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蕙风渡:嫡女的女子兴权录苏清晏春杏完整免费小说_热门小说阅读蕙风渡:嫡女的女子兴权录苏清晏春杏

蕙风渡:嫡女的女子兴权录苏清晏春杏完整免费小说_热门小说阅读蕙风渡:嫡女的女子兴权录苏清晏春杏

匿名 2025-09-16 05:30:23 2 下载本文
扫盲班开了三日,屋里的气氛渐渐变了。

原本缩着手不敢抬头的晚星,如今能流畅认出墙上的十个字,还会用炭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写自己的名字;苏清月不再只盯着绣花绷,常主动帮李婶辨认账目上的字;春杏更是成了苏清晏的“小帮手”,每天提前把粗纸、炭笔摆好,还学着记学员的出勤。

可问题也跟着来——李婶认字数慢,总怕拖后腿,私下抹了好几回泪;菱花家里有弟弟要养,偷偷跟春杏说“就算识了字,也还是得靠主子赏月钱,没什么用”。

苏清晏看在眼里,正琢磨着对策,“蕙风”系统的提示音恰好响起:检测到学员存在“技能无用”焦虑,触发支线任务:10日内,带领扫盲班学员掌握“简易布包制作”技艺,完成首批5个实用布包(需适配日常装物需求,如放针线、账本),并通过合法途径(如侯府内售卖、托商铺代卖)售出至少2个,获得首笔女性自主收入。

蕙风渡:嫡女的女子兴权录苏清晏春杏完整免费小说_热门小说阅读蕙风渡:嫡女的女子兴权录苏清晏春杏

任务奖励:资源点200,《古代布艺改良图谱》(含耐磨布料处理技法)。

“布包?”

苏清晏眼前一亮——大靖朝的女子多做精致却不实用的绣品,寻常人家装东西多用破旧包袱,若做一款能装、耐磨的布包,说不定真有市场。

当天上课,苏清晏把一张画着布包样式的纸贴在墙上:“今天咱们不识字,学做活计。

大家看这个布包,两侧有暗袋能放针,底部加了厚布更耐磨,不管是装账本,还是装针线,都比包袱方便。”

李婶皱着眉:“姑娘,咱们做的布包,谁会买啊?”

“侯府里的管事娘子要记出入账,总需要个结实的包放账本;府外的杂货铺老板,也得有东西装零钱。”

苏清晏拿出几块从库房讨来的粗棉布(原主的旧衣拆的),“咱们先做五个,我去跟祖母说,若是府里管事要,就按成本价卖,赚的钱咱们分——李婶家的弟弟要上学,菱花要攒钱赎身,这些钱,都是你们自己挣的,硬气!”

这话戳中了众人的心。

春杏立刻拿起剪刀,苏清月擅长绣花,主动提出在布包边角绣简单的云纹(不费料又好看);李婶手巧,负责缝暗袋;菱花和晚星跟着学裁布,哪怕手指被针扎破,也只咬着唇继续。

可没等布包做好,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天午后,主母王氏的陪房刘嬷嬷突然闯进来,指着桌上的布包冷笑:“苏清晏,你好大的胆子!

侯府嫡女不学端庄礼仪,倒带着丫鬟婆子做这些市井活计,传出去,谁还敢娶你?”

苏清晏放下针线,语气平静:“刘嬷嬷,我教她们做布包,一来是让她们多门手艺,免得日后离了侯府活不下去;二来,这些布包若是能卖给府里管事,还能给侯府省些采买钱,怎么就不端庄了?”

正说着,老夫人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哀家倒要听听,怎么就不端庄了?”

刘嬷嬷忙躬身行礼,王氏也跟在后面,脸色不太好看。

老夫人走到桌前,拿起一个快做好的布包,摸了摸底部的厚布:“这包确实结实,哀家屋里的账本,正缺个地方放。”

苏清晏趁机说:“祖母,若是您觉得好,就按每个二十文买,这钱我分给出力的人。

日后她们若是能靠这手艺赚钱,也少给侯府添麻烦。”

老夫人看了王氏一眼,缓缓道:“就按你说的办。

府里管事要布包,都从你这拿,钱走公账,但得记清楚,是她们几个做的。”

王氏想说什么,被老夫人一个眼神压了回去。

刘嬷嬷也不敢再多嘴,灰溜溜地走了。

没了阻碍,众人做活计更卖力。

七日后,五个布包全做好了——三个卖给了侯府的管事娘子(二十文一个),两个托府外的杂货铺代卖(二十五文一个)。

当苏清晏把挣来的一百一十文钱放在桌上,分给众人时,李婶拿着钱,眼泪掉了下来:“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靠自己挣到钱……”菱花攥着钱,眼神亮得惊人:“姑娘,咱们以后还做布包好不好?

我想攒够钱,把我娘从乡下接来。”

苏清晏点头,心里也暖了——这一百一十文,不是钱,是这些女子眼里重新燃起的希望。

系统任务进度:完成布包制作(5/5),售出布包(3/2),首笔自助收入己获得,任务达成!

奖励己发放。

窗外的海棠花谢了,结出小小的青果。

苏清晏看着眼前的五个女子,知道她们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