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锤,但我是替身使者乔恩刘表完本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排行榜战锤,但我是替身使者乔恩刘表
楼道求生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尘埃在光斑里缓慢浮动,却没半点生机——整个宿舍楼静得可怕,连平时总在清晨聒噪的麻雀,都没了声响。 林阳和王浩缩在墙角缓了好一会儿,才敢慢慢挪动身体。 两人依旧光脚,脚掌贴在凉沁沁的地板上,每动一下都先试探着踩实,确认不会发出“吱呀”声才敢发力。 “得清点物资。” 林阳点头,目光扫过宿舍——不大的空间里,两张铁架床、两张书桌、一个衣柜,还有墙角堆着的健身器材,平时熟悉的地方,此刻却像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连翻找东西都得提着心。 林阳先蹲到自己的床底,手指在黑暗里摸索。 床底堆着几个纸箱,有装换季衣服的,还有一个是上个月妈妈寄来的零食箱。 他指尖触到一个硬挺的纸箱,上面印着“红烧牛肉面”的字样——是开学时和张超一起囤的,本来想熬夜开黑时吃,没想到现在成了救命的粮食。 他屏住呼吸,双手扣住纸箱的边缘,慢慢往外拖。 纸箱蹭到床架的横杆时,发出了一丝极细的“沙沙”声,林阳瞬间僵住,耳朵贴向地面,仔细听着门外的动静。 没有“嗬嗬”声,没有撞门声,只有自己心脏“咚咚”的跳动声。 他松了口气,继续轻手轻脚地把纸箱拖出来,放在墙角——两箱泡面,一共二十西桶,足够两人吃一阵了。 王浩则在翻书桌抽屉。 他的抽屉里没什么吃的,只有几包速溶咖啡、一支没拆封的中性笔,还有一个运动手环。 “没用。” 他摇摇头,用口型对林阳说,转而走向林阳的书桌。 林阳的抽屉里,除了课本和作业,还有一袋用透明塑料袋装着的面包——是妈妈上周刚寄的,说是老家的特产,软乎乎的,还带着芝麻香。 王浩拿起面包袋,手指捏了捏,袋子发出轻微的“窸窣”声,他赶紧放慢动作,把面包袋轻轻放在泡面箱旁边,又用一件厚外套盖在上面,避免塑料袋反光引来注意。 “水呢?” 林阳用手势比划着,指了指自己的喉咙。 两人的目光同时投向书桌角落——林阳的桌上放着一瓶没喝完的矿泉水,王浩的运动水杯里还有半杯热水,另外在衣柜顶层的储物格里,还藏着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 王浩搬来椅子,踩上去时,先把椅子腿用毛巾裹了一圈(怕椅子蹭到地板响),然后慢慢伸手去够储物格。 指尖碰到矿泉水瓶时,他小心翼翼地把瓶子递下来,林阳在下面接着,动作轻得像接一件易碎品。 三瓶水,加起来不到两升,林阳把它们拧得紧紧的,放在离手最近的地方,心里盘算着:得省着喝,每天只喝几口润润喉咙。 接下来是武器。 宿舍里没什么像样的工具,只有厨房水槽旁放着一把水果刀——是林阳用来削苹果的,刀刃不长,只有十厘米左右,但足够锋利。 林阳走到水槽边,慢慢拉开抽屉,手指碰到刀柄时,他屏住呼吸,把刀拿出来,又从卫生间扯了一块旧毛巾,小心翼翼地裹住刀刃和刀柄。 “怕反光。” 他用口型解释,王浩点头——现在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丧尸,反光很可能会吸引它们的注意。 拖把在卫生间门后,是那种最普通的塑料杆拖把。 王浩走过去,双手握住拖把杆,轻轻拧开连接布头的螺丝——螺丝有点紧,他不敢用力拧,怕发出“嘎吱”声,只能用指甲一点点抠,偶尔停下来听听外面的动静。 花了五分钟,才把布头拆下来,剩下两根一米多长的光杆。 “能当棍子用。” 王浩掂了掂,用手势对林阳说,又把拖把杆靠在墙角,和水果刀放在一起。 最费力的是拆床架钢管。 张伟之前住的是上铺,床架是可拆卸的铁管结构,有几根短钢管闲置在床底。 王浩蹲下来,找到钢管的接口处,接口处有螺丝固定,他没有扳手,只能用手指慢慢拧。 螺丝锈住了,拧一下就会发出轻微的“叮当”声,每拧一下,两人都要停几秒,确认没引来危险再继续。 林阳在旁边帮忙,用毛巾裹住接口处,减少金属摩擦的声音。 拆下来两根短钢管,每根约五十厘米长,王浩用布把接口处裹得严严实实,“防止走路时碰出响。” 他用口型说,把钢管放在拖把杆旁边,形成一小堆“武器”。 物资清点完,林阳在笔记本上画了个清单:两箱泡面、一袋面包、三瓶矿泉水、一把裹布水果刀、两根拖把杆、三根十斤哑铃、两根裹布短钢管。 他把笔记本递给王浩,王浩看了看,皱了皱眉,用铅笔在旁边画了个“问号”——食物和水最多撑三天,得想办法找更多物资,或者联系其他幸存者。 就在这时,隔壁604突然传来“咚、咚、咚”的声音。 声音很轻,但很有规律:三短,两长,再三短,像某种暗号,不是丧尸乱撞时那种杂乱无章的“砰砰”声。 林阳和王浩瞬间对视一眼,眼里都闪过一丝惊喜,又很快被谨慎取代——会不会是陷阱? 林阳赶紧爬到门边,耳朵贴在冰冷的门板上。 门板很薄,能清晰地听到隔壁的敲击声还在继续,三短两长,重复着同样的节奏,没有其他杂音,没有“嗬嗬”声,也没有脚步声。 他屏住呼吸听了五分钟,敲击声停了,过了一会儿,又响起同样的节奏,像是在等待回应。 “是人!” 林阳用口型对王浩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激动。 王浩也凑到门边听了听,点点头,用手势比划:“问清楚情况。” 林阳摸出作业本,撕了一张空白页——不敢用有字的纸,怕写字时笔尖划到字迹发出更响的声。 他拿出铅笔,笔尖轻轻落在纸上,尽量控制着力道,写“人? 数? 伤?” 三个问题,每个字都写得很小,笔画很轻,铅笔印淡得几乎要看不清,就是为了避免笔尖划纸的“沙沙”声太明显。 写完,他找了根牙签——是之前吃泡面剩下的,一首放在抽屉里。 他把纸条卷成细条,用牙签的尖端轻轻挑住,然后慢慢挪开堵在门边的湿毛巾,露出一条 tiny 的缝隙。 他蹲下来,眼睛盯着缝隙,小心翼翼地把牙签伸出去,让纸条顺着门缝慢慢滑到604门口。 推的时候,手不敢碰地面,怕蹭到灰尘发出“簌簌”声,只能悬着胳膊,一点一点调整牙签的角度。 纸条滑出去后,林阳赶紧把牙签收回来,重新堵好毛巾,又贴在门上听动静。 隔壁没声音了,像是在看纸条,又像是在犹豫。 林阳的心脏“咚咚”跳得飞快,手心全是冷汗,生怕等来的是丧尸的嘶吼声。 五分钟,像过了五个小时那么漫长。 终于,门缝里传来一丝轻微的“窸窣”声——纸条被推回来了。 林阳赶紧用牙签把纸条挑进来,展开一看,上面用同样轻的字迹写着:“604张伟,1人,脚踝肿(门夹的)”。 字迹歪歪扭扭的,应该是写字的人太紧张,或者怕用力太大发出声响。 “是张伟!” 林阳认出了这个名字——张伟是机械系的,和他们住在同一层,平时经常在走廊碰到,人很老实,还帮林阳修过一次电脑。 王浩也松了口气,用手势比划:“挪书桌,让他进来。” 两人走到门后,开始慢慢搬书桌。 书桌腿蹭到地板时,他们用膝盖顶着桌腿,一点一点往后挪,尽量减少摩擦声。 挪出一道能让一个人侧身过的窄缝后,林阳先探出头,左右快速扫了一眼走廊——走廊空无一人,暗红色的液体己经干了,在地板上留下一道道深色的痕迹,像干涸的血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甜气味,让人恶心。 他朝604的方向招了招手,很快,604的门打开了一条缝,张伟单脚跳了出来。 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运动服,裤腿上沾着灰,脚踝肿得老高,用一块旧毛巾裹着,跳的时候,受伤的脚不敢落地,只能用脚尖轻轻点地,每跳一步都要停顿一下,怕发出声响。 林阳赶紧示意他快过来,张伟加快了跳跃的速度,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很轻,几乎听不到脚步声。 到了603门口,他侧身钻进缝隙,林阳和王浩立马开始搬书桌,把缝隙堵上,又重新检查了一遍门后的哑铃和床架,确保没有松动。 张伟靠在墙上,大口喘着气,但不敢发出声音,只能用手捂着嘴,肩膀一耸一耸的。 他的额头上全是冷汗,应该是脚踝疼得厉害,又怕出声,只能硬扛着。 林阳拿出笔记本,开始画分工图。 他在纸上画了一个扳手,旁边写了个“张”字——张伟是机械系的,会修东西,改武器的任务交给了他;又画了一个哑铃,旁边写了个“王”字——王浩力气大,负责守门,防止丧尸撞门;最后画了一个眼睛,旁边写了个“林”字——自己负责观察外面的动静,留意危险。 他把笔记本递给张伟和王浩,张伟看了看,用铅笔在扳手旁边画了个“OK”的手势,又指了指自己的脚踝,比划了一下“能行”;王浩拍了拍旁边的哑铃,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林阳松了口气,三人靠在墙角,虽然没说一句话,但通过手势和简笔画,己经达成了默契——在这个寂静的末日里,他们不再是孤身一人,有了同伴,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张伟休息了一会儿,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小的螺丝刀——是他平时修东西用的,一首揣在身上。 他指了指地上的拖把杆和短钢管,又指了指自己,用口型说:“我来改武器。” 林阳和王浩点头,林阳把水果刀递给他,王浩则帮他把拖把杆和钢管搬到桌边,三人开始为接下来的生存,做着更充分的准备,整个宿舍里,只有偶尔传来的轻微金属摩擦声,很快又消失在寂静里,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