班时,厂门口站着两个男人,自称是“合作方”。其中一个戴金戒指,笑得露八颗牙:“李姐,喝杯茶,交个朋友。”保安在门岗里假装看手机。

她把包往背上一挪,走进对面的便利店,掏出手机:“110吗?我在佳兴工业园东门,遇到疑似围堵,需要出警。”语气像说“我要两瓶水”。两人愣住,笑容往下收:“李姐,别上纲上线。”“你们真想喝茶,不如去派出所喝。”她补了一句,转过身去挑货架上的面包。警车灯一闪,他们散了。她把通话录音存档,备注“第一次围堵”。夜里,她把“计件–加点–惩罚.csv”做了数据透视,发现一条规律:每晚21:30之后的工时,被系统自动切到一个叫“自愿练习”的分类,导致加班费从“应付”变“可选”。她在表头写下注释:算法即规章,规章决定钱袋子。

翻到表中间,她看到一个名字——王海。连续三天“自愿练习”到23:57,第四天备注一栏写着“手指划伤,止付”。她盯着“止付”两个字看了很久,像看见两扇并排关上的小黑门。

第四章|划伤的手指王海住在厂背后“城中村”的一栋自建房里,楼梯窄得只容两人侧身而过,墙上贴着被雨气泡鼓的告示:“不许高声喧哗 不许堆放杂物”。他右手食指包着纱布,指肚浸出一点暗红,脸上是少年人没完全收起的青涩。“我想把活做完。”他说,“班长说练练手就快了,给我安排了些练习单。我以为真的是练习。”他眼睛不敢看她,像做错题被老师点名。“有没有签字?”她问。他摇头:“手机打了卡。练习不打卡,师傅说我们自己愿意的。”“手伤报了吗?”“报了,说工伤难认定,让我先休息。

休息是扣钱的。”他说到“扣钱”时笑了下,那笑里没有快乐,像一种对命运的无奈默契。

她把“工伤认定流程”打印件递给他,出来:“先去社区医院看诊留痕、再去定点医院、证明与工位相关……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要把证据留足。”下楼时,天色暗成了深蓝。她在路边买了张煎饼,大姐一边摊面一边说:“妹子你脸色不太好,最近真热啊。”话锋一转,大姐压低声音,“你们厂那火,别追了,有人会‘帮你解决’。”“谁?”“总之,说话带‘哥’字的那种。

”大姐眼神避开,显然也怕惹祸。她点头说了声“谢谢”,把煎饼对折,咬下一口,酱香味里裹着一点辣。回家,念念裹着被子,头发汗湿在额上。她给孩子掖好被角,孩子半梦半醒:“妈妈,你会飞吗?”“妈妈不会飞,”她轻声,“但妈妈会站着。

”第五章|协助调查劳动监察打来电话,说收到反映,请协助调查。来的是两个年轻人,穿着深色工装,举止认真。他们在办公室坐下,摊开打印好的“计件–加点–惩罚.csv”。老板先是惊讶,随即笑意回笼:“内部考核,企业自主,年轻人嘛,愿意多学点。”“21:30之后的工时为何记为‘自愿练习’?

”监察员问。“提升技能。”老板摊手,“自愿的,不强制。”“工资表匹配吗?

”监察员又问,“‘自愿练习’的产出去哪里了?”老板看向财务,财务一愣,抬手摸了摸鼻子:“都算产出,算绩效。”话音未落,老板递过来一个眼神,他又改口,“主要算学习。”谈话结束,监察员列出材料清单:原始打卡数据、工资表、规章制度备案。

老板笑眯眯点头,拍胸脯保证配合。话音还在空气里散不尽,当天下午,李砚邮箱就收到了“职位调整通知”:即日起调岗内勤资料员,因岗位变化工资结构调整,具体另行通知。她把通知打印、签收,再拍照,夹进证据袋。

她理解这意味着什么——这不是游戏,这是拉锯。晚上,她把念念送去外公外婆家,说公司加班。返回的路上,她站在桥上看江,江水黑里泛白,像一群翻身的鱼。

风在耳边呼呼穿,吹得她眼睛微微发酸。第六章|河边的风夜跑的人绕过她继续跑,鞋底敲在塑胶上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老槐树下,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男人把帽檐压得很低,看到她来,抬手示意。他递给她一只U盘,声音不高:“只有这一次。”“你是谁?”她问。

“没谁。”他耸肩,“我负责维护考勤系统,老板让我改规则。我留了个备份。

”“为什么给我?”“我妹妹在‘亮点’,那天差点在烟里晕过去。她说是你第一时间报警,她说你是好人。”他笑了下,“好人不一定赢,但总比坏人容易睡着。我最近睡不好。

”风掠过槐树叶,沙沙作响。她把U盘握紧,像握住一根细绳,细,却能承重。男人顿了顿,补充:“你小心点,园区里不少人和他们有来往。别一个人走偏僻路。”她点头。

回去的路上,槐叶在路灯下像一层层重叠的手掌。她想起自己二十岁在职业学校学模具,手上总沾着金属粉,梦想是当车间里最稳的师傅;后来进了质检,再后来结婚、生女,婚姻没扛过现实。她很少对人讲这些,因为经历不是标签,是折线图,起起伏伏,最后还是向前。第七章|账外之账U盘里的东西比她预想的还多。除了打卡原始数据,还有一份名为“合作方对账私下.xlsx”的灰账,清清楚楚地把“亮点”和总厂之间的流转做了二次结算——同样的工时,一部分入账,一部分被拆成“学习津贴”,后者以红包发下去,漂亮地避开五险一金和加班费。

表格里有备注:“鼓励进步,非强制。”她把资料备份成三份:一份给劳动监察,一份给工会,另一份寄到一位民生记者的办公邮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