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眼:从阴阳童子到镇世先生林砚砚砚完结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玄眼:从阴阳童子到镇世先生(林砚砚砚)
梅雨季的雨总没个停头,淅淅沥沥下了三天,青瓦巷的空气里都浸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湿冷。 林砚这三天睡得极不安稳,夜里总缩在被子里不敢睁眼,生怕一抬头又看见窗沿上那道灰布衫的影子。 白天倒是没再撞见那老鬼,可他眼里的“东西”却没少——比如路过巷口时,总看见老槐树下的红衣姐姐往他这边望,又比如吃饭时,眼角余光总瞥见墙角有团灰影跟着母亲转。 他没再跟父母提这些,上次说窗沿鬼的事,父母不仅不信,还给他灌了半杯苦苦的安神药,喝得他夜里昏昏沉沉,却还是能听见老鬼在窗外“嗬嗬”笑。 这天早上,雨终于停了,太阳透过云层,在青瓦上洒下几缕微弱的光。 林母正给林砚系鞋带,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低低的哭声,夹杂着邻居们的议论声。 “张老爷子走了? 怎么这么突然啊?” “前几天还看见他在巷口下棋呢,说是夜里睡过去的,没遭罪……”林母手一顿,抬头跟林父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带着惊讶。 张老爷子是住在隔壁的邻居,跟林家做了十几年街坊,平时很疼林砚,总把家里的糖偷偷塞给他。 林砚听见“张老爷子”这几个字,系鞋带的手也停了,小眉头皱了起来——他昨天下午还看见张爷爷坐在自家门口的藤椅上,手里拿着个蒲扇,笑眯眯地看着他跑过,怎么今天就“走了”? “我去看看。” 林父站起身,往院门外走。 林母也想跟着去,又怕林砚一个人在家不安稳,便把他抱起来:“砚砚跟妈妈一起,咱们去给张爷爷磕个头,好不好?” 林砚没说话,乖乖趴在母亲怀里。 他心里有点慌,不是怕“走了”的张爷爷,是怕看见不该看的东西——就像上次窗沿上的老鬼那样,带着冷飕飕的气息,盯着他笑。 张家的院门大开着,院里搭了个简易的灵棚,黑色的挽联挂在门框上,风一吹,哗啦啦地响。 几个穿黑衣服的亲戚跪在灵前,低低地哭着。 林父走过去,跟张家的儿子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又从口袋里掏出个红包递过去。 林母抱着林砚,站在灵棚外,不敢靠太近。 林砚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灵棚中央的棺材上。 棺材盖没盖严,留着一道缝,他能看见里面铺着的蓝布——那是张爷爷最喜欢的一件褂子,去年冬天还穿着这件褂子,在巷口给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就在这时,林砚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 他看见张爷爷从屋里走了出来,还是穿着那件蓝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那把旧蒲扇。 张爷爷走得很慢,脚步轻轻的,像是怕吵醒谁。 他没有去灵棚那边,反而朝着林砚的方向走了过来,脸上还是笑眯眯的,跟平时没两样。 林砚心里的慌意一下子没了,他伸出小手,想跟张爷爷打招呼,却被林母按住了。 “砚砚别闹,”林母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点颤抖,“这时候不能乱指。” 林砚没听,他看着张爷爷走到自己面前,停下脚步,伸出手,轻轻摸了摸他的膝盖。 那触感很轻,像是一片羽毛拂过,却带着点熟悉的暖意——上次他在巷口跑摔了,膝盖擦破了皮,就是张爷爷蹲下来,用蒲扇边轻轻给他吹伤口,说“砚砚是男子汉,不哭”。 “张爷爷,”林砚小声喊了一句,声音不大,却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你怎么不说话呀?” 这话一出口,周围的哭声突然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林砚。 张家的儿子红着眼眶走过来,蹲在林砚面前,勉强挤出个笑容:“砚砚,你刚才喊什么?” 林砚指着面前的空地,认真地说:“张爷爷在这儿呀,他穿着蓝布褂子,还摸我膝盖呢。” 这话刚说完,张家的儿媳“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指着林砚说:“你这孩子怎么胡说八道! 老爷子都走了,怎么会在这儿……”林母的脸一下子白了,赶紧捂住林砚的嘴,尴尬地跟众人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孩子小,不懂事,乱说话,你们别往心里去……”说着,她抱着林砚就往外走,脚步慌乱得差点绊倒。 林砚被母亲捂着嘴,说不出话,只能回头看。 他看见张爷爷还站在原地,脸上的笑容没了,眼神里带着点委屈,还朝着他挥了挥手。 灵棚那边的棺材缝里,那道蓝布的影子,好像也跟着动了动。 回到家,林母把林砚放在沙发上,脸色还是很白。 她没骂林砚,只是蹲在他面前,眼眶红红的,声音带着点恳求:“砚砚,以后别再说这种话了,好不好? 张爷爷走了,就是去天上了,不会再回来了。 你这样说,会让张爷爷的家人伤心的。” 林砚低下头,小声说:“可是我真的看见张爷爷了,他还摸我膝盖……没有,你没看见,”林母打断他,语气比刚才重了点,“那是你想张爷爷了,所以看错了。 以后不许再提这件事,也不许跟别人说,知道吗?” 林砚看着母亲发红的眼睛,点了点头。 他知道母亲是为了他好,可他心里还是委屈——他没看错,张爷爷明明就在那里,穿着那件蓝布褂子,怎么会是“想错了”呢? 那天下午,张家开始布置葬礼,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多了起来,说话声、哭声混在一起,显得格外热闹,又格外冷清。 林砚被母亲锁在家里,不让他出去。 他坐在窗边的小椅子上,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心里总想着张爷爷的样子——张爷爷好像没走,他只是换了个地方坐着,还在看着青瓦巷,看着巷子里的人。 傍晚的时候,林父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蓝布褂子。 林砚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张爷爷的褂子。 “张家儿媳给的,”林父把褂子放在沙发上,叹了口气,“说这是老爷子生前最喜欢的衣服,本来想一起烧了,又想起砚砚总跟老爷子玩,就拿过来给砚砚留个念想。” 林母拿起褂子,摸了摸布料,眼圈又红了:“张老爷子真是疼砚砚,走了还想着他……”林砚走到沙发边,看着那件蓝布褂子。 褂子上还带着点淡淡的肥皂味,是张奶奶平时洗衣服用的牌子。 他伸出小手,轻轻碰了碰褂子的袖口——那里有个小小的补丁,是上次张爷爷给巷口的流浪猫缝窝时,不小心被针扎破的,还是林母帮他补的。 就在这时,林砚突然感觉到一阵暖意,从褂子上传来,轻轻裹住了他的手。 他抬头一看,看见张爷爷站在沙发旁边,还是穿着那件蓝布褂子,手里拿着蒲扇,笑眯眯地看着他:“砚砚,这个给你,以后想爷爷了,就看看它。” 林砚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想跟张爷爷说话,却想起母亲中午说的话,又把话咽了回去。 他只是看着张爷爷,轻轻点了点头。 张爷爷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然后慢慢往后退。 他的身体越来越淡,像是被风吹散的烟,一点点消失在空气里。 林砚看着张爷爷消失的地方,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却又不那么怕了——张爷爷跟那个窗沿上的老鬼不一样,他的身上没有冷飕飕的气息,只有暖暖的,像太阳晒过的味道。 “砚砚,你怎么了?” 林母注意到他盯着空气看,走过来摸了摸他的头,“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林砚摇了摇头,指着沙发上的蓝布褂子,小声说:“张爷爷说,这个给我留个念想。” 林母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把他抱进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嗯,是张爷爷给的,砚砚要好好收着,好不好?” 林砚靠在母亲怀里,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 他知道,这次张爷爷是真的走了,不会再回来了。 可他也知道,有些东西,就算别人看不见,也真实地存在过——比如张爷爷的笑容,比如他手里的蒲扇,比如那件带着暖意的蓝布褂子。 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只有他能看见这些? 为什么父母都不信他? 还有巷口的红衣姐姐,墙角的灰影,窗沿上的老鬼……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它们为什么总跟着他? 夜里,林砚把张爷爷的蓝布褂子放在枕头边,像是抱着一个暖暖的小太阳。 他没再看见窗沿上的老鬼,也没听见“嗬嗬”的笑声。 只是在他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听见窗外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像是谁在跟他说再见。 林砚睁开眼睛,看向窗户。 月光透过窗帘缝,在地上洒下一道银线。 他知道,那是张爷爷在跟他告别。 他对着窗户,轻轻说了一句:“张爷爷,再见。” 窗外的风,好像轻轻应了一声。 只是林砚不知道,这声再见,不仅仅是跟张爷爷告别,更是他眼里的“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的起点——那些藏在青瓦巷的阴影里,藏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的东西,正随着张爷爷的离开,一点点朝着他靠近,带着未知的冷意,也带着他看不懂的秘密。 而那件蓝布褂子上的暖意,能护着他多久,谁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