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到底是情深似海还是疑根深重(沈玉微萧彻)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_完本小说到底是情深似海还是疑根深重沈玉微萧彻

到底是情深似海还是疑根深重(沈玉微萧彻)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_完本小说到底是情深似海还是疑根深重沈玉微萧彻

匿名 2025-09-16 06:13:05 2 下载本文

第一章 血色登基永安三十七年的冬,雪下得格外肆虐,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整个京城喘不过气。皇宫深处,长生殿内却暖意融融,暖意中却夹杂着挥之不去的奢靡与腐朽。永安帝斜倚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眼神迷离地看着殿中起舞的宫娥,手中酒盏里的琥珀色酒液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荡。

殿内熏香缭绕,丝竹之声不绝,与殿外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百姓境况形成鲜明对比。

“陛下,西北急报,北狄再次侵扰边境,粮草短缺,将士们……”内侍颤抖着声音递上奏折,话还没说完,就被永安帝不耐烦地挥开。“急什么!不过是些跳梁小丑,有镇国将军萧彻在,还能让他们翻了天不成?”永安帝将酒一饮而尽,又伸手揽过身边的美人,“别扫了朕的兴致,继续奏乐!”此时的萧彻,正率领大军驻守西北。这些年,他平定叛乱、抵御外敌,立下赫赫战功,深受百姓爱戴,军中威望更是无人能及。

可这份功绩,在永安帝眼中,却成了心头大患。“将军,陛下又派来使者,说是要您即刻回京,还说……还说要您交出部分兵权。”副将低声禀报,语气中满是担忧。

萧彻站在帐外,望着漫天飞雪,眉头紧锁。他深知沈景渊的猜忌,此次回京,恐怕是凶多吉少。但他若不回,只会给永安帝更多治罪的理由,到时候不仅自己性命难保,军中将士也会受到牵连。“备好行囊,明日启程回京。”萧彻沉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到底是情深似海还是疑根深重(沈玉微萧彻)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_完本小说到底是情深似海还是疑根深重沈玉微萧彻

回京途中,萧彻一路深思。永安帝昏庸无道,沉迷酒色,重用奸臣,百姓怨声载道,这样的君主,如何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他心中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回到京城,萧彻刚踏入宫门,就被早已埋伏好的士兵包围。“萧彻,你可知罪?”永安帝坐在金銮殿上,脸色阴沉。“臣何罪之有?”萧彻目光坚定,毫不畏惧。“你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证据确凿!”永安帝将一叠所谓的“证据”扔在萧彻面前。萧彻看着那些伪造的书信,心中冷笑。他知道,今日之事,已是无法善了。“陛下昏庸,听信谗言,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江山,留之何用!”话音刚落,萧彻身后的亲兵迅速行动,与宫中士兵展开厮杀。金銮殿上一片混乱,永安帝吓得魂飞魄散,最终被萧彻的手下擒获。

这场宫变,来得迅速而猛烈。短短几日,萧彻就掌控了整个京城。

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皇城上空,鹅毛大雪无声飘落,将朱红宫墙、鎏金瓦顶都裹上了一层惨白,宛如给这座行将就木的王朝,提前披上了孝衣。

长信宫的偏殿里,烛火摇曳,映着沈玉微苍白的脸。她刚满十六岁,是永安帝唯一的嫡女,封号“明慧”,曾是这皇宫里最娇贵的明珠。可如今,明珠蒙尘,她穿着一身素色宫装,手里攥着一枚早已凉透的玉佩——那是永安帝的内监昨日偷偷塞给她的,说若局势不妙,便让心腹带着她从密道逃出去,找江南的外祖家避祸。“公主,外面……外面好像有动静。

”贴身侍女云袖声音发颤,撩开窗帘一角,又飞快地缩了回来,“是……是镇国将军的人,他们拿着兵器,守在宫门口了。”沈玉微的心猛地一沉。镇国将军萧彻,那个名字在这几年里,如同悬在皇室头顶的利剑。父皇沉迷酒色,宠信奸佞,把朝政搅得一塌糊涂,百姓流离失所,边境战火不断。是萧彻,凭着一身铁血手腕,平定了西北叛乱,又赈济灾民,在民间声望日隆。可声望越高,父皇对他的猜忌就越深,上个月还暗中派了刺客去,结果反被萧彻的人拿下。“轰隆——”远处传来一声闷响,像是宫门被撞开的声音,紧接着是隐约的厮杀声,越来越近。云袖吓得脸色发青,死死抓着沈玉微的胳膊:“公主,我们快逃吧,密道……”沈玉微却站在原地没动,她望着窗外漫天飞雪,忽然想起小时候,父皇还不是这般昏庸,曾抱着她在御花园里堆雪人,说要把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她。可后来呢?后来他沉迷丹药,听信谗言,把忠心耿耿的大臣一个个送上断头台,把好好的江山折腾得千疮百孔。

萧彻……他是来清君侧,还是来……厮杀声在宫门外停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脚步声。

殿门被推开,一股寒气裹着雪花涌了进来,为首的男人穿着一身玄色铠甲,铠甲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高大。他面容冷峻,剑眉入鬓,一双深邃的眼眸扫过殿内,最后落在了沈玉微身上。是萧彻。沈玉微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握紧了袖中的匕首——那是她为自己准备的,若是萧彻敢对她不敬,她便以死保全皇室尊严。

可萧彻只是站在那里,目光平静地看着她,没有丝毫冒犯之意,只是声音低沉地开口:“公主殿下,陛下昏庸,祸国殃民,臣今日之举,乃是为了天下苍生。

陛下……已经禅位了。”禅位?沈玉微愣住了,她不信父皇会心甘情愿禅位,可看着萧彻身后士兵手里提着的、那几个曾教唆父皇害萧彻的奸臣的头颅,她又不得不信。

这座皇宫,这座她生活了十六年的牢笼,已经换了主人。萧彻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又道:“臣不会伤害殿下,从今往后,臣会护着殿下。”他的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让沈玉微莫名地有些心慌。三日后,萧彻登基为帝,改号“景和”。登基大典那天,阳光正好,驱散了连日的阴霾,百姓们夹道欢呼,高呼“吾皇万岁”,那热闹的场面,是永安朝近十年都未曾有过的。而沈玉微,这位前朝公主,被萧彻封为了贵妃,住进了曾经只有皇后才能居住的长乐宫。新婚之夜,红烛高燃,满殿喜庆。沈玉微穿着大红的嫁衣,坐在床沿,紧张得手心冒汗。

她以为萧彻会强迫她,毕竟她是前朝公主,是他巩固皇权的工具。可萧彻只是坐在她对面,看着她,沉默了许久,才开口:“公主若是不愿,臣……可以再给你些时间。

”沈玉微猛地抬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面没有贪婪,没有算计,只有一丝她看不懂的复杂情绪。她咬着唇,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她知道,她没有选择的余地,从萧彻登基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和他绑在了一起。

萧彻没有再逼迫她,只是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月色,轻声道:“我知道,你恨我。

我夺走了你父皇的江山,让你从公主变成了贵妃,这一切,我都认。但我向你保证,我会治好这个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也会……对你好。”那一夜,萧彻在外间的软榻上睡了一夜,没有踏入内殿半步。沈玉微躺在床上,听着外间均匀的呼吸声,辗转反侧,一夜无眠。她不知道,这场以权力开端的婚姻,未来会走向何方;她更不知道,她对萧彻的恨意,会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悄然发生改变。

第二章 渐生情愫景和元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早。皇城根下的柳树抽出了新芽,护城河的冰也融化了,潺潺流水带着暖意,滋润着这座刚刚焕发生机的都城。萧彻登基后,立刻推行了一系列新政。他首先罢黜了那些靠着谄媚上位的官员,提拔了一批有才干、有德行的寒门子弟和前朝旧臣;又减免了百姓三年的赋税,鼓励农耕,还派人疏通河道,治理水患。短短几个月,朝堂风气焕然一新,百姓的日子也渐渐有了起色。

沈玉微住在长乐宫,日子过得平静而安逸。萧彻没有限制她的自由,她可以去御花园散步,可以去藏书阁看书,甚至可以让宫人把宫外的新鲜玩意儿买回来。

只是她很少主动走出长乐宫,也很少和萧彻说话。萧彻每天都很忙,常常处理朝政到深夜,可无论多晚,他都会来长乐宫待一会儿。有时是陪她吃一顿晚饭,有时是坐在她身边看她看书,有时只是沉默地坐着,待上一两个时辰就走。

他从不强迫她做什么,也从不追问她的想法,只是默默地陪着她。有一次,沈玉微在藏书阁看书,看到一本关于前朝历史的书,上面记载着父皇在位时的种种昏庸之举,还有百姓们的苦难生活。她看着看着,眼眶就红了,心里又愧疚又难受。这时,萧彻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件披风,轻轻披在了她肩上。“天凉了,别冻着。

”他的声音很温柔,没有丝毫帝王的威严。沈玉微没有回头,只是低声道:“你是不是觉得,我父皇很可笑?”萧彻沉默了片刻,才道:“陛下有错,但他也曾是个好父亲。”他顿了顿,又道,“朕不会抹去他的存在,也不会让后人只记得他的过错。等将来,朕会让人客观地记载他的一生,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说。”沈玉微猛地回头,看着萧彻。

她没想到,萧彻会说出这样的话。在她看来,萧彻是篡夺了父皇江山的仇人,应该巴不得把父皇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可他却愿意客观地评价父皇。那一刻,她心里对萧彻的恨意,似乎淡了一丝。从那以后,沈玉微开始慢慢接受萧彻的陪伴。

她会和他聊一聊藏书阁里看到的故事,会和他说一说御花园里新开的花,甚至会在他处理朝政疲惫的时候,给他端上一杯热茶。萧彻很高兴她的改变,对她也越来越温柔,后宫里虽然有几位妃嫔,可他几乎从不踏足她们的宫殿,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她。宫里的人都知道,明慧贵妃是陛下的心尖宠,谁也不敢得罪她。

可沈玉微心里清楚,她对萧彻的感情,还远远谈不上爱。她只是不那么恨他了,只是习惯了他的陪伴,只是觉得,这样平静的日子,似乎也不错。这年秋天,江南发生了水灾,灾情很严重。萧彻接到奏报后,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决定亲自去江南赈灾。出发前,他去了长乐宫,把朝政暂时交给了几位心腹大臣,又特意安排了更多的侍卫保护沈玉微的安全。“朕要去江南一趟,大概要两个月才能回来。

你在宫里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事,就找李总管,他会帮你处理。”萧彻握着沈玉微的手,眼神里满是不舍。沈玉微点了点头,轻声道:“你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关心萧彻,萧彻听了,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轻轻抱了抱她,又叮嘱了几句,才转身离开。萧彻走后,长乐宫显得有些冷清。沈玉微每天除了看书、散步,就是等着宫里的人传来江南的消息。她知道萧彻在江南一定很辛苦,既要指挥赈灾,又要安抚百姓,还要防备有人趁机作乱。她开始担心他,担心他会不会受伤,担心他会不会生病。半个月后,宫里传来消息,说萧彻在江南亲自下河疏通河道,不小心着凉了,发了高烧。沈玉微听到消息后,急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就让人准备了药材和棉衣,想派人送去江南。可就在这时,她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之外的书信,信封上的字迹,她再熟悉不过——是苏文彦写来的。

苏文彦是她的陪读,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当年萧彻谋反,苏文彦的父亲因为是前朝忠臣,被萧彻罢官后遣回了老家,苏文彦也跟着回了江南。这几年,他们一直通过书信联系,苏文彦在信里会跟她说江南的风土人情,会跟她讲外面的新鲜事,也会劝她放下仇恨,好好生活。沈玉微拆开信,苏文彦的字迹还是那样清秀:“玉微,近日听闻京城安好,陛下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我心甚慰。前几日陛下亲临江南赈灾,百姓们都对陛下感恩戴德。我知道,你心里还有芥蒂,可陛下是个难得的明君,他对你的好,天下人都看在眼里。玉微,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别再让仇恨困住自己,好好享受当下的幸福,好吗?”看着信里的话,沈玉微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苏文彦说得对,萧彻是个明君,他对她也很好,她不该一直活在过去的仇恨里。这些日子,她担心萧彻的安危,想念他的陪伴,其实早就说明,她对萧彻的感情,已经超出了“不恨”的范畴。或许,她早就该放下了。她拿起笔,给苏文彦回了一封信,告诉她自己已经想通了,会试着接受萧彻,也会好好生活。

她还托苏文彦在江南多留意萧彻的情况,若是有什么消息,及时告诉她。信寄出去后,沈玉微心里轻松了许多。她开始盼着萧彻早点回来,盼着能亲口告诉他,她已经不恨他了,甚至……有一点点喜欢他了。萧彻从江南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初冬了。他瘦了很多,脸色也有些苍白,显然是在江南累坏了。可当他看到沈玉微站在长乐宫门口等他时,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快步走过去,把她紧紧抱在怀里。“我回来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喜悦。沈玉微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轻声道:“我……有些想你。”那一夜,长乐宫的烛火亮了很久。

沈玉微第一次主动靠近萧彻,她帮他脱下外套,帮他擦拭脸上的灰尘,还跟他说了很多话,说她这些日子的担心,说她对他的看法。萧彻听着,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沈玉微终于真正接受他了。从那以后,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萧彻还是像以前一样,每天都会来长乐宫,和沈玉微一起吃饭、看书、聊天。他会跟她说朝堂上的事,会跟她商量国家的政策,甚至会让她帮着看一些奏折。沈玉微也越来越依赖萧彻,她会在他疲惫的时候给他按摩,会在他烦恼的时候陪他说话,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

后宫里的妃嫔们看着陛下对明慧贵妃越来越宠爱,心里虽然嫉妒,却也不敢有丝毫异动。

她们知道,明慧贵妃不仅有陛下的宠爱,还有前朝公主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她在陛下心里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第三章 误会丛生日子一天天过去,景和三年很快就到了。这三年里,萧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边境安定祥和,景和新政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而沈玉微,也彻底放下了过去的仇恨,她爱上了萧彻,爱上了这个为百姓着想、对她温柔体贴的男人。她甚至开始期待,能和萧彻有一个孩子,能和他一起慢慢变老。可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这份平静。这天,萧彻处理完朝政,回到长乐宫,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找沈玉微,而是径直去了书房。沈玉微觉得有些奇怪,便让云袖去打听一下,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没过多久,云袖脸色苍白地跑了回来,慌张地说:“公主,不好了,陛下……陛下发现了你和苏公子的书信,还说……还说要治苏公子的罪!

”沈玉微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和苏文彦的书信,一直都很小心,每次都是通过心腹宫人传递,怎么会被萧彻发现呢?她立刻起身,快步走向书房。

书房的门紧闭着,她轻轻推开一条缝,看到萧彻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叠书信,正是她和苏文彦这些年互通的信件。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神里充满了怒火和失望。

“陛下……”沈玉微鼓起勇气,轻声唤道。萧彻猛地抬头,看向她,眼神冰冷得像刀子一样:“你来了。”他拿起手里的书信,狠狠摔在桌子上,“这些信,你都看到了吧?你和苏文彦,这么多年一直互通书信,你把朕当什么了?

”“不是你想的那样,陛下,我和文彦只是朋友,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私情!

”沈玉微急忙解释,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那些信里,只是聊一些家常,他还劝我放下仇恨,接受你……”“接受我?”萧彻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是嘲讽,“你若是真的接受了我,为什么还要和他保持联系?为什么从来没有跟朕提过他?

猜你喜欢