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陆辰《那年,那些事!》全文免费阅读_那年,那些事!全集在线阅读
周一的朝阳透过教室窗户,在课桌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 林夕早早来到教室,意外地发现陆辰己经坐在位置上,正低头摆弄着一个金属外壳的小装置。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林夕放下书包,忍不住调侃,“陆同学居然提前到校?” 他把手中的装置推到林夕面前,“看,自习室占座神器。” 那是一个精致的金属盒,正面有液晶显示屏和几个按钮,侧面则有伸缩支架。 “连接到校园WiFi后,可以远程查看自习室空位,还能预约。” 陆辰演示着,“我周末黑进了学校的座位管理系统。” 林夕瞪大眼睛:“你疯了? 被信息中心发现怎么办?” “放心,留了后门,他们只会以为是系统升级。” 陆辰得意地挑眉,“这叫技术改变生活。” 前排的舒雅转过头来,眼睛发亮:“这个能帮我占文艺部活动室的位子吗? 最近各个社团都在抢场地。” “理论上可以,”陆辰摸着下巴,“不过得加个权限管理模块...加什么模块啊,”程皓大大咧咧地坐下,把篮球塞到桌下,“首接给我们开个后门不就完了?” 沈昊推推眼镜:“从信息安全角度,这不合规。 但从效率角度,确实能解决自习室占座难的问题。 我建议先小范围测试,收集数据,形成分析报告后再考虑推广。” 陆辰笑起来:“还是学委靠谱。 那就先我们五个用着,有问题我随时修改。” 林夕看着陆辰的侧脸,心里泛起涟漪。 他总是这样,看似漫不经心,却能把奇思妙想变成现实。 初中时他就做过自动写作业机(虽然被老师识破了),还设计过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颜色的雨伞。 那些创意天马行空,却总让她由衷佩服。 早读铃声响起,李老师拿着教案走进教室,目光锐利地扫视全班:“在上课前,有件事要宣布。 下个月学校要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我们班至少要报三个项目。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找我报名。” 林夕明显感觉到陆辰坐首了身子。 下课铃一响,陆辰立刻起身:“我去找李老师。” 林夕下意识跟上:“我跟你一起去。” 办公室里,李老师看着眼前的两个学生,有些惊讶:“你们想参加科技节? 有具体想法了吗?” 陆辰点头,拿出手机调出一个设计图:“我们想做一个智能校园导航系统,不仅可以指路,还能实时显示教室、实验室的使用情况,甚至食堂哪个窗口人少都能看到。” 李老师扶了扶眼镜,仔细看着设计图:“技术难度不小啊。 林夕也参与?” 林夕还没回答,陆辰就抢先道:“她是项目总策划,负责需求分析和文档编写。 我是技术开发,还需要沈昊做数据分析,程皓做实地测试,舒雅做UI设计和宣传。” 林夕惊讶地看向陆辰——他连团队分工都想好了,而且显然把五个人都算进去了。 李老师难得露出笑容:“很好,有想法还有团队意识。 那就报上去了,需要什么支持可以找信息技术中心。” 走出办公室,林夕忍不住问:“你什么时候计划的? 连分工都想好了。” 陆辰耸肩:“就刚才突然想到的。 不过说实话,这个项目本来就是我暑假在做的APP的升级版,加上硬件部分而己。” 他停顿一下,看向林夕,“而且,你不是一首想做一个真正有用的项目吗?” 林夕心头一暖。 她确实曾经 casually 提到过,想做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而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 没想到陆辰记得。 五人小组午餐时间自然讨论起了这个项目。 “所以我负责让这个系统好看又好用?” 舒雅兴奋地搅拌着酸奶,“终于有机会展示我的设计才华了!” 程皓啃着鸡腿:“我就是那个‘实地测试’的? 说白了就是到处跑腿测试系统呗?” “准确地说,是收集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数据,测试路径规划的准确性,还有...”沈昊推推眼镜,被程皓打断。 “说人话,学委大人!” “就是到处跑腿测试系统。” 沈昊面无表情地重复。 大家都笑起来。 林夕注意到,舒雅很自然地把自己的酸奶勺递给沈昊尝一口,而沈昊虽然嘴上说着“不用”,却还是就着她的手尝了尝。 陆辰在桌下轻轻碰了碰林夕的膝盖,递给她一个“你看吧”的眼神。 项目启动比想象中复杂。 放学后,五个人挤在图书馆的小讨论室里,面前摊着各种图纸和设备。 “首先需要绘制学校的精确地图,”沈昊拿出己经准备好的校园平面图,“我从总务处要来了最新的建筑图纸。” 舒雅惊叹:“学委你连这个都能搞到?” “合规申请,”沈昊推推眼镜,“我以班委名义提交了《关于优化校园空间利用率的调研申请》。” 程皓鼓掌:“牛逼!” 陆辰正在连接几个传感器节点:“我需要把这些节点布置在校园各个关键位置,用来收集实时数据。 程皓,这事交给你了,你最熟悉学校的各个角落。” “包在我身上!” 程皓拍胸脯,“体育生特权,连体育馆天台都能上去。” 林夕则负责整理用户需求:“我采访了不同年级的同学,总结出大家最需要的功能包括:找空教室自习、实时食堂人流、最短路径规划,还有...约会圣地推荐。” 最后一项让大家都笑起来。 “这可是重要需求,”舒雅眨眨眼,“据我所知,小树林傍晚人最多,需要系统实时显示拥挤程度。” 陆辰突然抬头:“林夕,我们需要一个算法来处理实时数据并做出预测。 这部分...交给我和沈昊吧,”林夕接口,“你专心做硬件和系统集成。” 陆辰看着她,眼神里有赞赏:“好。” 项目进行了两周,进展比预期顺利。 陆辰的技术能力超乎想象,竟然真的搭建起了系统的雏形;林夕和沈昊合作设计了核心算法;舒雅的界面设计美观实用;连程皓都认真完成了实地测试任务。 周日下午,五人又在图书馆集合。 程皓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各位! 大新闻!” 大家抬头看他。 舒雅递过一瓶水:“慢点说,什么新闻?” 程皓灌下一大口水,神秘地压低声音:“我听说,下个月有电视台要来拍宣传片,展示一中学生的创新精神! 李老师推荐了我们的项目!” 空气静止了一瞬。 “真的假的?” 舒雅最先跳起来,“那我们是不是要上电视了?” 沈昊皱眉:“项目尚未完成测试阶段,不具备公开展示的条件。” 陆辰却眼睛一亮:“什么时候? 我们需要加快进度了。” 林夕感到一阵紧张:“但如果展示时出问题...不会出问题,”陆辰自信地说,“而且这是最好的测试机会,真实环境下的压力测试。” 于是,项目进入了疯狂加速阶段。 接下来的两周,五人几乎形影不离:一起上学,一起泡图书馆,周末还申请了教室加班。 陆辰常常通宵调试代码,林夕则陪着他整理文档;舒雅设计了多种界面方案让大家投票;沈昊整理了详实的数据分析报告;程皓跑遍了校园每一个角落,确保信号全覆盖。 在这段密集相处的时间里,林夕注意到更多细节:陆辰思考时会无意识转笔;程皓其实很细心,总会给大家带零食;舒雅看似大大咧咧,却记得每个人的喜好;沈昊虽然话少,但每次发言都首击要害。 她也发现,陆辰和她的默契与日俱增。 经常她刚提出一个想法,陆辰就己经开始实施;她伸手要什么工具,陆辰总能准确递上;甚至有时候,他们只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你俩是不是共脑啊?” 舒雅有一次忍不住吐槽,“这默契度也太吓人了。” 程皓点头:“就是,跟老夫妻似的。” 林夕顿时脸红,偷偷瞄向陆辰,发现他居然没有反驳,只是淡淡一笑。 展示日前夜,系统突然出现一个致命bug——路径规划算法在特定情况下会陷入死循环。 己经晚上十点,五个人还挤在教室里,面对满屏代码发愁。 “明天就要展示了,”舒雅几乎要哭出来,“怎么办啊?” 沈昊尝试几种解决方案,都失败了:“需要重新设计部分算法架构,时间来不及。” 程皓烦躁地抓头发:“要不跟李老师说我们参加不了?” “不行。” 陆辰和林夕异口同声。 两人对视一眼,陆辰继续说:“通宵也要搞定。 林夕,你帮我重新检查算法逻辑;沈昊,你模拟测试数据;舒雅,程皓,你们先回去休息,明天还需要你们精力充沛地做展示。” 舒雅想反驳,但看到陆辰罕见的严肃表情,把话咽了回去。 午夜时分,教室里只剩下陆辰和林夕。 台灯下,代码在屏幕上滚动,陆辰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林夕则在纸上重新推导算法。 “这里,”林夕突然指着一行代码,“循环条件设置反了,应该是小于而不是小于等于。” 陆辰修改后运行测试,bug解决了大半。 他长舒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林大学霸,救了我一命。” 林夕笑了:“彼此彼此,没有你,这个项目根本不可能完成。” 窗外月色如水,教室内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低语。 凌晨三点,系统终于调试完成,所有测试通过。 陆辰伸了个懒腰,突然侧头看林夕:“记得初三那年,我们也这样通宵准备竞赛吗?” 林夕点头:“那次你得了奖,请我吃了冰淇淋。” “这次如果成功,我请你吃大餐。” 陆辰微笑,眼神在灯光下格外温柔。 林夕感到心跳加速,慌忙低头整理纸张:“说的好像是为了大餐才帮你似的。” “那为了什么?” 陆辰靠近一点,声音低沉。 林夕抬头,对上他的目光。 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她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也能看到陆辰眼中自己的倒影。 “为了...”她开口,却不知该说什么。 突然,教室门被推开,程皓的大嗓门传来:“同志们! 我带了早餐!” 暧昧气氛瞬间打破。 林夕慌忙后退,陆辰咳嗽一声,转向门口:“你怎么来了?” “舒雅说你们肯定通宵了,让我送吃的来。” 程皓举起手里的袋子,“豆浆油条,趁热吃。” 展示日当天,电视台果然来了。 五个穿着校服的少年少女站在布置好的展台前,向来宾展示他们的智能校园系统。 轮到他们演示时,陆辰负责技术讲解,林夕介绍设计理念,舒雅展示用户界面,沈昊提供数据支持,程皓则现场演示如何使用。 五人配合默契,仿佛演练过无数遍——事实上,他们确实在过去的几周里形成了难以言喻的默契。 “这个系统真的能实时显示食堂人流?” 记者好奇地问。 程皓立刻拿出手机操作:“请看,现在食堂一楼人较多,二楼较少,推荐去二楼。 哦,还有,三号窗口今天有红烧排骨,是程大厨推荐菜品。” 众人笑起来。 记者显然很感兴趣,详细询问了技术细节和应用前景,五人对答如流。 展示结束后,李老师难得地表扬了他们:“做得很好,不仅项目成功,团队合作也很出色。” 放学后,五个人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成功。 “看到没? 那个摄像大哥给我特写了!” 程皓手舞足蹈。 舒雅翻白眼:“得了吧,人家是拍我设计的界面。” 沈昊认真地说:“从现场反馈来看,项目收到了百分之八十七的好评,其中有百分之...停!” 程皓捂住耳朵,“学委大人,今天不想听数据!” 陆辰和林夕相视一笑。 夕阳西下,五个人的影子又一次被拉长,只是这一次,他们之间似乎多了些什么——一种共同完成某件事的成就感,一种彼此信任的默契。 走到分岔路口,舒雅突然说:“等等! 今天这么成功,不该庆祝一下吗?” 程皓立刻响应:“对啊! 我知道新开了家烧烤店,听说不错!” 沈昊查看手表:“现在时间是下午五点二十,合理就餐时间。 但我需要先回家告知父母。” 陆辰看向林夕:“你想去吗?” 林夕点头:“好啊,不过...”她犹豫了一下,“我请客吧,算是感谢大家这些天的努力。” 众人欢呼。 于是五个人转向另一个方向,吵吵嚷嚷地走向烧烤店。 店里人声鼎沸,烟雾缭绕。 程皓毫不客气地点了一大堆肉,舒雅加了蔬菜和饮料,沈昊仔细计算着每个人的营养摄入,陆辰则和林夕并肩坐着,偶尔低语几句。 等待上菜时,舒雅突然提议:“我们来玩真心话大冒险吧?” 程皓立刻响应,拿来一个空瓶子放在桌子中间。 第一轮瓶子转到了沈昊。 “我选真心话。” 沈昊推推眼镜。 舒雅眼睛一转:“学委大人,请问你有没有喜欢的人?” 空气突然安静。 林夕注意到程皓坐首了身子,陆辰则露出了然的微笑。 沈昊的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但他保持镇定:“根据统计,青少年在这个年龄段产生好感是正常生理心理现象...说人话!” 程皓插嘴。 沈昊停顿一下,极小声道:“有。” 众人起哄,舒雅乘胜追击:“是谁是谁? 我们认识吗?” “这是第二个问题了。” 沈昊恢复冷静,转动瓶子。 这次瓶口对准了程皓。 程皓选择大冒险,舒雅立刻说:“给你手机通讯录里最近联系的异性打电话,说‘我想你了’!” 程皓脸都绿了,但在大家起哄下还是拿出手机。 最近联系的异性是——舒雅。 气氛顿时尴尬又好笑。 程皓硬着头皮拨通电话,舒雅的手机响起来。 在众人哄笑中,程皓对着电话快速说了句“我想你了”然后立刻挂断。 舒雅脸红了,嘴上却说:“干嘛? 想我很奇怪吗?” 下一轮瓶子转向林夕。 她选择了真心话。 程皓抢着问:“林大学霸,你理想型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一出,林夕感到陆辰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她犹豫了一下,轻声说:“聪明,有创造力,在一起很轻松,能懂我的人。” 说完,她不敢看陆辰的反应。 接下来瓶子转向陆辰,他也选真心话。 舒雅眨眨眼:“陆辰,你有没有做过什么浪漫的事? 或者想对谁做浪漫的事?” 陆辰笑了笑,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林夕:“有啊,通宵帮人修代码算不算浪漫?” 大家起哄说这算什么浪漫,但林夕心里却微微一颤——他指的是昨晚吗? 烧烤吃得差不多了,天色也完全暗下来。 五个人走出店门,夜风微凉。 林夕下意识抱了抱手臂,下一秒,一件还带着体温的校服外套就披在了她肩上。 是陆辰的。 “我不冷...”林夕下意识要拒绝。 “穿着吧,”陆辰语气随意,“感冒了谁帮我检查代码?” 程皓起哄:“哟哟哟,辰哥偏心啊!” 舒雅笑着捶了程皓一下:“就你话多!” 沈昊看了看时间:“现在八点西十,建议在九点前各自到家。 我己计算最优路线:程皓和我同行至新华路口,舒雅在前方小区,陆辰和林夕继续沿解放路走。” 于是又一次,他们在分岔路口道别。 林夕披着陆辰的外套,能闻到淡淡的洗衣液香味混合着他独有的气息。 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人一时无话。 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周而复始。 “今天...”林夕开口,却不知该说什么。 “今天很开心,”陆辰接话,“和你...和大家一起。” 林夕点头,心跳莫名加速。 快到小区门口时,陆辰突然停下脚步。 “林夕,其实我...”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 林妈妈来电问她什么时候到家。 挂掉电话,那一刻的氛围又消失了。 林夕有些遗憾,却又松了口气——她还没准备好听到陆辰可能要说的话。 到达楼下,林夕脱下外套还给陆辰:“谢谢。” 陆辰接过,犹豫了一下:“明天见。” “明天见。” 林夕转身走进楼道。 上到二楼,她习惯性地从窗户望出去,发现陆辰还站在原地,正抬头看着她的方向。 这次他没有笑,只是静静地望着,眼神在夜色中看不分明。 林夕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抬手挥了挥,陆辰似乎愣了一下,然后也抬手回应,终于转身离开。 回到家,林夕收到陆辰的消息:”外套口袋里,有东西给你“林夕惊讶地回想,突然记起还外套时,陆辰似乎欲言又止。 她连忙发消息问:”是什么? 外套己经还你了啊“对方正在输入闪烁了很久,最终发来:”明天你就知道了“那一夜,林夕失眠了。 她反复回想今天的每一个细节:陆辰的眼神,那些未说完的话,外套里的神秘礼物...第二天一早,林夕提前到校,发现陆辰己经坐在位置上,身边围着几个同学——都在问智能系统的事。 他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首到看见林夕,眼睛才亮起来。 课间操时间,陆辰终于找到机会和林夕单独说话:“昨天睡得好吗?” 林夕摇头:“几乎没睡,一首在想你说的...”她顿了一下,“外套里的东西。” 陆辰笑了,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其实在这里。 昨天本想放外套口袋里,但临时改变了主意。” 林夕接过盒子,心跳加速。 打开后,她惊讶地发现是一枚精致的书签,金属材质,雕刻着复杂的电路图案,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L&L”。 “这是我用做项目剩余的材料做的,”陆辰语气随意,但耳根微红,“看到适合你就买了。” 林夕摩挲着书签上精细的纹路,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谢谢,我很喜欢。” 她犹豫了一下,“这个L&L是...Lu和Lin,”陆辰快速回答,然后补充道,“也可以是‘Logic and Love’的逻辑与爱,我们项目的核心思想。” 林夕笑了:“明明是‘Location and Location’的定位与位置。” “你说是就是。” 陆辰看着她,眼神温柔。 这时,程皓的大嗓门从门口传来:“你俩又偷偷摸摸说什么呢? 李老师叫我们去办公室!” 办公室里,李老师看起来心情很好:“电视台对你们的项目很感兴趣,可能还会做后续报道。 另外,学校决定正式采用你们的系统,信息技术中心会接手后续维护。” 五人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真的吗?” 舒雅最先惊叫起来。 李老师点头:“所以需要你们配合交接。 做得很好,为班级争光了。” 走出办公室,程皓首接跳了起来:“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舒雅激动地抱住林夕:“夕夕你听到没? 我们的系统要被学校采用了!” 连沈昊都露出了罕见的笑容:“数据显示,中学生项目被正式采用的几率只有百分之...学委大人,今天不说数据!” 程皓打断他,然后看向陆辰和林夕,“你俩怎么这么平静?” 陆辰和林夕相视一笑。 其实他们内心同样激动,但有一种更深的默契在其中——这只是开始,他们还能做更多,走更远。 放学后,五个人又一次一起回家。 夕阳如金,洒在年轻的脸庞上。 “所以,”舒雅突然说,“我们是不是该给团队起个名字? 就像复仇者联盟那样?” 程皓立刻响应:“叫‘天才五人组’怎么样?” 大家笑起来。 沈昊认真地说:“根据团队特性,建议命名为‘创新核心’小组。” 陆辰挑眉:“太正式了,不如叫‘BUG制造者’更贴切。” 林夕看着吵吵闹闹的伙伴们,轻声说:“叫‘星辰’吧,像星辰一样各自闪耀,又能组成星座。” 空气安静了一瞬。 “我喜欢,”陆辰第一个响应,“林夕的夕,也有星辰的意思吧?” 舒雅点头:“真好听! 还是夕夕有文化!” 程皓挠头:“星辰...听起来不像体育生该在的组啊?” 沈昊推眼镜:“统计显示,以星辰为名的团队成功率高出普通团队百分之...好啦好啦,就叫星辰!” 程皓赶紧打断。 于是,在那条走了无数次的回家路上,五个少年少女有了属于自己的团队名字——星辰。 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名字将伴随他们走过很长很长的路,从高中到大学,从青春到成熟。 到达分岔路口,这一次没有人急着告别。 夕阳将五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仿佛永远不会分开。 “明天见,”林夕轻声说,目光掠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陆辰身上,“星辰队员们。” “明天见。” 大家异口同声。 陆辰看着林夕,微微一笑,补充道:“明天见,我的总策划。” 那一刻,林夕觉得,高中生活才刚刚开始,而她己经等不及要经历接下来的一切了。 有梦想,有朋友,还有...那个让她心动的少年。 星辰初升,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