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老城厢(高海河高津蓉)在哪看免费小说_已完结小说推荐燃情老城厢高海河高津蓉
第1章 老城厢要拆了“小高啊,我们做拆迁改造的宣传、摸底工作,要由易到难,才能更好地开展下去,你呢,就从你们高家大院开始吧。” 2003年5月,南开区政府发布了天津老城厢的改造决定,其所辖的鼓楼街道办,要负责协助配合,而高津蓉作为一名刚考进街道办不久的公务员,也要参与进来。 不过为了照顾她这个刚过试用期的新人,领导便做了这样一个体贴入微的决定。 因为高家大院就是她自己家,她需要摸底动员的对象,正是她的爷爷。 对上领导惠风和畅的微笑,高津蓉险些哭出来。 如果把她的职场经历当成一款游戏,那她就属于刚进新手村便遇大Boss的倒霉鬼。 今年2月过完年才入职,天津就爆发了非典疫情,她连文件整理和资料归档的工作都还没熟悉呢,便赶鸭子上架跟着领导奔赴到抗疫前线,懵懵懂懂,又胆战心惊。 期间,曾一度头痛、肌肉酸痛,还以为自己也中招了,一查才发现,是工作太累所导致。 终于熬到5月3日,天津出现第一位痊愈患者,渐渐地,非典疫情在天津得到控制,而她也光荣转正。 可屁股刚挨着座椅,连电脑都没来得及打开,新任务又来了,一个在领导眼中难度最低,对她而言,却堪比抗疫的任务——做她爷爷的思想工作。 她的爷爷叫高海河,人不如其名,更像一块石头,坚不可摧的磐石。 假如他化作一座山,就不会出现愚公移山这则成语了。 而眼下,他就是高津蓉新任务面前的一座难以移动的大山。 早在听说老城厢可能会拆迁改造的时候,高海河就向众人表明了态度,要拆他高家大院,就把他给一起铲啰!“这高家大院既是我高海河的家,也是我们老高家的根,谁丫敢拆,我就揍谁……”“爷爷。” 高海河的狠话撂了一半,忽闻高津蓉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一个激灵,掉头就往后门跑去。 “不揍啦?”正在水池边清洗梯笼的张大姨促狭笑问。 高海河头也不回地高举手臂摆摆,溜得比过街老鼠还快,分明前一秒还听他在院子里嚷嚷,后一秒当高津蓉走进时,连半个人影都没瞧见。 “老高!”高津蓉气得叉腰。 就高海河那矫健的步伐,她知道追去后门也逮不着人。 一鼓作气她不想再而衰,干脆改弦易辙,朝张大姨走去,笑眯眯喊道:“姨。” “咦?我的表呢?”还没走近,张大姨就像没看见她似的,自顾自在地上找了起来,找着找着,就抱着梯笼找回了屋。 房门一关,院里就只剩高津蓉一人,以及一猫一狗一只鸭子。 “表不就在你围裙兜里吗?”望着被关上的房门,她无语失笑。 张大姨只要洗东西,就会提前把手表取下来揣兜里,这个习惯大家都知道。 至少,住在高家大院的人不会不清楚。 高津蓉环顾四周,感觉许多扇窗户后面都藏着人,快十一点了,除了摆早点摊的张大姨,卖菜、赶早市的,还有上晚班的左邻右里,基本都已回来。 换做平时,大家不是围在水池前洗东西,就是在厕所进进出出,或者坐在院里听相声侃大山。 哪像现在这么冷清?就连那一猫一狗一鸭子都安静如鸡。 她双手环胸,烦躁地伸出右脚乱踩节拍,“爷爷肯定已经提前给大家伙儿做了工作,都在躲我呢!”无意中捕捉到几个躲在窗户后面的窥探眼神,她又好气又好笑。 但转念一想,高家大院真要是拆了,大家今后怕是很难租到这么便宜又整洁的大杂院了。 她没见过这里原来的样子,在她来到天津前,老高家这座四合院就已被改造成了一间海纳百川的大杂院。 跟其他大杂院一样,这里也只保留了四合院中轴对称的基本轮廓,正房、厢房等主体建筑被分隔成多个独立居住单元,对应还搭建出了厨房、储物间等简易建筑,最终形成“微尺度街巷空间”。 但为了大家住得舒服、便捷,院里一共安了14个水龙头,公共厕所也有男女之别,共8个坑位,算是大杂院里的一股清流,而且租金不高,平均下来,每套房一个月才300元,不过加起来也够高家爷孙过日子了。 可谓皆大欢喜。 尽管住的人又多又杂,难免不会有摩擦,但总体热闹和谐。 一想到拆迁后大家将各奔东西,再也看不到往日的雀喧鸠聚,高津蓉不免怅然。 “哎!”叹了口气,她耷拉着脑袋转身离去。 合上院门,她背抵在上面,仰头望着湛蓝的天空、青灰的砖瓦,委实想象不出来,这里拆迁后,将会被改造成什么样子。 她是学考古的,而她考的一个古,就是成长生活的老城厢。 公元1404年明朝永乐二年,天津设卫筑城,九里十三步,城高三丈五尺,呈箱子形,故称为城厢。 又因其东西宽,南北窄,早年也叫“算盘城”。 随着军事、商业移民的迁入,天津得到发展的同时,还形成了老城厢的大宅门文化。 据天津县志记载,明代天津卫有309个军籍官职人员是军事移民过来的,他们的官职从明初到明末代代世袭,其中的大户人家有黄家、倪家、梅家、费家、靳家、冯家、杨家等。 这些家族慢慢发展为天津的世家,正是他们最先在老城厢附近盖起了一些较大的建筑群,才会形成后来的三百多条老胡同。 诸如天津大费家胡同,大刘胡同,靳家胡同,倪家胡同,梅家胡同等等。 来到咸丰初年,又出现了八大家:天成号韩家、益德裕高家、杨柳青石家、土城刘家、正兴德穆家、振德黄家、长源杨家、益照临张家。 高海河就一直以益德裕高家的后人自称,高津蓉儿时没少听他念叨,说他们祖上是大盐商,可惜传到他这里,只留下了这间四合院。 长大后的高津蓉学了考古专业,对他这话提出了质疑,并打趣他和益德裕高家的关系就像四川火锅和涮羊肉,虽然都是火上架口锅涮菜,但一个红汤一个白汤,调料也大不一样,勉强算远亲。 老高家和益德裕高家究竟有没有沾亲带故,已无从考证,但老城厢过去真的有四面城墙,大家没见过,是因为在八国联军侵华时遭到拆除。 据说,现在的东、西、南、北四条马路就是原来的城墙所在。 而这四条马路,高津蓉全都不陌生,当年为了让她熟悉这座城,高海河没事就骑车载着她穿梭其间。 她二十三年的人生,至少有二十年都刻印在这里…忽地吹来一阵风,打断了她的记忆,她又叹了口气,退离大门,沿着胡同,继续完成今天的工作。 “由易到难是吧,那选个真正容易的。” 拨开额前的碎发,又将高马尾紧了紧,高津蓉重打精神,朝另一处熟悉的院落走去,那里住着小学同学马艾仕一家四口。 以前是四口人,现在也还是。 奶奶、父母,以及他。 由于他家离高家大院不远,以前高津蓉经常去他家里玩,因为他住的地方很有趣,被高津蓉称为“地洞”。 他们家的屋子建在院子下面,院子又在胡同下面,而胡同则在马路下面,每次去他家,高津蓉都要走下好多层阶梯,有种从地面下到洞里的感觉。 而这种建筑在天津不算罕见,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三级跳坑”。 准确来说,“三级跳坑”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一种住房现象,由于住房破旧,且房屋不断沉降,路面不断加高,从而形成了一层比一层低的情况。 这种住宅,天晴还好,一旦下雨,尤其是暴雨,雨水就会从马路上倒流进屋里。 高津蓉至今还记得,有年暑假去马艾仕家写作业,忽遇暴雨,夏天的雨来得又快又猛,她还没反应过来,流进屋里的雨水就已淹没到脚背。 雨水混着泥沙,让裸露的皮肤又刺又痒。 马家的房子年久失修,排水不好,只能拿出盆盆罐罐,大家一起往外淘。 高津蓉第一次遇到这种事,起初觉得新鲜,可随屋里的水势渐涨,她不由产生了恐惧,怕自己会被淹死在这间屋里。 好在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屋里的水只淹到了小腿。 事后当左邻右里过来帮忙清理完雨水和淤泥,她终于能开门出去时,一股恶臭扑面袭来,直把她逼退回屋。 等到高海河闻讯赶来,把她背出了马家,她才从其口中得知,除了雨水,还混合着从厕所、阴沟里倒灌出来的污水,所以臭气熏天。 “爷爷,为嘛他们家的房子会修得那么矮?”高津蓉忍不住好奇问。 高海河背着她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湿漉漉的地面,缓缓道来:“怪海河呗。” “啊?为嘛要怪你?”高津蓉讶然。 “哈哈哈!不是我这个海河,是九河下梢那个海河。” 高海河大笑道。 “每逢雨季呀,几乎整个华北的洪水都会涌向海河,导致天津十年九涝,水淹津城。” 那时的高津蓉听得似懂非懂,但自打那天过后,她再没去过马家了,都是让马艾仕来自己家做作业,或者来他们院里玩儿……咚咚——踩着比记忆中陡峭许多的石阶,她一步步走下马路,来到马家所在的胡同里面,又拐了几个弯,再迈下一层狭窄的阶梯,穿过摆放着各种杂物,被当成厨房用的小院,沿着下坡路,来到马家大门外,敲响了房门。 拖沓的脚步声很快传来,“咯吱”一声,斑驳的木门被打开,露出了马奶奶那张亲切熟悉的脸,以及若隐若现的霉味儿。 “是栗子呀!”马奶奶的慈笑挥散了高津蓉嗅觉上的不适,同时也让她安心落意。 “马奶奶好。” 她莞尔向马奶奶颔了颔首,便拿出本子,道明来意。 “我是过来做摸底工作的,马奶奶你应该听说了吧,这里即将拆迁,现在呢,主要就是针对你们家的房屋权属与结构进行核实,好为后续评估补偿方案提供依据。” “具体就是房屋的权属证明、区位、用途,自己居住或是商用,还有建筑面积、建造时间、楼层、朝向,以及附属设施,比如装修、种的植物等等。” “然后是登记家庭成员信息,包括居住人口、户籍,家庭收入,以及财产状况,诸如不动产、高档家电等。” “最后是拆迁意向与诉求,也就是你们对于拆迁的态度,还有期望的补偿。” 说完,高津蓉就笑眯眯看向马奶奶。 马奶奶点点头,“你应该把最后一条放最前面说,这样就可以省去前面两条了。” “嘛?”高津蓉没听太明白。 马奶奶看向她的眼神变得深邃,“我的拆迁意向和诉求都是‘不拆’。” “为嘛呀?”高津蓉不理解。 她原以为,马家人是这一带最想通过拆迁改善居住环境的。 不仅是因为他们家是“三级跳坑”,还因为全家四口人挤在60平的狭小空间里,马艾仕连处对象都不方便。 为此,他一直想买房,没日没夜跑出租,只为尽快攒下钱。 眼下政府要拆迁改造这里,不管是赔偿房子还是钱,都能让他提前实现买房梦。 正当高津蓉要搬出马艾仕迫切想买房的念头时,马奶奶蓦地开口:“因为这里是我们老马家的根。” “当年,八国联军都没把我们老马家的人吓跑,现在不打仗了,反而要我们搬,还要拆了这里,不是瞎惹惹吗?”高津蓉心里赞同这话,但还是昧着良心劝道:“只是房子拆了,地还在那里,你们的根还在。” 马奶奶摇摇头,眼神愈发深邃,口吻也是意味深长:“栗子你不懂,你和我们不一样。” “你没有根。”
|
精选图文
冯熙芷蒋浔轩免费阅读无弹窗冯熙芷蒋浔轩(冯熙芷蒋浔轩)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冯熙芷蒋浔轩)冯熙芷蒋浔轩最新章节列表(冯熙芷蒋浔轩)
我给你不了你想要的爱小说(夏之予路景然)全章节完整版免费小说_我给你不了你想要的爱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我给你不了你想要的爱推荐免费新书,夏之予路景然小说试读
林峰陆凝香已完结小说,离婚后,我靠种地身价过亿热文推荐在线赏析
慕云周齐小说终于可以结束这个漫长的噩梦了全文免费阅读(慕云周齐已完结)
慕云周齐终于可以结束这个漫长的噩梦了无广告阅读 新上热文终于可以结束这个漫长的噩梦了在线免费读
姜楚萧璟小说_姜楚萧璟全文阅读_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姜楚萧璟)
姜楚萧璟热门言情小说推荐阅读,(姜楚萧璟)在哪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