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男友招待女兄弟,千万富婆我不忍了燕云陈浩热门小说排行_免费阅读全文国庆男友招待女兄弟,千万富婆我不忍了(燕云陈浩)
一、凌晨三点的键盘声1 林默把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像悬着一把没开刃的手术刀。 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 03:00:00,他习惯在这个整点结束当天的工作——一本永远写不完的犯罪心理学专著。 今晚他只敲出 217 个字,却删了 451 个字。 删除键“嗒嗒嗒”的声音在雨里显得钝,像有人在隔壁房间拆骨头。2 雨是 22:45 开始下的,起初只是试探性的滴答,后来变成持续的白噪音,把整栋老洋房的木地板泡得发胀。 林默讨厌雨。 雨会放大一切声音:老鼠踩过电线、猫穿过瓦片、邻居张太太把窗户关得比往常更重—— “砰!” 那一下闷响从隔壁 402 传来时,林默的 Word 文档正好自动保存。 他抬头,看见屏幕上自己模糊的倒影:32 岁,鬓角早白,瞳孔深得像两个删干净的括号。3 林默把文档命名为《雨夜样本 09-14》,关机,合上笔记本。 他准备去厨房倒一杯脱脂牛奶,然后吃药——氯硝西泮,0.5 mg,白色,0.3 克重的安全感。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门铃响了。 不是“叮铃”,是“叮咚”——带和弦的那种,像医院电梯到达的提示音。 凌晨三点零一分,谁会在雨里按门铃?——二、门镜里的圆形剧场4 林默没有猫眼里塞报纸的习惯。 他凑近,右眼贴上去—— 画面被压缩成一颗鱼眼镜头: 门外站着三个人。 中间是穿藏蓝雨衣的警察,左胸警号 019762; 左边是同款雨衣的女警,警号 019881,右手搭在腰间的快拔套上; 右边是白大褂,领口别着一枚铜质院徽——第七精神病院。 三人的头发都在滴水,像刚从同一条河里爬上来。5 林默把门链挂上,只开一条 7 厘米的缝。 “林默先生?”警号 019762 的声音比雨还冷,“我们接到报案,需要您配合。” “报案?” “402 室的张文娟女士,”白大褂接话,“今晚 21:50 被发现在家中死亡。” 林默的太阳穴“嗡”地一声。 张太太,六十七岁,丧偶,每天 19:00 准时用收音机听评弹,声音开得能穿透两层楼板。 “她死了?” “凶器上提取到指纹,”女警说,“经比对,与您 2021 年办驾照时留存的指纹一致。” 林默听见自己心跳的采样率瞬间从 60 bps 拉到 120。6 “我可以看一下你们的证件吗?” 三人同时抬手—— 两张警官证,一张执业医生证,雨水顺着塑料套往下滑。 警官证上写着: “刑侦支队副大队长 杜成钢” “心理评估师 裴遇春” 林默默念两遍,像背下一串验证码。7 “我需要换鞋。”他说。 “我们给您 90 秒。”杜成钢抬腕,表盘夜光像一小坨放射物质。——三、90 秒空白8 林默合上门,后背贴在冰凉的墙纸上。 他先深呼吸四次,用 HRV 训练法把心率降到 100 以下,然后冲进书房,把笔记本塞进防尘袋,又把今晚写好的 U 盘拔下,贴在大腿内侧—— 那是他写《犯罪人格的镜像神经元假说》的全部原始数据,比命重要。 做完这一切,他抬头看见穿衣镜里的自己: 灰色卫衣、运动短裤、一次性拖鞋,像被随手扔进犯罪现场的路人甲。9 他打开玄关抽屉,里面有一把 8 cm 的瑞士军刀。 指尖碰到金属那刻,他缩回—— 指纹。 他改用一次性筷子拨开,把刀推进抽屉最深处,像把冲动活埋。10 90 秒到。 门链“咔哒”一声滑开,雨声扑进来,像提前预设的音效。——四、下楼:七层楼梯的蒙太奇11 老洋房没电梯。 七层,132 级台阶,感应灯每亮一层就灭一层。 林默走在中间,前面杜成钢,后面女警,裴遇春垫后。 四个人脚步形成 4/4 拍,唯独林默多出一拍 16 分音符—— 他每下一层就默数: “7,指纹;6,凶器;5,时间线;4,不在场证明;3,动机;2,证人;1,雨。”12 到三楼转角,墙上用红漆喷着一行小字: “跳下去,你就自由。” 漆已干,像某种提前写好的剧本提示。 林默瞥一眼,脚底踩到一张被雨水泡皱的传单: “第七精神病院开放日——让社区更了解‘我们’。”——五、警车:移动的审讯室13 车门“嘭”地合上,雨声瞬间被隔成 30% 音量。 林默坐后排中间,左手杜成钢,右手裴遇春,女警开车。 车厢灯是冷白色,照得人像尸检台。 “林老师,”裴遇春先开口,“我读过您发表在《犯罪心理》上的论文,关于‘无辜者面对指控时的生理波动’,很有意思。” 林默嘴角扯了一下,算笑。 “所以您现在是在采集样本?” “如果方便的话。”裴遇春掏出一只银灰色金属笔,笔帽上印着“第七医院”logo,“只是简单评估,帮您排除嫌疑。”14 金属笔在指尖转一圈,像催眠师的怀表。 “第一个问题:您怎么评价张文娟女士?” “独居、强迫症、轻度被害妄想,”林默听见自己声音干涩,“她曾投诉我凌晨打字扰民,还给我门缝塞过纸条,用剪报字拼成。” “您愤怒吗?” “我给她送了一副静音键盘。” 杜成钢插话:“21:30 到 22:30 之间,您在哪儿?” “在家,写稿。” “有人能证明吗?” “键盘记录、Word 自动保存、路由器日志,都可以调。” “这些都可以伪造。”女警从后视镜看他一眼。15 裴遇春在平板电脑上勾选几栏,然后把屏幕转向林默—— 上面是一幅简笔画:一个火柴人站在屋顶,头顶闪电。 “看到什么?” “嫌疑人缺乏共情,可能在雷雨夜产生攻击性冲动。” “我是问您,不是问论文。” 林默吸一口气:“我看到一个被雷劈的倒霉蛋。” 裴遇春点点头,在平板上写:“防御机制启动,合理化。”——六、第七精神病院:雨幕后的城堡16 警车拐进一条槐树林立的辅路,路灯间距 50 米,每盏灯下都有一滩积水,像一排黑色镜子。 大门出现得毫无征兆—— 两根灰白石柱,柱顶各蹲一只石兽,被雨水浇得发亮。 门楣上红漆剥落,剩下“第”和“院”两个字,中间空着,像被人抠掉的牙。 电动栅栏升起,发出 1980 年代游戏机的“滴滴”声。17 车停在 A 栋门廊。 雨忽然变大,像有人把一桶玻璃珠倒在铁皮屋顶。 杜成钢先下车,撑起一把黑伞,伞骨上印着“POLICE”小字。 裴遇春扶住林默肘部,动作礼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道:“地面滑,小心。”18 门廊灯闪了两下,亮起。 林默抬头,看见一只摄像头,红灯 steady on—— 不是普通的红外,是带音频的刑侦级。 他突然意识到: 从警车门打开那一刻起,他踏入的不再是“协助调查”,而是某种更高阶的实验场。——七、登记:身份被重写19 大厅空荡,地砖是 30×30 cm 的米黄色,接缝处嵌着深褐色填缝剂,像一张巨大的数独。 前台护士穿淡粉制服,胸牌写着“张佩 护师”。 她推来一只不锈钢托盘,里面依次摆放: - 一次性手环空白 - 指甲钳 - 密封袋标“个人物品” - 带编号的塑料杯尿检 - 一张 A5 评估表,抬头:“第七病区入院筛查”20 “林默老师,”张佩声音柔软,“请把手环给我,我帮您写名字。” “我不是入院,是配合调查。” “流程一样。” 杜成钢在身后轻咳,像提醒。 林默抬起手腕,感觉像把身份证放进碎纸机。 张佩用记号笔写: “林默 ‑ 暂 ‑ 09‑14‑03” “‘暂’是什么意思?” “临时观察,48 小时。” “如果 48 小时后证明我没事?” “您可以回家,”张佩微笑,“但程序上需要先签字。”21 林默在“自愿观察”一栏签名,笔迹比平时潦草 12%。 裴遇春把那张纸收进文件夹,动作轻得像收走一张死亡证明。——八、第七病区:铁门在身后合拢22 B 栋与 A 栋之间有一条 30 米长的玻璃连廊,雨点砸在顶棚,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敲摩斯电码。 连廊尽头是一扇灰色防火门,刷着“7”号红漆。 杜成钢刷卡,“嘀——”绿灯亮。 门开的一瞬间,林默闻到一股混合气味: 次氯酸钠 + 速溶咖啡 + 潮湿棉被 + 某种甜腻的药片香。23 第七病区呈“回”字形,中间是天井,围一圈铁栏,栏上缠绿萝,叶子却全是灰绿色。 护士站位于正南,高出地面 30 cm,像裁判席。 天花板四个角各垂下一只黑色半球摄像头,红灯同步闪烁,像四颗协调的心跳。24 值班护士是个短发女孩,正低头抄写体温记录。 她抬头,目光穿过玻璃,落在林默脸上—— 没有惊讶,也没有询问,只是轻轻点头,像对一位迟到旅客。25 裴遇春停下脚步:“林老师,今晚您先休息,明早 08:30 做正式评估。” “我住哪儿?” “713,靠天井,安静。” “我需要打电话联系律师。” “明早评估后会给您通讯权限。” 杜成钢补一句:“程序要求,希望理解。”26 林默被独自留在护士站前。 铁门在背后“咔哒”自动锁死,声音清脆,像给相机卡上镜头盖。 他抬头,看见走廊尽头时钟指向 03:47。 雨声被隔绝在建筑之外,世界像被按了静音键。——九、713 病房:编号的世界27 713 门牌是黄铜,被磨得发亮,数字“3”有点松,歪头看他。 推门,灯自动亮起—— 15 ㎡,一张铁架床,床垫包透明塑料膜,踩上去“沙沙”响。 墙角一只监控半球,红灯亮。 对面墙上贴着一张 A4 提示: “禁止私藏锐器 / 禁止串房 / 22:00-06:30 熄灯后勿离床 / 紧急呼叫请按红色按钮”28 林默把塑料杯尿检放在窗台,窗外是天井,铁栏滴着水。 他坐到床沿,塑料膜在腿下发出细碎呻吟。 突然,他意识到自己还穿着家里的一次性拖鞋—— 左脚“7”码,右脚“8”码,数字在白色塑料上发蓝,像盖错的邮戳。29 他低头看手腕上的空白手环,再看墙面时钟 03:52,再听自己心跳—— 扑通、扑通、扑通,像有人在空房间里打钉。30 林默把今晚所有细节在脑中重放: 门铃 — 警官证 — 指纹 — 简笔画 — 红漆字 — 石兽 — 手环 — 铁门 — 监控 — 链条完整,却缺了一环: 张太太死亡的现场,他还没见到。31 “也许明天就能解释清楚。” 他对自己说,声音在塑料膜上弹回,像一句提前录好的安慰。——十、隔壁的鼾声与消失的雨32 04:00,病区统一熄灯。 黑暗像一块湿布盖下来。 林默和衣躺下,塑料膜在脖子后面卷成一道凉缝。 隔壁传来鼾声,节奏均匀,像给黑暗打拍子。33 他睁着眼,数红灯闪烁: 一次、两次、三次…… 数到 127 下时,雨声停了。 不是渐小,是瞬间静音,像有人拔掉音响电源。34 林默忽然想起论文里写过: “无辜者在面对突发指控时,会出现短暂听觉过敏,常描述为‘世界被按下静音键’。” 他苦笑—— 原来自己正在成为自己的研究样本。35 就在他准备闭眼时,门锁“嘀”地一声轻响—— 不是 713,是远处某间病房。 接着,走廊传来橡胶鞋底与地面摩擦的“啾啾”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像夜巡,又像搬运。36 林默屏住呼吸,那声音在他门口停了一秒,然后继续向前,最后消失在天井另一侧。37 黑暗中,他摸到手腕的空白手环,塑料边缘锋利,像一张未填的死刑判决书。——十一、凌晨 04:20 的备忘录38 林默翻身,面墙,用指甲在塑料膜上划出极轻的痕迹—— “4:20,雨停,有人开门,鞋底橡胶。”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记录,只知道如果不记下,这段记忆会像 Word 里被误删的段落,再也找不回。 39 塑料膜留下 6 道浅痕,像一串无意义的摩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他作为“无罪者”的第一份证据,也是他在第七病区写下的第一行字。——十二、预告:08:30 的评估40 墙外,天色开始发蓝,像稀释过的碘伏。 林默闭上眼,脑内却亮起一盏更冷的灯—— 08:30,裴遇春将带着问卷、量表、简笔画、摄像头,坐在他对面,问一句: “您怎么评价张文娟女士的死亡?”41 而他必须在理智与疯狂之间,选一条缝,把真实的自己塞进去,还不能让缝裂开。42 塑料膜在身下轻轻作响,像提前发出的笑声,笑他—— 一个研究犯罪心理的人,终于成为犯罪心理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