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鸦岭上的蒲公英(混沌灵赤焰蛟)最新完本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推荐寒鸦岭上的蒲公英混沌灵赤焰蛟
陈默站在“回响档案馆”门前,深吸了一口气。 这座矗立在城市科技园区的玻璃幕墙建筑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像一块巨大的水晶,封装着无数人的记忆与秘密。他紧了紧手中的公文包,里面装着他的身份证明、预约文件,以及一叠泛黄的笔记——那是李哲生前最后的研究手稿。七年了,他始终无法释怀那个夜晚,那个将他最好朋友从他生命中夺走的雨夜。“您好,陈先生,林重构师正在等您。 ”前台AI助手露出程式化的微笑,声音却出奇地人性化。陈默点头,跟随指引穿过明亮的大厅。墙壁上是不断流动的数据流可视化展示,无数记忆碎片如星河般闪烁、连接又分离。他不由得想象,李哲的记忆是否也曾这样被数字化、被分析、被存储。林薇的办公室门无声滑开。 一位约莫三十出头的女性站起身,她穿着简洁的白色专业制服,眼神锐利而冷静。 “陈默先生?我是林薇,您的记忆重构师。”她伸手与他相握,力度适中,既不热情也不疏远,“请坐。”陈默打量着她身后的显示屏,上面正缓缓旋转着一个复杂的大脑3D模型。“我看过您的资料,畅销悬疑作家。 ”林薇调出他的档案,“《完美犯罪》《谎言迷宫》...都是很精彩的作品。 您说您想重现一段七年前的记忆,为了写作灵感?”陈默微微颔首:“是的,也为了...了结一些事情。”林薇注视他片刻,似乎能看透他精心维持的平静外表。 “我理解。不过在进行前,我必须强调几点。”她的语气变得严肃,“记忆情景重现技术不是时间机器。我们基于您提供的记忆碎片,通过算法和数据库补全缺失部分,重构出可能的情景。但这不是绝对客观的真实,而是您大脑记录和算法推断的结合体。”“我明白。”陈默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公文包把手。“此外,深度沉浸可能引发情绪波动和心理不适。 如果您感到任何不适,请立即告知我。我们会随时监控您的生理指标。 ”林薇递过一份电子协议,“确认无误后,请在这里签名。”陈默快速浏览条款,签下名字。 他的手很稳,但心跳已开始加速。“那么,我们开始吧。”林薇引导他进入相邻的准备室,“请躺下,放松。脑波扫描会有些微刺感,但不会疼痛。”陈默依言躺在舒适的座椅上。 林薇为他戴上布满传感器的头罩,她的动作专业而高效。“回想那个夜晚,陈先生。 尽可能清晰地回想所有细节...”仪器启动,一阵轻微的嗡鸣声中,陈默闭上眼睛,让自己沉入回忆。—雨声。首先是雨声,敲打着窗户的节奏感。 然后景象逐渐清晰起来——狭窄的公寓走廊,昏暗的灯光,墙上有块剥落的漆皮形状像只飞鸟。这是李哲租的公寓,大学附近的老旧小区。 陈默以第三方视角看着七年前的自己:年轻些,头发更密,肩膀没那么紧绷。 那时的他抱着一摞资料,正抬手敲门。门开了,李哲出现在门口。 他穿着那件熟悉的灰色毛衣,袖口有些起球。眼镜后的眼睛带着疲惫,但看到朋友时亮了起来。“总算来了!我还以为你被这场雨冲走了。”李哲笑着让开身,“快进来,外面冷死了。”陈默看着年轻时的自己走进公寓,雨水从外套上滴落在地毯上。 “你要的资料,都在这里了。”年轻陈默递过那摞文件,“导师说你这个算法思路很新颖,但风险也不小。”场景如此真实,陈默几乎能闻到旧书和咖啡混合的气味。 他注意到林薇站在“场景”外,以全息投影形式出现,观察着一切。 “注意任何不协调的细节,”她的声音直接传入他的意识,“但不要过度解读。 ”李哲接过资料,随手放在已经堆满书籍的咖啡桌上:“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嘛。 如果这个模型能成功,不只是学术突破,实际应用价值也...”年轻陈默脱下湿外套:“你最近是不是又熬夜了? 看起来状态不太好。”“有点吧。”李哲揉揉太阳穴,“项目比想象中复杂,而且...”他忽然停住,摇摇头,“没什么。喝咖啡吗?虽然可能已经是今天第十杯了。 ”“暂停。”陈默下意识地说。场景瞬间静止,雨滴凝固在半空。“有什么问题吗? ”林薇问。陈默指向窗外:“那辆车,型号不对。我记得那天窗外停的是一辆红色老款丰田,不是这辆银色现代。”林薇点头:“好眼力。可能是您的记忆模糊,系统用常见模型补全了。 我会标注这一点。”她做了个手势,“继续?”场景重新流动。李哲走向小厨房准备咖啡,年轻陈默在沙发上坐下。“你刚才说项目复杂,而且什么?”李哲背对着他,肩膀微微绷紧:“没什么,就是有些数据不太对劲,可能是我想多了。”就在这时,一阵模糊的杂音从背景中传来,像是远处电视的声音,又像是...“那是什么声音? ”陈默问。林薇皱眉:“背景噪音,可能是雨声和旧公寓管道的声音混合。 ”但陈默注意到李哲在听到那声音时,有个极细微的停顿,手中的咖啡勺轻碰了一下杯壁。 “能增强那段音频吗?”“可以尝试,但可能效果有限。”林薇操作着控制面板,“记忆中的背景音通常很模糊。”音频被分离出来,经过降噪和增强处理。大部分仍是杂音,但中间似乎有段极低沉的对话片段,听不清内容。“可能是邻居的电视声。”林薇说,“这类老公寓隔音很差。”陈默不语,继续观察。他看到年轻自己和李哲聊了约莫二十分钟,内容大多是学术上的讨论。然后年轻陈默起身告辞,李哲送他到门口。就在转身前的一刹那,李哲的目光似乎瞟向书架某个特定位置,眼神里有一闪而过的...担忧?“再次暂停! ”陈默说,“那里,书架第二层,那本厚皮面书旁边。他看了那里一眼。 ”林薇放大那个区域:“确实有个短暂的视线停留。但可能只是随意一看。”“不,李哲有个习惯,当他不安时会无意识地看藏重要东西的地方。”陈默感到心跳加速,“大学时他总把最重要的笔记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很有趣的观察。 ”林薇记录下这一点,“但记住,陈先生,我们现在是基于您的记忆和解读。 您朋友当时可能只是随意一瞥。”陈默点头,但内心的疑窦已被勾起。那个夜晚,李哲确实有些不同寻常的紧张感。当时他以为只是项目压力大,但现在...“今天就到这里吧。”林薇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首次体验不宜过长。 我们明天继续,可以吗?”陈默摘下头罩,发现自己手心出汗。 回到现实世界有种奇异的剥离感,仿佛刚从深水中浮出。“您还好吗? ”林薇观察着他的脸色。“还好,只是...有点累。”陈默站起身,微微晃了一下。 林薇迅速扶住他的手臂。“正常反应。记忆重构对大脑负荷很大。建议您今天多休息,补充水分。”陈默点头,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走到门口时,他回头问:“林重构师,你们的技术...能区分真实记忆和虚假记忆吗? ”林薇的表情变得谨慎:“我们可以检测到记忆中的不一致和异常,但最终,大脑相信什么,记忆就是什么。为什么问这个?”“只是好奇。”陈默勉强笑了笑,“毕竟我是写小说的,常思考真实与虚构的界限。”离开档案馆,陈默没有直接回家。他开车穿过城市,不知不觉来到了李哲生前住的旧公寓楼。七年过去,这里几乎没变,只是更旧了些。 他站在雨中,望着那扇熟悉的窗户。李哲去世后,他再也没进去过。案发后,警方封存了公寓数月,等解封时,新房客已经入住。“小李啊...好久没见你来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默转身,是管理这栋楼多年的老赵,正提着水桶准备回值班室。“赵伯,您还在这里工作。”“还能动弹就得干活嘛。 ”老赵眯眼看着他,“听说你成了名作家?小李要是知道一定很高兴。可惜了啊,那么好的小伙子...”陈默喉咙发紧:“赵伯,那天晚上...您真的没看到什么可疑的人吗?”老赵摇摇头:“警察问了好多遍啦。 那天下大雨,我早早睡了,什么都没听到。第二天才知道出了事。”他叹口气,“这楼老了,监控时好时坏的,也没拍到什么。”陈默谢过老赵,回到车上。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李哲的笔记,翻到最后一页。那上面有些潦草的计算和图表,边缘处有几个模糊的字迹:“如果对...全完了...”李哲到底在做什么项目? 为什么从未详细告诉过他?那个夜晚,除了他,还有谁来过?雨越下越大,敲打着车窗,一如七年前那个夜晚。陈默启动汽车,决定明天就去拜访当年负责此案的张警官。有些事情,他必须弄清楚。无论是为了李哲,还是为了自己无法安宁的内心。—第二天,陈默提前到达档案馆。林薇似乎也有些迫不及待,很快准备好了设备。 “今天我们可以尝试更深入一些。”她说,“如果您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切换到‘第一人称视角’,即体验李哲当时的感知。但这需要特别授权,且风险更高。”陈默毫不犹豫:“我准备好了。需要什么额外手续? ”林薇递过另一份协议:“这是心理风险知情同意书。 第一人称体验可能带来强烈的情绪冲击,尤其是...”她谨慎地选择措辞,“尤其是考虑到您朋友的最终命运。”陈默迅速签了字:“我写过比这黑暗得多的情节,林重构师。”“现实与虚构不同,陈先生。”林薇注视着他,“在小说中,您可以控制结局。 现实中...”她没说完,只是点了点头,“那我们开始吧。”再次进入记忆场景,这次是从李哲的视角。陈默感到一阵眩晕,仿佛突然进入了另一个人的身体。 他——李哲——正在书桌前工作,屏幕上满是复杂的代码和公式。窗外雨声淅沥,房间里只有键盘敲击声。一种焦虑感萦绕不散。陈默能感受到——不,是李哲能感受到——某种压力,几乎是恐惧。但不知道来自何处。敲门声响起。李哲起身,通过猫眼看到年轻陈默站在门外,抱着一摞资料。他深吸一口气,换上笑容,打开门。 “总算来了!我还以为你被这场雨冲走了。”陈默作为“李哲”,看着“自己”走进来。 这种体验诡异至极,像是同时扮演演员和观众。交谈内容与昨天一致,但感受完全不同。 从李哲视角,陈默能感觉到:当年轻自己问及项目时,李哲有瞬间的犹豫和防备;当背景中那模糊声音响起时,李哲的心跳确实加速了;当目光瞟向书架时,那里确实藏着什么东西,某种不想让朋友发现的东西。“增强听觉,现在!”陈默——作为李哲——在意识中命令。 林薇的声音回应:“正在尝试...但您的记忆中对这段音频的记录非常模糊。 ”杂音被放大,经过层层处理。在那片雨声和模糊电视声中,“...风险...”“...不能继续...”“...会暴露...”然后是一段沉默,接着是更清晰的几个字:“...今晚必须...”李哲的呼吸微微急促。 陈默能感受到那种紧张,几乎像是恐惧。“他知道。”陈默退出体验,回到观察模式,呼吸急促,“李哲知道那天晚上会有事发生。他在等什么人,或者害怕什么人会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