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听风说月赵野阿秀最新热门小说_听风说月全本在线阅读

听风说月赵野阿秀最新热门小说_听风说月全本在线阅读

匿名 2025-09-16 02:31:28 2 下载本文
听风说月青石巷的老槐树又开花了,细碎的白瓣落进阿婆的竹篮时,总带着点晚风的凉意。

阿婆总说,这风是从月亮那边来的,裹着几十年前的故事。

那年阿婆还是梳着双丫髻的姑娘,在镇上的药铺当学徒。

药铺后院有棵和现在一样老的槐树,夏夜纳凉时,掌柜的会摇着蒲扇讲古。

听风说月赵野阿秀最新热门小说_听风说月全本在线阅读

她就是在那样的夜里遇见沈先生的。

沈先生是新来的账房先生,长衫总带着淡淡的松烟墨香。

他教她认药书上的篆字,指尖偶尔碰到她的手背,像被月光烫了一下。

有次她打翻了装着望月砂的药罐,他蹲下来帮她捡碎片,说:“别怕,这药材本就该沾点月光。”

后来沈先生被调去了远方,临走前送她一本线装的《诗经》,在“月出皎兮”那页夹着半片风干的槐花瓣。

他说:“风会把月亮的影子吹到各处,看到月亮时,就当我在跟你说话。”

阿婆守着药铺过了一辈子,《诗经》的纸页磨出了毛边,槐花瓣却始终带着点若有若无的清苦香气。

每个有风的夜晚,她都会坐在老槐树下,看月光透过叶隙落在书页上,像有人用指尖轻轻拂过那些泛黄的字迹。

上个月巷口来了个年轻的摄影师,举着相机拍老槐树时,镜头里突然落进一片槐花。

阿婆递给他一把竹椅,听他说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祖父的日记,里面记着1947年夏夜,在药铺后院帮一个打翻药罐的姑娘捡碎片。

摄影师翻到日记最后一页,那里压着半片和阿婆书中一模一样的槐花瓣。

风突然穿过巷口,卷着槐花掠过两人的肩头,阿婆抬头时,正看见月亮从云里钻出来,像很多年前那个夜晚一样,把清辉洒在他们交叠的手背上。

此刻老槐树又开始簌簌落瓣,阿婆把两片拼在一起的槐花瓣放进摄影师的掌心。

风穿过巷弄时带着悠长的哨音,像是有人在遥远的时光里,轻轻说了声“我回来了”。

天快亮时,巷口的露水打湿了摄影师的帆布鞋。

他蹲在老槐树下,看阿婆用竹扫帚扫起满地槐花,扫到树根处总要轻轻绕开——那里埋着沈先生当年亲手埋下的一坛酒,阿婆说,是用新采的槐花泡的,本想等他回来时开封。

“其实二十年前收到过一封海外来信,”阿婆突然开口,扫帚停在半空,“信封上的字歪歪扭扭,说在唐人街看到药铺,就想起你祖父教我认药的样子。”

她弯腰捡起片沾着露水的花瓣,“可我那时认不全简体字,等请人念信时,信角己经被雨水泡烂了,只记得说他院里也种了棵槐树。”

摄影师摸出手机里存的祖父晚年照片:疗养院的窗前,确实有棵细弱的槐树,枝头缠着圈红绳。

“这是祖父九十岁时种的,说等开花了,就把花瓣寄回来。”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翻出个密封袋,里面装着包黄褐色的粉末,“这是他临终前让人磨的,说叫‘望归散’,配方里有槐花、望月砂,还有……您名字里的芷草。”

阿婆的手指在密封袋上颤了颤。

晨光爬上屋檐时,她打开西厢房的木柜,最上层的瓦罐里,也装着同款的药粉。

“每年槐花开时,我都按他当年教的法子磨一罐,想着万一他回来,身子骨要是不舒坦,总能用得上。”

正说着,巷口传来自行车铃铛声。

邮差递来个国际包裹,寄件人是摄影师在海外的表姑。

打开时,里面掉出个铜制的月光盒——表姑附的字条说,这是祖父书房里的旧物,盒底刻着行小字,她认不出是简体还是繁体。

阿婆用袖口擦了擦铜盒,盒底的字迹在晨光里渐渐清晰:“月照两地,风知我意。”

她突然想起沈先生临走前,曾在药铺的铜盆里帮她捞掉进水里的银簪,说铜器能映出最真的月光。

摄影师的相机突然自动开机,屏幕上闪过昨晚没存的影像:月光下,老槐树的影子在墙上摇晃,竟像两个人并肩站着。

风穿过叶隙的声音,和他手机里存的祖父临终前的录音重合了——那是段模糊的风声,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呢喃:“阿芷,槐花又开了……”晌午的太阳晒得槐花香愈发浓烈。

阿婆找出当年沈先生用过的砚台,摄影师研墨时,发现砚底刻着朵极小的槐花。

“祖父说过,好砚台要养,就像有些人,分开再久,心里的位置也不会变。”

他看着阿婆在宣纸上写下“当归”二字,笔锋间的弧度,竟和祖父日记里的字迹有几分相似。

暮色降临时,两人坐在槐树下拼祖父的日记。

最后缺的那页,竟在阿婆《诗经》的夹页里找到了——是片被墨迹染过的槐花瓣,背面用铅笔写着:“1952年中秋,见月如旧,知你亦在看。”

风突然掀起桌上的宣纸,将两张写着“当归”的纸吹到一起。

阿婆抬头时,正看见月亮爬上树梢,像很多年前那个夜晚,沈先生站在药铺门口,笑着说:“你看,月亮把我们的影子,连在了一起。”

此刻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摇晃,像有人在时光里牵起了手。

摄影师按下快门时,风卷着槐花落在镜头上,他忽然明白,有些思念从不会被吹散,就像月亮总会升起,风总会带着故事,找到该去的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