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诛魔异闻录(玄渊玄敖)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诛魔异闻录(玄渊玄敖)

诛魔异闻录(玄渊玄敖)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诛魔异闻录(玄渊玄敖)

匿名 2025-09-16 02:17:15 3 下载本文

林府的藏书阁里,沈静瑶踮起脚尖,试图取下最高层那本《西域风物志》。

初夏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她浅碧色的裙裾上跳跃。书终于拿到手了,她满意地转身,却不料撞入了一个坚硬的胸膛。“哎哟!”沈静瑶后退两步,抬头看见一个陌生男子正皱眉掸着胸前并不存在的灰尘。他身着一袭墨色直裰,面容清俊却带着几分刻板,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姑娘何故在此横冲直撞?

”他声音冷清,目光扫过她手中的书,“女子读这等杂书,未免失之庄重。

”沈静瑶气不打一处来。这哪来的迂腐书生,不仅闯入她家书阁,还对她读什么书指手画脚?

“公子擅入私宅,反倒责怪起主人家来了?”她挑眉反问,故意将书抱在胸前,“莫非这《西域风物志》是禁书不成?

诛魔异闻录(玄渊玄敖)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诛魔异闻录(玄渊玄敖)

还是说公子自以为比当今圣上还英明——陛下可是鼓励士民了解边塞风物的。

”男子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她会反击得如此伶俐,但随即又板起脸来:“巧言令色。

女子当以贞静为上,而非逞口舌之快。”“那男子当以明理为先,而非在别人家中大放厥词。

”沈静瑶毫不客气地回敬,同时注意到男子腰间佩戴的翰林院出入令牌,心下恍然——这大概就是哥哥近日常提起的那位新科进士,赵府公子赵明轩了。

哥哥沈修远总夸赵明轩才学出众、品行端方,如今看来,不过是又一个自命清高的迂腐之徒。

“原来是赵公子,”她故意拖长了语调,语带讥讽,“久闻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赵明轩闻言蹙眉。他确实应好友沈修远之邀来林府取几本参考书,却不料撞见这样一位言辞锋利的女子。看她衣着不俗,应是沈家亲戚,但如此不守闺训,实在有失体统。尤其是那双眼眸,灵动得近乎轻佻,让他没来由地心生警惕。

“姑娘既知我是谁,也该自重些。”他冷冷道,“修远兄温文尔雅,想不到家中女眷如此不知礼数。”沈静瑶气极反笑:“赵公子真是好大的架子!

不如我去请哥哥来评评理,看是谁在别人家中无礼?”正当二人剑拔弩张之际,远处传来了沈修远的呼唤:“明轩兄,书可找到了?家母备了茶点,请往前厅一叙。

”赵明轩最后瞥了沈静瑶一眼,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沈静瑶冲他的背影做了个鬼脸,决定暂时不向哥哥告状——毕竟,来日方长,这笔账她记下了。殊不知,转身离开的赵明轩心中也在暗想: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女子,空有一副好皮囊,内里却如此浅薄张扬。修远兄常夸他妹妹静瑶知书达理、温婉聪慧,相比之下,这位不知名的女眷真是云泥之别。三日前,赵明轩曾在城南书画坊偶遇一蒙面女子,为一位老者解围,言谈间引经据典、见解独到,令他印象深刻。这些日子,他时不时会想起那位女子的风采,甚至暗自羡慕沈修远有那样一位才德兼备的妹妹。

若是今日遇到的这位有那女子一半的涵养就好了……赵明轩摇摇头,快步向厅堂走去。

—————————————————————————— 半月后,城南诗会。

沈静瑶本不愿参加这种附庸风雅的聚会,但拗不过闺中密友苏婉的软磨硬泡,只得跟了来。

诗会设在城南李家的别苑,依山傍水,景致倒是雅致。“看,那就是新科探花赵明轩。

”苏婉悄声指向水榭中央被几个学子簇拥着的男子,“听说他文章做得极好,圣上都称赞过呢。”沈静瑶瞥了一眼,果然是那日的迂腐书生。只见他一身月白长衫,手持折扇,正与人品评诗文,看上去倒是人模人样,谁知道内里多么古板无趣。

“徒有虚名罢了。”沈静瑶哼了一声,拉着苏婉想往反方向走,却忽然瞥见赵明轩从袖中取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悄悄塞给了主持诗会的李大人。

李大人会意一笑,迅速将信封收入怀中。光天化日之下行贿?沈静瑶睁大了眼睛。

难怪他能得探花,原来背后有这等勾当!“虚伪!”她忍不住低声道。“什么?”苏婉不解。

沈静瑶摇摇头,心中却燃起一股无名火。这种道貌岸然之徒,也配与她哥哥称兄道弟?

也配受圣上赏识?这时,诗会开始了以“夏”为主题的联句环节。才子们依次接龙,很快轮到赵明轩。他略一思索,吟道:“绿荫浓处蝉声老——”满座皆赞:“好句!”忽然,一个清亮的女声接了下句:“虚伪场中诗兴乏。”众人哗然。赵明轩抬眼望去,看见沈静瑶站在不远处,嘴角带着挑衅的笑意。他脸色一沉,认出这就是那日在沈家书阁遇见的无礼女子。“姑娘何出此言?”李大人起身呵斥,“赵探花此句精妙,你为何出言不逊?”沈静瑶故作惊讶:“小女子只是即兴接句,何来不逊之说?莫非李大人的诗会只准赞美,不准创新?

”赵明轩冷冷开口:“姑娘若是才疏学浅,接不上句,直说便是,何必语带机锋?

”“接不上?”沈静瑶挑眉,“那不如请赵公子出题,小女子奉陪到底。”场面一时僵持。

在座众人多是赵明轩的同僚好友,纷纷出言指责沈静瑶无礼。苏婉急得直拉她的衣袖。

赵明轩本想就此作罢,但见沈静瑶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心下恼火,便道:“既然如此,请姑娘以‘竹’为题,赋诗一首如何?”他心想,这等争强好胜的女子,多半肚里无甚墨水,定会当众出丑。不料沈静瑶从容不迫,略一思索便吟道:“虚怀若谷自清风,节劲何惧雨雪重。 莫道无心争艳色, 长青不与百花同。”诗毕,满场寂静。

这几句诗不仅工整雅致,更暗含讥讽,讽刺赵明轩看似清高实则狭隘。赵明轩一时怔住,没想到她真有如此才学。李大人正要发作,赵明轩却抬手制止:“姑娘好才思,是在下失礼了。”他心中诧异,这女子的才情,竟不逊于那日书画坊遇见的蒙面女子。

沈静瑶见他认输,也不好再纠缠,微微一福:“承让。”便拉着苏婉转身离去。

赵明轩望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 接下来的几个月,赵明轩和沈静瑶在各种场合不期而遇。一次在书局,赵明轩看见沈静瑶为一位老秀才推荐考据典籍,言谈间显露出深厚学识。

老秀才原是来寻《水利工志》以解决家乡水患问题,却因不熟悉书局布局而焦急万分。

“老先生莫急,”沈静瑶温言道,随即轻车熟路地引老者至东南角书架,“《水利工志》在此,此外还有前朝河道总督撰写的《治水方略》,或许对您更有助益。

”老者感激不已:“姑娘真是博学,连这等专业书籍都如此熟悉。

”沈静瑶微笑:“家父经商,常需了解各地物产交通,故对此类书籍略有涉猎。

”赵明轩在不远处假装翻阅书卷,心中暗惊。这女子不仅熟识经史子集,连实用之学也如此精通,实在出乎意料。又一次在沈家宴席后,赵明轩因与沈修远讨论政务至深夜,留宿沈家。半夜起身取水时,他无意中听到沈静瑶与兄长的谈话。“哥,你方才与赵公子讨论的边关贸易之策,我觉着尚有可补充之处。”沈静瑶的声音从书房传来,“赵公子主张开放更多边市固然是好,但若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恐怕会滋生走私问题。”沈修远笑道:“那你有什么高见?

”“我认为应当设立商引制度,对往来商人进行登记,凭引通关。同时设置市舶司,征收关税,查验货物....”赵明轩在门外听得入神,这些见解与他不谋而合,甚至更加周密。他不禁想起那日书画坊的蒙面女子,也曾提出类似的商税改革思路。

世间能有如此见识的女子实在凤毛麟角,怎么会这么巧让他遇到两位?最让他困惑的是,沈静瑶说话时引经据典的方式和手势,与那位蒙面女子如出一辙。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成形,但他随即摇摇头否定了——修远兄说过,他妹妹温婉娴静,怎会女扮男装独自去书画坊?

—————————————————————————— 同样,沈静瑶也对赵明轩有所改观。那日诗会后,她特意托人打听,才知道赵明轩给李大人的并非银钱,而是为李大人老母亲搜集的药方。李大人母亲久病缠身,赵明轩得知后,特意请教太医,整理了民间验方。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