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这次,换我守护神明(瑶光沈砚)完整版小说阅读_这次,换我守护神明全文免费阅读(瑶光沈砚)

这次,换我守护神明(瑶光沈砚)完整版小说阅读_这次,换我守护神明全文免费阅读(瑶光沈砚)

匿名 2025-09-16 05:39:23 2 下载本文
城西柳枝巷尾。

屋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进一股潮湿的霉味和巷子里垃圾堆隐约的腐臭。

瑶光站在门口,目光所及:一床、一桌、一凳,便是全部。

墙角堆着些新劈的竹篾,散发着淡淡的植物清气,是这陋室里唯一鲜活的气息。

这次,换我守护神明(瑶光沈砚)完整版小说阅读_这次,换我守护神明全文免费阅读(瑶光沈砚)

窗台上几只粗陶小碗,盛着清水,养着几朵不知名的淡紫色野花,花瓣细小,在透窗而入的昏沉天光里,透着一股顽强的生机。

瑶光目光扫过这方寸之地:凡尘居所……如此狭小、污浊。

那花……倒比天界的仙葩更懂挣扎求存。

“喏,就这儿了。”

房东赵大娘,一个身材矮胖的妇人,揣着手站在门外,用挑剔的目光上下打量着瑶光,“看你一个姑娘家孤身在外不易,算你便宜点,每月五十文,不能再少了。

押一付一。”

她语速很快,唾沫星子几乎溅到瑶光洗得发白的衣襟上,“先说好,水自个儿去井边担,柴火去后巷柴垛买,弄坏了东西照价赔!

这地段,这价钱,打着灯笼也难找!”

瑶光没说话,只是微微颔首。

她从怀里取出一个同样洗得发白的旧钱袋——里面是她用神力凝出的几枚凡俗铜钱——数出一百文,递给赵大娘。

动作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容置疑的干脆。

赵大娘接过钱,掂了掂,又狐疑地看了瑶光一眼。

这姑娘太安静了,眼神也空,不像逃难的,倒像是……庙里供着的泥菩萨落了凡尘,透着股说不出的别扭。

她撇撇嘴,把钱揣进怀里:“行吧,钥匙给你。

记住啊,月底交租!”

说完,扭着腰肢,踩着碎步走了。

屋内只剩下瑶光和弥漫的灰尘。

她走到窗边,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窗。

巷子里的喧嚣——孩子的哭闹、妇人的叫骂、货郎的吆喝—瞬间都涌了进来,带着浓烈的人间烟火气,冲击着她被天界清冷云霞浸润了千万年的感官。

她微微蹙眉,指尖无意识地拂过窗台上粗陶碗冰凉的边缘。

真是聒噪。

这便是他轮回七世的喧嚣之地?

桐油……需得尽快备齐。

第二日清晨,天光微亮。

瑶光己坐在屋内唯一那张木凳上,面前是昨日买回的一捆青竹和几罐粘稠生涩、气味刺鼻的桐油。

她拿起一截竹筒,指腹抚过冰凉光滑的竹节。

神念微动,竹筒内部的结构、纤维的走向、最易劈开的纹理,瞬间清晰无比地映照在识海之中。

她并指如刀,指尖凝聚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淡金锋芒,沿着神念感知的纹理,轻轻一划!

“嗤啦!”

竹筒应声而裂,分成均匀的几片长条。

动作精准、利落,带着神祇掌控万物的漠然。

接下来是劈篾,将竹条劈成更细的篾青。

她拿起篾刀——一把厚重、刃口有些钝的凡铁。

入手沉甸甸的,质感粗糙。

她尝试着模仿昨日在街角看到的老篾匠的动作,一手压住竹条,一手挥刀下劈。

“啪!”

力道控制稍有不均,一根篾青从中劈断,断口毛糙。

再试一次。

“嗤——”篾刀划过竹皮,力道又轻了,只留下一道浅痕。

第三次……第西次……瑶光轻揉了揉额角:凡器笨拙,远不如神力随心。

这力道……需得再弱三分,角度偏右半寸……嗯,继续。

她的动作因这凡俗工具的桎梏和刻意压制神力而显得笨拙。

纤细的手指被坚韧的竹丝边缘划开一道细小的口子,鲜红的血珠迅速渗出。

尖锐的刺痛感传来。

瑶光微微蹙眉,这点痛楚于神躯而言,微乎其微。

她指尖本能地再次凝聚起一丝微芒,伤口瞬间平滑如初。

然而,就在神力即将触碰到伤口的刹那,灵台深处,无形的天道枷锁虚影骤然浮现!

冰冷的警告之意如同针刺!

她立刻散去神力,任由那点鲜红留在指腹上。

这是她唯一允许自己动用的微末神力——维持这具凡躯“正常”的表象,消弭一切可能暴露非人本质的痕迹。

她放下篾刀,拿起另一根竹条,沉默地、更加专注地重复着劈、削、刮的动作。

指尖很快被竹丝磨得发红,甚至起了薄茧。

汗水浸湿了她额角的碎发,粘在冰冷的皮肤上。

几日后,巷口传来摇橹声和悠长的叫卖:“收旧伞——修破伞——”瑶光闻声,从一堆削好的篾青中抬起头。

她走到巷口,看到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篾匠,正摇着一条破旧的小船停在河边,船上堆着些竹篾和工具。

“老丈,”瑶光的声音清冷,没什么起伏,“可教人制伞骨?”

老篾匠停下摇橹,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一下瑶光和她身后小屋门口堆着的篾青,咧嘴一笑,露出稀疏的黄牙。

“姑娘想学糊伞?

好啊!”

“伞骨是根基,扎不紧实,再好的伞面也撑不住风雨!”

他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语速很慢。

瑶光没解释,只是递过去几枚铜钱:“请指点。”

老篾匠接过钱,嘿嘿一笑,也不上岸,就在小船上演示起来。

他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指异常灵巧,拿起几根长短不一的篾青,一边比划一边絮叨:“瞧好了,主骨要首,韧劲足,这根老竹青就合适……副骨要柔,弯得顺溜,得用嫩篾……喏!”

“这样交叉,麻绳得这样绕,勒紧!

死扣!

松一分都不行!

接头的地方,桐油要抹匀,烤干!

不然遇水就散架……”他的动作不快,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

瑶光站在岸边,目光沉静如水,将老篾匠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话语都清晰地刻印在神念之中。

她的学习方式不是模仿,而是解析与重构。

老篾匠手指的每一次用力角度,麻绳缠绕的圈数和松紧,桐油涂抹的厚薄……在她强大的神念解析下,都化作了最精确的数据。

演示完毕,老篾匠递给她一小捆处理好的麻绳和一小罐桐油:“姑娘,试试?”

瑶光回到小屋,拿起自己削好的篾青。

她闭上眼,老篾匠的动作在识海中完美重现。

她开始动手。

动作不再是最初的笨拙,而是带着一种奇异的、近乎复刻般的精准。

手指翻飞间,篾青交叉、麻绳缠绕、打结、涂抹桐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很快,一副结构匀称、扎缚紧密的伞骨在她手中成型。

她将伞骨置于窗下通风处晾干,桐油的气味在屋内弥漫开来。

又过了几日,第一把素面油纸伞终于完成。

伞面洁白,尚未题字作画,伞骨紧韧,开合顺畅。

瑶光提着它,出现在那座青石拱桥的桥头。

她没有像寻常小贩那样吆喝,只是沉默地站着,如同桥畔一株生了根的植物。

她目光低垂,望着自己洗得泛白的鞋尖,神念却悄然覆盖着沈砚每日必经的路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