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记忆迷宫数字幽灵杀人事件(李维明陈昊)最新小说_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记忆迷宫数字幽灵杀人事件(李维明陈昊)

记忆迷宫数字幽灵杀人事件(李维明陈昊)最新小说_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记忆迷宫数字幽灵杀人事件(李维明陈昊)

匿名 2025-09-16 01:45:03 1 下载本文

我第一次踏进“陈记包子铺”是在一个飘着冷雨的深秋傍晚。

那时我刚调进青南路派出所满半个月,每天被一堆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缠得头都大,那天值完晚班,肚子饿得咕咕叫,街面上的餐馆几乎都关了门,只有这条拐进老城区的窄巷里,还亮着一盏暖黄的灯。巷子叫狗尾巴巷,名字土得掉渣,路面坑坑洼洼,积着雨水,踩上去能溅起半裤腿泥。包子铺就在巷子中段,门面不大,也就够摆下一个蒸笼和一张小方桌,木质招牌被岁月浸得发黑,“陈记包子铺”五个红漆字掉了大半,只剩下“记”和“子”还清晰些。

玻璃橱窗里堆着刚出笼的肉包,热气氤氲着,把窗外的冷雨都隔在了另一层世界。“老板,来两个肉包。”我搓着手哈了口气,推开门走进去。店里比外面暖和不少,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肉香,还夹杂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腥气,像是生肉放久了的味道。

柜台后坐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背有点驼,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住苍蝇,双手枯瘦得像老树枝,正慢悠悠地擦着一个瓷碗。听到我的声音,他抬起头,眼神浑浊得厉害,像是蒙了一层灰,看了我好一会儿才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木头:“要热的?”“对,刚出笼的最好。”我找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下,掏出手机刷着新闻,眼角的余光瞥见他从蒸笼里拿出两个肉包,用油纸包好,动作慢得让人着急。那蒸笼是老式的竹编蒸笼,黑得发亮,不知道用了多少年,蒸汽从缝里冒出来,把他的脸遮得朦朦胧胧的。等他把包子递过来,我接过时指尖碰了碰油纸,烫得我赶紧缩了手。咬了一大口,肉馅儿的汁水瞬间在嘴里爆开,咸淡正好,肉质却有点奇怪——不是平时吃的猪肉那种紧实的口感,反而软乎乎的,像在嚼海绵,而且那股腥气比刚才在店里闻到的更明显了些,隐隐还带着点酸味。“老板,你这肉是新鲜的吗?”我咽下嘴里的包子,忍不住问了一句。他还在擦那个瓷碗,头也没抬:“早上刚买的,新鲜得很。”“可怎么吃着有点酸啊?”我又咬了一口,这次特意仔细品了品,那酸味不是变质的酸,更像是某种东西发酵后的味道,而且肉馅里似乎有碎骨头,咯得我牙有点疼。他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抬起头看我,眼神里好像多了点别的东西,阴沉沉的:“小伙子,吃不惯就别吃了,钱我退你。

”我被他看得有点发毛,赶紧摆了摆手:“不用不用,可能是我今天胃口不好。

记忆迷宫数字幽灵杀人事件(李维明陈昊)最新小说_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记忆迷宫数字幽灵杀人事件(李维明陈昊)

”说完三口两口把剩下的包子吃完,掏出钱放在柜台上,逃似的推开门走了。

走出巷子的时候,冷雨还在下,我打了个寒颤,不是因为冷,而是刚才在包子铺里的那股感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因为处理一起盗窃案忙得脚不沾地,早就把陈记包子铺的事抛到了脑后。直到周五那天,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扔给我一份卷宗,说:“青南路这边有个失踪案,你去跟进一下。

”我翻开卷宗,失踪人叫李梅,女,32岁,在附近的菜市场卖菜,已经失踪三天了。

最后一次有人见到她,是上周二傍晚,她收摊后提着菜篮子往狗尾巴巷的方向走,之后就再也没人联系上她。她丈夫已经报了两次警,之前的同事去她家里看过,门是锁着的,屋里没什么异常,调取了巷口的监控,只拍到她走进巷子,却没拍到她走出来。“狗尾巴巷?

”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那家包子铺。“对,就是那个老巷子,里面全是私房,没装监控,不好查。”所长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你先去走访一下巷子里的住户,看看有没有人见过她,尤其是她失踪那天傍晚。”我拿着卷宗走出办公室,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当天下午,我就去了狗尾巴巷,挨家挨户地敲门走访。

巷子里的住户大多是老人,要么说没见过李梅,要么说那天傍晚在看电视,没注意外面的动静。走了大半条巷子,一点线索都没有,眼看快到傍晚了,我又走到了陈记包子铺门口。铺子还开着,暖黄的灯光从橱窗里透出来,蒸笼里的肉包还冒着热气。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门走了进去。还是那个老板,还是在擦那个瓷碗,动作还是那么慢。看到我进来,他抬起头,眼神还是那么浑浊:“又来买包子?”“不是,我是派出所的,想跟你了解点情况。

”我掏出证件递给他看,他扫了一眼,没接,又低下头擦碗。“你认识李梅吗?

就是在菜市场卖菜的那个女人,三十多岁,个子不高,扎着马尾。

”我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些。他擦碗的手顿了一下,几秒钟后才继续动作:“不认识。”“她上周二傍晚失踪了,最后有人看到她走进了狗尾巴巷,你那天傍晚在店里吗?有没有见过她?”我盯着他的手,那双手枯瘦得厉害,指关节突出,指甲缝里好像有黑色的污渍,洗不掉似的。

“我每天都在店里,没见过。”他的声音还是那么沙哑,听不出情绪。

“你这店一般开到几点?”我又问。“晚上十点。”“上周二那天也是?”“嗯。

”他终于擦完了那个碗,把碗放进柜台下的柜子里,又拿出一个盘子擦了起来。

我在店里待了大概十分钟,没问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只好起身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他正背对着我,往蒸笼里加着什么东西,蒸笼的缝隙里冒出的热气,带着那股熟悉的腥气,飘到我鼻子里,让我胃里一阵翻腾。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去了狗尾巴巷几次,还是没找到线索。李梅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一点音讯。

她的丈夫每天都来派出所问情况,眼睛熬得通红,每次看到他,我都觉得心里堵得慌。

周三那天,我值晚班,到了后半夜,肚子又饿了。想起陈记包子铺开到晚上十点,现在才九点多,或许还开着。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又去了狗尾巴巷。巷子比白天更黑,只有几盏路灯亮着,光线昏暗,把影子拉得老长。陈记包子铺的灯果然还亮着,我走过去,刚要推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咚咚”的声音,像是在剁什么东西。我停下脚步,趴在玻璃橱窗上往里看。店里没开灯,只有柜台后面点着一盏小台灯,昏黄的光线下,老板正站在案板前,手里拿着一把大菜刀,狠狠地剁着案板上的东西。

案板上好像铺着一块黑布,他剁得很用力,每剁一下,都能听到“咚咚”的闷响,还夹杂着某种东西被剁碎的“咯吱”声。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想拍下这一幕,可手机的闪光灯忘了关,一按快门,闪光灯“咔”地亮了一下。

里面的老板猛地停了下来,手里的菜刀还举在半空中,头慢慢地转过来,看向橱窗的方向。

我吓得赶紧蹲下身,心脏“砰砰”地跳,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过了大概一分钟,我听到店里传来脚步声,慢慢地走到门口。我屏住呼吸,不敢出声,透过门缝看到他的脚——穿着一双旧布鞋,沾着泥土,停在门口。他没开门,就站在门后,好像在听外面的动静。我蹲在地上,浑身的冷汗都出来了,手里的手机都在发抖。

又过了一会儿,脚步声才慢慢退了回去,接着,我又听到了“咚咚”的剁东西声,比刚才更响,更用力。我不敢再待下去,悄悄地从地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巷子,一路跑回派出所,心还在不停地跳。回到派出所,我坐在值班室里,脑子里全是刚才看到的画面。老板剁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在没开灯的情况下剁?

还有那股腥气,越来越浓,和李梅失踪的事联系起来,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心里冒了出来——他剁的,会不会是人肉?这个念头让我浑身发冷,我赶紧摇了摇头,告诉自己不可能,一定是我想多了。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李梅最后走进了狗尾巴巷,再也没出来,而陈记包子铺就在巷子里,老板的行为又那么诡异,这一切都太巧合了。第二天一早,我就去找了所长,把昨晚看到的情况跟他说了一遍,还把我怀疑陈记包子铺老板的想法说了出来。所长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你有证据吗?

就凭你看到他剁东西,还有那股味道,不能断定他有问题。”“可李梅失踪的事太蹊跷了,而且狗尾巴巷只有他一家铺子开到那么晚,他肯定知道点什么。”我急着说。“这样,你先去调查一下那个老板的背景,看看他有没有前科,再去菜市场问问,有没有人知道他平时在哪里买肉。”所长拍了拍我的肩膀,“没有证据,不能随便抓人,我们得按程序来。”我点了点头,心里却还是不踏实。当天上午,我就去了户籍科,调取了陈记包子铺老板的资料。他叫陈老根,56岁,无儿无女,妻子十年前因病去世,之后就一直一个人开着这家包子铺。他的档案很干净,没有任何前科,也没有不良记录。

接着,我又去了菜市场,找了几个卖肉的摊主,问他们有没有给陈老根送过肉。

一个姓王的摊主告诉我,陈老根以前确实经常在他这里买肉,都是买些五花肉和前腿肉,可最近一个月,他就没再来过了。“他没再来买肉?那他包子里的肉馅是从哪里来的?

”我心里的疑团更大了。“谁知道呢,说不定是从别的地方买的吧。”王摊主耸了耸肩,继续忙着手里的活。从菜市场出来,我又去了狗尾巴巷,这次没去陈记包子铺,而是绕到了铺子的后面。铺子后面是一个小院子,围墙上爬满了藤蔓,墙不高,也就一米多。

我踮起脚尖往院子里看,院子里堆着不少杂物,有几个空的油桶,还有一堆破旧的木板,角落里放着一个大铁桶,桶盖盖得严严实实的,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就在我准备跳进去看看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我赶紧转过身,看到陈老根正站在我身后,手里拿着一个菜篮子,眼神阴沉沉地看着我。“你在这里干什么?

”他的声音比平时更沙哑,带着点怒气。我心里一慌,赶紧解释:“没什么,我就是路过,看看这里的环境。”“路过?派出所的人会随便路过别人的后院?”他往前走了一步,离我更近了,我能清楚地看到他指甲缝里的黑色污渍,还有他身上那股越来越浓的腥气。

“我……我就是随便看看,没别的意思。”我往后退了一步,手不自觉地摸向了腰间的手铐。

他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突然笑了起来,笑声干涩得像破风箱:“小伙子,别多管闲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