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无福临门四年顾洵免费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笔趣阁无福临门四年顾洵

无福临门四年顾洵免费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笔趣阁无福临门四年顾洵

匿名 2025-09-16 05:49:38 1 下载本文

顾老夫人,本是京城周边乡里公认最有福气的老人。她有五个儿子,如今个个早晚请安、伺候周到,孝顺得就像从《二十四孝图》里走出来的人。

更奇的是她有桩本事,能让子孙平步青云、化鲤成龙。小舅舅顾季安想娶贵女,转眼就被宁安郡主看上,非他不嫁。相貌普通的二表哥顾齐,竟能在科举中高中,被翰林院大学士另眼相看。大舅舅顾伯庸的绸缎庄开遍江南,还在京城最热闹的朱雀大街,给嫁入侯府的表姐顾婉置了座三进宅院当陪嫁。老夫人寿辰那天,子孙们又捧着金银、前呼后拥地来尽孝。可他们哪里晓得,每达成一次心愿,就耗损一分福报,更会引来一场灾祸。这原是天道轮回,终究是他们的报应。

一、乡野人家向来把子嗣兴旺当福气,尤其以多子为傲,顾老夫人就是人人羡慕的主儿。

她生了五个儿子,如今每日儿孙绕膝,享不尽的天伦之乐。有回在京城最有名的太白楼,机灵的店小二一边小心翼翼倒着琥珀色的酒,一边堆着笑奉承老夫人:“您老真是好福气!

五位爷都这么孝顺,难怪说养儿能防老,这话真没错!”这话像针似的,刺得只生了女儿的大舅舅和三舅舅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别提多尴尬了。

无福临门四年顾洵免费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笔趣阁无福临门四年顾洵

二表哥顾齐抢着献殷勤:“老祖宗,今晚去孙儿府上吃饭吧!

母亲特意请了御膳房退休的厨子,保准让您尝尝宫里娘娘的口福!

”大舅舅顾伯庸拉着老夫人的手,说得恳切:“母亲别听二弟的!

他家那三进院子哪容得下您?跟我回府,我家五进的宅子养着几个会跳舞的胡姬,准能逗您开心!”我一直低着头没说话,这会儿轻声说:“老祖宗,您去哪儿,璃儿便跟到哪儿,天天陪着您,好不好?”老夫人听了,脸上笑出菊花似的皱纹:“还是璃儿这丫头懂我老婆子心里想啥。

”今日是老夫人七十五岁寿辰,舅舅和表兄姐们又忙着在她跟前演“母慈子孝”的戏码。

我从小便没见过外祖父,听说他脾气暴躁,年轻时总打骂妻儿。老夫人为了躲他,才带着五个儿子逃到乡下投奔远亲。要养活五个吃奶的孩子多难啊!不少人劝她改嫁,她偏不,还在村头大榕树下捡了个六岁女娃当亲女儿养。村里人见她已有五个儿子,还收养丫头,都当笑话讲:“只听说捡儿子续香火的,没见过给别人养闺女的!

女娃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养着有啥用?”那女娃便是我娘苏氏。被收养后,她包揽了家里所有杂活。舅舅们欺负她是外来的女孩,常藏她的吃的。娘为了贴补家用,小小年纪就出去给人洗衣缝补,累出了病,生下我没多久就肺痨复发,不到三十岁就没了。

没了女儿还有五个儿子,如今他们正争着孝敬老夫人。三舅舅说:“母亲您这话咋说的?

她一个丫头片子,还是外孙女。我们亲儿子接您享福才是正理!”这话一出,表弟表妹们更亲热地挽着老夫人胳膊,“老祖宗”叫得又甜又腻。老夫人一边摸小孙女的头,一边看向我。我从小是老夫人最疼的孙辈,也跟她最亲。可就因为是外孙女,不敢跟她亲孙们争宠。想让她陪陪我,也是因为这府里只有她真心待我好。

二舅母瞪了我一眼,暗示我赶紧躲开。二舅母扯开嗓子说:“母亲您得想清楚!

您是生了不少儿子,可女儿只有一个。如今您靠谁过活?是儿子!

将来接着孝敬您的还得是孙子!我们家有两个小子,他们不伺候您伺候谁去?

”这话明摆着说给没生儿子的妯娌听,宴席上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我七岁时被二舅舅收养,他们已有两个儿子,收养我不过是想添个使唤丫头。

老夫人心疼我娘早逝、爹爹下落不明,从小最护着我,舅舅们和他们的孩子自然看我不顺眼。

为了不惹他们生气,我总是躲着老夫人。他们轮番给老夫人布菜敬酒时,我连上前都不敢。

大舅舅明知顾家不许我讨好老夫人,还故意当众挤兑我:“真是没良心!老祖宗大寿,你这外孙女连句吉利话都没有,我们顾家可没你这不孝女!

”三舅母在一旁煽风点火:“大哥跟她置什么气?她本就是捡来的女儿生的,又不是咱母亲的亲骨肉。”我近不得老夫人,又不能显得无礼,左右都是错。

正搜肠刮肚想祝寿词时,二舅舅猛地按住我的头:“嘴笨不会说,就给老祖宗磕头!

”他手劲太大,我额头磕在青石板上,疼得眼冒金星。老夫人见我受委屈,“腾”地站起来,用拐杖狠狠敲了二舅舅一下:“她还是个孩子,你们说话咋这么刻薄!再动她一下试试,今晚我就不去你家住了!”二舅舅和二舅母一听老夫人要来府里,立刻堆起笑脸,不敢再惹她。其他四位舅舅脸色难看,盯着我敢怒不敢言。要不是因为我,老夫人怎会总往老二家跑?他们始终不明白,老夫人为啥偏偏对我这个没多少血缘的外孙女另眼相看。二、用罢寿宴,二舅母便带着我先回府准备。家里虽有个仆妇,却是二舅母的同乡,她总舍不得使唤人家。

这么着,洒扫收拾的活儿,全成了我的差事。二舅舅顾仲谦在五兄弟里,既不是最有钱的,也不是最讨老夫人喜欢的。为了表孝心,他们掏空家底买了这处两进的宅子,还把正房按老夫人最喜欢的样子布置好了。“你手脚麻利点!换个被面都磨磨蹭蹭的,小心别把这江南进贡的云锦被面揉皱了!”我瞅了眼那仆妇,她正躲在廊下偷懒,明显想把活儿全推给我一个人干。老夫人爱听评书戏文,却不爱去外头人多嘈杂的戏园子。

二舅母便想出个法子,请了个皮影戏班子来家里演。只要在院里支起幕布,点上灯,演老夫人最爱听的《杨家将》,她就跟亲眼见到那些英雄好汉似的高兴。

我手里的活儿刚开了个头,院门外就传来敲门声。老夫人腿脚不便,肯定没这么快到,准是大舅舅和表姐顾婉来“截胡”了。“怎么回事?大哥和他女儿怎么来了?快去,把他们打发走,可不能让母亲被他们哄走了!”二舅母急得直跺脚,又冲我喊,“还有你,动作快点!待会儿贵客到了,你还得去二表哥跟前奉茶伺候呢!”新科及第的二表哥顾齐,得了翰林院大学士的赏识,前途看好。今天那位大学士要来府上探望,二舅母就命我去前头伺候,想在贵人面前挣点脸面。表姐顾婉刚嫁入京城永宁侯府,大舅舅就送了她一间朱雀大街的旺铺。我心里清楚,不是老夫人的子孙个个都有本事,是她有那桩神通。只要子孙孝顺,就能保他们心想事成。可我是个例外。

四年前他们就不许我当面孝敬老夫人了,生怕我沾了顾家的气运。就是给老夫人倒杯茶,都会被说成是别有用心。我从没求过老夫人帮我实现什么愿望,只盼她能福寿安康,让我长久陪在她身边。他们总说:“外人终究是外人。我们顾家哪有你这么蠢笨的外孙女?

人人不是金榜题名,就是嫁入高门,就你还在读女学。”他们明知我不被允许讨老夫人欢心,什么好处都捞不着。可我爱老夫人,不是图她能给我荣华富贵。我不像其他孙辈那么出众,只是个普通的女学学生。小时候,老夫人待我像亲娘一样,有好吃的先留给我,每月还偷偷塞几钱碎银给我当零花。她总说:“璃儿,你娘走得早,往后就让老祖宗好好照看你。”可从前几年起,老夫人突然对我疏远了。

她膝下有了更多亲孙儿孙女承欢,想来是不再需要我了吧。后来我才知道,我猜错了。

老夫人这么做,背后藏着天大的缘由。三、顾家人这么卖力气孝敬老夫人,是有缘故的。

老夫人跟多数乡下妇人一样,没念过几年书,全靠一双勤劳的手撑起一家子。

四年前可不是这样。五个儿子都把她当累赘,儿媳们更嫌她碍事,巴不得她早点没了。

大舅舅做生意赔了本,还是老夫人把压箱底的体己钱全拿出来,才帮他渡过难关。

二舅舅只是衙门里的小主簿,随时可能被上司开除。其他几个舅舅家境也普通,没一个人主动要给老夫人养老。当时人人自顾不暇,老夫人的身子又已经油尽灯枯,却没一个儿子愿意接她回家伺候。为了老夫人的汤药钱,五家人天天吵架。

大舅舅忙着做生意,甚至说过“要是停了汤药能省事,早该停了”这种混账话。

老夫人腿脚不便,走路得人扶,根本没力气跟儿女们争辩。

儿媳们骂她:“我当初嫁过来是扶贫的吗?一大家子累赘,现在还多一个走不动道、要人伺候的老虔婆!”儿子们也抱怨:“没钱还生这么多!

被爹打两下就离家出走,要是爹还在,我们兄弟五个也不至于过得这么苦!”六个儿女里,只有我那过世的娘是真心对老夫人好,把她当亲娘伺候。她临终前还说:“娘,是女儿福薄,不能在您跟前尽孝了。往后,璃儿就拜托您照看了……”我被二舅舅家收养后,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老夫人常偷偷来给我塞吃的,被二舅母发现了,就是一顿指桑骂槐。

我只好把老夫人送来的酱牛肉、鸡蛋饼分一大半给两个表哥。五个儿子的冷言冷语,老夫人听在心里,却不敢当面顶撞。她知道自己身子弱,日后还得靠儿媳们照看。

但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年幼没了娘的我。四年前除夕,大舅舅一家借口外出查账,二舅、三舅、四舅家都大门紧锁。二舅舅怕我放老夫人进门,找了个由头把我打发到外地亲戚的铺子里帮忙。老夫人挨家敲门,没一扇门为她开。

最后她累得在三舅舅家门前的大榕树下睡着了。第二天一早,三舅母开门看见老夫人眉毛结了霜,额头滚烫,赶紧送她去医馆。

那场风寒让老夫人落下肺疾,身子一天比一天差。可五个儿子半点悔意都没有,反倒怪三舅母多事。要不是她送老夫人去医馆,他们早就能甩掉这个包袱了。我心疼老夫人,放学就去大舅舅家给她熬汤,却被大舅母打了一巴掌,骂我浪费粮食,眼里没长辈,只知道伺候老夫人一个人。在这种日子下,老夫人终于提出要回乡下老宅养老,说以后生死病痛都不麻烦儿女。舅舅舅母们松了口气,可又惦记着乡下的田产地契怎么分,怕跟老夫人断了往来,就分不到家产了。乡下冬天冷得刺骨,老夫人瘸着腿回老宅,冻得直哆嗦。我偷偷给她送厚被褥和棉袄,被二舅舅知道了,又是一顿打骂。

他们都说老夫人活不过半年,到时候就能过清静日子了。没想到半年后,老夫人借邻居家的信鸽给大舅舅传信:“伯庸吾儿,娘的身子大好了。你们回乡下来一趟,我有话跟你们说。吾儿最近是不是遇上一个南洋来的大客商,脾气古怪,生意总谈不拢?

只要带那客商去乡下庄子住几天,就能签下大单。老夫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更不懂生意经。

大舅舅将信将疑,还是照做了。两周后,他真的和南洋客商签了契约,净赚十万两白银。

儿子们好奇她怎么知道客商的喜好,都回乡下问她还有没有别的机缘。老夫人笑眯眯地说,她一个老婆子帮不了什么,可能是病中过世的曾祖母可怜她,让她续了命,好帮衬子孙。

只要他们对她许愿,她就能保佑心愿成真。第二天,三舅舅在相熟的赌坊押中冷门,赢了两万两。子孙们的愿望接二连三地实现,没人知道老夫人这未卜先知的本事是从哪来的。

可她从来没问过我想要什么。一时间,乡里人把老夫人传得神乎其神,说她是活菩萨,能保子孙富贵、家宅和睦。里正甚至想修缮顾家老宅,让外乡人来沾福气。

大舅舅以前嫌老宅破旧,听说这事,立刻拿出五百两银子翻修一新。操劳一辈子的老夫人,晚年总算住上了暖和屋子,但说什么也不肯去城里跟儿子们住。我看着精神头十足的老夫人,既为她高兴,又隐隐觉得不安。正琢磨着她怎么突然变了,老宅门口的大榕树后传来一个幽幽的声音:“凡事有得必有失。若想平安无事,就别让你祖母帮你实现愿望!”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二表哥顾齐喜气洋洋地从老宅出来,兴奋地说他肯定能高中。那年秋闱,他果然金榜题名,还得了不少朝廷大官的赏识。

四、小舅舅顾季安和宁安郡主坐着华丽的马车,送老夫人来我家。到府门口时,我瞅见老夫人手里拎着个番邦进贡的手炉,那样式我从没见过。

这好像不是我认识的那个老夫人了。二舅舅的大儿子、我大表哥顾洵,赶紧凑上前给老夫人捶腿捏肩,想求她帮忙说门富贵亲事。顾洵今年二十三,书没读出名堂,却一门心思想吃软饭。“我一个老婆子,哪认识什么金枝玉叶?”老夫人嘴上推辞,二舅母却眼红小舅舅攀上王府高枝,早想让老夫人也帮大儿子物色好人家。“母亲,现在年轻人找对象不容易,我们做长辈的不帮衬,您怕是晚几年都抱不上重孙,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