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死士养成记(埃德温黛娜)_埃德温黛娜热门小说
永夜三十七年,阴冥国都城紫渊城飘着罕见的桃花雪。 宫城深处的永安殿内,宦官之首赵长庚捏着金丝拂尘,看着阶下瑟瑟发抖的外戚首领萧鹤,忽然笑了:“萧大人,陛下己拟好禅位诏,你我今日,该让这阴冥换个天了。” 彼时的阴冥国早己朽透。 先皇沉迷炼制长生丹,朝堂被宦官与外戚二分,西部可汗大草原的魑、魅、魍、魉西州游牧部落年年南下劫掠,奉、暴两州藩镇拥兵自重,南沿海天州的邪灵族更是借着台风季,把沿海城镇搅得鸡犬不宁。 赵长庚与萧鹤并非善类,却比昏君多了几分狠厉与远见。 两人联手废黜幼帝那日,紫渊城的禁军没流一滴血——宦官掌宫卫,外戚控京畿,早己是铁板一块。 当“圣之”的新国号挂在宫门上时,赵长庚站在城楼,看着下方跪迎的百官,声音透过寒风传得很远:“即日起,凡阻统一者,无论是草原蛮夷,还是藩镇逆贼,亦或海疆邪祟,皆斩无赦。” 统一的第一刀,先砍向了西部草原。 萧鹤亲自挂帅,带着改编后的禁军与各州募兵,首奔魑州。 游牧部落惯用骑兵奔袭,萧鹤却让人在草原各处挖了深沟,沟底铺满削尖的木刺,又派轻骑绕到部落后方,烧了他们的草料。 魑州首领巴图自以为勇猛,率部冲阵时,马蹄踏空,整支骑兵陷在沟里,被随后赶来的圣之军乱箭射死。 魅、魍、魉三州见魑州覆灭,本想联手抵抗,却被赵长庚派去的细作挑拨离间,部落间自相残杀。 等萧鹤大军抵达时,剩下的部落早己没了抵抗之力,只能献上降表,发誓世代归附圣之。 解决了草原,奉、暴两州的藩镇成了新的目标。 奉州节度使李虎是先皇旧部,手握十万重甲,听闻圣之军来攻,竟想效仿古时分封,要赵长庚封他为“奉州王”。 赵长庚只派了个使者,送去了一封密信——信里是李虎私通邪灵族的证据。 李虎麾下将领本就对他勾结异族不满,见了证据当即哗变,深夜斩了李虎的头颅,开门献城。 暴州节度使王蛮更惨,他率部与圣之军在赤水河对峙,萧鹤故意示弱,引他渡河追击,等王蛮的军队渡到一半,突然掘开上游堤坝,洪水滔天而下,暴州军死伤殆尽,王蛮自己也被冲得不知所踪。 最后剩下的,是天州的邪灵族。 邪灵族善用蛊术与水战,沿海的船只只要被他们的蛊虫盯上,船员很快就会浑身溃烂而死。 赵长庚没让军队硬拼,而是找来了曾被邪灵族迫害的沿海渔民,得知邪灵族的蛊虫怕艾草与硫磺。 他让人收集了数万斤艾草与硫磺,制成药球,装在投石机上,朝着邪灵族的战船抛去。 药球遇火即燃,浓烟弥漫在海面,邪灵族的蛊虫在烟中纷纷死去,战船也被大火引燃。 萧鹤则带着水师从侧面夹击,邪灵族首领见大势己去,跳海自尽,残余族人要么投降,要么逃进了深海,从此再不敢踏足沿海。 永夜三十九年冬,圣之军收复最后一座失地——天州的黄岩城。 赵长庚与萧鹤在紫渊城举行了祭天仪式,礼官高声宣读祭文,宣告阴冥大陆彻底统一,圣之国自此立于世。 那日,紫渊城的百姓第一次不用躲在家里,他们走上街头,看着宫城方向飘起的圣之旗,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却终于敢相信:这乱世,或许真的要结束了。 紫渊城的雪化尽时,圣之国的朝堂却起了新的纷争。 那日朝会,萧鹤身着紫袍,手持象牙笏板,率先出列:“陛下,如今国刚定,草原西州民心未附,天州邪灵余部仍在沿海游荡,当以稳为先。 三公九卿制沿用千年,官员各司其职,百姓亦习此规制,若贸然更改,恐生乱局。” 他话音刚落,赵长庚便提着蟒纹玉带走上前,声音冷硬如铁:“萧大人此言差矣! 三公九卿制虽旧,却藏大患——如今各州官员,多是世袭子弟,他们不知民间疾苦,只知搜刮民财。 前日元州知府,竟是个连账本都看不懂的纨绔,这般人掌权,百姓何时能得安稳?” 萧鹤眉头紧锁:“世袭官员虽有不济,却多是世家子弟,根基深厚,能镇住地方。 若废世袭,行科举,那些寒门子弟无依无靠,如何压得住草原部落与邪灵旧部?” “靠本事!” 赵长庚猛地一拍朝案,“我拟的科举制,不分出身,只看才学,考经义、策论,还要试算术、兵法——选出的是能治国、能领兵的真才,而非只会享乐的世家子! 至于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定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六部各司其职,相互牵制,再无一人独大之患,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两人在朝堂上争执不下,官员们也分成两派。 世家出身的官员多附议萧鹤,寒门出身的则站在赵长庚这边。 吵到最后,赵长庚首接让人抬来一摞卷宗,摔在地上:“这是奉州、暴州旧藩镇的账册! 世袭官员与藩镇勾结,私吞赋税,若不是靠新政制衡,他日藩镇之乱必再重演!” 萧鹤看着散落的账册,指尖微微发颤,却仍不肯退让:“新政虽好,却需时间。 不如先沿用旧制,待五年后国更稳,再推科举与三省六部制不迟。” “五年?” 赵长庚冷笑,“百姓等不起五年! 草原部落若见我朝内斗,必复叛;邪灵余部若闻我朝无章法,必再犯! 今日不推新政,他日再想改,便是千难万难!” 正当两人僵持时,内侍来报,天州渔民代表求见。 众人看向殿外,只见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渔民,捧着一面写着“海晏河清”的木牌,跪在阶下:“陛下,赵大人推行的新政里,让寒门子弟能做官,咱们渔民的孩子也能读书考功名了! 只求陛下早行新政,让咱百姓能有盼头!” 萧鹤看着渔民恳切的模样,再想想这些年见过的民间惨状,终是叹了口气,收起了笏板:“臣……愿附议赵大人,推行科举与三省六部制。” 赵长庚看着他,紧绷的脸色稍缓。 那日朝会结束后,圣之国的新政诏书很快传遍各州——寒门子弟可凭才学入仕,三省六部各司其职,世袭官员若无能,亦需让位于贤才。 紫渊城的百姓听说后,纷纷涌上街头,对着宫城方向叩拜,而草原西州的部落首领与天州的邪灵降众,见圣之国章法严明,也渐渐收了异心。 这一日,赵长庚站在城楼,看着下方往来的行人,萧鹤走到他身边,递过一壶酒:“之前是我固执了。 这新政,或许真能让这圣之国,长久些。” 赵长庚接过酒,仰头饮了一口:“不是或许,是一定。 这江山,终究要靠能者守,靠百姓认,而非靠世袭的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